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橄榄星室木虱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 被引量:6
1
作者 艾洪木 林勇 +1 位作者 谢宝林 林乃铨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01-303,共3页
橄榄星室木虱是橄榄的重要害虫之一 .本研究测定了橄榄星室木虱的发育起点温度 :卵 (7.1 61 6± 1 .0 873 )℃、一龄若虫 (6.0 1 0 1± 1 .42 5 7)℃、二龄若虫 (6.760 3± 1 .6978)℃ ,三龄若虫 (5 .40 3 1± 1 .0 5 ... 橄榄星室木虱是橄榄的重要害虫之一 .本研究测定了橄榄星室木虱的发育起点温度 :卵 (7.1 61 6± 1 .0 873 )℃、一龄若虫 (6.0 1 0 1± 1 .42 5 7)℃、二龄若虫 (6.760 3± 1 .6978)℃ ,三龄若虫 (5 .40 3 1± 1 .0 5 78)℃、四龄若虫 -拟蛹 (6.5 62 5± 1 .3 3 5 4)℃、成虫产卵前期 (6.8440± 1 .0 3 60 )℃、全世代 (6.1 62 9± 1 .4883 )℃ ;有效积温 :卵 (1 89.9493± 1 4.7983 )℃、一龄若虫(1 1 9.3 81 6± 6.2 784)℃、二龄若虫 (90 .743 6± 5 .0 0 85 )℃、三龄若虫 (1 0 4.73 1 8± 5 .5 2 0 4)℃、四龄若虫 -拟蛹 (1 86.42 1 6±1 1 .2 672 )℃、成虫产卵前期 (3 3 .1 91 8± 1 .845 4)℃、全世代 (73 3 .1 3 5 6± 63 .3 965 )℃ .根据橄榄星室木虱在福州地区的年生活史与越冬习性 ,推算出该虫在福州年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星室木虱 发育 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
下载PDF
《农业昆虫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5
2
作者 艾洪木 徐金汉 尤民生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106-108,共3页
介绍了《农业昆虫学》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改革情况,如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丰富考试方式以提高教学效果。经过整合各方面教学资源,统筹部署,使《农业昆虫学》课程成为师资力量雄厚、年龄结构合理、教... 介绍了《农业昆虫学》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改革情况,如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丰富考试方式以提高教学效果。经过整合各方面教学资源,统筹部署,使《农业昆虫学》课程成为师资力量雄厚、年龄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社会影响面大的福建省精品课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昆虫学》 教学改革 精品课程
下载PDF
茶毛虫及其天敌的生态位 被引量:4
3
作者 艾洪木 赵士熙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9年第3期325-329,共5页
通过对茶毛虫及其天敌的时间和空间生态位的调查,测定生态位宽度、重叠和比例相似性.在时间生态位上,宽度序列为茶毛虫> 白斑猎蛛> 茶毛虫绒茧蜂> 茶毛虫黑卵蜂> 寄蝇,重叠序列与比例相似性序列均与宽度序列相同;在空间生态位... 通过对茶毛虫及其天敌的时间和空间生态位的调查,测定生态位宽度、重叠和比例相似性.在时间生态位上,宽度序列为茶毛虫> 白斑猎蛛> 茶毛虫绒茧蜂> 茶毛虫黑卵蜂> 寄蝇,重叠序列与比例相似性序列均与宽度序列相同;在空间生态位上,宽度序列为茶毛虫> 白斑猎蛛> 茶毛虫绒茧蜂> 寄蝇> 茶毛虫黑卵蜂,重叠序列为茶毛虫黑卵蜂> 白斑猎蛛> 茶毛虫绒茧蜂> 寄蝇,比例相似性序列与时间生态位序列相同;在时间—空间二维生态位上,生态位宽度、重叠和比例相似性序列均与时间生态位序列相同.在生态位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茶毛虫及其天敌的发生分布规律和相互关系,探明了茶毛虫各虫期的优势天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毛虫 天敌 生态位
下载PDF
茶毛虫的防治指标 被引量:7
4
作者 艾洪木 赵士熙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4期435-440,共6页
