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苗、土家、彝族组特异性成分亚型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徐玖瑾 杜若甫 +1 位作者 艾琼华 赵会全 《人类学学报》 1987年第4期306-314,374-375,共11页
用薄层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结合免疫固定的方法分析了中国四个少数民族的组特异性成分(Gc)的亚型分布。白族、苗族、土家族、彝族Gc^1F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4082,0.4229,0.3592,0.4248;Gc^1S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3035,0.2687,0.2864,0.33... 用薄层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结合免疫固定的方法分析了中国四个少数民族的组特异性成分(Gc)的亚型分布。白族、苗族、土家族、彝族Gc^1F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4082,0.4229,0.3592,0.4248;Gc^1S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3035,0.2687,0.2864,0.3301,Gc^2的基因频率分别为 0.2577,0.3035,0.3342,0.2208。另外,在四个民族中发现十六个个体带有Gc的罕见变异型等位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特异性成分 遗传多态性 人类群体遗传学 中国少数民族
下载PDF
中国彝族、藏族和满族中ABO、MNSs、Lewis血型系统和ABH分泌型的分布 被引量:4
2
作者 艾琼华 袁义达 +3 位作者 赵红 李实喆 杜若甫 战文惠 《人类学学报》 1988年第1期46-52,共7页
对彝族(210人),藏族(199人)和满族(210人)的ABO、MNSs、Lewis血型系统和ABH物质分泌能力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彝族有较高的P基因频率(0.2089)和m基因频率(0.6976);藏族有较高的r基因频率(0.6290)和较低的P基因频率(0.1165);满族有较高的... 对彝族(210人),藏族(199人)和满族(210人)的ABO、MNSs、Lewis血型系统和ABH物质分泌能力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彝族有较高的P基因频率(0.2089)和m基因频率(0.6976);藏族有较高的r基因频率(0.6290)和较低的P基因频率(0.1165);满族有较高的q基因频率(0.2774)和较低的m基因频率(0.5929);S基因频率在三个民族中都很低(<0.1)。彝族和满族中Se基因频率分别为0.4824和0.4457;藏族中Le^a基因频率(0.4653)高于满族的Le_a基因频率(0.3696)。对满族的ABO、Lewis血型和唾液中ABH物质分泌能力的关系进行分析,看出它们之间有一定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人类群体遗传学 血型基因频率
下载PDF
中国彝族、藏族和满族中Kidd、Duffy、Kell、Xg、Rh、Diego和P血型系统的分布 被引量:3
3
作者 艾琼华 袁义达 +3 位作者 赵红 李实喆 杜若甫 战文惠 《人类学学报》 1988年第3期191-199,共9页
本文报道了中国彝族、藏族和满族的Kidd、Duffy、Kell、Xg、Rh、Diego和P红细胞血型系统的分布和血型基因频率。彝族210人全部是Rh(+)个体,藏族人数中有0.5%为Rh(-)个体。满族人数中Rh(-)者占0.95%;Xg(a+)频率明显低于白种人。Jk^a基... 本文报道了中国彝族、藏族和满族的Kidd、Duffy、Kell、Xg、Rh、Diego和P红细胞血型系统的分布和血型基因频率。彝族210人全部是Rh(+)个体,藏族人数中有0.5%为Rh(-)个体。满族人数中Rh(-)者占0.95%;Xg(a+)频率明显低于白种人。Jk^a基因频率分别是:彝族0.4144,藏族0.4447,满族0.4262;Xg^a基因频率,藏族0.4030,满族0.3887;Fy^a基因频率在三个民族中都比较高,彝族0.9628,藏族0.9498,满族0.9405;Di^a基因频率则非常低,藏族0.0255,满族0.0168;在藏族中,P_1和K基因频率分别是0.2138和0.0051;满族中P_1基因频率为0.15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血型 血型基因频率 少数民族
