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个FGG基因新变异致遗传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家系的临床特征和遗传学分析
1
作者 王晓欧 王锦院 +6 位作者 舒旷怡 游畅 胡榕 王锦乐 林素珍 李姗姗 江明华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399-404,共6页
目的:对1例遗传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CD)家系进行临床特征和遗传学分析。方法: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凝血指标及纤维蛋白原(Fg)三个编码基因FGA、FGB和FGG测序的结果。应用PolyPhen-2、PROVEAN和Mutation Taster三款生物信息学预测软件... 目的:对1例遗传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CD)家系进行临床特征和遗传学分析。方法: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凝血指标及纤维蛋白原(Fg)三个编码基因FGA、FGB和FGG测序的结果。应用PolyPhen-2、PROVEAN和Mutation Taster三款生物信息学预测软件分析变异的致病性;利用Clustal X软件对变异氨基酸进行保守性分析;突变蛋白的模型分析采用PyMol软件;单点变异对蛋白质稳定性的影响用I-Mutant Suite软件进行分析。运用血栓弹力图对该家系成员进行Fg功能的评价。结果:先证者纤维蛋白原抗原(Fg:Ag)正常(3.20 g/L),纤维蛋白原活性(Fg:C)显著降低(0.91 g/L),凝血酶时间(TT()22.0 s)延长;基因检测结果表明先证者为FGG第9号外显子G1133A存在碱基置换(p.Gly378Asp),其母亲和弟弟血样中检测到相同的变异位点。三款生信预测软件均提示c.1133G>A变异为有害和致病变异;Clustal X Software保守性分析结果表明,Gly378在同源物种之间高度保守。血栓弹力图的指标K值延长,Angle值减小,提示家系三位携带c.1133G>A变异的成员Fg功能均下降。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CMG)遗传变异标准与指南,支持证据组合(PM2+PP1+PP2+PP3+PP4),判定c.1133G>A(p.Gly378Asp)变异为可能致病性变异。结论:Fgγ链Gly378Asp变异是引起该家系CD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酶时间 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 家系 基因突变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部分凝血和生化指标的变化及意义
2
作者 李姗姗 柯将琼 +4 位作者 舒旷怡 陈俏 周莲莲 周雅静 江明华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482-487,共6页
目的:分析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部分凝血和生化指标的变化,探寻在AD诊治中有应用价值的血液指标。方法:纳入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的AD患者148例为AD组,同时纳入10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STAGO... 目的:分析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部分凝血和生化指标的变化,探寻在AD诊治中有应用价值的血液指标。方法:纳入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的AD患者148例为AD组,同时纳入10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STAGO和西门子等检测系统分析血液中凝血因子XII促凝活性(FXII:C)、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葡萄糖(GLU)、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脂蛋白A(LPA)、碱性磷酸酶(ALP)和C反应蛋白(CRP)等15个指标水平,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蒙特利尔认知评估法评估认知能力,用日常生活能力评定Barthel指数评估生活能力,用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评估痴呆程度。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Kruskal-Wallis检验比较各组差异,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回归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结果:AD组FXII:C和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TT、CHOL、HDL、LDL和AL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年龄、文化程度、ALP、CRP、FIB、DD与痴呆程度呈正相关(r=0.357、0.289、0.308、0.409、0.416、0.290,P<0.01)。