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nearthing the impact of urban sprawl on transport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Fresh evidence from 274 Chinese cities
1
作者 SHU Tianheng YU Taofang +1 位作者 LIAO Xia YANG Shuo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2024年第10期1953-1976,共24页
Urban sprawl has been a prevailing phenomen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like China,potentially resulting in significant carbon dioxide(CO_(2))emissions from the transport sector.However,the impact of urban sprawl on tra... Urban sprawl has been a prevailing phenomen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like China,potentially resulting in significant carbon dioxide(CO_(2))emissions from the transport sector.However,the impact of urban sprawl on transport CO_(2) emissions(TCEs)is still not fully understood and remains somewhat rudimentary.To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 how urban sprawl influences TCEs,we employ panel regression and panel threshold regression for 274 Chinese cities(2005-2020),and obtain some new findings.Our results affirm that the degree of urban sprawl i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TCEs,and this holds true in different groups of city size and geographical region,while significant heterogeneity is observed in terms of such impact.Interestingly,we find urban sprawl nonlinearly impacts TCEs—with an equal increase in urban sprawl degree,TCEs are even lower in cities with larger population size and better economic condition,particularly in East China.Furthermore,the low-carbon city pilot policy shows potential in mitigating sprawl's impact on TCEs.Drawing on our findings,we argue that to achieve the target of TCEs reduction in China by curbing urban sprawl,more priority should be placed on relatively small,less developed,and geographically inferior cities for cost-efficiency reasons when formulating future urban development strateg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port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urban sprawl heterogeneous impact carbon mitigation China
原文传递
大数据在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中应用的研究综述——基于文献计量学和信息可视化的方法
2
作者 申立银 吴莹 +3 位作者 张羽 舒天衡 何虹熳 孟聪会 《建设管理研究》 2022年第1期79-94,共16页
通过对2010—2019年知网、万方、维普核心数据库中的9588篇学术论文进行检索分析、词频分析、叠加可视化分析,系统剖析我国学术界关于大数据应用在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知识结构、重点和前沿趋势。结果显示,大数据应用在我国城市可持... 通过对2010—2019年知网、万方、维普核心数据库中的9588篇学术论文进行检索分析、词频分析、叠加可视化分析,系统剖析我国学术界关于大数据应用在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知识结构、重点和前沿趋势。结果显示,大数据应用在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研究起步较晚,但是近几年不断地提升。研究重点主要体现在社会、经济和环境维度下的12个范畴,包括公共交通、公共服务、应急管理、公共安全等领域。研究趋势主要集中在新兴技术融合、数字化技术发展、智慧城市转型、多维数据挖掘、信息生态平衡五大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城市可持续发展 文献计量学 信息可视化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城乡融合背景下半城市化地区识别与演变研究——以苏州市为例 被引量:8
3
作者 廖霞 舒天衡 +2 位作者 申立银 任一田 杨楠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847-1860,共14页
半城市化地区作为城乡景观混杂交错、城乡功能相互渗透的过渡性地域,推进这类地区的良性发展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对半城市化地区空间范围的精确识别是对其实施精准管控的基础前提,对半城市化地区演变规律的科学把脉可为其未来的... 半城市化地区作为城乡景观混杂交错、城乡功能相互渗透的过渡性地域,推进这类地区的良性发展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对半城市化地区空间范围的精确识别是对其实施精准管控的基础前提,对半城市化地区演变规律的科学把脉可为其未来的发展规划提供重要参考。然而,由于半城市化地区的复杂性、动态性和模糊性,目前对该类地区的精细尺度定量识别研究不多。基于此,论文综合考虑半城市化地区的复杂多维特征,在多源遥感数据支持下,建立了一种高精度的半城市化地区识别方法体系:(1)构建了一套覆盖社会经济和空间格局2大维度的半城市化地区识别综合指标体系;(2)运用空间网格化技术和线性加权建立了半城市化特征值的计算方法;(3)结合滑动t检验与概率密度分析实现了半城市化特征临界值的确定。最后以苏州市为实例,运用建立好的方法体系,在1 km×1 km尺度下识别出了该市2010、2015和2018年的半城市化地区空间范围,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其时空演变规律,以期为苏州市以及其他地区未来的城市化进程提供参考。实证结果显示,苏州市的半城市化地区在空间上围绕中心城区不连续分布,在时间上总体呈现减少趋势,尤其是2015—2018年间下降幅度明显,表明苏州市城镇化发展趋于有序,乡村工业化与城市的无序蔓延有所放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城市化地区 城乡融合 时空演变 滑动t检验 苏州市
原文传递
基于网络游记的城市假期旅游流时空演化分析——以重庆市为例
4
作者 吴诗婕 舒天衡 +2 位作者 申立银 杨镇川 史方晨 《建设管理研究》 2021年第1期91-108,共18页
基于马蜂窝旅游网的2252条网络游记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重庆市2015—2019年假期旅游流的网络结构特征及时空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研究期2015—2019年:①重庆市假期旅游流网络密度整体呈上升趋势,旅游流空间联系不断增强,产品... 基于马蜂窝旅游网的2252条网络游记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重庆市2015—2019年假期旅游流的网络结构特征及时空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研究期2015—2019年:①重庆市假期旅游流网络密度整体呈上升趋势,旅游流空间联系不断增强,产品供给与旅游需求进一步匹配,但绝对密度不大,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②重庆市假期旅游流网络均存在明显的不均衡性,核心—边缘等级分层现象突出,核心节点的联结作用显著增强,且发散趋势相较集聚趋势更为明显;③8个不同景点类型的度数中心度变化均呈上升—下降—上升态势,各景点类型集聚与辐射能力差距明显,中间中心度变化呈增长、稳定和下降3种态势,除民俗文化类,其余景点类型控制水平相当。④重庆市的典型旅游资源景点与其他景点在假期旅游流网络中的中心性差距逐年拉大,具有鲜明城市特色的景点对游客的吸引力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游记 假期旅游 旅游流 时空演化 重庆市
原文传递
城市交通资源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性评价方法研究
5
作者 张雪琴 申立银 +1 位作者 舒天衡 魏小璇 《建设管理研究》 2021年第1期75-90,共16页
城市交通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而社会经济发展对城市交通发展具有支撑作用,两者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只有当城市交通资源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互相协调时,才能有效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建立了一个... 城市交通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而社会经济发展对城市交通发展具有支撑作用,两者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只有当城市交通资源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互相协调时,才能有效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建立了一个评价城市交通资源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协调性的数量模型,并以重庆市为案例城市,分析了其在2009—2018年间的交通资源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发展度,研究发现该市两者之间在研究年份内均处于高度耦合阶段,并从低度协调发展逐步提升到了全面协调发展状态。基于此,本文进一步讨论了交通资源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发展的协调程度对重庆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资源 社会经济发展 协调性 重庆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