茶毛虫(EuproctispseudoconspersaStrand)是我国茶树主要害虫之一.本文测定了幼虫取食量、取食嫩叶和成叶的比例,并进行人工摘除成叶模拟茶毛虫取食成叶对产量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茶毛虫幼虫的平... 茶毛虫(EuproctispseudoconspersaStrand)是我国茶树主要害虫之一.本文测定了幼虫取食量、取食嫩叶和成叶的比例,并进行人工摘除成叶模拟茶毛虫取食成叶对产量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茶毛虫幼虫的平均取食量为1468.9mg,第1、2、3代幼虫取食嫩叶占取食总量的比例分别为67.23%、58.96%、64.92%;根据防治费用、茶叶产量、茶叶价格、幼虫存活率和防治效果的调查,每公顷年产干茶2250kg的茶园,第1、2、3代茶毛虫的防治指标分别为91400、320700、163900头hm-2;每公顷年产干茶1500kg的茶园,第1、2、3代茶毛虫的防治指标分别为73100、256600、131100头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毛虫 防治指标 茶树 害虫
下载PDF
茶毛虫的种群生命表 被引量:7
5
作者 艾洪木 赵士熙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329-336,共8页
以“捕食”、“寄生”、“其它”作用因子组建茶毛虫自然种群生命表 ,并采用控制指数 (IPC)法分析各作用因子对茶毛虫种群系统的控制作用 .这 3种作用因子对第 1- 4代茶毛虫的 IPC分别为 4 .2 0 6 5、3.2 345、1.4 32 4 ;7.80 0 8、4 .4... 以“捕食”、“寄生”、“其它”作用因子组建茶毛虫自然种群生命表 ,并采用控制指数 (IPC)法分析各作用因子对茶毛虫种群系统的控制作用 .这 3种作用因子对第 1- 4代茶毛虫的 IPC分别为 4 .2 0 6 5、3.2 345、1.4 32 4 ;7.80 0 8、4 .4 6 2 7、3.2 152 ;6 .32 10、4 .70 19、3.6 2 35;3.94 57、3.7858、1.36 0 0 .天敌是影响茶毛虫自然种群的重要因子 ,控制作用“捕食”大于“寄生”.不同温度下实验种群试验结果表明 ,温度与茶毛虫的卵孵化率 ,幼虫、蛹、成虫产卵前期存活率 ,成虫产卵量呈二次曲线关系 .卵孵化率模型为 Y =- 2 95.5115+31.0 2 54X -0 .6 2 54X2 ,幼虫存活率模型为 Y =- 12 2 .36 0 1+18.390 0 X - 0 .4 0 6 0 X2 ,蛹存活率模型为 Y =- 12 6 .3515+14.86 34X - 0 .3114X2 ,成虫产卵前期存活率模型为 Y =- 94 .382 9+16 .5889X - 0 .380 9X2 ,成虫产卵量模型为 Y =- 593.4 2 88+6 6 .30 86 X - 1.3886 X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手虫 生命表 茶树
下载PDF
杀虫剂对茶毛虫及其天敌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艾洪木 赵士熙 陈达嵩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1期60-64,共5页
测定 3类 6种杀虫剂对茶毛虫 3龄幼虫的室内杀虫效果和田间防治效果及其对茶毛虫黑卵蜂和绒茧蜂的室内杀虫效果 ,结果表明 ,供试杀虫剂对茶毛虫及其天敌的室内杀虫效果差异显著 ,对茶毛虫的田间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 .2 .5%功夫乳油 6 0 ... 测定 3类 6种杀虫剂对茶毛虫 3龄幼虫的室内杀虫效果和田间防治效果及其对茶毛虫黑卵蜂和绒茧蜂的室内杀虫效果 ,结果表明 ,供试杀虫剂对茶毛虫及其天敌的室内杀虫效果差异显著 ,对茶毛虫的田间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 .2 .5%功夫乳油 6 0 0 0倍对茶毛虫 3龄幼虫的室内杀虫效果、田间防治效果及对茶毛虫黑卵蜂和绒茧蜂的室内杀虫效果分别为 93.5%、 89.6 %、 10 .0 %、 5.7% ;2 .5%敌杀死乳油 30 0 0倍分别为 91.3%、89.4 %、 10 .4 %、 6 .6 % ;80 %敌敌畏乳油 2 0 0 0倍分别为 77.5%、 87.5%、 2 6 .5%、 2 4 .8% ;4 0 %水胺硫磷乳油2 0 0 0倍分别为 72 .4 %、 86 .6 %、 2 6 .7%、 2 2 .5% ;1.16× 10 11孢子· g-1的 80 10苏云金杆菌粉剂 50 0倍分别为6 8.8%、 86 .0 %、 5.3%、 4 .7% ;5× 10 7PIB· m L-1的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制剂分别为 6 6 .6 %、 85.5%、3.6 %、 3.8%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毛虫 天敌 杀虫剂 控制指数分析法 评价指标
