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礼记》中的日常生活礼仪规范及现代启示
1
作者 艾红玲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2期75-80,共6页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记载了先秦时期礼仪制度的产生、内容及变迁,其中有很多关于日常生活中的礼仪规范,大致分为三类:一是仪表举止之礼,包括仪容端庄、举止稳重、衣冠得体、仪表整齐等;二是日常居家之礼仪,包括...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记载了先秦时期礼仪制度的产生、内容及变迁,其中有很多关于日常生活中的礼仪规范,大致分为三类:一是仪表举止之礼,包括仪容端庄、举止稳重、衣冠得体、仪表整齐等;二是日常居家之礼仪,包括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等;三是与人交往的礼节,包括待人接物之礼和公众场合之礼仪等。从这些礼节中体现出来了诚敬、孝道、尊人等道德精神内涵。这些日常生活礼仪规范及其体现出来的人文精神,对当下我们的德育工作仍有启发,我们在进行道德教育的时候要做到注意从小事做起,善于立规矩,同时要利用礼文化,来提升德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记》 礼仪 日常生活 规范 道德 价值
下载PDF
古代学校对礼制的传播 被引量:2
2
作者 艾红玲 陈戍国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29-31,35,共4页
我国古代社会,礼仪制度被认为是治国和修身之本,受到历代政府的重视。古代学校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对礼制的教育和传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古代学校是习礼演礼的场所;第二,学礼制度本身就是对古代礼制的丰富与发展;第... 我国古代社会,礼仪制度被认为是治国和修身之本,受到历代政府的重视。古代学校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对礼制的教育和传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古代学校是习礼演礼的场所;第二,学礼制度本身就是对古代礼制的丰富与发展;第三,学校也是一些重大礼典的行礼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学校 礼制 传播 影响
下载PDF
西夏礼仪制度考论 被引量:6
3
作者 艾红玲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1-103,共3页
西夏人非常重视礼制建设,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礼仪制度:祭祀之礼包括祭祀天地祖先孔子等;军礼有占卜、盟誓、祠神和蒐守之礼等;朝会之礼源于唐宋,但仪式有所简化;婚礼也有类似于中土六礼的仪程,其中"婚价"在西夏人的婚礼程... 西夏人非常重视礼制建设,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礼仪制度:祭祀之礼包括祭祀天地祖先孔子等;军礼有占卜、盟誓、祠神和蒐守之礼等;朝会之礼源于唐宋,但仪式有所简化;婚礼也有类似于中土六礼的仪程,其中"婚价"在西夏人的婚礼程序中有着特殊的规定和作用;另外,西夏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丧服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夏 礼制 祭祀 军礼
下载PDF
先秦荒礼探微 被引量:1
4
作者 艾红玲 陈戍国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2期121-124,共4页
荒礼是我国古代社会礼俗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先秦时期已多有举行。据史料记载,先秦荒礼大致有祷神、变礼、减缮减用以及提供财物赒补等几种表现形式。在灾荒之年举行荒礼,不仅可以起到安抚民心、维护社会安定的作用,同时也有效地节省了... 荒礼是我国古代社会礼俗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先秦时期已多有举行。据史料记载,先秦荒礼大致有祷神、变礼、减缮减用以及提供财物赒补等几种表现形式。在灾荒之年举行荒礼,不仅可以起到安抚民心、维护社会安定的作用,同时也有效地节省了财物,有利于人民的生产生活。因此,先秦以后,荒礼仍被社会各阶层所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 荒礼 饥荒
下载PDF
试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意义 被引量:4
5
作者 艾红玲 《社科纵横》 2016年第12期155-158,共4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有助于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脱离现实的问题,同时,对教材中存在的重复和缺乏针对性的问题也有积极的帮助。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要建立在教材体系的基础之上,"...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有助于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脱离现实的问题,同时,对教材中存在的重复和缺乏针对性的问题也有积极的帮助。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要建立在教材体系的基础之上,"转化"的过程中应把握好"度",另外,教师也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素养和教学技能,以满足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材体系 教学体系 意义