回归分析显示FXII:C是患AD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02,P<0.01),TT和CHOL是患AD的独立保护因素(OR=0.296、0.011,P<0.05)。MoCA评分+FXII:C+CHOL+TT联合筛查AD的曲线下面积最大(95%CI=0.956~1.000),MoCA评分+FXII:C+CHOL联合筛查AD的灵敏度最高为96.2%(曲线下面积=0.963,95%CI=0.918~1.000)。结论:认知评估联合FXII:C、CHOL和TT将提高对AD筛查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降低FXII活性、避免低胆固醇水平可降低AD的患病率;CRP、FIB是监测AD疾病严重程度的良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血液标志物 凝血 血脂
下载PDF
LBP对LPS刺激巨噬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7
3
作者 舒旷怡 张颖 +4 位作者 杨锦红 任凭 杨爱平 余玲玲 李向阳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937-941,共5页
目的采用脂多糖结合蛋白(LBP)和脂多糖(LPS)以不同比例、不同方式刺激THP-1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探讨LBP在LPS转运和活化过程中的调节作用,以及单核巨噬细胞受LPS活化后其炎性和负炎性因子分泌的平衡情况。方法将THP-1细胞进行增殖和传代后... 目的采用脂多糖结合蛋白(LBP)和脂多糖(LPS)以不同比例、不同方式刺激THP-1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探讨LBP在LPS转运和活化过程中的调节作用,以及单核巨噬细胞受LPS活化后其炎性和负炎性因子分泌的平衡情况。方法将THP-1细胞进行增殖和传代后,经PMA刺激,转化为巨噬细胞。实验分为4个组:LPS组(用不同浓度LPS单独刺激)、LBP组(用不同浓度LBP单独刺激)、LBP/LPS预孵育组(LBP和LPS以不同浓度比例混合,37℃孵育15min)、LBP/LPS不孵育组(先加一定浓度LPS,再以不同浓度比例加入LBP)。分别培养4、12、24h后,吸出上清液,发光法检测TNF-α,IL-10和IL-6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THP-1细胞为悬浮生长,用PMA诱导转化后变为巨噬细胞,变为贴壁生长。分别用1、10、100、1000ng/mlLPS单独刺激巨噬细胞分泌TNF-α,1ng/ml和其他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3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用LBP刺激巨噬细胞,LBP浓度为1000ng/ml时,TNF-α和IL-6分泌达到最高。LBP/LPS不孵育组中,TNF-α和IL-6分泌曲线在LBP/LPS为10出现最高峰。LBP/LPS预孵育组的TNF-α和IL-6分泌曲线较平缓,无明显分泌高峰。LPS浓度为1000ng/ml时IL-10为8±0pg/ml,其余组IL-10均小于5pg/ml。经析因分析,LPS和LBP之间有交互关系(F=3.425,P<0.01),两者是否预孵育和培养时间有交互作用(F=4.240,P=0.026),LBP浓度和是否预孵育之间有交互作用(F=4.896,P<0.01)。LPS浓度和是否预孵育,LPS浓度和培养时间,LBP浓度和培养时间均无明显交互作用(P>0.05)。结论 LPS是活化单核巨噬细胞的重要物质,LPS在高浓度时刺激巨噬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具有饱和现象。LBP本身在高浓度时具有刺激巨噬细胞的活性,低浓度的LBP能增强LPS对巨噬细胞的活化,高浓度LBP则起到负性调节作用。体外单核细胞经PMA分化成巨噬细胞后,再用LPS刺激,IL-10无明显分泌,引起炎性和负炎性因子的严重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类 脂多糖结合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0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菌尿对尿液分析仪红细胞和隐血测定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舒旷怡 朱蓉 +1 位作者 陈小剑 余玲玲 《浙江创伤外科》 2009年第5期529-530,共2页
尿红细胞检测是诊断泌尿系统疾病、特别是肾病的重要实验指标之一。但在实际检测过程中,由于菌尿标本常出现尿液分析仪检测法和人工镜检法结果不一致的现象,即假性血尿。随着自动化干化学尿液分析仪的广泛应用,这一现象势必影响临床... 尿红细胞检测是诊断泌尿系统疾病、特别是肾病的重要实验指标之一。但在实际检测过程中,由于菌尿标本常出现尿液分析仪检测法和人工镜检法结果不一致的现象,即假性血尿。随着自动化干化学尿液分析仪的广泛应用,这一现象势必影响临床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为此.笔者就菌尿导致尿液分析仪产生假性血尿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化学尿液分析仪 尿红细胞检测 菌尿标本 隐血测定 泌尿系统疾病 人工镜检法 实验指标 检测结果
下载PDF
