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曲霉与木霉纤维素酶系基因组的属间遗传表达相容性 被引量:7
1
作者 艾云灿 藤如君 +2 位作者 高培基 孟繁梅 王祖农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86-192,共7页
选用三类典型重组子3a、3b、A7-1和双亲本菌株AspersillusnigerAMSH、TrichodermareeseiQM9414为材料,按照所设计的纤维素酶系基因的通用序列和同工酶分型方法,进行基因组DNA指纹和酶系同工酶多态性比较分析。旨在提供重组子中基因重... 选用三类典型重组子3a、3b、A7-1和双亲本菌株AspersillusnigerAMSH、TrichodermareeseiQM9414为材料,按照所设计的纤维素酶系基因的通用序列和同工酶分型方法,进行基因组DNA指纹和酶系同工酶多态性比较分析。旨在提供重组子中基因重组的分子证据,阐明远缘双亲本基因组间的遗传表达相容性,并讨论其杂种优势的分子基础。结果发现重组子中基因组DNA指纹的重组特征稳定遗传,并能够相容性增强表达重组后的羧甲基纤维素酶(CMCase)和β-葡萄糖苷酶(βGLase)同工酶组分。纤维素酶系杂种优势的分子基础多样性包括:(1)3b中来自于双亲本部分编码βGLase的基因的杂合迭加和增强表达;(2)3a和A7-1中对应继承双亲本部分编码CMCase和βGLase的基因间协调性增强表达,并导致相应酶组分蛋白合成量的显著增加。由此综合提出了一个由βGLase介导的纤维素酶系活性调节和诱导合成调控的“双重协同增效”模型。此外还建立了考察重组子中杂种优势分子基础及其遗传稳定性的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酶系 遗传表达 相容性 曲霉 木霉
下载PDF
曲霉与木霉属间融合重组单倍体ATH-1376的动力学杂种优势 被引量:5
2
作者 艾云灿 孟繁梅 许耀才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41-245,共5页
比较研究了重组单倍体ATH1376与其双亲本AspergilusnigerAMS11,TrichoderonareseiQM9414在菌丝生长、纤维素酶系合成和发酵原液协同降解滤纸纤维素积累还原糖等方面的动力学特... 比较研究了重组单倍体ATH1376与其双亲本AspergilusnigerAMS11,TrichoderonareseiQM9414在菌丝生长、纤维素酶系合成和发酵原液协同降解滤纸纤维素积累还原糖等方面的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重组体的菌丝比生长速率与纤维素酶系合成速率均具有显著的超双亲优势,且重组体中这两种速率负相关的程度要比双亲本中的情形弱得多。双亲本在几个不同组合方式下的发酵原滤液降解滤纸纤维素积累还原糖的生成量差异较大,混合制曲的效果居于双亲本独立发酵的效果之间,远未达到双亲的理论加和值,反映出物种间菌体生长的拮抗作用。而二次制曲的效果则最佳,其中又以双亲本发酵滤液按相同比较混合(1∶1)后的处理还原糖生成量最大。重组体则具备了极显著的杂种优势,在所试验的不同酶解时间内,它所积累还原糖量可达到双亲本在相应最佳处理情形下最大产量的119~22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霉 木霉 属间融合 纤维素酶 杂种优势 动力学
下载PDF
黑曲霉与里氏木霉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条件选择 Ⅰ.缓冲稳定剂系统及酶配比 被引量:9
3
作者 艾云灿 赵学慧 汪履绥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76-381,共6页
关键词 原生质体形成 再生 黑曲霉
下载PDF
尝试利用R-Q对应因子分析识别分群融合子代 被引量:3
4
作者 艾云灿 孟繁梅 +1 位作者 高培基 王祖农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8-33,共6页
在特定融合组合的子代群体中,以不同姊妹菌株作为观察样本(n=N),以蛋白质电泳全部谱带泳动率作为指标(p=P),则所对应的谱带光密度扫描峰面积作为其观测值(X)(当某菌株缺乏某条带时,其峰面积记为零),利用R-Q对应因子分析程序,解析这个数... 在特定融合组合的子代群体中,以不同姊妹菌株作为观察样本(n=N),以蛋白质电泳全部谱带泳动率作为指标(p=P),则所对应的谱带光密度扫描峰面积作为其观测值(X)(当某菌株缺乏某条带时,其峰面积记为零),利用R-Q对应因子分析程序,解析这个数据矩阵(X_(nxp))。能够在同一标度的因子平面上考察这一特定融合重组事件发生后,姊妹菌株间和各菌株肉蛋白质谱带位置与含量间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多重内在联系,从而推断子代群体与亲本的遗传继承关系。并由此来识别和分群姊妹菌株。这种探索具有拓展数值分类能力和指导融合育种实践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Q对应因子 分析 融合子识别分群 数值分类
