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光诱导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庄宏 张荣 +2 位作者 舒秦蒙 章淑杰 徐格致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63-869,共7页
目的体外观察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对光诱导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培养扩增人UCMSCs,对UCMSCs的免疫表型进行流式检测鉴定。原代分离培养人眼RPE细胞,制备蓝光损伤的RPE细胞模型。利用Transwell小室建... 目的体外观察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对光诱导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培养扩增人UCMSCs,对UCMSCs的免疫表型进行流式检测鉴定。原代分离培养人眼RPE细胞,制备蓝光损伤的RPE细胞模型。利用Transwell小室建立光损伤RPE细胞与UCMSCs的非接触共培养体系。RPE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UCMSCs共培养组。正常对照组不予处理,模型对照组采用蓝光照射诱导RPE细胞损伤,UCMSCs共培养组为光损伤RPE细胞+UCMSCs共培养。光损伤RPE细胞与UCMSCs共培养后24 h和48 h,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各组RPE细胞增生活力;共培养48 h,收集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定量检测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质量浓度,并进行RPE细胞吞噬感光细胞外节段膜盘(POS)试验。结果UCMSCs形态呈梭形,细胞表面抗原CD29、CD44、CD90和CD105呈阳性表达,同时细胞表面抗原CD34和CD45呈阴性表达。RPE细胞呈多边形,阳性表达特异性标志物RPE65蛋白。各组共培养后不同时间点RPE细胞增生能力(A值)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组别=132.388,P=0.000;F时间=231.440,P=0.000),其中培养后24 h、48 h,模型对照组和UCMSCs共培养组的细胞A值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UCMSCs共培养组细胞在相应时间点的细胞A值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RPE细胞POS吞噬试验的量化计算结果显示,3个组RPE细胞平均吞噬POS颗粒数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087,P=0.000),其中模型对照组RPE细胞平均吞噬POS颗粒数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UCMSCs共培养组RPE细胞平均吞噬POS颗粒数较模型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ELISA法检测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UCMSCs共培养组RPE细胞上清液中PEDF质量浓度分别为(18.8±1.9)、(10.0±1.7)和(20.2±6.0)ng/ml,bFGF质量浓度分别为(25.2±1.5)、(26.3±3.6)和(61.9±14.3)pg/ml,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654,P=0.008;F=23.698,P=0.000)。模型对照组PEDF质量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UCMSCs共培养组PEDF质量浓度较模型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UCMSCs共培养组bFGF质量浓度较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与UCMSCs非接触共培养可以改善光损伤RPE细胞的增生能力和吞噬功能,促进RPE细胞分泌PEDF。UCMSCs可能通过旁分泌的方式分泌bFGF,减轻RPE细胞的光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光损伤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神经营养作用
下载PDF
链球菌感染后葡萄膜炎综合征相关霜样视网膜血管炎1例
2
作者 顾瑞平 雷博雅 +2 位作者 舒秦蒙 徐格致 周旻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47-549,共3页
患儿女,7岁。因双眼红、畏光、伴视力下降1周,于2019年6月29日到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就诊。患儿生长发育正常。无家族遗传病史。5周前有流感样症状伴发热、咽痛,当地医院儿科就诊查体:体温37.7℃,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颜面部皮... 患儿女,7岁。因双眼红、畏光、伴视力下降1周,于2019年6月29日到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就诊。患儿生长发育正常。无家族遗传病史。5周前有流感样症状伴发热、咽痛,当地医院儿科就诊查体:体温37.7℃,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颜面部皮肤潮红伴躯干部散在“粟粒样”皮疹。当地医院诊断为“猩红热(链球菌感染)”,给予口服阿莫西林治疗后全身症状好转。眼科检查:右眼、左眼最佳矫正视力(BCVA)分别为0.2、0.1。右眼、左眼眼压分别为13、14 mm Hg(1 mm Hg=0.133 kPa)。双眼轻度混合充血,尘状角膜后沉着物,前房、玻璃体少量细胞。眼底检查,双眼视网膜静脉稍纡曲,视网膜血管霜样渗出(图1A,1B)。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双眼黄斑囊样水肿伴黄斑中心凹视网膜脱离(图1C,1D)。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造影晚期双眼视盘及视网膜静脉荧光素渗漏明显,周边未见明显无灌注区(图1E,1F)。眼部B型超声检查,双眼玻璃体全段中量细点状回声,伴后极部视网膜水肿(图1G,1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霜样视网膜血管炎 链球菌感染后葡萄膜炎综合征 病例报告
原文传递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相关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抗病毒治疗早期房水病毒DNA载量变化 被引量:3
3
作者 雷博雅 王朱健 +5 位作者 顾瑞平 舒秦蒙 江睿 常青 徐格致 周旻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71-375,共5页
目的观察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相关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RN)抗病毒治疗后早期房水VZV-DNA载量变化。方法回顾性观察性临床研究。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于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检查确诊且接受完整房水取样的VZV相关ARN患者2... 目的观察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相关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RN)抗病毒治疗后早期房水VZV-DNA载量变化。方法回顾性观察性临床研究。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于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检查确诊且接受完整房水取样的VZV相关ARN患者24例24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3例13只眼,女性11例11只眼;左眼、右眼各12只;年龄(52.0±9.5)岁(39~71岁)。发生眼部症状至确诊ARN的时间为(16.6±6.1)d(7~30 d)。所有患眼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超广角眼底成像检查。BCVA检查采用Snellen视力表进行,统计时换算为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视力。患者均在确诊后给予玻璃体腔注射40 mg/ml更昔洛韦0.1 ml(含更昔洛韦4 mg)治疗,2次/周,直至活动性坏死性视网膜病灶消退,但最多注射至确诊后4周,共计9次。治疗后随访时间(12.8±5.6)个月。抗病毒治疗首次及启动治疗后4、7、14、21、28 d玻璃体腔注射更昔洛韦前抽取前房水,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其中VZV-DNA载量。将房水病毒DNA载量变化过程分为平台期和对数减少期,对比观察患眼各期房水VZV-DNA载量情况。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对比分析基线、末次随访时患眼BCVA的差异。结果治疗前,患眼房水VZV-DNA载量为(8.6×107±1.3×108)拷贝/ml。平台期持续时间为(7.4±2.4)d;对数减少期VZV-DNA载量下降斜率为(-0.13±0.04)log/d;病毒DNA载量减少50%的时间为(2.5±0.7)d。抗病毒治疗启动后28 d,患眼房水VZV-DNA载量下降至(1.7×10^(5)±1.8×10^(5))拷贝/ml。病程中出现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6只眼。治疗前、末次随访时,患眼logMAR BCVA分别为1.1±0.6、0.8±0.7。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末次随访时logMAR BCVA与初始VZV-DNA载量相关(r=0.467,P=0.033)。结论VZV相关ARN患眼抗病毒治疗后房水VZV-DNA载量明显下降,其与ARN临床过程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坏死综合征 急性 更昔洛韦 病毒载量 疱疹病毒3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