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谈凌子风新时期的电影改编 被引量:5
1
作者 舒晓鸣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9-68,共10页
凌子风艺术生命力极强,不仅在“十七年”有不凡的业绩,而且在“新时期”取得了更加辉煌的成就。新时期以来他的系列电影作品,更强烈地折射出他个性的光芒,无论思想内涵还是艺术构思都表现得更加成熟、完整。本文通过具体分析凌子风导演... 凌子风艺术生命力极强,不仅在“十七年”有不凡的业绩,而且在“新时期”取得了更加辉煌的成就。新时期以来他的系列电影作品,更强烈地折射出他个性的光芒,无论思想内涵还是艺术构思都表现得更加成熟、完整。本文通过具体分析凌子风导演新时期以来的电影作品,重点研究其新时期以来的电影改编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改编 电影作品 导演 艺术生命力 艺术构思 具体分析 表现 成就 思想内涵
下载PDF
水华访谈录(续) 被引量:1
2
作者 舒晓鸣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89-94,共6页
关键词 艺术的真实 《林家铺子》 访谈录 生活的真实 文化大革命 电影 长篇小说 虚实相生 艺术方法 虚实结合
下载PDF
中国艺术史上的一大损失——沈寂谈石挥 被引量:1
3
作者 舒晓鸣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74-77,共4页
北京电影学院长期开设《电影艺术家石挥研究》专题课,为了进一步把这门课上好,为了广大学生和热爱石挥的人进一步了解石挥,舒晓鸣教授就石挥在电影艺术方面的成就,石挥的魅力所在以及石挥对我们今天的借鉴意义等问题专程到上海,采访了... 北京电影学院长期开设《电影艺术家石挥研究》专题课,为了进一步把这门课上好,为了广大学生和热爱石挥的人进一步了解石挥,舒晓鸣教授就石挥在电影艺术方面的成就,石挥的魅力所在以及石挥对我们今天的借鉴意义等问题专程到上海,采访了众多老电影艺术家。此次先将表演艺术家白穆、电影剧作家沈寂二位的谈话内容根据采访录音整理出来,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艺术史 沈寂 石挥 电影艺术家 民族文化 表演艺术 导演艺术
下载PDF
阳翰老与《北国江南》
4
作者 舒晓鸣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0-51,共2页
关键词 作家 电影剧作 戏剧 文艺创作 阳翰笙 革命文艺 话剧 电影创作 歌剧 儿童剧
下载PDF
水华访谈录 被引量:4
5
作者 舒晓鸣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20,共18页
关键词 《白毛女》 现实主义 生活基础 抗日战争 《讲话》 “九·一八” 国民党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演员 秧歌剧
下载PDF
谈石挥的表演艺术 被引量:4
6
作者 舒晓鸣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79-84,共6页
当今影坛上出现了一批“丑星”,论形象,他们都不能算美,但却很有艺术魅力,成为观众喜爱的明星。在这类明星的心目中有一位共同的崇拜偶像,也可说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这就是我国著名的表演艺术家石挥。姜文、谢园、李雪健……都推崇过石挥... 当今影坛上出现了一批“丑星”,论形象,他们都不能算美,但却很有艺术魅力,成为观众喜爱的明星。在这类明星的心目中有一位共同的崇拜偶像,也可说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这就是我国著名的表演艺术家石挥。姜文、谢园、李雪健……都推崇过石挥。李雪健在记者采访时表示:最喜欢的中国影片是《我这一辈子》,最喜欢的中国男演员是石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众 精神领袖 人物性格 明星 幽默感 表演艺术 天才 人物形象 艺术魅力 演员
下载PDF
为什么要重翻《上海姑娘》的旧账 被引量:2
7
作者 舒晓鸣 《当代电影》 1985年第4期154-156,共3页
成荫同志导演的影片《上海姑娘》在二十多年前刚一“出笼”就被批判了。“四人帮”垮台之后,虽然得到了复映的机会,但未见到任何报刊重新给以公正的评价。特别是对《上海姑娘》的批判在成荫同志的创作道路上带来的不良后果,以及对新中... 成荫同志导演的影片《上海姑娘》在二十多年前刚一“出笼”就被批判了。“四人帮”垮台之后,虽然得到了复映的机会,但未见到任何报刊重新给以公正的评价。特别是对《上海姑娘》的批判在成荫同志的创作道路上带来的不良后果,以及对新中国电影艺术的发展造成的恶劣影响,並未得到充分的认识。成荫同志已经去世一周年了,在我们研究和总结他的创作道路和经验之际,有必要认真进行一些回顾,总结历史教训,弄清创作思想上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对于今天电影艺术的发展,不能说是毫无意义的吧! 一九五六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分子 五十年代 不良后果 四人帮 复杂性 新路 苏联 中国电影艺术 创作道路 历史教训
下载PDF
往事如烟忆石挥——白穆谈石挥 被引量:1
8
作者 舒晓鸣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78-80,90,共4页
我跟石挥就私人关系来说,没有什么过不去的,这是第一点;第二点,我非常赞佩他,不仅仅是在表演上,而且在他从事表演艺术工作时严肃认真的态度,我从他身上吸取了这一点.“苦干”有一个特点,当时叫“苦干”就是要激励“苦干”的同仁们对艺……
关键词 白穆 石挥 电影艺术家 表演艺术 导演艺术 《雷雨》 《夜店》 艺术形象
下载PDF
电影失去魅力了吗?
