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走出语言的牢笼——语言学转向背景下的形式主义文论作者消解论批判 被引量:5
1
作者 舒开智 叶若兰 《殷都学刊》 2009年第3期106-110,共5页
20世纪西方受语言学转向影响而消解作者的形式主义文论主要有俄国形式主义、布拉格学派、新批评和结构主义等,本文主要考察这些理论中作者观念的变迁,并通过揭示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局限和盲视来恢复作者的地位和在场,即过于强调语... 20世纪西方受语言学转向影响而消解作者的形式主义文论主要有俄国形式主义、布拉格学派、新批评和结构主义等,本文主要考察这些理论中作者观念的变迁,并通过揭示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局限和盲视来恢复作者的地位和在场,即过于强调语言的自律性,而忽视了语言的人文功能和文化内涵;排斥主体在语言系统中的作用,忽视对言语语言学规律的研究。最后指出,文学既是作者个人的一种私人言说,具有此时此地的独一无二性,充盈着作者个人独特的生命体验;更是一种话语实践,是作者与他人、与社会进行沟通交流的媒介。作者在文本中是必不可少的在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学转向 语言 言语 作者 文本
下载PDF
传统节日、集体记忆与文化认同 被引量:24
2
作者 舒开智 《天府新论》 CSSCI 2008年第2期124-127,共4页
从近年来社会公众的呼吁到官方主动介入,都试图把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这是一个饶有意味的文化事件。尤其在当前资本主义全球化带来时空压缩、多元文化混杂的语境下,传统节日及其负载的文化传统赋予裂变、... 从近年来社会公众的呼吁到官方主动介入,都试图把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这是一个饶有意味的文化事件。尤其在当前资本主义全球化带来时空压缩、多元文化混杂的语境下,传统节日及其负载的文化传统赋予裂变、碎片、平面化的人们以存在的深度和意义,通过节庆中的纪念仪式和体验参与,强化着民族的共同集体记忆和文化认同。它们以其自身的历史以及对历史的记忆叙述着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从而将一个国家的过去和现在构建成延绵不绝的统一体,给一个民族的思维和行动提供历史文化坐标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 民族国家 集体记忆 文化认同
下载PDF
抗日题材电视剧娱乐化现象反思与纠治 被引量:4
3
作者 舒开智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88-192,共5页
近年来,抗日题材电视剧出现了亟须反思的娱乐化现象,一些作品披着主流价值的外衣,将严肃的革命历史抽空,甚至置换成娱乐色彩浓厚的偶像剧、言情剧、武侠剧和神剧,既漠视消解了抗日战争的残酷复杂,也是对民族苦难记忆的亵渎。在西方后现... 近年来,抗日题材电视剧出现了亟须反思的娱乐化现象,一些作品披着主流价值的外衣,将严肃的革命历史抽空,甚至置换成娱乐色彩浓厚的偶像剧、言情剧、武侠剧和神剧,既漠视消解了抗日战争的残酷复杂,也是对民族苦难记忆的亵渎。在西方后现代思潮主张的反崇高、重解构的氛围中,抗日题材电视剧更应正视革命历史,以审美性、思想性、艺术性完美结合的影视叙述,高扬崇高和英雄主义精神,弥补社会转型时期大众精神的裂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剧 娱乐化 消费主义 后现代 解构
下载PDF
日常生活审美化: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理论视角 被引量:4
4
作者 舒开智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59-63,72,共6页
日常生活审美化是随着现代消费主义、大众文化、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等理论的出现才进入人文社会科学视野的。在如何看待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问题上,现代主义美学和后现代主义美学表现出两种不同的话语立场:前者主张保持审美的自律性和超越... 日常生活审美化是随着现代消费主义、大众文化、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等理论的出现才进入人文社会科学视野的。在如何看待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问题上,现代主义美学和后现代主义美学表现出两种不同的话语立场:前者主张保持审美的自律性和超越性,维护审美的无功利性和精神自由,却导致了审美与生活的脱节,审美成为资产阶级贵族的专利;后者主张消解精英主义文化观念,让审美回归普通大众的世俗幸福,倡导审美与日常生活的融合,却加重了审美的商品化、犬儒主义和虚伪主义。面对现代主义美学和后现代主义美学暴露出来的双重危机,马克思主义美学一方面以实践论强调审美的大众化而非审美的泛化,另一方面又从人类学的根基上阐释审美理想对于人类的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自律 日常生活 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 实践