下载PDF
生物安全专业本科生的实践教学 被引量:2
7
作者 艾洪木 侯有明 杨广 《教育教学论坛》 2012年第9期100-102,共3页
实践教学是培养高素质本科生的重要环节。自2005生物安全系成立以来,按照人才分类培养目标制定相应的实践教学目标,根据不同培养阶段安排相应的实践教学内容,以国家重点学科(植物病理学)和福建省重点学科(昆虫学)",农业部重点实验... 实践教学是培养高素质本科生的重要环节。自2005生物安全系成立以来,按照人才分类培养目标制定相应的实践教学目标,根据不同培养阶段安排相应的实践教学内容,以国家重点学科(植物病理学)和福建省重点学科(昆虫学)",农业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应用生态研究所"和"益虫研究所"为依托,以专业实验室和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为重点,进行了生物安全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取得了较好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安全 实践教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茶毛虫天敌的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艾洪木 赵士熙 佘志权 《华东昆虫学报》 2000年第1期67-72,共6页
本文明确了茶毛虫天敌种类及其优势种 :寄生性天敌中寄生卵的有赤眼蜂和茶毛虫黑卵蜂 ,其中茶毛虫绒茧蜂是优势种 ;寄生幼虫的有茶毛虫绒茧蜂、茶毛虫瘦姬蜂、毒蛾瘦姬蜂、小孢瘦姬蜂、日本黄茧蜂和寄蝇等 ,其中茶毛虫绒茧蜂是优势种 ;... 本文明确了茶毛虫天敌种类及其优势种 :寄生性天敌中寄生卵的有赤眼蜂和茶毛虫黑卵蜂 ,其中茶毛虫绒茧蜂是优势种 ;寄生幼虫的有茶毛虫绒茧蜂、茶毛虫瘦姬蜂、毒蛾瘦姬蜂、小孢瘦姬蜂、日本黄茧蜂和寄蝇等 ,其中茶毛虫绒茧蜂是优势种 ;捕食性天敌有步行虫、蠼螋、蜘蛛和青蛙等 ,其中蜘蛛是优势类群 ,白斑猎蛛为优势种。研究了茶毛虫主要寄生性天敌的寄生率和寄生动态 :茶毛虫黑卵蜂的寄生率为 15- 2 0 % ,越冬卵可高达 4 5%左右 ;茶毛虫绒茧蜂的寄生率为 2 0 %左右 ;日本黄茧蜂和寄蝇的寄生率为 5- 10 %。测定茶毛虫及其天敌的生态位宽度 :在时间生态位上 ,生态位宽度序列为茶毛虫 >白斑猎蛛 >茶毛虫绒茧蜂 >茶毛虫黑卵蜂>寄蝇 ;在空间生态位上 ,生态位宽度序列为茶毛虫 >白斑猎蛛 >茶毛虫绒茧蜂 >寄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毛虫 天敌 茶树
下载PDF
杨桃鸟羽蛾的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
9
作者 艾洪木 赵朗旭 尤民生 《武夷科学》 2012年第1期80-84,共5页
杨桃鸟羽蛾(Diacrotricha fasciola Zeller)属鳞翅目(Lepidopter)羽蛾科(Pterophoridae),以幼虫取食嫩梢叶片造成叶片孔洞或缺刻、或在花期同时蛀食为害花蕾造成落花和花穗枯死,对杨桃生产造成严重影响。本文通过田间调查和室内饲养观察... 杨桃鸟羽蛾(Diacrotricha fasciola Zeller)属鳞翅目(Lepidopter)羽蛾科(Pterophoridae),以幼虫取食嫩梢叶片造成叶片孔洞或缺刻、或在花期同时蛀食为害花蕾造成落花和花穗枯死,对杨桃生产造成严重影响。本文通过田间调查和室内饲养观察,阐述了鸟羽蛾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通过系统调查,探明了杨桃鸟羽蛾的为害率和自然种群动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桃鸟羽蛾 形态特征 生物学特性 种群动态
下载PDF
橄榄枯叶蛾生物学特性与实验种群生命表
10
作者 艾洪木 林朝阳 +1 位作者 林乃铨 张绍升 《武夷科学》 2003年第1期157-161,共5页
橄榄枯叶蛾是橄榄的重要之一。本研究通过对橄榄枯叶蛾进行室内单虫单管和实验种群饲养,观察其形态学和生物学特性。组建了实验种群生命表。
关键词 橄榄枯叶蛾 生命表
下载PDF
《农业昆虫学》课程师资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11
作者 艾洪木 徐金汉 《教育教学论坛》 2012年第9期78-79,共2页
