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癫痫患者血清BAFF表达及与IFN-γ、IL-10水平的相关性 被引量:11
1
作者 景燕 艾山江·玉苏甫江 陆明佳 《河北医药》 CAS 2020年第1期88-91,共4页
目的检测癫痫患者血清中B细胞活化因子(BAFF)、干扰素-γ(IFN-γ)及白介素-10(IL-10)的表达情况,探讨BAFF与IFN-γ、IL-10的表达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10月就诊的74例癫痫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者45例为对... 目的检测癫痫患者血清中B细胞活化因子(BAFF)、干扰素-γ(IFN-γ)及白介素-10(IL-10)的表达情况,探讨BAFF与IFN-γ、IL-10的表达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10月就诊的74例癫痫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者45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血清中BAFF、IFN-γ及IL-10的表达,分析BAFF与IFN-γ、IL-10在癫痫患者血清中表达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中BAFF、IFN-γ及IL-10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癫痫频发、处于持续状态患者血清BAFF、IFN-γ、IL-10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非癫痫频发或持续状态患者(P<0.05),癫痫频发、处于持续状态患者间血清BAFF、IFN-γ、IL-10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类型癫痫患者血清BAFF及IFN-γ、IL-10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癫痫患者血清IFN-γ与IL-10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5)。癫痫患者血清BAFF表达水平与IFN-γ、IL-10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BAFF、IFN-γ及IL-10在癫痫患者血清中明显高表达,可能与癫痫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B细胞激活因子 干扰素-Γ 白介素-10
下载PDF
23例维吾尔族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艾山江·玉苏甫江 沙晶 +4 位作者 党辉 玛依努尔·买买提 殴风梅 朱沂 李红燕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34-536,共3页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为Wilson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性疾病,1912年由Wilson医生首次报道而得名;其发病机制为体内大量堆积的铜沉积在基底节、角膜、肝脏及肾脏等组织引起相应的症状。根据受累器官的不同分为神经型、...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为Wilson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性疾病,1912年由Wilson医生首次报道而得名;其发病机制为体内大量堆积的铜沉积在基底节、角膜、肝脏及肾脏等组织引起相应的症状。根据受累器官的不同分为神经型、肝型、肾型及混合型等,然而其临床表型及出现顺序在不同人群中存在差异。据报道,美洲巴西人群首发表现以肝害多见,而欧洲患者则以神经型为主;在我国汉族患者中早期以肝型起病的多见,晚发型多以神经系统损害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维吾匀嗾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AMP-活化蛋白激酶与缺血性脑血管病 被引量:3
3
作者 艾山江·玉苏甫江 党辉 朱沂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31-635,共5页
作为细胞内的能量感受器,AMP一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在维持细胞和机体能量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最初,AMPK在糖尿病、肥胖等代谢性疾病的病理生理学过程中的作用研究较多;近年来,AMPK在脑组织中的... 作为细胞内的能量感受器,AMP一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在维持细胞和机体能量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最初,AMPK在糖尿病、肥胖等代谢性疾病的病理生理学过程中的作用研究较多;近年来,AMPK在脑组织中的分布以及酸中毒、氧化应激损伤和细胞凋亡等病理生理学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同时发现,卒中后人为调节AMPK活性可改变神经细胞结局。因此,AMPK有望成为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P-活化蛋白激酶 脑缺血 脑血管障碍
原文传递
雪莲注射液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陆明佳 党辉 +1 位作者 艾山江·玉苏甫江 朱沂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47-551,共5页
目的观察雪莲注射液对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C57BL/6小鼠108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阴性对照组、PD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丹参注射液组)、雪莲注射液高剂量组[1.04mL/(kg·d)]、中剂量组[0.52mL/(kg... 目的观察雪莲注射液对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C57BL/6小鼠108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阴性对照组、PD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丹参注射液组)、雪莲注射液高剂量组[1.04mL/(kg·d)]、中剂量组[0.52mL/(kg·d)]、低剂量组[0.26mL/(kg·d)],每组18只。PD小鼠模型通过腹腔注射百草枯(10mg/kg)建立。各组小鼠在实验前及实验后7周行神经功能行为评估;采用高效液相法检测小鼠黑质一纹状体部位多巴胺(DA)含量;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小鼠黑质部位酪氨酸羟化酶(TH)、整合素α(mac-1)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阳性细胞数。结果实验7周后,PD模型组小鼠运动协调障碍明显,雪莲注射液高剂量组能够明显缓解。高效液相法检测结果显示,PD模型组DA含量较阴性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雪莲注射液高剂量组DA的含量明显增加,达到(10.90±1.04)μg/g,与PD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PD模型组TH阳性细胞数较阴性对照组明显降低,mac-1阳性细胞数、TNF—α阳性细胞数较阴性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雪莲注射液高剂量组TH阳性细胞数较PD模型组明显增加,达到(65.18±6.00)个/视野:mac-1阳性细胞数及TNF-α阳性细胞数较PD模型组明显降低,分别为(93.18±5.33)个/视野、(92.73±23.21)个/视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剂量雪莲注射液能够明显改善百草枯所致PD小鼠的运动协调障碍,促进黑质部位DA能神经元的存活,其机制为抑制小鼠黑质部位小胶质细胞的活化及其介导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雪莲注射液 小胶质细胞 炎症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