下载PDF
语境叠合:审美资本主义时代的美学难题 被引量:3
5
作者 舒开智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5-110,共6页
在当下中国,多元文化语境的叠合与杂糅共生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的重要文化表征。就中国社会语境而言,前现代、现代、后现代的文化与审美表征并存。从前现代的理论视域看,艺术、审美与文化启蒙密切相连;从现代主义美学视域看,当前依然要发... 在当下中国,多元文化语境的叠合与杂糅共生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的重要文化表征。就中国社会语境而言,前现代、现代、后现代的文化与审美表征并存。从前现代的理论视域看,艺术、审美与文化启蒙密切相连;从现代主义美学视域看,当前依然要发挥艺术和审美的自律性以批判、抵抗大众审美中的物质主义;从后现代美学的视域看,审美资本主义不仅是西方经济社会新近出现的社会文化现象,也是中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新现象,审美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因和文化创意的驱动。就中国现实而言,审美资本主义时代的美学难题主要有:要处理好审美无功利与功利性的关系、审美现代性与社会现代性的关系、推进审美创新与继承民族传统文化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 资本 审美自律 现代性 人的自由
下载PDF
传统影响研究与互文性之比较 被引量:2
6
作者 舒开智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2008年第5期74-78,共5页
传统文学影响研究和当代西方文论中的互文性理论都试图揭示文本之间的联系,但是由于二者产生的语境不同,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和"代际冲突"。传统影响研究认为文学的发展是线性序列,是不断进化的,从历时维度上强调文学史的延续性... 传统文学影响研究和当代西方文论中的互文性理论都试图揭示文本之间的联系,但是由于二者产生的语境不同,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和"代际冲突"。传统影响研究认为文学的发展是线性序列,是不断进化的,从历时维度上强调文学史的延续性和文学发展的因果性,原文本或先文本是当下文本的意义来源和根据,注重社会历史和文化对文学的规约和决定作用,内隐着权威、中心、主从和等级观念。互文性理论从共时上突出文本的多元共生性和平面性,强调文本意义的相互指涉性、播撒性和流动性,关注社会历史和文化文本与文学的相互参照、渗透和修正,彰显着无序、平等和民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文性 影响研究 后现代 权威 平等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美学视域中的审美现代性问题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舒开智 《武陵学刊》 2014年第1期28-32,共5页
审美现代性是近现代以来西方学界一个重要的理论话题。在西方学者那里,审美现代性是与社会现代性相对立的概念,审美现代性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发挥作用的方式主要是通过自律性的审美和艺术来批判物化现实,抵抗工具理性和资本逻辑对社会的控... 审美现代性是近现代以来西方学界一个重要的理论话题。在西方学者那里,审美现代性是与社会现代性相对立的概念,审美现代性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发挥作用的方式主要是通过自律性的审美和艺术来批判物化现实,抵抗工具理性和资本逻辑对社会的控制,但也陷入了对历史进步的怀疑和悲观主义情绪之中。马克思主义美学看到了审美现代性与社会现代性不仅有对抗的一面,更有结合和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一面。马克思主义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既充分肯定资本主义社会现代性的积极作用和进步意义,审美现代性的发展有赖于物质生产力的高度发达,也主张通过审美现代性克服社会现代性的阶段局限性、特定时期的片面性,进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现代性 社会现代性 马克思主义美学 审美解放
下载PDF
消费时代的审美正义——审美的伦理学视角 被引量:1
8
作者 舒开智 张丽 《唐都学刊》 2010年第1期31-34,共4页
