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申曲到沪剧:民国沪剧同业组织与沪剧改良
1
作者 艾立中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2-91,共10页
民国时期上海的沪剧同业组织是沪剧艺人的联合体。沪剧同业组织的发展历史主要分为申曲歌剧研究会和沪剧研究会两个阶段,沪剧同业组织对沪剧的改良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研究者需要依据史实客观评价沪剧同业组织对沪剧改良的作... 民国时期上海的沪剧同业组织是沪剧艺人的联合体。沪剧同业组织的发展历史主要分为申曲歌剧研究会和沪剧研究会两个阶段,沪剧同业组织对沪剧的改良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研究者需要依据史实客观评价沪剧同业组织对沪剧改良的作用而不宜拔高,各沪剧团和沪剧同业组织共同推动了沪剧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 沪剧同业组织 沪剧 改良
下载PDF
儒佛思想的冲突与整合——试论《东坡梦》杂剧的独特价值兼谈其禅宗文化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艾立中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3-46,共4页
吴昌龄《花间四友东坡梦》是一出具有独特价值的杂剧作品 ,其中包含的儒佛二种思想的冲突与整合 ,以及在此背景下塑造的苏东坡形象 ,在众多文人失意和道化剧中别具一格。同时剧中宣扬的禅宗思想 ,和其它宣扬儒、道的杂剧一样 ,都是作为... 吴昌龄《花间四友东坡梦》是一出具有独特价值的杂剧作品 ,其中包含的儒佛二种思想的冲突与整合 ,以及在此背景下塑造的苏东坡形象 ,在众多文人失意和道化剧中别具一格。同时剧中宣扬的禅宗思想 ,和其它宣扬儒、道的杂剧一样 ,都是作为汉文化的几个分支在不同方面抵抗来自元蒙草原文化所带来的冲击 ,不能简单视为消极落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突 整合 禅宗
下载PDF
引文入曲:晚明清初散曲与散文的结合 被引量:1
3
作者 艾立中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6-142,共7页
散曲和散文是两种差别较大的文体,晚明清初的散曲作家为了推尊散曲,提升散曲的品格和表现力,积极地将散文引入散曲中,大致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小品文对散曲序跋的渗透;二是櫽括经典古文的散曲增多。散曲和散文的结合主要是对散曲形式的... 散曲和散文是两种差别较大的文体,晚明清初的散曲作家为了推尊散曲,提升散曲的品格和表现力,积极地将散文引入散曲中,大致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小品文对散曲序跋的渗透;二是櫽括经典古文的散曲增多。散曲和散文的结合主要是对散曲形式的创新起到了推动作用,许多散文亦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但客观来看,对散曲内容的提升并无积极作用,此际散曲并没有汲取元散曲和经典散文直面现实、抒发真情的优点,提升创作的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明清初 散曲 散文
下载PDF
论明末清初南北曲的演变——兼论魏良辅和沈宠绥的曲唱理念 被引量:3
4
作者 艾立中 《中国韵文学刊》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1-87,共7页
一度衰落的北曲在明末清初再次兴盛起来:一方面,北曲创作在复兴,北杂剧复苏,散曲的北曲曲牌激增;另一方面,北曲的演唱方法重新得到提倡。但北曲的复兴并未导致南曲的衰弱,南北曲都成为曲家常用曲体,二者功能的界限已经逐渐淡化。魏良辅... 一度衰落的北曲在明末清初再次兴盛起来:一方面,北曲创作在复兴,北杂剧复苏,散曲的北曲曲牌激增;另一方面,北曲的演唱方法重新得到提倡。但北曲的复兴并未导致南曲的衰弱,南北曲都成为曲家常用曲体,二者功能的界限已经逐渐淡化。魏良辅改良南曲和沈宠绥振兴北曲在实质上都是复古,只是复古的理念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末清初 南北曲