下载PDF
《微生物学》教学考核突出综合素质培养的几点作法 被引量:8
5
作者 艾云灿 孟繁梅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97-99,共3页
我们几年来在《普通微生物学》教学过程中 ,尝试建立了“Active Study Teaching”教学方法。本文继续介绍其中教学考核环节的内容 ,包括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考察的几点作法 :突出教育新理念 ,明晰人才综合素质培养观念 ;活跃考试成... 我们几年来在《普通微生物学》教学过程中 ,尝试建立了“Active Study Teaching”教学方法。本文继续介绍其中教学考核环节的内容 ,包括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考察的几点作法 :突出教育新理念 ,明晰人才综合素质培养观念 ;活跃考试成绩积分、丰富考核内容与形式 ;灵活考核评判标准与评判过程 ;及时反馈考核结果和正向激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微生物学 教学法 教学哲学 综合素质
下载PDF
判定纤维素酶系基因组融合重组的统计分析法 被引量:4
6
作者 艾云灿 赵学慧 余家林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45-49,共5页
根据纤维素酶系中组分间协同作用现象及多元回归分析原理,提出同一融合组合Aspergillus niger×Tichoderma reesei子代群体中,由于遗传物质重组传递的独立随机性,n个菌株各组分酶活性观测值相当于这一特定融合试验的n组观察值,可作... 根据纤维素酶系中组分间协同作用现象及多元回归分析原理,提出同一融合组合Aspergillus niger×Tichoderma reesei子代群体中,由于遗传物质重组传递的独立随机性,n个菌株各组分酶活性观测值相当于这一特定融合试验的n组观察值,可作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判断融合重组发生。40个融合子子代菌株分析结果表明,此法可准确有效的指导纤维素酶高产菌株选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育种 纤维素酶系 统计分析
下载PDF
纤维二糖诱导阻遏真菌合成纤维素酶的特异性基础 被引量:3
7
作者 艾云灿 孟繁梅 +1 位作者 高培基 Christian P KUBICEK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73-77,共5页
定量比较研究黑曲霉 (Aspergillusniger)AMS11和里氏木霉 (Trichodermareesei)QM94 14细胞内、细胞外及细胞质膜结合态 β 葡萄糖苷酶 (βGLase ,EC 3 2 1 2 1)同工酶对 17 5mmol/LD (+) 纤维二糖 ([α]2 0n +35°) 转化作用 ,旨... 定量比较研究黑曲霉 (Aspergillusniger)AMS11和里氏木霉 (Trichodermareesei)QM94 14细胞内、细胞外及细胞质膜结合态 β 葡萄糖苷酶 (βGLase ,EC 3 2 1 2 1)同工酶对 17 5mmol/LD (+) 纤维二糖 ([α]2 0n +35°) 转化作用 ,旨在揭示多亚细胞定位 βGLase功能差异及物种特异性基础 .结果发现两菌株中胞内和胞外 βGLase都只能水解之产生葡萄糖 ,而质膜结合态βGLase则按一定比例同时将其水解生成葡萄糖和转糖基生成龙胆二糖 ,且菌株AMS11的转化能力都比QM94 14的强 .观察到“葡萄糖亏损”现象 ,暗示该转化过程存在基于葡萄糖耗损的代谢过程偶联 .提出由多亚细胞定位的 βGLase同工酶介导诱导物形成与转化的“亚调控网络”模型 ,解释同一浓度纤维二糖对不同物种具有诱导或阻遏效应差异的生理学基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 阻遏效应 纤维二糖 真菌 纤维素酶
下载PDF
β葡萄糖苷酶的转糖基作用主产物及其对纤维素酶合成的?… 被引量:3
8
作者 艾云灿 高培基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70-74,共5页