下载PDF
基于学生社团平台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索 被引量:6
6
作者 艾红玲 《高教学刊》 2017年第4期66-67,共2页
高校学生社团以其丰富多样、影响力广以及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被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提升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在将学生社团引入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任课教师对社团的指导,同时,将学... 高校学生社团以其丰富多样、影响力广以及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被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提升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在将学生社团引入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任课教师对社团的指导,同时,将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情况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考核体系中,以及以思政部为主导,团委、保卫处、学生处和各院系等多部门协同共建学生社团也是非常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社团 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教学
下载PDF
潜词存在的论证及其界定 被引量:2
7
作者 艾红玲 《社科纵横》 2008年第1期98-100,共3页
潜词是否存在一直都有争议,从语言学、哲学及人的认识能力等角度来看,潜词确实是客观存在的。但是,潜词存在的状态比较复杂,不仅存在两类不同特质的潜词,而且这两类潜词都还有其各自的过渡形式,因此,对潜词进行科学地界定和分类显得十... 潜词是否存在一直都有争议,从语言学、哲学及人的认识能力等角度来看,潜词确实是客观存在的。但是,潜词存在的状态比较复杂,不仅存在两类不同特质的潜词,而且这两类潜词都还有其各自的过渡形式,因此,对潜词进行科学地界定和分类显得十分必要。潜词与其它词语形态和符号之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能够更清楚地认识词汇系统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词 显词 论证 界定
下载PDF
文学作品运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艾红玲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50-52,共3页
文学作品具有教化功能和认知功能,这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标和任务是一致的。文学作品因其具有生动形象有趣以及易于接受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解决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所以将文学作品引入高校思想政治理... 文学作品具有教化功能和认知功能,这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标和任务是一致的。文学作品因其具有生动形象有趣以及易于接受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解决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所以将文学作品引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是切实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作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 可行性
下载PDF
古代祃祭流变考 被引量:3
9
作者 艾红玲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 2009年第3期94-97,共4页
古代祃祭是一项重要的祭祀活动,但在不同历史阶段,举行祃祭的时间、地点以及祭祀对象并不完全相同。先秦时期,祃祭的含义较为复杂,祃祭的范围不仅仅限于军事活动;到了唐代,祃祭已经演变为一种祭祀军神的礼仪形式;宋以后,祃祭的对象基本... 古代祃祭是一项重要的祭祀活动,但在不同历史阶段,举行祃祭的时间、地点以及祭祀对象并不完全相同。先秦时期,祃祭的含义较为复杂,祃祭的范围不仅仅限于军事活动;到了唐代,祃祭已经演变为一种祭祀军神的礼仪形式;宋以后,祃祭的对象基本上固定为军旗;直至清代,祃祭成了专祭军旗之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祃祭 祭祀 军旗 军神 军礼
下载PDF
祭祀的功能及其现代价值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艾红玲 《南方论刊》 2008年第9期51-52,54,共3页