下载PDF
对当前中文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指导的思考与建议 被引量:1
5
作者 艾立中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82-84,共3页
当前中文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严重下滑,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受社会功利环境影响,从学校到教师、学生都不重视毕业论文;学生缺少写作论文必需的基本兴趣与知识积累;教学目标不够明确,教学内容与方法不当等。要扭转中文专业本科毕... 当前中文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严重下滑,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受社会功利环境影响,从学校到教师、学生都不重视毕业论文;学生缺少写作论文必需的基本兴趣与知识积累;教学目标不够明确,教学内容与方法不当等。要扭转中文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下滑的局面,需要管理部门、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配合,明确责任意识,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毕业论文,通过改进毕业论文写作的教学方法,采取多样化的考核形式等措施,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其长处,切实提高毕业论文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 本科 毕业论文指导
下载PDF
非艺术院校戏剧影视文学本科办学的问题与建议 被引量:1
6
作者 艾立中 《文教资料》 2008年第27期210-212,共3页
当前非艺术院校包括综合性大学和师范大学的文学院都开设了戏剧影视文学本科专业,但在办学上存在一些问题,如专业性不强,文学压倒艺术性.师资匮乏,教材跟不上,评价标准不完善,这影响了学生的能力培养,造成学生就业压力,需要从上述问题... 当前非艺术院校包括综合性大学和师范大学的文学院都开设了戏剧影视文学本科专业,但在办学上存在一些问题,如专业性不强,文学压倒艺术性.师资匮乏,教材跟不上,评价标准不完善,这影响了学生的能力培养,造成学生就业压力,需要从上述问题入手予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艺术院校 戏剧影视文学 办学
下载PDF
《全清散曲》补遗——《琴学心声》中的散曲
7
作者 艾立中 鲍开恺 《中国韵文学刊》 2007年第3期74-75,共2页
关键词 名琴 心声 散曲 补遗 康熙年间 创作
下载PDF
论《太霞新奏》与吴江派散曲家之关系 被引量:1
8
作者 艾立中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85-89,共5页
冯梦龙编著的《太霞新奏》是晚明一部重要的散曲选本,它最突出的特点是将吴江派散曲家推上了晚明曲学领域的前台,使之成为晚明散曲家中新的生力军。同时,《太霞新奏》通过具体作品较为系统总结了吴江派散曲理论,提出了一些重要的曲学意... 冯梦龙编著的《太霞新奏》是晚明一部重要的散曲选本,它最突出的特点是将吴江派散曲家推上了晚明曲学领域的前台,使之成为晚明散曲家中新的生力军。同时,《太霞新奏》通过具体作品较为系统总结了吴江派散曲理论,提出了一些重要的曲学意见,丰富了沈?、王骥德的曲学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霞新奏》 吴江派 散曲家
下载PDF
体大而思精——评刘水云《明清家乐研究》
9
作者 艾立中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93-194,共2页
关键词 戏曲研究 家乐 明清 文学本体 舞台表演 文学研究 五六十年代 80年代 戏剧学 研究者
下载PDF
清初词坛的词曲之辨
10
作者 艾立中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2004年第5期94-97,共4页