以纤维二糖特异诱导培养里氏木霉和黑曲霉菌丝,制备含有细胞外,细胞内和细胞质膜结合态β-葡萄苷酶的无细胞抽提物,采用色谱持谱联用分析,比较研究他们对纤维二糖的转糖基作用,结果表明两菌株中都只有细菌质膜结合态β-葡萄糖苷... 以纤维二糖特异诱导培养里氏木霉和黑曲霉菌丝,制备含有细胞外,细胞内和细胞质膜结合态β-葡萄苷酶的无细胞抽提物,采用色谱持谱联用分析,比较研究他们对纤维二糖的转糖基作用,结果表明两菌株中都只有细菌质膜结合态β-葡萄糖苷酶表现出显著的转糖基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葡萄糖苷酶 转糖基作用 纤维素酶 合成
下载PDF
尝试改革《普通微生物学》教学方法的体会 被引量:4
9
作者 艾云灿 孟繁梅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45-146,共2页
综合性大学本科专业将只设"生物学"和"生物技术学"两个较宽广专业,而现行专业大多数将成为专业化方向,课程设置也将适应新的学时总数限制要求而"普通化"。研究生培养教育体系中"微生物学"将... 综合性大学本科专业将只设"生物学"和"生物技术学"两个较宽广专业,而现行专业大多数将成为专业化方向,课程设置也将适应新的学时总数限制要求而"普通化"。研究生培养教育体系中"微生物学"将继续作为一级学科和专业独立存在,要求本科生与研究生培养的衔接严谨规范才能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微生物学 教学法 教育改革
下载PDF
黑曲霉和里氏木霉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条件选择──Ⅱ.菌龄、酶配比及酶解温度和时间的选择 被引量:5
10
作者 艾云灿 赵学慧 汪履绥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55-58,共4页
用正交试验比较了菌龄、酶种类及浓度配比、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4个主要因素,对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AMS11和里氏木霉(Trichodermareesei)QM9414两菌株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的影响... 用正交试验比较了菌龄、酶种类及浓度配比、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4个主要因素,对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AMS11和里氏木霉(Trichodermareesei)QM9414两菌株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AMS11和QM9414两菌株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的4个因素的合理参数分别是:菌龄14~16小时和18~20小时;三种酶配比(纤维素酶:蜗牛酶:溶菌酶)(mg/ml)为(8:4:2)和(5:2.5:2.5);酶解温度均为32℃;酶解时间均为2~3小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曲霉 里氏木霉 原生质体 再生
下载PDF
霍乱弧菌VPIΦ/CTXΦ/TCP体系:噬菌体-噬菌体-细菌多元作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艾云灿 孟繁梅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10-512,共3页
关键词 细菌 噬菌体 毒力 基因表达调节 进化 病毒-病毒-细菌作用 霍乱弧菌
下载PDF
噬菌体介导的病原菌—宿主相互作用的进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艾云灿 孟繁梅 曾延辉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657-660,共4页
关键词 噬菌体 细菌 病原性 进化 病原菌与宿主作用
下载PDF
促进真菌染色体重组的MCBL共诱导平板的构建和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艾云灿 孟繁梅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65-269,共5页