祭祀是我国古代社会生活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活动,具有攘祸、求福、报恩和怀念等功能。民国以来,许多祭祀活动都不再举行,不过,对逝去的亲朋友爱表达怀念和崇敬之情的祭祀活动依然保留。在当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祭祀之礼仍有其... 祭祀是我国古代社会生活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活动,具有攘祸、求福、报恩和怀念等功能。民国以来,许多祭祀活动都不再举行,不过,对逝去的亲朋友爱表达怀念和崇敬之情的祭祀活动依然保留。在当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祭祀之礼仍有其积极的现实意义:通过祭奠先烈、祖先等祭祀活动,不仅可以增加民族凝聚力,而且还可以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正确的祭祀之礼能积极引导现代精神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祭祀 礼制 功能 现代价值
下载PDF
清代籍田祀先农之礼考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艾红玲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3年第6期128-129,共2页
籍田祀先农之礼是中国古代和农业相关的一项非常重要的礼仪制度,商朝已有施行,一直延续到清代。清代是耕籍之礼发展的顶峰时期,雍正朝把籍田礼中的三推之礼改为四推礼,并且规定地方长官也要设先农坛行籍田礼,反映了有清一代重农劝农的... 籍田祀先农之礼是中国古代和农业相关的一项非常重要的礼仪制度,商朝已有施行,一直延续到清代。清代是耕籍之礼发展的顶峰时期,雍正朝把籍田礼中的三推之礼改为四推礼,并且规定地方长官也要设先农坛行籍田礼,反映了有清一代重农劝农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籍田 先农 清代 农业
下载PDF
祭祀目的之历史变迁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艾红玲 《黑龙江史志》 2008年第9期17-17,44,共2页
祭祀是古代社会中一项非常重要礼典,其基本目的有四:攘祸、求福、报恩和怀念。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祭祀目的有不同的侧重:祭祀起源之际,祭祀的目的主要是消灾去祸和感恩图报;到了宗法社会,祭祀除了原始的攘祸和求福的目的之外,又特别增... 祭祀是古代社会中一项非常重要礼典,其基本目的有四:攘祸、求福、报恩和怀念。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祭祀目的有不同的侧重:祭祀起源之际,祭祀的目的主要是消灾去祸和感恩图报;到了宗法社会,祭祀除了原始的攘祸和求福的目的之外,又特别增加了政治功能;而至现当代社会,祭祀基本上只是为了表达崇敬和怀念之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祭祀目的 攘祸 祈福 历史变迁
下载PDF
论西夏宗教信仰对其礼制的影响
13
作者 艾红玲 《兰州学刊》 CSSCI 2009年第3期6-8,共3页
西夏人的宗教信仰对其礼制的形成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西夏国在原始的自然崇拜影响下,形成了祭天地等礼典。鬼神信仰促进了具有西夏特点的多神祭祀制度和陵墓制度的建立。巫术信仰影响下的收葬礼俗、军礼制度和盟誓仪式具有其民族特... 西夏人的宗教信仰对其礼制的形成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西夏国在原始的自然崇拜影响下,形成了祭天地等礼典。鬼神信仰促进了具有西夏特点的多神祭祀制度和陵墓制度的建立。巫术信仰影响下的收葬礼俗、军礼制度和盟誓仪式具有其民族特色。礼佛祭佛之礼是西夏人对佛教虔诚信仰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夏 宗教 礼制 巫术 鬼神信仰 佛教
下载PDF
黄佐的蒙学教育思想及现代启示
14
作者 艾红玲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7年第9期101-105,共5页
明代岭南著名学者及教育家黄佐先生非常重视蒙学教育,要求儿童必须入社学接受教育,对授课教师选拔非常慎重,还亲自编撰小学教材。黄佐将涵养童蒙的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作为教育的第一要务,"礼"始终贯穿蒙学教育之中,根据儿童... 明代岭南著名学者及教育家黄佐先生非常重视蒙学教育,要求儿童必须入社学接受教育,对授课教师选拔非常慎重,还亲自编撰小学教材。黄佐将涵养童蒙的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作为教育的第一要务,"礼"始终贯穿蒙学教育之中,根据儿童的身心特点来行教。黄佐的蒙学教育思想在当今社会依然有存在价值,比如:要重视儿童的道德教育,从培养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做起,根据儿童的特点和个性来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给孩子创造良好的教育成长环境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佐 蒙学 教育思想 文化传承
下载PDF
利用文学作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
15
作者 艾红玲 刘雅晴 《黑河学刊》 2014年第5期126-128,共3页
文学作品具有教化功能,且又具备生动有趣易于接受的特点,所以将文学作品引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来,不仅有助于学生们对教材内容的更深一步理解,更有效地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同时也有助于提升课堂效果,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 文学作品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