本文论述了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农业昆虫学》课程教学队伍青年教师培养的实施办法和成效。通过实施青年教师培养导师制,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提高业务水平和教学水平,通过课程教学研讨会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统筹兼顾,全面提高,促... 本文论述了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农业昆虫学》课程教学队伍青年教师培养的实施办法和成效。通过实施青年教师培养导师制,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提高业务水平和教学水平,通过课程教学研讨会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统筹兼顾,全面提高,促进青年教师全面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昆虫学 师资队伍 培养
下载PDF
温度对茶毛虫Euproctis pseudocons persa发育速率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艾洪木 赵士熙 《武夷科学》 1998年第0期151-157,共7页
茶毛虫(Euproctis pseudoconspersa Strand)是茶树主要害虫之一,福建各茶区时有暴发成灾,对茶叶产量影响极大。在福建年发生代数3—5代,发生代数因各地气候条件而异(华南农学院1981)。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研究是测定各地茶毛虫年发... 茶毛虫(Euproctis pseudoconspersa Strand)是茶树主要害虫之一,福建各茶区时有暴发成灾,对茶叶产量影响极大。在福建年发生代数3—5代,发生代数因各地气候条件而异(华南农学院1981)。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研究是测定各地茶毛虫年发生代数的有效途径。前人对茶毛虫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曾有过初步研究(卜可华1988;陈文瑞等1989;张汉鹄等1987),但温度设置方面不全面,并且处理数偏少。为了弄清茶毛虫各虫态及全世代发育速率与温度的关系,确定茶毛虫在福州地区的年发生代数,从而为生产上准确预报和安全有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1996—1997年开展了此课题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毛虫 温度 发育速率 模型
全文增补中
福建橄榄真菌性病害鉴定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绍升 肖荣凤 +1 位作者 林乃铨 艾洪木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8-173,共6页
记述了福建橄榄 (Canarium album Raeusch.)的 1 3种真菌性病害及其病原真菌 :叶斑病 (Phyllosticta crataegicola、P.oleae) ,叶枯病 (Coniella castaneicola) ,叶枯斑病 (H arknessia sp.) ,叶褐斑病 (Sphaeropsis cruenta) ,叶污斑病... 记述了福建橄榄 (Canarium album Raeusch.)的 1 3种真菌性病害及其病原真菌 :叶斑病 (Phyllosticta crataegicola、P.oleae) ,叶枯病 (Coniella castaneicola) ,叶枯斑病 (H arknessia sp.) ,叶褐斑病 (Sphaeropsis cruenta) ,叶污斑病 (Cladosporiummacrocarpum) ,叶黑斑病 (Alternaria tenuis) ,煤烟病 (Capnodium sp.) ,灰斑病 (Monochaetia karstenii、Pestalotiopsis eriobotry-folia) ,炭疽病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镰刀菌果腐病 (Fusarium oxysporum) ,树干溃疡病 (Botryosphaeria ribis) ,枝枯病 (Massaria moricola) ,根腐病 (H elicobasidium albica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性病害 鉴定 橄榄 症状 病原
下载PDF
福建橄榄寄生线虫种类鉴定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绍升 肖荣凤 +1 位作者 林乃铨 艾洪木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45-461,共17页