基于对樟脑(Camphor)和苯菌灵(Benomyl)可能分别诱导细胞核膜融合和染色体不分离性重组的机理认识,设计了MCBL共诱导平板,以察氏(Czapek)培养基含有1%Camphor及05μg/mlBenomy... 基于对樟脑(Camphor)和苯菌灵(Benomyl)可能分别诱导细胞核膜融合和染色体不分离性重组的机理认识,设计了MCBL共诱导平板,以察氏(Czapek)培养基含有1%Camphor及05μg/mlBenomyl为基础制作平板。以属间融合组合Aspergilusniger×Trichodermaresei为例,研究所设计的几种诱导平板处理方法对融合子代群体的基因型和表型变异的影响,结果表明常规分步诱导处理,杂合二倍体阶段缺乏或极短暂难以获得重组单倍体;而经过MCBL共诱导平板处理能够获得类型齐全的分离子,显著提高表观二倍化率和染色体不分离性重组单倍体的比率。显示MCBL共诱导平板能够有效地扩增捕捉到极短暂杂合二倍体的机率,促进不稳定异核体向重组单倍体的转化,扩增染色体不分离性重组频率。再生菌丝菌龄对共诱导效果影响显著。由此对共诱导机制和应用前景提出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重组 共诱导平板 真菌 构建
下载PDF
美国能源部资助的微生物基因组研究概况 被引量:2
14
作者 艾云灿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57-761,共5页
关键词 微生物 基因组计划 项目遴选 项目管理 美国
下载PDF
关于发展我国海洋微生物学及微生物技术的若干思考与实践
15
作者 艾云灿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0-84,共5页
综合介绍近10年来中国海洋微生物学及微生物技术发展策略的思考与实践。内容涉及:(1)学科内涵与外延;(2)近海与远海研究定位策略;(3)全局性几个关键科学问题;(4)近岸关键区域示范的选择与实践;(5)海洋生物技术产业化与生物安全及生态安... 综合介绍近10年来中国海洋微生物学及微生物技术发展策略的思考与实践。内容涉及:(1)学科内涵与外延;(2)近海与远海研究定位策略;(3)全局性几个关键科学问题;(4)近岸关键区域示范的选择与实践;(5)海洋生物技术产业化与生物安全及生态安全策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微生物学 海洋微生物技术 发展战略 生物安全 生态安全
下载PDF
噬菌体展示技术系统发展进展 被引量:14
16
作者 孟繁梅 张朝辉 艾云灿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113-1120,共8页
噬菌体展示技术(Phage display technology,PDT)是一种特殊的基因工程重组表达技术,噬菌体展示技术系统(Phage display system,PDS)是指包括经过遗传改造后的系列噬菌体、辅助噬菌体、宿主细菌等集成平台(含试剂盒)。文章从噬菌体分子... 噬菌体展示技术(Phage display technology,PDT)是一种特殊的基因工程重组表达技术,噬菌体展示技术系统(Phage display system,PDS)是指包括经过遗传改造后的系列噬菌体、辅助噬菌体、宿主细菌等集成平台(含试剂盒)。文章从噬菌体分子遗传学及其基因(基因组)遗传工程改良角度,基于噬菌体M13、λ、T4和T7等4大类典型噬菌体展示技术系统的发展进展进行了综述。重点强调不同展示系统中的核心部件及其基因工程改造的分子遗传学原理、不同展示锚定位点的技术特征、相关试剂盒的研制状况及选择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 噬菌体展示 蛋白质表达 基因工程 基因组工程
下载PDF
丛枝菌根真菌伴生细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7
作者 龙良鲲 姚青 +1 位作者 艾云灿 朱红惠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5345-5351,共7页
在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的孢子、菌丝的表面或内部栖息着细菌,称之为AMF伴生细菌。AMF伴生细菌种类多样、分布广泛,生态位点包括孢子壁的表面或内部、细胞质、菌丝、孢子果等。其可能的生物学意义包括影响AM... 在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的孢子、菌丝的表面或内部栖息着细菌,称之为AMF伴生细菌。AMF伴生细菌种类多样、分布广泛,生态位点包括孢子壁的表面或内部、细胞质、菌丝、孢子果等。其可能的生物学意义包括影响AMF孢子萌发、菌丝生长、菌根形成等过程。由于伴生细菌与AMF联系紧密,其对AMF和土壤微生物生态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国际上在该领域的研究已有30多年的历史,就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孢子 伴生细菌 生态
下载PDF
海洋病原细菌的氯霉素耐药菌株筛选鉴定及质粒消除 被引量:2
18
作者 孟繁梅 汪凯 +2 位作者 潘子强 尹德胜 艾云灿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37-441,共5页
