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引导下桡动脉穿刺置管在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1
作者 曹岚 张丽娜 +4 位作者 艾美林 李莉 田盾 孙扬 邓露茜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47-451,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桡动脉置管在重症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6年12月至2017年5月入住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重症医学科的120例需要动脉置管的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盲穿法桡动脉置管)和观察组(超声引导下桡...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桡动脉置管在重症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6年12月至2017年5月入住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重症医学科的120例需要动脉置管的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盲穿法桡动脉置管)和观察组(超声引导下桡动脉穿刺置管),各60例。比较两组患者初次置管成功率、总置管成功率、穿刺次数、并发症发生率、操作耗费时间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总置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初次置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穿刺次数、并发症发生率和操作耗费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超声引导技术可以提高重症患者桡动脉置管初次置管成功率,减少穿刺次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可节省操作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患者 桡动脉穿刺置管 超声引导 盲穿法
下载PDF
脑氧饱和度监测在脓毒症休克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7
2
作者 彭倩宜 张丽娜 +2 位作者 艾美林 黄立 宇航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212-1219,共8页
目的: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epsis associated encephalopathy,SAE)是脓毒症的一种常见神经并发症,谵妄是SAE的一种常见表现形式。SAE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尚不明确,现有研究发现线粒体和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神经递质异常、钙失调、脑微循环障... 目的: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epsis associated encephalopathy,SAE)是脓毒症的一种常见神经并发症,谵妄是SAE的一种常见表现形式。SAE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尚不明确,现有研究发现线粒体和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神经递质异常、钙失调、脑微循环障碍和脑低灌注等可能参与其中。近红外光谱法(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是一种无创监测区域脑氧饱和度(regional cerebral oxygen saturation,rSO_(2))的方法,也是近年来研究的前沿热点。研究显示重症患者NIRS监测rSO_(2)异常与谵妄相关,且基于NIRS监测的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器官灌注和预后。本研究旨在通过NIRS监测脓毒症休克患者rSO_(2)的动态变化,并分析其与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7年8月到2018年5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48例脓毒症休克患者资料,诊断依据欧美危重病医学会指定国际专家制订的脓毒症3.0标准。患者入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后在双侧前额放置NIRS监测探头对rSO_(2)进行连续动态监测至少6 h,记录rSO_(2)最高值(rSO_(2)max)和最低值(rSO_(2)min),计算rSO_(2)平均值和rSO_(2)变异度。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入ICU 24 h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血常规、肝肾功能、血气分析、感染指标、凝血功能)、评分结果[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价II(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II,APACHE II)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价(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评分等]。谵妄的评估采用ICU意识模糊评估法(Confusion Assessment Method for ICU,CAM-ICU)量表。记录患者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MV)时间、ICU时间、住院时间和28 d病死率。首要结局指标为28 d病死率,次要结局指标为谵妄发生率、ICU时间和住院时间。分析存活与死亡患者、有谵妄与无谵妄患者之间实验室和临床指标的差异,评估谵妄的危险因素,评价rSO_(2)相关指标(rSO_(2)max、rSO_(2)min、rSO_(2)平均值和rSO_(2)变异度)用于预测28 d病死率和谵妄的能力及其界值。