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课程思政”的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研究
1
作者 舒铖 《时代人物》 2023年第7期0177-0179,共3页
课程思政是指在各类课程中融合思想政治教育,让思政教育渗透到教育体系的各个环节当中,构建全课程育人格局,确保其他课程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当前,课程思政已经成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取得了众多一线教师的关注,逐渐融合到实... 课程思政是指在各类课程中融合思想政治教育,让思政教育渗透到教育体系的各个环节当中,构建全课程育人格局,确保其他课程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当前,课程思政已经成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取得了众多一线教师的关注,逐渐融合到实践教学当中,发挥了良好的育人效果。体育课程中包含了大量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具有较高的思政教育价值,体育教师需要在实践教学当中加强德育教育、价值观教育、道德理想信念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文章明确了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必要性,指出了高校体育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因素,探索了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高校体育 思政教育 融合策略
下载PDF
我国储蓄国债发行利率定价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卢晓芸 夏德海 +1 位作者 舒铖 雷雪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83-88,共6页
储蓄国债是我国国债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利率定价是国债发行管理的关键一环。目前我国储蓄国债发行利率为固定利率,以央行公布的银行定期存款基准利率为基准。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推进对储蓄国债定价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对比了相关金融... 储蓄国债是我国国债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利率定价是国债发行管理的关键一环。目前我国储蓄国债发行利率为固定利率,以央行公布的银行定期存款基准利率为基准。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推进对储蓄国债定价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对比了相关金融产品及国外储蓄国债定价方法,探索利用竞争定价法及综合定价法构建我国储蓄国债发行利率定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蓄国债 发行定价 竞争定价法 综合定价法
下载PDF
关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论的思考 被引量:1
3
作者 舒铖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3-38,共6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呼唤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之相适应。随着我国现实实践把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问题突出地摆到人们的面前,随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性日益为人们所认识,随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实践的发展越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呼唤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之相适应。随着我国现实实践把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问题突出地摆到人们的面前,随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性日益为人们所认识,随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实践的发展越来越需要系统的理论研究和指导,建立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建立和完善 研究对象 伦理学 社会主义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 理论成果 共产主义道德 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下载PDF
《庄子》“心化”论初探 被引量:1
4
作者 舒铖 《江汉论坛》 1985年第10期29-33,共5页
“心化”是《庄子》哲学中一个颇为重要的问题,也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们共同关心、研讨的重要问题,它涉及到主体认识境界的变化、人的本质的物化以及理想人格的培养等重要理论问题,值得我们认真研究。要弄清《庄子》的“心化”论。
关键词 庄子 主体认识 理论问题 理想人格 春秋战国时期 精神境界 孔子 齐物论 思想家 是非观
下载PDF
《庄子》认识论新论 被引量:1
5
作者 舒铖 《重庆社会科学》 1998年第Z1期76-80,共5页
提起《庄子》的认识论,人们会马上想到其“齐是非”的相对主义诡辩。也曾有论者认为《庄子》的认识论只是相对主义的,甚至是“彻头彻尾反动的”。其实,《庄子》的认识论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其中不仅有相对主义的狡黠智慧,而且亦有独断论... 提起《庄子》的认识论,人们会马上想到其“齐是非”的相对主义诡辩。也曾有论者认为《庄子》的认识论只是相对主义的,甚至是“彻头彻尾反动的”。其实,《庄子》的认识论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其中不仅有相对主义的狡黠智慧,而且亦有独断论或绝对主义的理论失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认识论 相对主义 绝对主义 独断论 辩证法 认识对象 思想 认识能力 认识成果