下载PDF
哈萨克族青少年足型的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肖辉 艾琼华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78-281,共4页
目的:了解哈萨克族青少年足型及发育趋势。研究对象和方法:对伊犁地区2413名哈萨克族青少年的足长、足宽进行了测量,并按足长宽指数分型。结果:哈萨克族青少年的足长、足宽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17岁时接近成人水平;足长与足宽存在正相... 目的:了解哈萨克族青少年足型及发育趋势。研究对象和方法:对伊犁地区2413名哈萨克族青少年的足长、足宽进行了测量,并按足长宽指数分型。结果:哈萨克族青少年的足长、足宽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17岁时接近成人水平;足长与足宽存在正相关关系,足型以中间型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型 哈萨克族 足部发育 青少年
下载PDF
维吾尔族的体质特征研究 被引量:109
5
作者 艾琼华 肖辉 +2 位作者 赵建新 许煜和 赛福鼎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57-365,共9页
1991年5月,对新疆伊犁维吾尔族529人(男271,女258)进行了活体观察和测量。观察29项,测量92项。维吾尔族的主要特征是:黑直发、黑褐色眼、眉毛较浓密,大都有上眼瞪皱褶,鼻根中等偏高,大多为直形鼻,鼻尖向前,鼻基部下垂,大多有达尔文结节... 1991年5月,对新疆伊犁维吾尔族529人(男271,女258)进行了活体观察和测量。观察29项,测量92项。维吾尔族的主要特征是:黑直发、黑褐色眼、眉毛较浓密,大都有上眼瞪皱褶,鼻根中等偏高,大多为直形鼻,鼻尖向前,鼻基部下垂,大多有达尔文结节,耳垢湿型。头面部指数分型,属于特短头型,阔头型和高头型。身材中等偏高,平均身高男1684.6毫米,女1578.8毫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体观察 活体测量 维吾尔族 体型
下载PDF
新疆蒙古族体质人类学研究 被引量:75
6
作者 艾琼华 赵建新 +2 位作者 肖辉 许煜和 赛福鼎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46-55,共10页
1991年对新疆伊犁20—55岁的蒙古族人群进行了活体观察(533例)和活体测量(209例).结果表明,蒙古族的主要特征是:黑色直发,黑褐色眼,90%以上的个体眼内角有蒙古褶,大多为狭鼻型,突唇者居多,约50%个体耳... 1991年对新疆伊犁20—55岁的蒙古族人群进行了活体观察(533例)和活体测量(209例).结果表明,蒙古族的主要特征是:黑色直发,黑褐色眼,90%以上的个体眼内角有蒙古褶,大多为狭鼻型,突唇者居多,约50%个体耳廓有达尔文结节,耳垢大多是干型.头面部指数分型,大多属圆头型.身材较高大,平均身高男1690毫米,女1565.1毫米,身材在中等以上者占大多数(男81.2%,女73.9%)体格健壮.平均体重男64.44公斤,女51.79公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体观察 活体测量 蒙古族 新疆
下载PDF
新疆伊犁哈萨克族的体质特征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艾琼华 陈晓 +2 位作者 江虹 赛福鼎 肖辉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95-301,共7页
作者对新疆伊犁地区的哈萨克族大、中专学生进行了活体观察和测量 ,观察 30项 (5 5 1名 ,男 2 6 2 ,女2 89)测量 92项 (40 4人 ,男 2 2 6 ,女 178) ,所得数据进行了统计学处理和分析 ,计算了头面部和体部的 31项指数 。
关键词 活体观察 活体测量 哈萨克族 新疆伊犁 体质特征
下载PDF
新疆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和蒙古族头面部观察特征比较 被引量:11
8
作者 艾琼华 赛福鼎 +1 位作者 许煜和 阿不都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50-57,共8页
