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近岸海域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被引量:6
1
作者 舒俊林 谢鑫 +1 位作者 李天深 蓝文陆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12年第B12期95-98,共4页
文章介绍了广西近岸海域自动监测系统的组成、功能及运营方式,该系统由设置在广西近岸海域的16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和位于我站的自动监测系统监控中心组成,是集监测、电子、通信及自动控制于一体的高新系统工程。根据该系统的技术特点和工... 文章介绍了广西近岸海域自动监测系统的组成、功能及运营方式,该系统由设置在广西近岸海域的16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和位于我站的自动监测系统监控中心组成,是集监测、电子、通信及自动控制于一体的高新系统工程。根据该系统的技术特点和工作要求,本文对自动监测站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人员素质保证、仪器设备维护与保养、软件系统维护、管理制度、数据质量控制、周报月报制作、资料归档等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和质量控制的方法提出一些观点与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岸海域 水质自动监测系统 质量保证 质量控制
下载PDF
广西近岸海域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组成及其性能检测 被引量:6
2
作者 舒俊林 李远强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253-254,390,共3页
广西近岸海域水质自动监测系统是一套以在线自动分析仪器为核心,运用现代传感器技术、自动测量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以及相关的专用分析软件和通讯网络所组成的一个综合性的在线自动监测体系。该系统可自动实现采样、分... 广西近岸海域水质自动监测系统是一套以在线自动分析仪器为核心,运用现代传感器技术、自动测量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以及相关的专用分析软件和通讯网络所组成的一个综合性的在线自动监测体系。该系统可自动实现采样、分析、记录、数据处理及远距离数据传输等在线过程。文章介绍了该系统组成情况及其性能检测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监测 组成 性能检测
下载PDF
壳聚糖辅助下玉米修复铅污染土壤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刘良栋 张伟安 +2 位作者 舒俊林 杨智宽 汪玉庭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71-277,共7页
为了研究壳聚糖辅助下玉米(ZeamaysL.)对铅污染土壤的修复能力,采用L9(34)正交试验进行研究,考虑了4因素3水平,4因素为土壤铅含量、壳聚糖含量、壳聚糖溶液pH值以及加入壳聚糖后的提取时间.研究结果表明,加入壳聚糖会造成玉米生长停滞,... 为了研究壳聚糖辅助下玉米(ZeamaysL.)对铅污染土壤的修复能力,采用L9(34)正交试验进行研究,考虑了4因素3水平,4因素为土壤铅含量、壳聚糖含量、壳聚糖溶液pH值以及加入壳聚糖后的提取时间.研究结果表明,加入壳聚糖会造成玉米生长停滞,甚至死苗,原因在于壳聚糖属于天然高分子有机物,会造成土壤板结,阻碍植物吸收水分,同时壳聚糖将土壤中的大量重金属溶出,造成玉米重金属中毒.加入壳聚糖后,玉米对铅的吸收较对照结果有很大提高,壳聚糖能够促进铅元素从土壤向植物体内转移,但壳聚糖促进铅元素从玉米地下部分向地上部分转移的能力较弱;综合壳聚糖的促进效果,在土壤铅含量为1.8g·kg-1,壳聚糖含量为5mmol·kg-1(土),壳聚糖溶液pH值为4.5,提取时间为7天的条件下,有利于促进铅在玉米地上部分的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修复 植物提取 土壤铅污染 壳聚糖 玉米
下载PDF
壳聚糖螯合剂对Pb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16
4
作者 杨智宽 舒俊林 刘良栋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6-89,共4页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在Pb污染土壤中施加新型壳聚糖衍生物(SCTA-I)促进植物修复的效率;试验了添加剂对土壤中Pb的解吸作用,对土壤溶液中Pb的总浓度及其对植物体内金属的传输和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b污染的土壤中加入SCTA-I后能显著...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在Pb污染土壤中施加新型壳聚糖衍生物(SCTA-I)促进植物修复的效率;试验了添加剂对土壤中Pb的解吸作用,对土壤溶液中Pb的总浓度及其对植物体内金属的传输和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b污染的土壤中加入SCTA-I后能显著地增加土溶液中Pb的总浓度,水提取Pb的浓度可增大130 ̄180倍。新型螯合剂能加速Pb在植物体内的传输速度,使植物木质液中金属的浓度增大,最大可增加120倍。SCTA-I的加入能增加玉米对Pb的吸收量,其根部和枝叶部分Pb的含量显著增大,促进植物对Pb的累积,提高土壤植物修复的效率。通过对几种螯合剂的试验,影响土壤中Pb的解吸及促进玉米累积Pb的能力大小为EDTA>SCTA-I>CA>CTS,其中SCTA-I的作用仅次于ED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螯合剂 植物修复 PB 土壤