下载PDF
简论文学作品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
16
作者 艾红玲 莦业葵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5期22-24,共3页
文学作品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可以采用直接引用原文、间接叙述、直接引用和间接叙述相结合的方式,以及引导学生回忆记忆中的文学作品等方式。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文学作品可以与朗诵、音乐、影视以及图片等形式相结合... 文学作品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可以采用直接引用原文、间接叙述、直接引用和间接叙述相结合的方式,以及引导学生回忆记忆中的文学作品等方式。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文学作品可以与朗诵、音乐、影视以及图片等形式相结合展现出来。在选择文学作品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素材时,应尽量选择学生较为熟悉的和易懂的文学作品,文学作品的内容应与教学内容相当,不宜过多,以免喧宾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作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方法
下载PDF
试析晚清外交礼制的困境
17
作者 艾红玲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8年第6期34-36,共3页
我国传统外交礼仪制度在晚清时期第一次真正遭遇到了外来力量的冲击,在外力作用下,被动地与国际外交礼仪接轨,矛盾和冲突在所难免,主要表现为:一、外国使臣觐见清帝时的跪拜之礼不能坚持;二、由于对国际外交礼仪缺乏必要的了解,使得我... 我国传统外交礼仪制度在晚清时期第一次真正遭遇到了外来力量的冲击,在外力作用下,被动地与国际外交礼仪接轨,矛盾和冲突在所难免,主要表现为:一、外国使臣觐见清帝时的跪拜之礼不能坚持;二、由于对国际外交礼仪缺乏必要的了解,使得我国晚清外交使臣在国际交往中遭遇了一些尴尬;三、我国外交使臣兼顾两种身份引起一些外交礼节上的冲突;另外,夫人外交也为当时国人所不能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外交礼仪 困境
下载PDF
潜词的特征及其显化原则
18
作者 艾红玲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104-105,109,共3页
潜词分为两类:N潜词和R潜词。N潜词虽然从来都没有在显性词汇层显现过,但是根据语言学、文化学及哲学等相关理论,也可以构拟出N潜词的面貌特征:N潜词的构词规律和显词基本一致,但是数量要比显词大得多;N潜词与N潜词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 潜词分为两类:N潜词和R潜词。N潜词虽然从来都没有在显性词汇层显现过,但是根据语言学、文化学及哲学等相关理论,也可以构拟出N潜词的面貌特征:N潜词的构词规律和显词基本一致,但是数量要比显词大得多;N潜词与N潜词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N潜词的词汇层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且这种运动变化和显词的变化有关。N潜词显化基本遵循四项原则:需要原则、择优原则、求新原则、文化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词 显词 N潜词 R潜词
下载PDF
古代外交礼制的历史流变考察
19
作者 艾红玲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2年第12期3-4,7,共3页
古代外交礼制是宾礼的一部分,先秦时期,和近代意义上的外交礼类似的是古代宾礼中的聘问之礼。汉唐以后,外蕃来朝之礼(即后世的外交之礼)成为宾礼一直保留的内容。唐以后,宋、元、明、清各代外蕃来聘问的详细仪节大体沿用唐制。但真正意... 古代外交礼制是宾礼的一部分,先秦时期,和近代意义上的外交礼类似的是古代宾礼中的聘问之礼。汉唐以后,外蕃来朝之礼(即后世的外交之礼)成为宾礼一直保留的内容。唐以后,宋、元、明、清各代外蕃来聘问的详细仪节大体沿用唐制。但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外交要至清中晚期才开始,此时,随着中外交流范围的不断扩大,外交礼仪也随之发生了很大改变,中国开始被动地与国际外交礼仪接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交礼制 历史 变迁
下载PDF
显词潜化的原因及规律分析
20
作者 艾红玲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123-124,共2页
词汇由显词和潜词两部分组成,显词是指某个阶段正在使用的词,潜词指的是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和出现后又消失了的词。整个词汇的发展过程即表现为潜词和显词的相互转化。显词潜化为潜词的原因有社会、心理、语言自身等几个方面。显词隐退... 词汇由显词和潜词两部分组成,显词是指某个阶段正在使用的词,潜词指的是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和出现后又消失了的词。整个词汇的发展过程即表现为潜词和显词的相互转化。显词潜化为潜词的原因有社会、心理、语言自身等几个方面。显词隐退为潜词的基本规律为:所代表的事物或现象变化得比较快的词易于隐退;新颖性减弱的词和其他心理上不能接受的词易于隐退;词语本身造的不好也易于隐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词 显词 原因 规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