肾病综合征患儿凝血及纤溶指标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舒旷怡 肖冬冬 +1 位作者 王慧燕 余玲玲 《中国现代医生》 2011年第3期74-75,89,F0003,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肾病综合征患儿凝血和纤溶相关指标的变化,探讨肾病综合征发病机制,为肾病综合征的病情判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检测63例肾病综合征患儿的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抗凝血酶(AT-Ⅲ),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的水... 目的通过研究肾病综合征患儿凝血和纤溶相关指标的变化,探讨肾病综合征发病机制,为肾病综合征的病情判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检测63例肾病综合征患儿的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抗凝血酶(AT-Ⅲ),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的水平,同时检测25例肾病综合征患儿尿液FDP和尿ALB的水平,分别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同时分析肾病综合征组患儿血浆AT-Ⅲ与血清ALB、尿液FDP和尿液ALB的相关关系。结果肾病综合征组血浆FIB、D-D、FDP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浆AT-Ⅲ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尿液FDP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肾病综合征组血浆AT-Ⅲ与血清ALB呈正相关,结果有统计学意义(r=0.573,P<0.01);尿液FDP与尿ALB无相关关系,结果无统计学意义(r=0.330,P=0.107)。结论肾病综合征患儿体内存在凝血和纤溶亢进,并有肾脏内局部凝血和纤溶异常,观察这些指标的变化有利于监测疾病的发展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尿FDP AT—Ⅲ FIB D-二聚体 血ALB
下载PDF
异常血液标本血小板检测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4
6
作者 舒旷怡 陈小剑 +1 位作者 许锴 王晓欧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47-447,共1页
关键词 血小板计数 电阻抗法 光学法
下载PDF
菌尿对尿液分析仪红细胞测定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舒旷怡 朱蓉 +1 位作者 陈小剑 杨海蔚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年第10期606-608,共3页
目的:探讨菌尿对尿沉渣分析仪和尿干化学分析仪红细胞和隐血结果的影响;研究不同种类病原菌对尿红细胞和隐血结果的影响与发生机制。方法:取健康人尿液,加入一定浓度的常见病原菌制成人工菌尿标本(选取泌尿系统感染主要病原菌包括白假... 目的:探讨菌尿对尿沉渣分析仪和尿干化学分析仪红细胞和隐血结果的影响;研究不同种类病原菌对尿红细胞和隐血结果的影响与发生机制。方法:取健康人尿液,加入一定浓度的常见病原菌制成人工菌尿标本(选取泌尿系统感染主要病原菌包括白假丝酵母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粪肠球菌),加入病原菌前后分别用仪器法进行红细胞计数和隐血结果测定。结果:自然菌尿和非菌尿红细胞检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洁净尿经人工加入病原菌前后,尿红细胞数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以白假丝酵母菌对仪器法尿红细胞计数影响最大(t=-22.17,P<0.01),其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t=-9.758,P<0.01);加入病原菌前后,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三组尿液隐血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以铜绿假单胞菌对仪器法检测尿液隐血结果影响最大。结论:菌尿可影响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和干化学分析仪的红细胞和隐血检测结果,故尿液检验时应加强尿液的质量控制,减少菌尿对其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尿 血尿 红细胞计数 隐血
下载PDF