从福建的橄榄(CanariumalbumRaeusch.)根部鉴定出植物线虫9个种:嗜菌茎线虫(Ditylenchusmyceliophagus)、光端矮化线虫(Tylenchorhynchusleviterminalis)、咖啡根腐线虫(Pratylenchuscoffea)、塞氏纽带线虫(Hoplolaimusseinhorsti)、双... 从福建的橄榄(CanariumalbumRaeusch.)根部鉴定出植物线虫9个种:嗜菌茎线虫(Ditylenchusmyceliophagus)、光端矮化线虫(Tylenchorhynchusleviterminalis)、咖啡根腐线虫(Pratylenchuscoffea)、塞氏纽带线虫(Hoplolaimusseinhorsti)、双宫螺旋线虫(Helicotylenchusdihystera)、木亡果拟鞘线虫(Hemicriconemoidesmangiferae)、弯曲针线虫(Paratylenchuscurvi-tatus)、突出针线虫(Paratylenchusprojectus)、巴基斯坦毛刺线虫(Trichodoruspakistanensis).除双宫螺旋线虫和木亡果拟鞘线虫外,有7个种为我国橄榄上首次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线虫 种类 鉴定 橄榄
下载PDF
瓜实蝇的有效积温及其在中国的年发生代数预测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伟东 肖琼 +2 位作者 艾洪木 陈寿铃 周卫川 《生物安全学报》 2008年第3期188-193,共6页
瓜实蝇Bactrocera cucurbitae Coquillett是世界上重要的检疫性害虫,通过在14、18、22、26、30、34℃温度下孵化和饲养实验,测定该虫卵、幼虫、蛹、产卵前期、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是8.0982℃、4.5245℃、4.5245℃、7.4751... 瓜实蝇Bactrocera cucurbitae Coquillett是世界上重要的检疫性害虫,通过在14、18、22、26、30、34℃温度下孵化和饲养实验,测定该虫卵、幼虫、蛹、产卵前期、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是8.0982℃、4.5245℃、4.5245℃、7.4751℃、10.0019℃和28.8506、162.7462、145.7249、166.5126、503.8343日度。根据该虫的致死温度和有效积温模型,运用数学分析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预测了瓜实蝇在中国的适生区和年发生代数,结果表明:该虫可在中国48.96%地区发生(气象站点所代表的地区),1年发生2-12代,以4~6代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实蝇 有效积温 适生性 年发生代数
下载PDF
不同施药时期对水稻潜根线虫防治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绍升 艾洪木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4期426-428,共3页
田间试验表明水稻潜根线虫病(Hirschmanniellaspp.)的药剂防治最适时期在水稻返青期,该时期施用杀线虫剂呋喃丹3%颗粒剂防治稻根线虫可使水稻增产23.6%.其次为始蘖期,水稻增产率为18.8%;移栽期施... 田间试验表明水稻潜根线虫病(Hirschmanniellaspp.)的药剂防治最适时期在水稻返青期,该时期施用杀线虫剂呋喃丹3%颗粒剂防治稻根线虫可使水稻增产23.6%.其次为始蘖期,水稻增产率为18.8%;移栽期施药的水稻增产率为12.3%.增产作用表现为提高水稻的有效穗数和千粒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潜根线虫 呋喃丹 防治 线虫病
下载PDF
农业昆虫学与普通昆虫学课程期中考核的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梅香 徐金汉 +2 位作者 艾洪木 田素芬 刘启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0期301-304,共4页
