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田园追忆中的现代情感结构——论“70后”作家的乡土书写
1
作者 艾禹衡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 2023年第3期57-75,共19页
“70后”作家的乡土书写,普遍存在着潘多拉魔盒式的隐喻结构。传统乡土世界的永恒时间结构被现代力量打破,进而引发文化根底上的溃败,带来农民精神上的焦渴。他们将农村叙述为遗世独立的乐土,又通过乐土的倾覆引发对现代性内在缺憾的反... “70后”作家的乡土书写,普遍存在着潘多拉魔盒式的隐喻结构。传统乡土世界的永恒时间结构被现代力量打破,进而引发文化根底上的溃败,带来农民精神上的焦渴。他们将农村叙述为遗世独立的乐土,又通过乐土的倾覆引发对现代性内在缺憾的反思。这与1930年代京派作家的书写极为相似,都指向对中国“回心”型现代化路径的思考。他们从对田园时代的优美升华中,建立起对当下现实的批判视角,因而可以看作一种“乡愁乌托邦”。这种“乌托邦”建立在中国祖先崇敬的“回归”式文学表达之上,展现出建构中国现代审美范式的独特思考。而“70后”作家的独特之处,在于他们笔下的乡土悲剧源于生产力的提高,这是一种完全属于现代的荒谬困境。由此,他们的乡土书写贴近了黑格尔式的悲剧观念,是两种既正向又具有片面性力量的碰撞,最终扬弃片面性,使“永恒正义”得到伸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后” 乡土书写 现代性 乡愁乌托邦
下载PDF
中国古典文学批评方法的多维探讨——以李白的《将进酒》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艾禹衡 黄宇新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68-72,共5页
"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是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批评方法。"知人论世"着重通过外部研究理解诗歌的内在含义,由论世知人到解读诗书,是人本的方法。"以意逆志"着重透过表面言辞深入领会作者的意图... "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是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批评方法。"知人论世"着重通过外部研究理解诗歌的内在含义,由论世知人到解读诗书,是人本的方法。"以意逆志"着重透过表面言辞深入领会作者的意图,是以本文为基础的。对话式的文学批评方法是以两者为辅助,通过作者与读者间的沟通实现多维的文学阐释。本文以李白的乐府诗《将进酒》为例验证此种方法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人论世 以意逆志 对话式 李白 《将进酒》
下载PDF
城市经验与另一种成长叙事——王威廉创作论
3
作者 董慧 艾禹衡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6期82-91,共10页
王威廉是“80后”学院派作家的代表之一。他的创作体现着对文学专业和青年视角两种创作资源的整合,这两种资源共同作用于一种全新的城市经验的书写,让王威廉的作品超越了很多青年作家同侪,具备了回答时代问题的可能。此文即从两种方向... 王威廉是“80后”学院派作家的代表之一。他的创作体现着对文学专业和青年视角两种创作资源的整合,这两种资源共同作用于一种全新的城市经验的书写,让王威廉的作品超越了很多青年作家同侪,具备了回答时代问题的可能。此文即从两种方向的资源整合和具备创新性的城市经验出发,分析王威廉的创作对青年写作的价值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威廉 城市经验 “80后”写作 成长小说
下载PDF
理想主义者的中年危机——评《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
4
作者 艾禹衡 《文教资料》 2018年第27期21-22,共2页
《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是韩寒至今为止最后一本长篇小说。作为80作家的代表,韩寒曾经以嬉笑怒骂的速朽式杂文和游击战式的流浪小说来践行他的文学之路。如果说,他曾经或许引领了某种潮流,也终究在年过而立之后变得不那么底气十足... 《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是韩寒至今为止最后一本长篇小说。作为80作家的代表,韩寒曾经以嬉笑怒骂的速朽式杂文和游击战式的流浪小说来践行他的文学之路。如果说,他曾经或许引领了某种潮流,也终究在年过而立之后变得不那么底气十足。韩寒遇到了理想主义的中年危机,而《1988》就是这种中年危机的产物,是他试图与自我,与世界和解的独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寒 1988 理想主义 80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