儿童急性白血病凝血指标的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舒旷怡 陈约慧 +1 位作者 叶映月 余玲玲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2期78-79,82,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白血病凝血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100例初发急性白血病患儿根据白血病类型分为急淋组58例和急非淋组42例,根据是否出血分为出血组63例和非出血组37例,检测各组及对照组凝血指标(PT、APTT、FIB、TT)和PLT数量,结果进行...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白血病凝血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100例初发急性白血病患儿根据白血病类型分为急淋组58例和急非淋组42例,根据是否出血分为出血组63例和非出血组37例,检测各组及对照组凝血指标(PT、APTT、FIB、TT)和PLT数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急淋组PT、APTT、TT、FIB和PLT分别为(14.77±1.91)s、(41.82±9.06)s、(16.78±1.92)s、(3.38±1.74)g/L、50.00×109/L,与对照组比较,APTT、FIB、PLT差异有显著性(P分别为0.023、0.027、0.007,<0.05);急非淋组分别为(17.48±3.12)s、(44.34±9.90)s、(17.37±3.62)s、(2.33±1.30)g/L,19.00×109/L,与对照组比较,PT、APTT、TT、PLT差异有显著性(P<0.01);急淋组与急非淋组相比,PT、FIB、PLT差异有显著性(P<0.01);出血组与非出血组比较,PLT、PT、FIB差异有显著性(P<0.01),APTT与TT差异无显著性(P=0.528、0.263)。结论联合检测凝血四项和血小板数能为儿童急性白血病分型和出血的发生提供实验室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凝血指标 出血
下载PDF
EDTA-2K^+抗凝血在血沉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舒旷怡 许锴 陈小剑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7年第24期3543-3544,共2页
关键词 血沉 抗凝血 EDTA-2K^+
下载PDF
sCD14在内毒素诱导巨噬细胞活化中的调节机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舒旷怡 杨锦红 +3 位作者 任凭 杨爱平 余玲玲 李向阳 《浙江医学》 CAS 2010年第12期1747-1749,1772,共4页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的sCD14和脂多糖(LPS)经过孵育和不孵育同时刺激佛波醇酯(PMA)诱导分化的THP-1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研究sCD14在LPS转运和活化过程中的重要调节作用.方法 通过细胞培养,实验细胞为PMA诱导分化的TH...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的sCD14和脂多糖(LPS)经过孵育和不孵育同时刺激佛波醇酯(PMA)诱导分化的THP-1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研究sCD14在LPS转运和活化过程中的重要调节作用.方法 通过细胞培养,实验细胞为PMA诱导分化的THP-1细胞;同时将实验分为sCD14组(终浓度分别为1、0.5、0.1、0.01μg/ml)、sCD14~LPS混合物预孵育组(LPS终浓度分别为10、1ng/ml;sCD14终浓度为分别1、0.5、0.1、0.01μg/m1)、sCD14-LPS不孵育组(LPS终浓度分别为10、1ng/ml;sCD14终浓度为1、0.5、0.1、0.01μg/ml),并分别培养4h后,吸出上清液至1.5ml的离心管中,于-70℃内保存并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TNF-α.结果 sCD14本身不能刺激单核细胞分泌TNF-α;LPS浓度为1ng/ml、sCD14浓度为0.01μg/ml和0.1μg/ml时,与LPS单独刺激TNF-α分泌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sCD14浓度为0.5μg/ml和1μg/ml时,TNF-α分泌量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在LPS浓度为10ng/ml、sCD14浓度为0.5μg/ml和1μg/ml时,与LPS单独作用TNF-α分泌量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sCD14/LPS混合物预孵育组曲线低平,无明显分泌高峰.结论 适当浓度的sCD14可明显增强LPS对单核巨噬细胞的活化作用,且在LPS高浓度时尤为明显,而将sCD14和LPS混合孵育可使上述效应减少甚至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肿瘤坏死因子-α 细胞培养可溶性CD14
下载PDF
Sysmex XE-2100检测血小板极度增加标本一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舒旷怡 陈小剑 叶映月 《江西医学检验》 2005年第5期434-434,共1页
关键词 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SYSMEX 血小板 极度 标本 检测 世界卫生组织 电阻抗法 参考方法
下载PDF
内毒素血症中脂多糖相关蛋白的混合调节机制
12
作者 舒旷怡 李方去 +4 位作者 杨锦红 杨爱平 陈慧 陶洪群 李向阳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44-47,共4页