9
作者 舒晓鸣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86-88,共3页
当前中国的电影业国内市场比较冷落,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其中录像、电视以及新兴娱乐方式的冲击是重要的因素。电视在我国发展的历史仅仅三十多年,文革之前普通老百姓家很少有电视,60年代初北京只有三四百台电... 当前中国的电影业国内市场比较冷落,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其中录像、电视以及新兴娱乐方式的冲击是重要的因素。电视在我国发展的历史仅仅三十多年,文革之前普通老百姓家很少有电视,60年代初北京只有三四百台电视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业 电视机 市场比较 娱乐方式 60年代 老百姓
下载PDF
曹禺和他自编自导的影片《艳阳天》 被引量:2
10
作者 舒晓鸣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2-134,共3页
谈到曹禺的创作,经常忽略了他自编自导的影片《艳阳天》。虽然《艳阳天》就编剧而论,比不上其高峰期的剧作《雷雨》、《日出》和《北京人》,但要想研究曹禺编、导、演多方面的成就,他留下的唯一一部自编自导的影片是绝对不可忽视的。
关键词 《艳阳天》 影片 自导 曹禺 《北京人》 《雷雨》 《日出》 高峰期
原文传递
3D舞台艺术片《白毛女》创作三人谈
11
作者 侯克明 舒晓鸣 李道新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5-42,共8页
侯克明:2011年我在柏林电影节上看了维姆·文德斯拍的3D电影《皮娜》,他拍舞台上的现代芭蕾,看完之后觉得很震撼,原来3D电影不都是上天入地的科幻片,还可以拍舞台剧。我觉得太棒了。回来之后正好文化部想拍舞台纪录片,保留优秀文化... 侯克明:2011年我在柏林电影节上看了维姆·文德斯拍的3D电影《皮娜》,他拍舞台上的现代芭蕾,看完之后觉得很震撼,原来3D电影不都是上天入地的科幻片,还可以拍舞台剧。我觉得太棒了。回来之后正好文化部想拍舞台纪录片,保留优秀文化,传承经典舞台艺术,找我去当顾问。我建议把所有优秀的舞台作品拍成立体电影,得到了他们的高度重视。但由于事情复杂,牵涉面广,一直到2013年年底,项目才正式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毛女》 舞台艺术片 维姆·文德斯 现代芭蕾 柏林电影节 科幻片 舒晓鸣 电影史 郭兰英 二道幕
原文传递
石挥的艺术生涯
12
作者 舒晓鸣 《大众电影》 2019年第12期58-63,共6页
石挥是我国著名的话剧和电影艺术家,他集编、导、演于一身,尤以表演艺术成就最高,是我国出类拔萃的表演艺术家,又是一流的电影导演,具有独创性的电影编剧。
关键词 电影艺术家 电影编剧 石挥 表演艺术 电影导演 艺术生涯 独创性 出类拔萃
原文传递
史东山的早期电影创作与“唯美主义” 被引量:7
13
作者 舒晓鸣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59-63,共5页
史东山的早期电影创作与“唯美主义”舒晓鸣每当我们为了解中国电影史上的著名导演史东山翻开介绍他的文章时,经常看到这样的话:“他的早期影片,包括《杨花恨》及后来的《同居之爱》(1926),存在唯美倾向,脱离社会现实。……... 史东山的早期电影创作与“唯美主义”舒晓鸣每当我们为了解中国电影史上的著名导演史东山翻开介绍他的文章时,经常看到这样的话:“他的早期影片,包括《杨花恨》及后来的《同居之爱》(1926),存在唯美倾向,脱离社会现实。……”①“在史东山拍摄的早期影片里,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美主义” 电影创作 中国电影 电影艺术 东山 电影本性 发展史 文学思想 社会心理 “形式主义”
原文传递
千秋功罪 谁人评说──谈“十七年”中国电影的历史评价 被引量:5
14
作者 舒晓鸣 《电影》 1999年第5期8-10,共3页
关键词 “十七年” 中国电影 千秋功罪 电影艺术 电影作品 《林家铺子》 人物形象 电影工作者 电影创作 《红色娘子军》
原文传递
浅谈纪录片的“纯洁”性
15
作者 高韧 钟大丰 舒晓鸣 《电视指南》 2020年第10期70-71,共2页
纪录电影诞生至今的一百多年历史,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留下了清晰的脚印。也形成多种纪录片流派,目前在中国又有纪录片、专题片、艺术片……归纳起来主要分为真实记录与情景再现两种表现形式。本文就此展开相关的... 纪录电影诞生至今的一百多年历史,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留下了清晰的脚印。也形成多种纪录片流派,目前在中国又有纪录片、专题片、艺术片……归纳起来主要分为真实记录与情景再现两种表现形式。本文就此展开相关的梳理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录电影 社会印记 真实真理
原文传递
深切的怀念——学习蔡楚生电影创作札记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伟 文伦 舒晓鸣 《电影艺术》 1980年第1期37-46,共10页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不久前,当我们在银幕上重新看到蔡楚生同志编导的优秀影片《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时候,当我们重新听到那贯串全片悲愤激昂的主题歌声的时候,勾起多少往事和怀念之情! 江青、林彪一伙为了篡党夺...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不久前,当我们在银幕上重新看到蔡楚生同志编导的优秀影片《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时候,当我们重新听到那贯串全片悲愤激昂的主题歌声的时候,勾起多少往事和怀念之情! 江青、林彪一伙为了篡党夺权,他们勾结起来炮制了《纪要》,把三十年代文艺作为所谓“文艺黑线”的组成部分,疯狂诬蔑三十年代文艺是“黑线”的根子,全盘否定了党对这一时期左翼文艺运动的领导,否定了三十年代左翼电影的出色成就。于是,在那腥风血雨的日子里,蔡楚生同志被打成“黑线人物”、“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遭到极其残酷的迫害,于一九六八年七月十五日含冤而死。我们深切地为失去一位电影界老前辈、无产阶级文化战士而感到无限悲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十年代 影片 中国电影 新女性 观众 电影艺术 电影文学剧本 流浪儿童 国民党 小资产阶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