下载PDF
壳聚糖和EDTA对污染土壤中Pb的解吸作用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刘良栋 舒俊林 杨智宽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45-348,共4页
通过吸附-解吸试验分别研究了壳聚糖和EDTA对污染棕红壤土中Pb的解吸作用。结果表明,壳聚糖螯合剂及EDTA均能显著提高棕红壤中吸附态铅的解吸效率,增加解吸溶液中Pb的浓度。壳聚糖对污染土壤中Pb的解吸作用随着壳聚糖加入量的增大而增大... 通过吸附-解吸试验分别研究了壳聚糖和EDTA对污染棕红壤土中Pb的解吸作用。结果表明,壳聚糖螯合剂及EDTA均能显著提高棕红壤中吸附态铅的解吸效率,增加解吸溶液中Pb的浓度。壳聚糖对污染土壤中Pb的解吸作用随着壳聚糖加入量的增大而增大,在达到一定浓度时提取率达到最高值,最后趋向平缓,而提取液pH值的变化对提取率影响较小;EDTA的提取率随其加入量增大而增加,然后趋缓,而提取液pH的增加提取率则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pH为3时最低。壳聚糖与EDTA比较而言,两者的提取率比较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螫合剂 PB 土壤 植物修复 EDTA
下载PDF
钦州湾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 被引量:6
6
作者 舒俊林 王运芳 韦细姣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224-226,共3页
根据钦州湾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Hg、Cd、Pb、Cu、As、Cr、Zn监测数据,利用数理统计和surfer软件对这7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显示,表层沉积物中Zn和Cu的含量最大值分别是182×10-6和36.7×10... 根据钦州湾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Hg、Cd、Pb、Cu、As、Cr、Zn监测数据,利用数理统计和surfer软件对这7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显示,表层沉积物中Zn和Cu的含量最大值分别是182×10-6和36.7×10-6,超过《海洋沉积物质量》(GB18668-2002)一类标准,其他元素含量的最大值均符合一类标准;钦州湾内湾沉积物质量较外湾差;重金属浓度较高的区域主要为龙门水道,其次是钦江口和犀牛脚镇沿岸海域。龙门水道大部分重金属含量较高可能是由于内湾携带大量污染物的较强径流与外湾海水在此交汇沉降所致,此外,还可能与龙门水道狭窄,地形复杂,岛屿众多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重金属 分布特征
下载PDF
检验检测机构两类人员能力确认的方法探讨
7
作者 舒俊林 细姣 《海外文摘》 2020年第17期117-118,共2页
本文总结以往实验室开展人员技术能力确认的经验,建议检验检测机构针对不同人员采取差异化管理,提出了检验检测机构新聘用人员和转岗人员能力确认方法,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 人员技术能力确认 新聘用人员 转岗人员
下载PDF
浅谈如何做好计量认证扩项评审工作
8
作者 舒俊林 王运芳 苏韶兴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14年第20期31-32,39,共3页
文章总结了本实验室2014年计量认证扩项评审工作的经验,认为现场评审前所做的准备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也介绍了一些具体工作思路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 计量认证 扩项 评审
下载PDF
2013年钦州湾水质自动监测结果与分析
9
作者 韩丽君 李天深 +3 位作者 蓝文陆 舒俊林 黄国娟 陈进营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37-141,164,共6页
根据2013年钦州湾的水质自动监测数据结果,对其水质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水质超标情况进行了统计和评价。结果表明:pH月均值范围为7.53~8.21,呈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主要表现为春、冬两季高于夏、秋两季。海水pH值和盐度相关性明显... 根据2013年钦州湾的水质自动监测数据结果,对其水质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水质超标情况进行了统计和评价。结果表明:pH月均值范围为7.53~8.21,呈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主要表现为春、冬两季高于夏、秋两季。海水pH值和盐度相关性明显,表明盐度受河流输入影响较大。溶解氧(DO)月均值范围为5.72~9.47 mg/L,呈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表现为夏季最低,冬季最高,春、秋季大致相当。溶解氧季均值均达到一类水质标准。其中GX04和GX06站位活性磷酸盐(DIP)月均值范围为0.002 3~0.027 9 mg/L,GX04站位季均值表现为春季〉夏季〉秋季〉冬季,而GX06站位季均值表现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GX04和GX06站位活性磷酸盐季均值均达到一类水质要求。活性磷酸盐与盐度呈显著性负相关(P〈0.05),表明海水中的活性磷酸盐主要以河流输送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钦州湾 自动监测 P H 溶解氧 活性磷酸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