目的:研究内毒素血症发生时多种脂多糖(LPS)相关蛋白在LPS转运及活化中的调节作用。方法:培养佛波醇酯(PMA)诱导分化的THP-1细胞。选取LPS、脂多糖结合蛋白(LBP)、可溶性CD14(sCD14)、杀菌/渗透增强蛋白(BPI)、高密度脂蛋白(HDL)5因素2... 目的:研究内毒素血症发生时多种脂多糖(LPS)相关蛋白在LPS转运及活化中的调节作用。方法:培养佛波醇酯(PMA)诱导分化的THP-1细胞。选取LPS、脂多糖结合蛋白(LBP)、可溶性CD14(sCD14)、杀菌/渗透增强蛋白(BPI)、高密度脂蛋白(HDL)5因素2水平采用L16(215)正交设计。配制实验体系,培养4 h后,留取上清液,发光法检测TNF-α分泌量。结果:混合体系中,BPI和HDL存在负向效应,LBP、LPS和sCD14存在正向调节效应。TNF-α分泌量与sCD14、BPI的单独主效应有关(P<0.05),并与LBP和sCD14、LBP和HDL、LPS和LBP的交互作用有关(P<0.05)。结论:在体内多种相关蛋白同时存在时,LPS对单核巨噬细胞的活化与sCD14、BPI的单独效应有关,并与LBP和sCD14、LBP和HDL、LPS和LBP交互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类 内毒素血症 肿瘤坏死因子-α 细胞培养 抗原 CD14 杀菌/渗透增强蛋白 脂蛋白类 HDL
下载PDF
乙酰胆碱受体阻断剂对脂多糖活化THP-1细胞作用的影响
13
作者 舒旷怡 戎红辉 +2 位作者 李方去 杨锦红 李向阳 《医学研究杂志》 2013年第4期57-60,共4页
目的观察乙酰胆碱受体阻断剂对脂多糖活化人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THP-1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乙酰胆碱通路在脓毒症中作用。方法通过细胞培养,实验细胞为THP-1细胞,分别加入不同浓度银环蛇毒素培养24h后,每孔加入100ng/ml脂多糖,同时做... 目的观察乙酰胆碱受体阻断剂对脂多糖活化人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THP-1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乙酰胆碱通路在脓毒症中作用。方法通过细胞培养,实验细胞为THP-1细胞,分别加入不同浓度银环蛇毒素培养24h后,每孔加入100ng/ml脂多糖,同时做空白对照,CO2孵箱孵育6h,离心取上清液,检测TNF-α和IL-6,结果采用SPSS 17.0进行分析。结果 THP-1呈悬浮生长,使用不同浓度的银环蛇毒单独与THP-1细胞孵育24h后,检测上清TNF-α和IL-6分泌,比较是否加银环蛇毒两组间,P分别为0.71和0.32,结果无显著性差异。加入不同浓度银环蛇毒与THP-1细胞预孵育后,再使用LPS刺激6h,在银环蛇毒浓度为10μmol/L时,TNF-α和IL-6分泌大大增加。结论银环蛇毒单独不能明显刺激THP-1细胞分泌TNF-α和IL-6,银环蛇毒对THP-1细胞Ach受体封闭存在一个剂量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胆碱受体 银环蛇毒 脂多糖THP—1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 白介素-6
下载PDF
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过程中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意义
14
作者 舒旷怡 许锴 +1 位作者 陈小剑 金胜鑫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7年第35期5340-5341,共2页
目的探讨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治疗前、中、后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检测47例ITP小儿患者使用地塞米松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前、用药后3 d(治疗中)、用药后1周(治疗后)的血小板数目(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 目的探讨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治疗前、中、后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检测47例ITP小儿患者使用地塞米松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前、用药后3 d(治疗中)、用药后1周(治疗后)的血小板数目(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PDW)、大血小板比率(P-LCR),并比较其治疗前、中、后的差异。结果Plt、PDW、P-LCR治疗前、中、后相互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MPV治疗前与治疗中、后有显著性差异,而治疗中与治疗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ITP使用地塞米松、丙种球蛋白治疗效果明显,血小板的上述参数可以作为ITP治疗疗效的观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地塞米松 丙种球蛋白
下载PDF
遗尿儿童尿电导率变化的研究
15
作者 舒旷怡 陈小剑 +1 位作者 许锴 金胜鑫 《江西医学检验》 2007年第5期431-432,共2页