笔者介绍了农业昆虫学和普通昆虫学课程期中考核的改革新模式、创新点和成效,认为以专业知识竞赛替代期中笔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团结协作和齐心协力精神的发挥;课堂抽签口试活跃了学生的学习氛围,促进了学生口头表达能... 笔者介绍了农业昆虫学和普通昆虫学课程期中考核的改革新模式、创新点和成效,认为以专业知识竞赛替代期中笔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团结协作和齐心协力精神的发挥;课堂抽签口试活跃了学生的学习氛围,促进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提升;开展田间调查总结、答辩及田间实践技能的现场测试,加强了学生对害虫发生特点的感性认识,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种改革模式的探索与实施丰富了期中考核的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农业昆虫学和普通昆虫学两门植物保护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昆虫学 普通昆虫学 期中考核 改革与实践
下载PDF
花园葱蜗牛形态学与PCR检测鉴定技术
18
作者 肖琼 杨海芳 +1 位作者 艾洪木 周卫川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8-111,114,共5页
花园葱蜗牛(Cepaea hortensis Müller)是我国新增的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中的成员,该螺与近似种在贝壳形态上难以鉴别。本文应用贝壳、软体解剖和PCR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花园葱蜗牛的检测鉴定技术,结果表明,PCR方法特异... 花园葱蜗牛(Cepaea hortensis Müller)是我国新增的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中的成员,该螺与近似种在贝壳形态上难以鉴别。本文应用贝壳、软体解剖和PCR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花园葱蜗牛的检测鉴定技术,结果表明,PCR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检测结果稳定,并与形态学鉴定结果一致,该方法为非软体动物分类专业的检疫人员检测鉴定花园葱蜗牛提供了快速简便的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园葱蜗牛 植物检疫 PCR 鉴定
下载PDF
厦门市蝴蝶资源初步调查
19
作者 吴珑 吴珍泉 +1 位作者 艾洪木 杨静远 《武夷科学》 2016年第1期57-64,共8页
鉴定统计了2003-2015年间采集于厦门岛内、海沧、集美、同安的蝴蝶标本和蝴蝶目击记录,共10科84属104种,其中凤蝶科8属17种,粉蝶科8属14种,斑蝶科5属11种,环蝶科1属1种,眼蝶科7属12种,蛱蝶科17属28种,灰蝶科20属22种,珍蝶科1属1种,蚬蝶... 鉴定统计了2003-2015年间采集于厦门岛内、海沧、集美、同安的蝴蝶标本和蝴蝶目击记录,共10科84属104种,其中凤蝶科8属17种,粉蝶科8属14种,斑蝶科5属11种,环蝶科1属1种,眼蝶科7属12种,蛱蝶科17属28种,灰蝶科20属22种,珍蝶科1属1种,蚬蝶科2属2种,弄蝶科15属17种。其中,福建分布新记录种1种:大帛斑蝶(Idea leuconoe Erichson,18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厦门 蝴蝶 物种多样性 新记录 大帛斑蝶
下载PDF
烟蚜茧蜂的种群退化规律 被引量:13
20
作者 谢应强 张洪志 +6 位作者 李玉艳 孔琳 向梅 杨红利 张立猛 艾洪木 张礼生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3-168,共6页
烟蚜茧蜂是防治烟蚜的优良天敌昆虫。近20年,我国烟蚜茧蜂大规模扩繁技术日臻成熟,以其防控农作物蚜虫的生产应用也取得显著成效。然而在扩繁实践中发现连续饲养多代后,烟蚜茧蜂出现了种群退化现象,成为连续大规模扩繁烟蚜茧蜂生产瓶颈... 烟蚜茧蜂是防治烟蚜的优良天敌昆虫。近20年,我国烟蚜茧蜂大规模扩繁技术日臻成熟,以其防控农作物蚜虫的生产应用也取得显著成效。然而在扩繁实践中发现连续饲养多代后,烟蚜茧蜂出现了种群退化现象,成为连续大规模扩繁烟蚜茧蜂生产瓶颈。为探索烟蚜茧蜂的种群衰退程度与饲养代数间的关系,分析归纳种群退化的特征规律,在室内续代饲养的条件下,测定了烟蚜茧蜂不同代数的单雌僵蚜量、羽化率、性比、成虫寿命、成虫胫节长度等特征。试验结果表明:从F1代到F12代,烟蚜茧蜂单雌僵蚜量下降了67.22%,羽化率下降了31.91%,雌性比上升了33.32%,成蜂寿命下降了53.85%,雌蜂后足胫节长下降了17.67%,雄蜂后足胫节长下降了28.74%,在F7~F9代各项特征衰退显著。试验证实在室内扩繁烟蚜茧蜂到第7代种群出现明显的衰退,生产上需适时采取复壮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蚜茧蜂 人工扩繁 种群退化 退化规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