对新疆伊犁的哈萨克族551人,维吾尔族527人和蒙古族533人的头面部30项指标进行了活体观察和比较。他们既有许多相似之处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哈萨克族与蒙古族在许多方面较为相似,哈萨克族与维吾尔族,蒙古族与维吾尔族也... 对新疆伊犁的哈萨克族551人,维吾尔族527人和蒙古族533人的头面部30项指标进行了活体观察和比较。他们既有许多相似之处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哈萨克族与蒙古族在许多方面较为相似,哈萨克族与维吾尔族,蒙古族与维吾尔族也有相似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体观察 头面部 哈萨克族 维吾尔族 蒙古族 新疆
下载PDF
哈萨克族青少年的体质发育调查 被引量:7
9
作者 艾琼华 肖辉 +3 位作者 许煜和 赵建新 胡汉华 赛福鼎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30-136,共7页
对新疆伊犁地区哈萨克族7—20岁的青少年2 604名(男1 333,女1 271)进行了活体测量,以便进一步了解哈萨克族中、小学生的体质发育状况。测量项目包括面部和体部共19项指标。从每年递增的平均身高和体重可以看出,体重从13岁到17岁明显地... 对新疆伊犁地区哈萨克族7—20岁的青少年2 604名(男1 333,女1 271)进行了活体测量,以便进一步了解哈萨克族中、小学生的体质发育状况。测量项目包括面部和体部共19项指标。从每年递增的平均身高和体重可以看出,体重从13岁到17岁明显地增加。平均身高增长最快的年龄男性是14岁,女性是12岁。14岁以后,男女间生长发育出现明显差异,男性身高明显高于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体测量 哈萨克族 体质 发育
下载PDF
哈萨克族的容貌特征观察 被引量:12
10
作者 艾琼华 赵建新 +1 位作者 肖辉 许煜和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86-191,共6页
对新疆伊犁哈萨克族551人(男262,女289)的头面部进行了活体观察.内容包括眼、耳、口、鼻、面部以及头发、眉毛等30项指标.分析结果表明哈萨克族的容貌特征主要是:发直黑,眼褐色,眉毛中等,大多数人有蒙古褶,面形卵圆或椭圆;大多数有达尔... 对新疆伊犁哈萨克族551人(男262,女289)的头面部进行了活体观察.内容包括眼、耳、口、鼻、面部以及头发、眉毛等30项指标.分析结果表明哈萨克族的容貌特征主要是:发直黑,眼褐色,眉毛中等,大多数人有蒙古褶,面形卵圆或椭圆;大多数有达尔文结节,耳垂为圆形和方形.大多数人的耵聍属干型,鼻根中等,大多为直形鼻和凹型鼻.从容貌上看,哈萨克族具有蒙古人种的典型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测量 容貌特征 哈萨克族
下载PDF
1441名婴儿的蒙古斑分布 被引量:5
11
作者 艾琼华 许煜和 赛福鼎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63-265,共3页
蒙古斑是指胎儿出生时皮肤上就有的一些形状不规则、大小不等的色素斑,大多分布在婴儿的尾骶部和左右臀部,有时也可见于头面部、肩背部和四肢。颜色深浅不一,大多呈青紫色或淡蓝色,少数呈淡红色,有的蒙古斑边缘清楚,很明显,易观察到,有... 蒙古斑是指胎儿出生时皮肤上就有的一些形状不规则、大小不等的色素斑,大多分布在婴儿的尾骶部和左右臀部,有时也可见于头面部、肩背部和四肢。颜色深浅不一,大多呈青紫色或淡蓝色,少数呈淡红色,有的蒙古斑边缘清楚,很明显,易观察到,有的颜色较浅,必须在亮光下才能见到,随着年龄的增长,蒙古斑逐渐消退,个别人可终生存在。早在1885年Edwin Baelz认为婴儿皮肤上色素斑是亚洲蒙古人种的特征,因而命名为蒙古斑,大多见于蒙古人种和黑人中,白人中的蒙古斑频率则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种学 蒙古斑 婴儿 蒙古族
下载PDF
新疆伊犁五个少数民族的近亲结婚 被引量:6
12
作者 艾琼华 哈里卡木 +4 位作者 柯勤 佟金海 张邦相 王正贤 蒋玉 《人类学学报》 1985年第3期242-249,共8页