消费主义思潮深刻地影响着当代中国社会的日常生活,重新塑造着我们这个时代的审美文化品格与表征,同时也给学术界提出了新的审视和思考。面对当代审美文化呈现出平面化、世俗化、快感化和商业化的特点,学术界在调整自己学术理念的同时,... 消费主义思潮深刻地影响着当代中国社会的日常生活,重新塑造着我们这个时代的审美文化品格与表征,同时也给学术界提出了新的审视和思考。面对当代审美文化呈现出平面化、世俗化、快感化和商业化的特点,学术界在调整自己学术理念的同时,更要坚守传统美学精神和审美正义,发挥审美特别是文学艺术的超越性和批判性潜能,揭穿日常生活审美化光环遮掩下的消费欲望横行的现实,从而完善主体的审美趣味和心性良知,挽救人的理性与感性的双重"异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主义 审美 精神 超越
下载PDF
当前我国审美文化建设面临的三大冲击 被引量:1
9
作者 舒开智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33-237,共5页
当前中国审美文化主要受到消费主义、后现代主义和网络文化三大思潮的冲击和影响。消费主义文化过于重视文化的商品属性和商品价值,而忽视了文化的审美属性和人文属性,使审美文化回归感性生活的同时又在挪用与改造中使其走向浅薄与庸俗... 当前中国审美文化主要受到消费主义、后现代主义和网络文化三大思潮的冲击和影响。消费主义文化过于重视文化的商品属性和商品价值,而忽视了文化的审美属性和人文属性,使审美文化回归感性生活的同时又在挪用与改造中使其走向浅薄与庸俗;后现代主义在消解专制主义、一元主义的同时也消解了文化价值建构的基础和可能性;网络文化张扬个性自由,悬置人文理性,使审美文化缺少应有的价值判断。我们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克服和纠正这些消极负面影响,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具有的积极导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文化 消费主义 后现代主义 网络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下载PDF
论文学经典的阐释维度与空间 被引量:1
10
作者 舒开智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81-184,共4页
文学经典的阐释只是一个历史过程,永远不会终结,是向着未来无限开放和敞开;任何一种阐释维度和视角都有其澄明的一面,又有其遮蔽的一面,审美阐释、意识形态阐释和文化阐释这三种阐释维度都有各自阐释的必要性、合理性,阐释的适应性,阐... 文学经典的阐释只是一个历史过程,永远不会终结,是向着未来无限开放和敞开;任何一种阐释维度和视角都有其澄明的一面,又有其遮蔽的一面,审美阐释、意识形态阐释和文化阐释这三种阐释维度都有各自阐释的必要性、合理性,阐释的适应性,阐释的重点,阐释的洞见与遮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在不同类型的经典中,由于种种原因有一种会占据主导地位。在实践中要防止一种维度对其他维度的掩盖,理想的阐释效果应是三种维度的完美结合,形成一种"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经典 阐释 审美 意识形态 文化 洞见 遮蔽
下载PDF
文化记忆视野中的名人故里之争 被引量:2
11
作者 舒开智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37-40,共4页
名人故里之争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在政府的介入和民间的喧哗中,政府和学术界都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很难有一个令人信服的证据和结果。其实,从文化记忆理论出发,记忆本身具有主观性、建构性和选择性,文化记忆要受到意识... 名人故里之争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在政府的介入和民间的喧哗中,政府和学术界都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很难有一个令人信服的证据和结果。其实,从文化记忆理论出发,记忆本身具有主观性、建构性和选择性,文化记忆要受到意识形态和权力制度的影响。由此观之,当前出现的名人故里之争,只不过是各地追求经济效益的时髦冲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忆 文化记忆 建构 选择 权力
下载PDF
审美意识形态说的四个缺陷 被引量:1
12
作者 舒开智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6-59,共4页
当前关于"审美意识形态"的论争对这个命题的内在逻辑和学理阐释上存在显著疏漏,即未能全面认清其中隐含的四个缺陷:其一,该命题所借用的康德哲学美学意义上的自律性、超功利性的"审美"与马克思主义强调的审美的社... 当前关于"审美意识形态"的论争对这个命题的内在逻辑和学理阐释上存在显著疏漏,即未能全面认清其中隐含的四个缺陷:其一,该命题所借用的康德哲学美学意义上的自律性、超功利性的"审美"与马克思主义强调的审美的社会属性和价值功用相龃龉;其二,该命题把"意识形态"作为文学本质定义的立论前提和合法基础,忽视了意识形态概念的丰富复杂性和内涵张力;其三,文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除了折射和反映外,还有疏离甚至对抗的关系,该命题不能完整揭示文学与意识形态之间关系;其四,由于意识形态的阶级性,该命题应是个历史范畴,不是一个普遍性命题,不能用来定义文学本质,忽视了文学观念的历史性和文学形式与社会历史、体制话语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 无功利 意识形态 文化领导权