下载PDF
试论《庄子》的宇宙衍化论
6
作者 舒铖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29-35,共7页
在有关《庄子》思想的研究中,《庄子》的宇宙衍化论是一个被忽视的领域;认真清理《庄子》的宇宙衍化论对于完整地把握《庄子》的思想系统、科学地阐述中国古代宇宙衍化论的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庄子》 天地万物 衍化 宇宙本原 宇宙万物 自化 “气” 合规律 “无” 北游
下载PDF
试论《庄子》齐万物的思辨途径
7
作者 舒铖 《河北学刊》 1987年第3期24-28,共5页
提到《庄子》齐万物的思想,人们会很自然把它斥为相对主义诡辩加以批判.但我认为不能停留在对其结论的批判上、应进一步探讨齐万物的思辨途径,揭示其深刻之点和失足之处,这对全面把握齐万物思想特征(乃至整个认识论体系)、总结理论思维... 提到《庄子》齐万物的思想,人们会很自然把它斥为相对主义诡辩加以批判.但我认为不能停留在对其结论的批判上、应进一步探讨齐万物的思辨途径,揭示其深刻之点和失足之处,这对全面把握齐万物思想特征(乃至整个认识论体系)、总结理论思维的经验教训,当更为重要.现本文拟加以考察.一、本质与现象(或共性与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物 《庄子》 比较关系 相对主义 普遍本质 具体事物 相转化 天地 宇宙 彭祖
下载PDF
我国社会融资规模与CPI、GDP相互关系研究——基于2002年至2012年季度数据
8
作者 舒铖 《商情》 2013年第15期10-10,共1页
本文基于2002年至2012年的季度数据,利用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方差分解研究社会融资规模与GDP、CPI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社会融资规模与CPI、GDP关系较为紧密,社会融资总量充当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 社会融资规模 CPI GDP GRANGER因果检验 脉冲响应 方差分解
下载PDF
《庄子》“天钧”、“两行”说新识 被引量:2
9
作者 舒铖 《天津社会科学》 1986年第3期17-20,共4页
“天钧”、“两行”出于《庄子·齐物论》,是《庄子》哲学认识论中两个具有内在联系的重要概念。在学术界,一些论者认为“天钧”是形容“道”的,或认为它是形容“道”的自然均平,或者说“天钧”把“天道”比喻成一个围绕中心旋转的... “天钧”、“两行”出于《庄子·齐物论》,是《庄子》哲学认识论中两个具有内在联系的重要概念。在学术界,一些论者认为“天钧”是形容“道”的,或认为它是形容“道”的自然均平,或者说“天钧”把“天道”比喻成一个围绕中心旋转的轮子或磨盘;至于“两行”,则多以为是指“是非两行”,即“是”与“非”两者并行不悖。我认为,这几种解释都不尽合《庄子》原意。实际上,《庄子》所谓“天钧”虽然体现着“道”的本性,但并不是用来比喻“道”的,而是用来形容宇宙万物的循环运动和齐一之性的;而所谓“两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天倪 新识 循环运动 圣人 《齐物论》 宇宙万物 “是” 天然 轴心
原文传递
试论宋明“诚”论的发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舒铖 《孔子研究》 1986年第4期91-98,共8页
宋明“诚”论以周敦颐的“诚”论为逻辑起点。周敦颐以“诚”为宇宙本体“无极”体现于人和万物所形成的人、物之性。嗣后,程朱以“实理”、人性或“实心”规定“诚”,陆王则以“本心”或“良知”规定“诚”。与此不同,张载把“诚”规... 宋明“诚”论以周敦颐的“诚”论为逻辑起点。周敦颐以“诚”为宇宙本体“无极”体现于人和万物所形成的人、物之性。嗣后,程朱以“实理”、人性或“实心”规定“诚”,陆王则以“本心”或“良知”规定“诚”。与此不同,张载把“诚”规定为“天道”、“天德”及其二者的统一;胡宏又赋予“诚”以真理性认识的规定;最后王夫之总其成,把“诚”规定为“实有”,并多层次地将其展开为“实有”之体、“实有”之性及其二者的统一,从而对宋明“诚”论作了理论总结。至此,宋明“诚”论经历了一个从抽象到具体、由贫乏到丰富的发展过程,并大致体现出如下共同的理论特征:把“诚”的规定从天道引申到人性,最后使人在“诚”的道德境界中达到天人合一的自觉。宋明“诚”论的发展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类认识前进运动的一般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境界 真实无妄 人性 朱熹 道德修养论 语词定义 周敦颐 理想境界 重要特征 伦理
原文传递
庄子对主体认识能力的思考
11
作者 舒铖 《哲学研究》 1988年第6期63-68,共6页
人类认识史表明,由于人的生存对自然界的依赖关系,人们最初着力认识的是自然界,后来才逐渐转向对自身的认识,因而尽管人们一直在进行认识活动,但对自身认识能力的自觉和思考却只有在认识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才有可能。在中国哲学史上,人... 人类认识史表明,由于人的生存对自然界的依赖关系,人们最初着力认识的是自然界,后来才逐渐转向对自身的认识,因而尽管人们一直在进行认识活动,但对自身认识能力的自觉和思考却只有在认识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才有可能。在中国哲学史上,人们的认识发展到春秋末期,在孔子那里才出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的命题以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认识能力 主体认识 每个人 无限性 论语 孔子 依赖关系 认识成果 有限性
原文传递
庄子对真理的思考
12
作者 舒铖 《学术月刊》 1987年第9期44-46,37,共4页
庄周及其后学对真理问题作了多方面的思考:怎样的认识才是真理?世人的是非见解和是非争辩是否可以得到检验?人们据以评判是非的标准是否可靠?认识的真理性与认识的层次、主体的状况、客体的内容有何关系?怎样才能获得真理?如此等等。分... 庄周及其后学对真理问题作了多方面的思考:怎样的认识才是真理?世人的是非见解和是非争辩是否可以得到检验?人们据以评判是非的标准是否可靠?认识的真理性与认识的层次、主体的状况、客体的内容有何关系?怎样才能获得真理?如此等等。分析这些内容对于把握庄子思想的特质以及为我们在探讨认识论问题时提供历史的借鉴都是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真理性 是非观 认识对象 思考 可区分 直觉 否定 主体修养 事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