目的从污染海域筛选非临床氯霉素耐药株,研究耐药基因定位及耐药机制多样性。方法TCBS和EMB选择平板筛选,结合16SrDNA序列分析鉴定耐药株。MIC测定、基因组DNA-RAPD分型和质粒消除评估多样性。结果评估187株氯霉素耐药株的MIC值分布、... 目的从污染海域筛选非临床氯霉素耐药株,研究耐药基因定位及耐药机制多样性。方法TCBS和EMB选择平板筛选,结合16SrDNA序列分析鉴定耐药株。MIC测定、基因组DNA-RAPD分型和质粒消除评估多样性。结果评估187株氯霉素耐药株的MIC值分布、属种分布、耐药基因定位及耐药机制。发现80株耐药MIC25~128μg/ml是CLSI/NCCLS(1995年)定义临床标准(MIC12.5μg/ml)的2~10倍,分布在弧菌科和肠杆菌科主要属种;58株MIC>25μg/ml基因组DNA-RAPD分型与菌落表型分组结果吻合,显示多样性丰富。采用多轮高温(~43℃)和高浓度(~1%)SDS双重处理和交替培养,77株MIC>25μg/ml分离株的质粒消除效率为28.6%;55株不能消除耐药表型,暗示染色体编码耐药基因;22株可消除氯霉素耐药表型,其中16株完全消除,暗示质粒独立编码耐药基因,6株部分消除,暗示质粒和染色体分别编码耐药基因。结论来自污染海域环境的非临床氯霉素耐药株可作为新模型,提供耐药基因定位及耐药机制多样性的新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环境 病原细菌 氯霉素 耐药性 基因定位 质粒 消除
下载PDF
南海珠江口TCBS和EMB类群细菌动态监测(1999-2002) 被引量:2
19
作者 孟繁梅 尹德胜 +3 位作者 潘子强 曾延辉 朱义福 艾云灿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5-110,共6页
报道1999-2002年对南海珠江口(21°50’~22°50’N,113°20’~114°50’E)26个站点的动态监测结果:(1)TCBS类群包括37%Ⅰ类(假单胞菌属、气单胞菌属),5%Ⅱ类(副溶血弧菌)和58%Ⅲ类(霍乱弧菌、霍乱弧... 报道1999-2002年对南海珠江口(21°50’~22°50’N,113°20’~114°50’E)26个站点的动态监测结果:(1)TCBS类群包括37%Ⅰ类(假单胞菌属、气单胞菌属),5%Ⅱ类(副溶血弧菌)和58%Ⅲ类(霍乱弧菌、霍乱弧菌埃尔托型,溶藻弧菌);EMB类群包括14%Ⅳ类(变形菌属、沙门氏菌属或志贺氏菌属),50%Ⅴ类(肠杆菌属、克雷伯氏菌属、哈夫尼氏菌属、沙雷氏菌属)和36%Ⅵ类(大肠杆菌);(2)26个站点之间的年平均CFU值差异显著.各站点的TCBS类群数量多而EMB类群数量少,表明TCBS类群为土著优势,而EMB类群主要来自陆源性污染;(3)26个站点被聚类为四大类别,不完全吻合其实际地理位置邻近关系,提示人为干扰活动影响超越自然地理隔离效应.站点G(万山群岛)和H(担杆岛)同属最靠近外海的孤立站点,却被划分为不同类别.H站点TCBS类群数量最高(3.7±2.6×10^4CFU/cm^3),G站点是天然养殖区,EMB类群数量最高(9.5±6.6×10^3CFu/cm^3),表明养殖区域陆源性EMB类群污染突出;(4)TCBS与EMB类群的月平均CFU值变化趋势相似,呈现年度周期性和季节周期性波动;(5)珠江口可以分为南、北部区域.南部区域的陆源性EMB类群污染严重,综合反映了来自珠江口水网系的高通量排放污染,养殖区域的自身污染,及其养殖活动对陆源性污染菌群的规模化“原位扩增”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监测 病原菌群 珠江口 TCBS类群 EMB类群
下载PDF
海洋病原细菌Enterobacter sp.EM28-2P^-存在氯霉素磷酸化灭活机制 被引量:2
20
作者 孟繁梅 汪凯 +1 位作者 刘玉焕 艾云灿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19-120,共2页
报道1例非氯霉素产生菌中发现的氯霉素磷酸化灭活机制。海洋病原细菌Enterobacter sp.EM28-2P- (Cmr,cat-,MIC=25μg/mL)接种在含25μg/mL标准品D-(-)-氯霉素LB培养基中培养24 h后,可生成磷酸化氯霉素。LC-MS分析检测出新生成3个离子峰m... 报道1例非氯霉素产生菌中发现的氯霉素磷酸化灭活机制。海洋病原细菌Enterobacter sp.EM28-2P- (Cmr,cat-,MIC=25μg/mL)接种在含25μg/mL标准品D-(-)-氯霉素LB培养基中培养24 h后,可生成磷酸化氯霉素。LC-MS分析检测出新生成3个离子峰m/z 400.9,402.8和404.9,都是典型[M+PO3-H]-的特征指纹峰,对应于氯霉素的C3位羟基磷酸化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细菌 氯霉素 耐药性 磷酸化 LC-MS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