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文关怀以及零度宽容在急危重症患者中的作用及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艾卫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25期182-184,共3页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以及零度宽容在急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及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110例急危重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人文关怀及零度宽容,比较两组抢救过程中...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以及零度宽容在急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及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110例急危重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人文关怀及零度宽容,比较两组抢救过程中护理质量、护理后业务水平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基础护理、护理服务、高级护理、业务能力、技术操作及护理记录正确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沟通能力、护理管理及科教水平评分分别为(90.42±7.47)、(92.31±5.61)、(93.83±5.95)分;对照组患者护理后沟通能力、护理管理及科教水平评分分别为(82.84±5.21)、(86.09±4.59)、(83.55±4.36)分。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沟通能力、护理管理及科教水平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46例(83.64%),一般6例(10.91%),不满意3例(5.45%),护理满意度为94.55%;对照组患者满意38例(69.09%),一般7例(12.73%),不满意10例(18.18%),护理满意度为81.82%。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人文关怀及零度宽容用于急危重症患者护理中效果理想,有助于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关怀 零度宽容 急危重症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优质护理服务对提高急诊护理工作质量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艾卫华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7年第2期389-390,共2页
选取2015年1月~6月及2014年7月~12月我院急诊科室收治的各200例患者分别设为观察组合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SDS、SAS评分及对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患者SDS、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 选取2015年1月~6月及2014年7月~12月我院急诊科室收治的各200例患者分别设为观察组合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SDS、SAS评分及对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患者SDS、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差错率与投诉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为9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急诊科室进行优质护理服务,有益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减少投诉率和差错率,可作为急诊科室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服务 急诊 护理 效果
下载PDF
探讨细节护理对急诊内科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艾卫华 郑俊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15期167-169,共3页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对急诊内科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80例急诊科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细节护理措施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以及护...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对急诊内科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80例急诊科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细节护理措施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SA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0%,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细节护理措施对急诊内科患者进行干预,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以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节护理 急诊内科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中医治疗皮肤湿疹60例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艾卫华 《中国医疗美容》 2015年第2期110-111,共2页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皮肤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1月到2014年11月于我院就诊的皮肤湿疹患者共60例,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患者入院之后给予患者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治疗,两组...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皮肤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1月到2014年11月于我院就诊的皮肤湿疹患者共60例,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患者入院之后给予患者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治疗,两组患者在接受定期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接受西药治疗后痊愈8例,占26.67%,显效4例,占13.33%,好转5例,占16.67%,无效13例,占43.33%,总有效率为56.67%;观察组痊愈12例,占40.00%,显效13例,占43.33%,好转3例,占10.00%,无效2例,占6.67%,总有效率93.33%,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皮肤湿疹时,可以采用中医治疗方法,能有效改善患者治疗效果,提高预后质量,获得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皮肤湿疹 西医 疗效
下载PDF
中药治疗渗出性皮肤病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艾卫华 《中国医疗美容》 2015年第3期130-132,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渗出性皮肤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1月到2014年11月于我院就诊的渗出性皮肤病患者共120例,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60例,对照组患者入院之后给予患者雷夫奴尔溶液进行湿敷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渗出性皮肤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1月到2014年11月于我院就诊的渗出性皮肤病患者共120例,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60例,对照组患者入院之后给予患者雷夫奴尔溶液进行湿敷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药煎剂湿敷及外用治疗,两组患者在接受定期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低于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渗出性皮肤病时,可以采用中药治疗方法,能有效改善患者治疗效果,提高预后质量,获得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治疗 渗出性 皮肤病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结合中药治疗D-二聚体升高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DVT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陈霖 谭淑华 艾卫华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11期92-94,共3页
目的探讨给予D-二聚体升高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低分子肝素结合中药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D-二聚体升高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采用单纯随机分组的方法... 目的探讨给予D-二聚体升高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低分子肝素结合中药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D-二聚体升高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采用单纯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患者低分子肝素结合中药治疗方案,对照组给予患者单纯低分子肝素治疗方案。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D-二聚体水平、血小板计数以及凝血酶原时间、平均治疗时间。结果两组治疗前的血小板数目和凝血酶原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小板数目和凝血酶原时间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小板数目和凝血酶原时间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的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D-二聚体水平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D-二聚体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D-二聚体降至正常的平均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二聚体升高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结合中药治疗DVT,其临床效果好,作用较为全面,对孕妇及胎儿的副作用较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结合中药 D-二聚体升高的妊娠期高血压 DVT的临床研究
下载PDF
中医辨证治疗重度痤疮的临床研究
7
作者 艾卫华 《中国医疗美容》 2015年第1期114-115,共2页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重度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1月到2014年11月于我院就诊的重度痤疮患者共90例,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45例,对照组患者入院之后给予患者罗红霉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入院后给...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重度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1月到2014年11月于我院就诊的重度痤疮患者共90例,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45例,对照组患者入院之后给予患者罗红霉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入院后给予中医辨证治疗,两组患者在接受定期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接受治疗后痊愈12例,占26.67%,显效8例,占17.78%,好转12例,占26.67%,无效13例,占28.89%,总有效率为71.11%;观察组接受中医辨证治疗后痊愈29例,占64.44%,显效11例,占24.44%,好转3例,占6.68%,无效2例,占4.44%,总有效率95.56%,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重度痤疮时,可以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方法,能有效改善患者治疗效果,提高预后质量,获得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辨证 重度痤疮 临床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