清初词学的中兴 ,首先在理论上经历了一个拨乱反正的过程 ,即肃清明代词曲二体混杂的观念 ,改变以曲为词的创作面貌。词人从词的语言风格、词韵、格律方面严辨词曲二体 ,逐步树立了正确的词体观 ,为清词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清朝 语言风格 词韵 格律 曲体
下载PDF
国民党北平市政府的戏曲审查
11
作者 艾立中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8-95,共8页
1932-1937年、1945-1949年,国民党北平市政府有关机构依据戏曲审查章程和法规对北平市的戏院、剧社、戏曲学校所排演的剧目进行严格审查,审核戏曲学校的改良方案,提高了剧社的准入条件,并调查剧社成员和经费等。其首要目的是为了巩固国... 1932-1937年、1945-1949年,国民党北平市政府有关机构依据戏曲审查章程和法规对北平市的戏院、剧社、戏曲学校所排演的剧目进行严格审查,审核戏曲学校的改良方案,提高了剧社的准入条件,并调查剧社成员和经费等。其首要目的是为了巩固国民党的思想统治。国民党政府对戏曲的审查束缚了戏曲的编演自由,但也禁演了一批低俗、迷信和带有色情内容的剧目,催生了不少富有民族精神的新戏,推动了戏曲的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党 北平 戏曲 审查
下载PDF
云间曲派论略
12
作者 艾立中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71-176,共6页
云间曲派是明末清初松江地区的一个散曲和戏曲的创作流派,该流派在理论上高扬"骚雅"旗帜,提倡"香草美人"的手法,并将这一理论主张贯彻到创作实践中去,在散曲特别是咏物散曲的创作上取得了较高成就,在明清之际的曲... 云间曲派是明末清初松江地区的一个散曲和戏曲的创作流派,该流派在理论上高扬"骚雅"旗帜,提倡"香草美人"的手法,并将这一理论主张贯彻到创作实践中去,在散曲特别是咏物散曲的创作上取得了较高成就,在明清之际的曲学理论和创作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间曲派 散曲 “骚雅”
下载PDF
民国戏曲同业组织与演剧市场
13
作者 艾立中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5期69-78,共10页
民国戏曲同业组织对于民国的演剧市场有重要的意义。戏曲同业组织以团体的力量来维护戏曲界不同阶层的利益,解决戏曲界的内外纠纷。这对于稳定演剧市场、加强演职人员的团结、促进戏曲改良、维护剧团权益、提升艺人社会地位等有重要的... 民国戏曲同业组织对于民国的演剧市场有重要的意义。戏曲同业组织以团体的力量来维护戏曲界不同阶层的利益,解决戏曲界的内外纠纷。这对于稳定演剧市场、加强演职人员的团结、促进戏曲改良、维护剧团权益、提升艺人社会地位等有重要的作用。戏曲同业组织使戏曲界各阶层逐步适应了现代商业社会的规则,增强了戏曲界用行规法律保护自身权益的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 戏曲同业组织 演剧 市场
下载PDF
论《吴骚合编》与万历至崇祯时期散曲观转变之关系
14
作者 艾立中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CSSCI 2008年第4期29-34,共6页
《吴骚合编》是现存明代最后一较大规模的散曲选本,它吸收了不少其他晚明散曲选本的内容和观点,集选录、评点、文献等功能于一身,在众多散曲选本中具有独特价值。同时《吴骚合编》在继承和改造前人观点的基础上推出自己的审美宗旨——&q... 《吴骚合编》是现存明代最后一较大规模的散曲选本,它吸收了不少其他晚明散曲选本的内容和观点,集选录、评点、文献等功能于一身,在众多散曲选本中具有独特价值。同时《吴骚合编》在继承和改造前人观点的基础上推出自己的审美宗旨——"骚雅",然而它在具体的选录中没有真正实现这一宗旨,反映了编选者曲学观的内在矛盾,以及明万历至崇祯时期散曲观转变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骚合编》 散曲观 转变
下载PDF
象征主义与20—30年代戏曲本质观的论争
15
作者 艾立中 鲍开恺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20-23,共4页