结果:脓毒症休克患者总的28 d病死率为47.92%(23/48),谵妄发生率为18.75%(9/48)。死亡患者的rSO_(2)min显著低于存活患者(P=0.042)。谵妄患者的rSO_(2)变异度显著高于无谵妄患者(P=0.006)。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是rSO_(2)max、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水平和6 h集束化治疗是否达标。采用rSO_(2)相关指标预测脓毒症休克患者28 d是否死亡,rSO_(2)max、rSO_(2)min、rSO_(2)平均值和rSO_(2)变异度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AUROC)分别为0.616、0.606、0.623和0.504;预测脓毒症休克患者是否发生谵妄,rSO_(2)max、rSO_(2)min、rSO_(2)平均值和rSO_(2)变异度的AUROC分别为0.682、0.617、0.580和0.501。rSO_(2)max预测谵妄的最佳界值是77.5%(敏感度为0.444,特异度为0.897),rSO_(2)min预测谵妄的最佳界值是65.5%(敏感度为0.556,特异度为0.744)。结论:rSO_(2)过低、过高或波动过大均与脓毒症休克不良预后和谵妄发生相关,需要引起临床重视。动态监测脓毒症休克患者的rSO_(2)并维持其平稳,可能对该类患者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脑氧饱和度 近红外光谱法 脓毒症休克 谵妄 病死率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脓毒症患者病原菌的流行病学特征 被引量:26
3
作者 冯清 吴龙 +5 位作者 宇航 邓松筠 艾美林 黄立 刘志勇 张丽娜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77-782,共6页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中脓毒症患者常见的病原菌种类、分布及耐药情况,为脓毒症患者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2016年6月入住某院重症监护病房的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送检培养标本的病原菌检出及药敏...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中脓毒症患者常见的病原菌种类、分布及耐药情况,为脓毒症患者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2016年6月入住某院重症监护病房的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送检培养标本的病原菌检出及药敏试验结果,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选取175例脓毒症患者,检出241株病原菌,129株多重耐药菌;其中革兰阴性菌139株(57.68%)、革兰阳性菌68株(28.22%),真菌29株(12.03%);分离率居前5位的病原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20.75%),肺炎克雷伯菌(14.11%),鲍曼不动杆菌(13.28%),白假丝酵母菌(12.03%),铜绿假单胞菌(9.54%)。检出率居前5位的多重耐药菌分别为鲍曼不动杆菌(29/32,90.63%)、屎肠球菌(16/20,80.00%)、肺炎克雷伯菌(24/34,70.59%)、葡萄球菌属(14/21,66.67%)、铜绿假单胞菌(14/23,60.87%)。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分离率分别为68.00%(34/50)和17.65%(6/34),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及β-内酰胺酶抑制剂耐药率低,肺炎克雷伯菌仅对替加环素敏感;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呈普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仅对多粘菌素敏感;肠球菌及葡萄球菌对糖肽类、利奈唑胺及替加环素敏感;白假丝酵母菌对抗真菌药物普遍敏感。结论该院重症监护病房脓毒症患者所分离的病原菌耐药率高,尤以鲍曼不动杆菌显著,酶抑制剂类、碳青霉烯类和糖肽类抗菌药物仍然是经验性抗感染治疗的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病原菌 多重耐药菌 广泛耐药菌 抗菌药物 耐药性 抗药性 微生物 重症监护病房
下载PDF
脑血流动力学及脑氧饱和度变化与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前瞻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冯清 艾美林 +3 位作者 黄立 彭倩宜 宇航 张丽娜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19年第5期481-488,共8页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及脑氧饱和度变化与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收集2018年5月至2019年3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治疗的感染性休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28 d内是否死亡,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和存...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及脑氧饱和度变化与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收集2018年5月至2019年3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治疗的感染性休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28 d内是否死亡,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入重症监护室即刻和初始复苏治疗6 h后动脉和中心静脉血气指标,重症心脏超声指标,器官功能指标,Sepsis生物标志物指标,液体复苏治疗6 h后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灌注指数、动态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瞬时脑充血反应率(transient hyperemic response ratio,THRR)]以及脑氧饱和度变化。