1983年4月至1984年5月,对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五个民族的近亲结婚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的婚姻数为维吾尔2553起,哈萨克1079起,回1235起,锡伯1222起,蒙古446起。近亲结婚率与平均近交系数分别为:维吾尔——8.23%与 46.74×10^(-4)... 1983年4月至1984年5月,对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五个民族的近亲结婚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的婚姻数为维吾尔2553起,哈萨克1079起,回1235起,锡伯1222起,蒙古446起。近亲结婚率与平均近交系数分别为:维吾尔——8.23%与 46.74×10^(-4),回——8.10%与45.07×10^(-4),锡伯——4.66%与24.93×10^(-4),哈萨克——2.87%与11.31×10^(-4)。蒙古——0.45%与 2.80×10^(-4)。解放以来,维吾尔族与回族的近亲结婚率有上升趋势,而锡伯族的则有下降趋势。各族近亲结婚中大部分为亲表亲结婚,但堂亲结婚在维吾尔族的近亲结婚中竟占26.18%,在回族中也占16.00%。1303名近亲结婚子女中的七岁前死亡率(12.89%)及先天性缺陷与遗传性疾病发生率(2.99%)显著高于6370名非近亲结婚子女的相应值(7.65%及0.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亲结婚 近交系数 异族通婚
下载PDF
二尖瓣脱垂综合征的病因探讨 被引量:1
13
作者 艾琼华 《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 2001年第1期33-34,共2页
二尖瓣脱垂是一种较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对于该病的病因已有不少报道 ,研究表明 ,二尖瓣脱垂的病因与结缔组织异常和基因突变有关。
关键词 二尖瓣脱垂 遗传性心血管疾病 基因突变
下载PDF
新疆伊犁锡伯族和蒙古族的苯硫脲尝味能力测定
14
作者 艾琼华 赛福鼎 柯勤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11-215,共5页
用阈值法对新疆伊犁的锡伯族1121人和蒙古族679人的苯硫脲尝味能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锡伯族中味盲率为19.98%,味盲基因频率为0.4470,平均尝味阈值为8.53±1.25;蒙古族中味盲率为15.17%,味盲基因频率为0.3895,平均尝味阈值为8.1... 用阈值法对新疆伊犁的锡伯族1121人和蒙古族679人的苯硫脲尝味能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锡伯族中味盲率为19.98%,味盲基因频率为0.4470,平均尝味阈值为8.53±1.25;蒙古族中味盲率为15.17%,味盲基因频率为0.3895,平均尝味阈值为8.10±1.49。味盲率、平均尝味阈值和味盲基因频率在锡伯族男女间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蒙古族中,味盲率与味盲基因频率分布男女间差异显著(P<0.01)。在上述这两个民族中,少年组的味盲率高于成年组。对同一受试者的ABO血型与卷舌能力也进行了观察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硫脲味觉 锡伯族 蒙古族 新疆
下载PDF
新疆伊犁六个民族的初潮年龄
15
作者 艾琼华 《人类学学报》 1986年第4期377-382,共6页
1983年7月至1984年7月,用回忆法调查了新疆伊犁地区3972名12—23岁的女性的初潮年龄,其中哈萨克族924人,维吾尔族864人,锡伯族486人,回族209人,蒙古族216人,汉族1273人。其平均初潮年龄是:哈萨克族14.37±1.09岁,维吾尔族14.34±... 1983年7月至1984年7月,用回忆法调查了新疆伊犁地区3972名12—23岁的女性的初潮年龄,其中哈萨克族924人,维吾尔族864人,锡伯族486人,回族209人,蒙古族216人,汉族1273人。其平均初潮年龄是:哈萨克族14.37±1.09岁,维吾尔族14.34±1.41岁,蒙古族14.21±1.05岁,回族13.89±1.32岁,锡伯族13.78±1.02岁,汉族13.61±1.11岁。各族中均以七、八、九三个月来月经的最多。此外,还发现六个民族中1969—1972年出生的与1961—1964年出生的相比,平均初潮年龄都明显提前。在八年中,回族提前2.67岁,蒙古族提前1.90岁,锡伯族提前1.78岁,汉族提前1.64岁,哈萨克族提前1.17岁,维吾尔族提前1.13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潮年龄 少数民族