目的探讨尿液电导率对儿童遗尿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UF-100分别检测遗尿儿童与正常儿童的尿液电导率,进行成组t检验比较。结果两组结果使用SPSS统计软件处理t=1.188,P>0.05,两组数据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遗尿儿童与正常儿童相比肾浓缩... 目的探讨尿液电导率对儿童遗尿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UF-100分别检测遗尿儿童与正常儿童的尿液电导率,进行成组t检验比较。结果两组结果使用SPSS统计软件处理t=1.188,P>0.05,两组数据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遗尿儿童与正常儿童相比肾浓缩稀释功能无差别,尿液电导率可以代替渗透压作为遗尿治疗药物的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尿 电导率 渗透压
下载PDF
三种检测血小板数方法的初步评价 被引量:14
16
作者 陈小剑 王晓欧 +2 位作者 舒旷怡 李绵绵 李芳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1-63,共3页
目的以测定血小板的参考方法评价电阻抗法、光学法,寻求一种理想的测定异常血液标本血小板数方法。方法血液标本分为大血小板组、血小板聚集组、小红细胞组以及血小板和红细胞正常组,使用参考方法和Sysm ex XE-21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 目的以测定血小板的参考方法评价电阻抗法、光学法,寻求一种理想的测定异常血液标本血小板数方法。方法血液标本分为大血小板组、血小板聚集组、小红细胞组以及血小板和红细胞正常组,使用参考方法和Sysm ex XE-21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电阻抗通道、光学通道同时测定同一标本血小板数并以参考方法为准进行配对t检验和相关分析。结果电阻抗法和光学法的重复性良好,互染率低,大血小板增多组、血小板聚集组以及血小板和红细胞形态正常组中3种方法检测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小红细胞组电阻抗法和参考方法差异有显著性(P<0.05),光学法和参考方法则差异无显著性(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光学法测定结果比电阻抗法更接近参考方法。结论光学法是解决异常血液标本检测血小板数的一个准确而客观的重要手段,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疗依据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抗法 光学法 血小板计数
下载PDF
尿中红细胞形态镜检和MCV测定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4
17
作者 李小龙 陈晓东 舒旷怡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9-40,共2页
目的 探讨检查尿中红细胞形态和MCV来鉴别肾性和非肾性血尿 ,并研究此方法的最佳条件。方法 用CoulterJT血液分析仪和相差显微镜检测肾性和非肾性两组血尿病人的尿红细胞MCV曲线及红细胞的形态和畸形率。结果 肾性和非肾性血尿中 ,... 目的 探讨检查尿中红细胞形态和MCV来鉴别肾性和非肾性血尿 ,并研究此方法的最佳条件。方法 用CoulterJT血液分析仪和相差显微镜检测肾性和非肾性两组血尿病人的尿红细胞MCV曲线及红细胞的形态和畸形率。结果 肾性和非肾性血尿中 ,红细胞的MCV值有显著差异 (P <0 0 5 )。肾性血尿时 ,尿红细胞MCV≤ 75fl,约登指数为 0 7;畸形红细胞多于 3种以上 ,红细胞畸形率≥ 75 % ,约登指数 0 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液检查 红细胞形态 MCV 测定 肾性血尿 鉴别诊断 显微镜检查
下载PDF
Sysmex XE2100血液分析仪散点图对检测异型淋巴细胞的价值 被引量:9
18
作者 王晓欧 陈小剑 +1 位作者 舒旷怡 方佩佩 《检验医学》 CAS 2012年第5期379-381,共3页
目的探讨存在异型淋巴细胞的血液标本在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简称XE2100)白细胞分类(DIFF)通道散点图的变化规律。方法观察40例异型淋巴细胞>10%和异型淋巴细胞<10%且其图像有明显变化的患者标本在XE2100 DIFF通道的散... 目的探讨存在异型淋巴细胞的血液标本在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简称XE2100)白细胞分类(DIFF)通道散点图的变化规律。方法观察40例异型淋巴细胞>10%和异型淋巴细胞<10%且其图像有明显变化的患者标本在XE2100 DIFF通道的散点图,总结其变化规律。结果存在异型淋巴细胞的标本在XE2100的散点图特定区域出现异常散点图。13例以单核细胞型为主的异型淋巴细胞标本在单核细胞散点图的上方出现异常均匀分布的呈椭圆形或近似长方形的散点图;27例以浆细胞型和幼稚型为主的混合型异型淋巴细胞标本中有19例标本在DIFF通道上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所在区域融合成灰白色并且向上延升,另外8例标本提示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在各自的分布区域出现,但其周围散点增多并相互之间有交叉,分界不清。结论对仪器提示有异型淋巴细胞存在的患者,结合血液分析仪的DIFF通道散点图形和血涂片镜检,可以降低漏诊和误诊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型淋巴细胞 血液分析仪 散点图