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51例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感染休克患者入选本研究,男性31例,女性20例,年龄(53±13)岁,28 d死亡率为43%。死亡组的序贯性器官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P=0.007)、入室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估(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P=0.026)以及高峰APACHEⅡ评分(P<0.001)均高于存活组。初始复苏治疗6 h后,死亡组的氧合指数低于存活组(P=0.047),而中心静脉-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central venous-to-arterial carbon dioxide difference,Pcva CO2)则高于存活组(P=0.044)。死亡组动态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受损者(THRR<1.09)多于存活组(P=0.025),脑氧饱和度(regional cerebral oxygen saturation,rSO2)均值低于存活组(P=0.031)且rSO2均值<60%者多于存活组(P=0.01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峰APACHEⅡ评分(OR=1.099,95%CI:1.009~1.196,P=0.030)、液体复苏治疗6 h后的Pcv-aCO2(OR=1.320,95%CI:1.001~1.742,P=0.050)、THRR<1.09(OR=4.952,95%CI:1.130~21.70,P=0.034)和rSO2均值<60%(OR=4.817,95%CI:1.392~16.663,P=0.013)是预测感染性休克患者28 d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感染性休克患者死亡率高,脑血流动力学和rSO2指标中动态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障碍(THRR<1.09)与rSO2均值<60%是28 d死亡率增加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休克 经颅多普勒超声 脑血流动力学 脑氧饱和度 28 d死亡率
下载PDF
吸痰对脑血流受损的神经重症患者脑组织氧饱和度的影响
5
作者 周琦 刘琪 +2 位作者 艾美林 张磊 张洁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0年第8期116-119,共4页
目的探讨在存在脑血流受损的神经重症患者中,吸痰对其脑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收集病例,将脑血流受损的患者纳入A组(n=13),将脑血流未受损的患者纳入B组(n=12);观察吸痰对两组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 目的探讨在存在脑血流受损的神经重症患者中,吸痰对其脑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收集病例,将脑血流受损的患者纳入A组(n=13),将脑血流未受损的患者纳入B组(n=12);观察吸痰对两组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和脑氧饱和度(rScO2)的影响。结果两组吸痰前的HR、RR、SpO2和rSc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痰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吸痰前和吸痰后的MAP均高于B组(P<0.05)。A组在吸痰后的HR和RR均较吸痰前有明显增加(P<0.05);B组吸痰前后的HR、R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吸痰前后rSc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在吸痰前后rScO2有下降趋势,B组rScO2有上升趋势。两组ΔrSc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吸痰对rScO2的影响与患者脑血流是否受损相关,对存在脑血流受损的患者,吸痰需减少刺激,减少继发性医源性脑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组织氧饱和度 神经重症 脑血流受损 吸痰
下载PDF
经颅多普勒超声在早期诊断脓毒症相关性脑病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6
6
作者 艾美林 黄立 +5 位作者 冯清 彭倩宜 莫煜楠 宇航 张丽娜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14-818,共5页
目的探索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在早期诊断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的临床意义。方法选2015年7月至2016年3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重症医学科的脓毒症患者,收集患者入ICU24 h内的一般临床资料,每日对患者进行2次谵妄评估,以ICU谵妄评估量表(CAM-... 目的探索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在早期诊断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的临床意义。方法选2015年7月至2016年3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重症医学科的脓毒症患者,收集患者入ICU24 h内的一般临床资料,每日对患者进行2次谵妄评估,以ICU谵妄评估量表(CAM-ICU)作为临床诊断SAE金标准,将患者分为SAE组和脓毒症未合并脑病组。采用TCD监测2组患者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分析上述各参数诊断SAE的界值、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43例脓毒症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SAE组12例,脓毒症未合并脑病组31例。