下载PDF
超越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双重危机——马克思主义美学视野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舒开智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5-29,共5页
在如何看待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问题上,现代主义美学和后现代主义美学表现出两种不同的话语立场:前者主张保持审美的自律性和超越性,维护审美的无功利性和精神自由,却导致了审美与生活的脱节,审美成为资产阶级贵族的专利;后者主张消解精... 在如何看待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问题上,现代主义美学和后现代主义美学表现出两种不同的话语立场:前者主张保持审美的自律性和超越性,维护审美的无功利性和精神自由,却导致了审美与生活的脱节,审美成为资产阶级贵族的专利;后者主张消解精英主义文化观念,让审美回归普通大众的世俗幸福,倡导审美与日常生活的融合,却加重了审美的商品化、犬儒主义和虚伪主义。面对现代主义美学和后现代主义美学暴露出来的双重危机,马克思主义美学一方面以实践论强调审美的大众化而非审美的泛化,另一方面又从人类学的根基上阐释审美理想对于人类的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生活 审美 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 实践
下载PDF
误读:本体性存在抑或解构性策略 被引量:1
14
作者 舒开智 《长白学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9-143,共5页
"误读"理论的洞见和启示不在于它所倡导的"一切阅读都是误读",而在于它否定文本终极意义的存在,鼓励对文本进行多元化、尝试性、创造性的有效阐释,把文本的意义从那种定于一尊的独断专制中解放出来,促进文学意义增... "误读"理论的洞见和启示不在于它所倡导的"一切阅读都是误读",而在于它否定文本终极意义的存在,鼓励对文本进行多元化、尝试性、创造性的有效阐释,把文本的意义从那种定于一尊的独断专制中解放出来,促进文学意义增殖。误读,决不是文本阐释的本体性存在,而只是作为一种解放文本意义的策略,其意义和价值也正体现于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误读 解构 意图 文本 阐释 意义
下载PDF
互文性与文学经典 被引量:3
15
作者 舒开智 张丽 《阴山学刊》 2009年第6期22-25,46,共5页
互文性理论注重把经典置于一个广阔的文化坐标体系中予以观照:从横向上看,它将一个经典文本与其他文化文本、潜文本进行对比研究,让经典文本在与其他非经典文本的对话和移位中显露出它的平民特性;从纵向上看,它打破传统文学研究中对影... 互文性理论注重把经典置于一个广阔的文化坐标体系中予以观照:从横向上看,它将一个经典文本与其他文化文本、潜文本进行对比研究,让经典文本在与其他非经典文本的对话和移位中显露出它的平民特性;从纵向上看,它打破传统文学研究中对影响、渊源和承继的探讨,否认经典的崇高地位,从而获得对文学史和文化传统的全新认识。用"互文性"来描述经典文本间涉的问题,不仅显示出了经典文本内部多元文化、多种话语相互交织的事实,而且也呈示出了经典的深广性及其丰富而又复杂的文化内蕴和社会历史内涵,但是也有抹煞经典文本此时此地的独一无二性和原创性之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文性 文本 对话 经典 原创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美学视域中的审美现代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舒开智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13年第6期84-88,共5页
马克思主义美学看到了审美现代性与社会现代性不仅有对抗的一面,更有结合和相互依赖促进的一面。马克思主义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既充分肯定资本主义社会现代性的积极作用和进步意义,审美现代性的发展有赖于物质生产力的高度发达;也主... 马克思主义美学看到了审美现代性与社会现代性不仅有对抗的一面,更有结合和相互依赖促进的一面。马克思主义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既充分肯定资本主义社会现代性的积极作用和进步意义,审美现代性的发展有赖于物质生产力的高度发达;也主张通过审美现代性来克服社会现代性的阶段局限性、特定时期的片面性,进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 社会 现代性 马克思主义 美学 解放