下载PDF
菌尿对尿液分析仪红细胞测定的影响
19
作者 舒旷怡 《浙江检验医学》 2009年第4期47-48,共2页
目的探讨菌尿对尿沉渣分析仪和尿干化学分析仪红细胞和隐血结果的影响与机理。方法UF-100和显微镜计数法分别计数自然菌尿和非菌尿的红细胞;取常见病原菌(白假丝酵母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粪肠球菌)制成人工... 目的探讨菌尿对尿沉渣分析仪和尿干化学分析仪红细胞和隐血结果的影响与机理。方法UF-100和显微镜计数法分别计数自然菌尿和非菌尿的红细胞;取常见病原菌(白假丝酵母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粪肠球菌)制成人工菌尿标本,用仪器法进行红细胞计数和隐血结果测定。结果加入病原菌前后UF-100测定尿红细胞数存在显著性差异,白假丝酵母菌对仪器法尿红细胞计数影响最大(t=-22.17,P【0.01),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t=-9.758,P【0.01);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三组隐血结果前后有显著性差异,铜绿假单胞菌对仪器法检测尿液隐血结果影响最大。结论菌尿可影响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和干化学分析仪的红细胞和隐血结果,故尿液检验时应加强分析前质量控制,减少菌尿对其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尿 血尿 红细胞计数 隐血
下载PDF
LBP、sCD14与LPS相互作用对巨噬细胞释放TNF-α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颖 舒旷怡 +3 位作者 王金文 赵飞 刘洋 李向阳 《医学研究杂志》 2011年第2期26-30,共5页
目的研究脂多糖结合蛋白(LBP)、可溶性CD14(sCD14)与脂多糖(LPS)相互作用后对巨噬细胞产生TNF-α的影响。方法用PMA诱导THP-1细胞为巨噬细胞;设定LPS浓度为1ng/ml,以100、10、1、0.1、0.01的比例,将LBP-LPS混合37℃孵育15min后分别加入... 目的研究脂多糖结合蛋白(LBP)、可溶性CD14(sCD14)与脂多糖(LPS)相互作用后对巨噬细胞产生TNF-α的影响。方法用PMA诱导THP-1细胞为巨噬细胞;设定LPS浓度为1ng/ml,以100、10、1、0.1、0.01的比例,将LBP-LPS混合37℃孵育15min后分别加入细胞培养板中;以及混合后不孵育直接加入;同时设立LBP对照组。在LPS浓度为10ng/ml和1ng/ml两组中,分别加入1、0.5、0.1、0.01μg/ml的sCD14,混合37℃孵育15min后分别加入两组细胞培养板中;以及混合后不孵育直接加入;同时设立sCD14对照组。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TNF-α的释放情况。最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LPS浓度为1ng/ml分泌TNF-α最低(143±9pg/ml),与10、100、1000ng/ml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10、100、1000ng/ml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TNF-α的释放量随着LPS的浓度增高会出现饱和现象。浓度为0.01、0.1、1、10、100ng/ml的LBP刺激巨噬细胞TNF-α的释放量分别为39.4±1.2、107±5、109±3、102±1、119±9pg/ml。LBP/LPS浓度比值≤10时,TNF-α释放量随LBP/LPS浓度比值增大而增高,在LBP/LPS浓度比值为10时释放量最高;未孵育组结果为231±10pg/ml,预孵育组结果为164±7pg/ml;两组TNF-α释放量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LBP/LPS比值为100时,TNF-α释放量下降;未孵育组结果为149±7pg/ml,预孵育组结果为138±2pg/ml。LPS浓度为0时,随着sCD14浓度增加,THP-1细胞释放TNF-α未见增加。LPS浓度为1ng/ml,sCD14浓度为0.01μg/ml和0.1μg/ml时,TNF-α释放量无显著性差异(P=0.515和0.566);sCD14浓度为0.5和1μg/ml,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17和P<0.01)。在LPS浓度为10ng/ml,sCD14浓度为0.5μg/ml和1μg/ml时TNF-α释放量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未预孵育组与预孵育组TNF-α的释放量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14)。结论 LBP能活化巨噬细胞,低浓度LBP可促进LPS刺激巨噬细胞释放TNF-α,且释放量随LBP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高浓度LBP对LPS刺激巨噬细胞有负性调节作用。sCD14能促进LPS刺激巨噬细胞释放TNF-α,并表现出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BP SCD14 TNF-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