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支气管黏液嵌塞的临床表现及C T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6例支气管黏液嵌塞患者进行C T 常规扫描和增强扫描,分析其临床表现及CT表现。结果16例患者有4例经纤维支气管镜取出条状、柱状胶状物,2例肺癌经手术证实在其远侧扩张的...目的:探讨支气管黏液嵌塞的临床表现及C T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6例支气管黏液嵌塞患者进行C T 常规扫描和增强扫描,分析其临床表现及CT表现。结果16例患者有4例经纤维支气管镜取出条状、柱状胶状物,2例肺癌经手术证实在其远侧扩张的支气管中存在黏液栓。16例患者中原发病为肺癌2例,慢性支气管炎3例,肺结核3例,肺炎6例,支气管扩张2例。病变部位包括:右肺上叶2例、左肺上叶4例、右肺中叶2例、右肺下叶3例,左肺下叶3例,两肺下叶2例。肺叶、肺段及以下支气管均有发生。支气管黏液栓CT表现主要形态为一支或多支支气管呈树枝状(包括“Y”及“V”形等)10例,占62.50%、棒状6例,占37.50%。CT值约18~65H U ,增强后无强化。其共同表现为主轴均指向肺门且与支气管走行一致,支气管伴有不同程度扩张,密度低于软组织密度13例,占81.25%。结论 C T诊断支气管黏液嵌塞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MRI评分法在腮腺良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137例145枚腮腺良性肿瘤的MRI影像资料,包括58例58枚多形性腺瘤(pleomorphic adenoma,PA)、54例62枚腺淋巴瘤(warthin's tumor,WT)和25例25枚基底细胞腺瘤(basal cell adenomas,BCA),将瘤体位于尾叶、形态规则、T2WI等低信号、T1WI高信号和快进快出强化模式赋予0分,瘤体位于非尾叶、形态不规则、T2WI高信号、T1WI等低信号和渐进性强化模式赋予2分,采用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评价MRI评分鉴别PA、WT和BCA的价值。结果WT和PA的MRI评分分别为2(0,2)分和8(6,10)分(Z=10.0348,P<0.05),鉴别两者的曲线下面积(the area under curve,AUC)、最佳阈值、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80、5分、93.5%和86.6%;WT和BCA的MRI评分分别为2(0,2)分和4(4,6)分(Z=-3.922,P<0.05),鉴别两者的AUC、最佳阈值、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66、3分、79.0%和84.0%;PA和BCA的MRI评分分别为8(6,10)分和4(4,6)分(Z=3.778,P<0.05),鉴别两者的AUC、最佳阈值、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66、7分、80.0%和74.1%。结论WT评分最低,PA评分最高,BCA介于两者间。MRI评分法对腮腺良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文摘目的:探讨支气管黏液嵌塞的临床表现及C T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6例支气管黏液嵌塞患者进行C T 常规扫描和增强扫描,分析其临床表现及CT表现。结果16例患者有4例经纤维支气管镜取出条状、柱状胶状物,2例肺癌经手术证实在其远侧扩张的支气管中存在黏液栓。16例患者中原发病为肺癌2例,慢性支气管炎3例,肺结核3例,肺炎6例,支气管扩张2例。病变部位包括:右肺上叶2例、左肺上叶4例、右肺中叶2例、右肺下叶3例,左肺下叶3例,两肺下叶2例。肺叶、肺段及以下支气管均有发生。支气管黏液栓CT表现主要形态为一支或多支支气管呈树枝状(包括“Y”及“V”形等)10例,占62.50%、棒状6例,占37.50%。CT值约18~65H U ,增强后无强化。其共同表现为主轴均指向肺门且与支气管走行一致,支气管伴有不同程度扩张,密度低于软组织密度13例,占81.25%。结论 C T诊断支气管黏液嵌塞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