下载PDF
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和蒙古族中ABO、MN、P和Rh血型的分布 被引量:4
16
作者 许煜和 张益莉 艾琼华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91-293,共3页
1991年4—6月对居住在新疆北部伊犁地区的伊宁市、特克斯县的407名维吾尔族、426名哈萨克族及404名蒙古族大中专学生进行了ABO、MN、P和Rh血型系统分布的调查,意在分析同一民族血型分布及基因频率的地区差异。 被检者父母亲均为同一民族... 1991年4—6月对居住在新疆北部伊犁地区的伊宁市、特克斯县的407名维吾尔族、426名哈萨克族及404名蒙古族大中专学生进行了ABO、MN、P和Rh血型系统分布的调查,意在分析同一民族血型分布及基因频率的地区差异。 被检者父母亲均为同一民族,相互间无血缘关系。检测方法与艾琼华等(1988a、1988b)介绍的相同。计算方法以赵桐茂编著的《人类血型遗传学》(1987)为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型 维吾尔族 哈萨克族 蒙古族
下载PDF
新疆伊犁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和蒙古族指纹白线正常值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阿布都 艾琼华 赛福鼎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77-80,共4页
对我国新疆伊犁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和蒙古族共1375人的指纹白线正常值分布进行了研究.这三个民族的指纹白线出现率分别是23.36%、20.31%和9.2%,并进行了性别、指别和不同民族间差异的比较.
关键词 指纹白线 维吾尔族 哈萨克族 蒙古族
下载PDF
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嘴的活体观察 被引量:4
18
作者 肖辉 赵建新 艾琼华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70-373,共4页
1 材料与方法1991年4月至7月对新疆伊犁地区维吾尔族528人(男270人、女258人),哈萨克族581人(男291人、女290人)嘴进行了全面观测,年龄17~45岁.
关键词 少数民族 活体观察
下载PDF
新疆伊犁地区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活体测量比较 被引量:3
19
作者 肖辉 赵建新 艾琼华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447-451,共5页
对新疆伊犁地区维吾尔族404人(男232人、女172人)、哈萨克族 359人(男197人、女162人)、蒙古族209人(男117人、女92人)×32项活体测量项目及22项体质指标指数的性别和民族间比较.结果表明,三民族共同特征:身材超中等,头短而宽,头长... 对新疆伊犁地区维吾尔族404人(男232人、女172人)、哈萨克族 359人(男197人、女162人)、蒙古族209人(男117人、女92人)×32项活体测量项目及22项体质指标指数的性别和民族间比较.结果表明,三民族共同特征:身材超中等,头短而宽,头长高指数属高头型,头宽高指数属阔头型,面高而宽,中等鼻高,窄型鼻宽,鼻指数属狭鼻型,口裂宽中等,女性头较男性圆、高、阔.主要不同之处:哈萨克族身材较高、面宽、唇厚、头型阔而圆;蒙古族额部、面部较宽、骨盆值最大;维吾尔族面较窄、唇薄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测量 维吾尔族 哈萨克族 蒙古族
下载PDF
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眼的活体观测 被引量:2
20
作者 肖辉 赵建新 艾琼华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550-553,共4页
1 材料和方法对新疆伊犁地区维吾尔族528人(男270人,女258人),哈萨克族581人(男291人,女290人)眼进行了全面观测,年龄17~45岁.观测方法以吴汝康等编著的《人体测量方法》一书为准.
关键词 维吾尔族 哈萨克族 活体观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