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我们怎样才能幸福:康德与今天的中国——艾伦·伍德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
5
1
作者
李明洁
艾伦·伍德
《哲学分析》
2015年第2期160-168,共9页
当代中国,在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价值系统却遭遇了迷惑乃至混乱。对于很多已经不同程度上富裕起来的当代中国人来说,今天我们怎样才能感觉到幸福?或者问得更直接一些:有了钱以后为什么还是感觉不到幸福?我们为什么还需要道德?我们该有...
当代中国,在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价值系统却遭遇了迷惑乃至混乱。对于很多已经不同程度上富裕起来的当代中国人来说,今天我们怎样才能感觉到幸福?或者问得更直接一些:有了钱以后为什么还是感觉不到幸福?我们为什么还需要道德?我们该有怎样的信仰?两百多年前(后世称之为"理性时代"),德国哲学家康德针对当时欧洲遭遇的信仰迷局予以了系统的哲学反思。重温康德关于幸福、道德和理性的论述,对于遭受类似精神危机的当代中国人而言,无疑是适切的而且及时的。就此,华东师范大学李明洁教授采访了康德专家艾伦·伍德(Allen W.Wood)教授。伍德教授是欧美德国形上哲学和康德研究的一流学者。曾先后任教于美国康奈尔大学和耶鲁大学,现任印第安纳大学哲学系讲席教授和斯坦福大学荣休教授,是剑桥版《康德全集》的编辑和其中多卷英文版的译者。代表作包括《康德的道德宗教》(1970)、《康德的理性神学》(1978)、《卡尔·马克思》(1981,2004年第2版)、《黑格尔伦理学思想》(1990)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2014)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伦
黑格尔伦理学
欧美德
一流学者
道德宗教
印第安纳大学
哲学反思
哲学系
斯坦福
道德属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马克思唯物主义的自然主义
2
作者
艾伦·伍德
张晓萌(译)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21年第1期68-78,共11页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在与传统宗教观的博弈中表现出明显的自然主义的特征和无神论的倾向。在《巴黎手稿》中,马克思一方面以“非对象性的存在物是非存在物”的论断为依据否定了包括上帝在内的一切完全自足的自在存在;另一...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在与传统宗教观的博弈中表现出明显的自然主义的特征和无神论的倾向。在《巴黎手稿》中,马克思一方面以“非对象性的存在物是非存在物”的论断为依据否定了包括上帝在内的一切完全自足的自在存在;另一方面又将人与自然描述为“本质性的”或“通过自身而存在”,以此来解释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关系的实现依赖于人类实践意识而非上帝意志。马克思的两套论证在强有力反驳有神论的同时,围绕着“自在”存在与否的问题形成了不相兼容的两种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唯物主义
自然主义
无神论
有神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实在论
3
作者
艾伦·伍德
张晓萌(译)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2020年第5期118-128,共11页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首次从实践的角度来解释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之间的关系,批判了直观唯物主义将现实和思维对立起来的异化态度,并进一步回应了由其引起的怀疑客观物质存在的认识论难题。实际上...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首次从实践的角度来解释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之间的关系,批判了直观唯物主义将现实和思维对立起来的异化态度,并进一步回应了由其引起的怀疑客观物质存在的认识论难题。实际上,马克思的“实践”以物质存在为前提,与人类关于事物的认识程度紧密相关,最后落实于现实的社会关系变革。此外,针对学术界有关马克思的唯心主义诠释应正确地分析和看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唯物主义实在论
怀疑主义
直观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们怎样才能幸福:康德与今天的中国——艾伦·伍德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
5
1
作者
李明洁
艾伦·伍德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哲学分析》
2015年第2期160-168,共9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现阶段我国社会大众精神文化生活调查研究"(项目编号:12&ZD012)支持
文摘
当代中国,在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价值系统却遭遇了迷惑乃至混乱。对于很多已经不同程度上富裕起来的当代中国人来说,今天我们怎样才能感觉到幸福?或者问得更直接一些:有了钱以后为什么还是感觉不到幸福?我们为什么还需要道德?我们该有怎样的信仰?两百多年前(后世称之为"理性时代"),德国哲学家康德针对当时欧洲遭遇的信仰迷局予以了系统的哲学反思。重温康德关于幸福、道德和理性的论述,对于遭受类似精神危机的当代中国人而言,无疑是适切的而且及时的。就此,华东师范大学李明洁教授采访了康德专家艾伦·伍德(Allen W.Wood)教授。伍德教授是欧美德国形上哲学和康德研究的一流学者。曾先后任教于美国康奈尔大学和耶鲁大学,现任印第安纳大学哲学系讲席教授和斯坦福大学荣休教授,是剑桥版《康德全集》的编辑和其中多卷英文版的译者。代表作包括《康德的道德宗教》(1970)、《康德的理性神学》(1978)、《卡尔·马克思》(1981,2004年第2版)、《黑格尔伦理学思想》(1990)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2014)等。
关键词
艾伦
黑格尔伦理学
欧美德
一流学者
道德宗教
印第安纳大学
哲学反思
哲学系
斯坦福
道德属性
分类号
B516.31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马克思唯物主义的自然主义
2
作者
艾伦·伍德
张晓萌(译)
机构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哲学系
美国人文与科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21年第1期68-78,共11页
基金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面上项目“全球抗疫背景下中国制度优势的国际叙事研究”(项目批准号21XNA016)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在与传统宗教观的博弈中表现出明显的自然主义的特征和无神论的倾向。在《巴黎手稿》中,马克思一方面以“非对象性的存在物是非存在物”的论断为依据否定了包括上帝在内的一切完全自足的自在存在;另一方面又将人与自然描述为“本质性的”或“通过自身而存在”,以此来解释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关系的实现依赖于人类实践意识而非上帝意志。马克思的两套论证在强有力反驳有神论的同时,围绕着“自在”存在与否的问题形成了不相兼容的两种逻辑。
关键词
马克思
唯物主义
自然主义
无神论
有神论
分类号
B02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A81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实在论
3
作者
艾伦·伍德
张晓萌(译)
机构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哲学系
美国人文与科学院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2020年第5期118-128,共11页
基金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面上项目“全球抗疫背景下中国制度优势的国际叙事研究”(2021030037)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首次从实践的角度来解释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之间的关系,批判了直观唯物主义将现实和思维对立起来的异化态度,并进一步回应了由其引起的怀疑客观物质存在的认识论难题。实际上,马克思的“实践”以物质存在为前提,与人类关于事物的认识程度紧密相关,最后落实于现实的社会关系变革。此外,针对学术界有关马克思的唯心主义诠释应正确地分析和看待。
关键词
马克思
唯物主义实在论
怀疑主义
直观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Keywords
Marx
Materialist realism
Scepticism
Intuitive materialism
Idealism
分类号
B0-0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我们怎样才能幸福:康德与今天的中国——艾伦·伍德教授访谈录
李明洁
艾伦·伍德
《哲学分析》
2015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马克思唯物主义的自然主义
艾伦·伍德
张晓萌(译)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实在论
艾伦·伍德
张晓萌(译)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202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