下载PDF
审美现代性视域中的“文学”概念演进——兼论雷蒙德·威廉斯对现代主义“文学”观念的拆解 被引量:1
17
作者 舒开智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68-72,共5页
现代审美主义"文学"观念强调文学的想象性、独创性和超越性,虽然突出了文学的审美价值和高雅属性,但是排斥了普通大众创造、欣赏文学的机会。由此观之,20世纪英国著名马克思主义文论家威廉斯将文学界定为一种写作过程及其结果... 现代审美主义"文学"观念强调文学的想象性、独创性和超越性,虽然突出了文学的审美价值和高雅属性,但是排斥了普通大众创造、欣赏文学的机会。由此观之,20世纪英国著名马克思主义文论家威廉斯将文学界定为一种写作过程及其结果,既是对这种现代主义狭隘文学观念的反叛与超越,也是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框架内对文学定义的发展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写的文学 小写的文学 审美化 民族化 文学性
下载PDF
当前抗日题材电视剧娱乐化现象反思 被引量:1
18
作者 舒开智 《宜宾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106-113,共8页
近年来,良莠不齐的抗日题材电视剧在打破传统战争叙事模式的同时,又限入了娱乐过度的境地,消解了革命英雄主义和崇高精神,解构了历史理性和主流价值观。在西方后现代思潮主张反崇高、重解构的氛围中,抗日题材电视剧更应正视革命历史,以... 近年来,良莠不齐的抗日题材电视剧在打破传统战争叙事模式的同时,又限入了娱乐过度的境地,消解了革命英雄主义和崇高精神,解构了历史理性和主流价值观。在西方后现代思潮主张反崇高、重解构的氛围中,抗日题材电视剧更应正视革命历史,以历史性、审美性、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的影视叙述,高扬崇高、英雄主义,弥补社会转型时期大众精神的裂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剧 娱乐化 消费主义 后现代 解构
下载PDF
文学经典在当代语境中的价值和意义 被引量:1
19
作者 舒开智 张丽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年第2期6-9,共4页
文学经典具有重要的精神价值,能为大众和社会中的个体重构精神家园,缓解人们信仰焦虑和思想荒芜的危机,找回存在的本真意义,使人诗意地栖居;宅是一个民族的文学与文化传统的载体与结晶,蕴含了一个民族长期发展过程中的兴衰与荣辱、理想... 文学经典具有重要的精神价值,能为大众和社会中的个体重构精神家园,缓解人们信仰焦虑和思想荒芜的危机,找回存在的本真意义,使人诗意地栖居;宅是一个民族的文学与文化传统的载体与结晶,蕴含了一个民族长期发展过程中的兴衰与荣辱、理想与激情、追求与挫折、崇高与尊严,体现了一个民族衍变的踪迹和心路历程,成为民族精神的象征;具有丰富而重要的文化价值和建构民族国家文化认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 文学经典 消费社会 民族文化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文学典型”学说的当代价值与生命力 被引量:2
20
作者 舒开智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36-42,共7页
"文学典型"学说是建立在文学语言与社会现实的镜像功能的基础上,认为文学通过语言这种媒介可以忠实客观地反映社会生活。马克思主义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学说更是社会历史批评视域中的命题,是在历史唯物主义的... "文学典型"学说是建立在文学语言与社会现实的镜像功能的基础上,认为文学通过语言这种媒介可以忠实客观地反映社会生活。马克思主义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学说更是社会历史批评视域中的命题,是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框架内对文学社会属性和价值功能的一种界定和把握。20世纪以来的西方文学理论以文本代替作品,把文学当做语言系统内部的自我指涉,割断文本与外在客观世界的关系,使得文学典型学说受到冲击和挑战。论文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典型学说,不是一个单纯的文学理论问题,而是一个与关于历史发展、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发展等论说密切相关的历史唯物主义框架内的重大问题。在这个意义上讲,马恩的典型学说在当代仍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 语言指涉 反映论 文本 历史唯物主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