20世纪20到30年代,象征主义理论进入中国,引发了国内外戏剧界对中国戏曲本质的讨论,讨论中产生了分歧,一方认为戏曲是象征主义,另一方认为戏曲是非象征主义。这次论争促使了戏曲理论的深化,并影响到舞台实践时如何做到中西艺术相互沟通... 20世纪20到30年代,象征主义理论进入中国,引发了国内外戏剧界对中国戏曲本质的讨论,讨论中产生了分歧,一方认为戏曲是象征主义,另一方认为戏曲是非象征主义。这次论争促使了戏曲理论的深化,并影响到舞台实践时如何做到中西艺术相互沟通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征主义 戏曲本质观
下载PDF
1917年苏州新、旧剧团演出纠纷之考察
16
作者 艾立中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25-30,共6页
1917年11月苏州阊门发生了一次新、旧剧团之间的演出纠纷。纠纷产生的直接起因是旧剧团在演出中加入了时装新剧,这种新、旧剧混演的形式直接冲击了新剧团的演出市场。苏州总商会经过协商沟通,解决了此次纠纷。此次纠纷发生的深层次原因... 1917年11月苏州阊门发生了一次新、旧剧团之间的演出纠纷。纠纷产生的直接起因是旧剧团在演出中加入了时装新剧,这种新、旧剧混演的形式直接冲击了新剧团的演出市场。苏州总商会经过协商沟通,解决了此次纠纷。此次纠纷发生的深层次原因是苏州演出市场不发达,有竞争力的戏园不多。新、旧剧混演是新、旧时代转变的一种特殊现象,也反映了当时不少戏剧界人士对新剧和旧剧的艺术本质缺乏深刻的体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 民国初年 新剧 旧剧 演出 纠纷 苏州总商会 现代戏剧 演出史
下载PDF
《青城十九侠》:从小说到戏曲 被引量:2
17
作者 鲍开恺 艾立中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26-34,共9页
还珠楼主小说《青城十九侠》在连续出版的同时,就被他改编成京剧搬上舞台。这一主要是为"四大名旦"之一尚小云的表演量身打造的剧本,体现了一种"为专人编戏"的特色,是当时戏曲界"明星制"的产物。《青城... 还珠楼主小说《青城十九侠》在连续出版的同时,就被他改编成京剧搬上舞台。这一主要是为"四大名旦"之一尚小云的表演量身打造的剧本,体现了一种"为专人编戏"的特色,是当时戏曲界"明星制"的产物。《青城十九侠》从小说到戏曲的改编,文本的主旨、情节、人物形象都发生了较大变化,这种变化是由改编者的思想观念、演员的演技、观众的欣赏习惯等因素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城十九侠》 小说 戏曲 改编
下载PDF
清代《红楼梦》戏曲改编得失谈
18
作者 艾立中 《剧影月报》 2002年第2期38-41,共4页
自从《红楼梦》这部千古绝唱在清中叶问世以来,无数读者因之痴迷,为之倾倒,嘉庆年间的文人读者群中,有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不断对《红楼梦》进行续写、改写,其数量之多,在中国古典名著中是绝无仅有的。同时期还有不少文人利用戏曲... 自从《红楼梦》这部千古绝唱在清中叶问世以来,无数读者因之痴迷,为之倾倒,嘉庆年间的文人读者群中,有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不断对《红楼梦》进行续写、改写,其数量之多,在中国古典名著中是绝无仅有的。同时期还有不少文人利用戏曲这一形式对《红楼梦》进行改编,现代文学史上的阿英先生曾搜集了十种有关《红楼梦》的戏曲改编本:孔昭虔《葬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戏曲 文人 现代文学史 阿英 得失 改编本 古典名著 形式 时期
下载PDF
试析唐宋词中的“梧桐”意象
19
作者 艾立中 《景德镇高专学报》 1998年第1期71-73,共3页
梧桐在古典诗歌中是常见的抒情意象.本文斌以唐宋词作为解读对家,对梧桐意象的组合模式、“梧桐”意象的功能及其审美意义作了探讨.
关键词 梧桐 意象 审美 模式
下载PDF
论20世纪30年代戏曲改良思潮 被引量:5
20
作者 艾立中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25,共10页
20世纪30年代戏曲改良思潮又一次形成,它是晚清、辛亥革命和五四前后戏曲改良的继续。然而由于时代背景不同,这一思潮又呈现了新的特点,国内外戏剧界参与的广度、理论和实践方面所取得的成果比以往的改良都有所拓宽和深化。
关键词 1930年代 戏曲 改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