SAE组患者Vm、Vd低于脓毒症未合并脑病组[Vm:(53.50±12.22)cm/s比(61.68±9.63)cm/s,P<0.05;Vd:(33.42±10.87)cm/s比(43.16±7.84)cm/s,P<0.01],但PI、RI高于脓毒症未合并脑病组[PI:(1.16±0.2)比(0.90±0.15),P<0.01;RI:(0.65±0.08)比(0.56±0.06),P<0.01]。Vd、PI、RI诊断SAE时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均>0.7,具有较高的准确性。Vd诊断SAE的界值为34.50 cm/s,敏感度为93.5%,特异度为58.3%;PI诊断SAE的界值为1.16,敏感度为58.3%,特异度为96.8%;RI诊断SAE的界值为0.65,敏感度为58.3%,特异度为96.8%。结论SAE的发病与脓毒症患者的脑灌注不足相关,TCD有利于SAE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 经颅多普勒超声 脑血流 诊断
原文传递
改良重症超声快速管理方案在重症腹源性呼吸困难和/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腹部病因诊断中的作用 被引量:17
7
作者 李莉 宇航 +7 位作者 姜宋 张彦新 胡成欢 艾美林 马新华 刘志勇 张丽娜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583-587,共5页
目的 探讨改良重症超声快速管理(CCUE)方案在重症腹源性呼吸困难和/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腹部病因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选2013年9月-2016年9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呼吸困难和/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255例,入科2h内完成CCU... 目的 探讨改良重症超声快速管理(CCUE)方案在重症腹源性呼吸困难和/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腹部病因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选2013年9月-2016年9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呼吸困难和/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255例,入科2h内完成CCUE方案,若在膈肌点不能看到肺和肝/脾交界,按照改良床旁肺部超声(m-BLUE)方案定位膈肌点和m点.若m-BLUE方案的膈肌点较CCUE方案的膈肌点距头侧近2 cm以上认为膈肌上移,立即实施包括肝肾间隙、脾肾间隙、左右结肠旁沟、脐周及耻骨联合上方6个部位的腹部超声筛查.将超声评估结果与腹部CT比较,分析改良CCUE方案腹部超声诊断腹源性呼吸困难和/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的腹部病因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255例患者完成CCUE方案检查,发现膈肌上移者59例,男性39例,女性20例,年龄(58±16)岁.42例患者(71.19%)改良CCUE方案腹部超声发现异常,18例腹腔积液,16例肠梗阻,8例同时存在中量以上腹腔积液和肠梗阻.3例因病情未行CT检查,56例患者完成了腹部CT检查.腹部CT诊断18例腹腔积液,22例肠梗阻,12例同时存在中量以上腹腔积液和肠梗阻,4例无异常发现.改良CCUE方案腹部超声病因临床诊断正确率为81.36% (48/59).与腹部CT比,改良CCUE方案腹部超声诊断腹腔积液的正确率为87.5%,敏感性为76.7%,特异性为100.0%;诊断肠梗阻的正确率为75.0%,敏感性为64.7%,特异性为90.9%.结论 对CCUE方案发现膈肌上移的患者,改良CCUE方案腹部超声有助于早期发现呼吸困难和/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的腹源性病因,可作为高度怀疑腹腔异常患者的初筛诊断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超声 呼吸困难 腹腔高压 危重病 病因评估
原文传递
超声评价有创机械通气患者膈肌功能的研究初探 被引量:12
8
作者 孙杨 张丽娜 +6 位作者 冯清 李莉 艾美林 曹岚 田盾 杨清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695-699,共5页
目的初步研究超声评价有创机械通气患者膈肌功能的可行性。方法选2017年3—12月入住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重症医学科行有创机械通气超过48 h的40例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连续5 d应用超声测量患者左、右两侧前、中、后部膈肌位移和膈... 目的初步研究超声评价有创机械通气患者膈肌功能的可行性。方法选2017年3—12月入住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重症医学科行有创机械通气超过48 h的40例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连续5 d应用超声测量患者左、右两侧前、中、后部膈肌位移和膈肌厚度。结果(1)与第1天患者右侧[前部:(11.05±3.04)mm;中部:(12.08±2.71)mm;后部:(11.51±3.33)mm]和左侧[前部:(13.63±7.52)mm;中部:(15.44±7.52)mm;后部:(14.76±6.93)mm]膈肌位移比,第3天右侧[前部(8.90±3.65)mm;中部(10.02±4.24)mm;后部(10.25±4.38)mm]和左侧[前部(9.82±1.96)mm;中部(11.60±1.13)mm;后部(11.52±1.98)mm]膈肌位移发生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两侧前、中、后部膈肌位移均于第5天恢复,且高于第1天,其中左侧中部和后部膈肌位移变化最明显。(2)与第1、2、3天比,第4天左、右两侧前、中、后部膈肌增厚率明显下降,其中左侧中部[第1天:(33.87±14.34)%;第2天:(37.26±13.91)%;第3天:(30.56±14.27)%;第4天:(15.53±5.68)%]和后部[第1天:(35.50±15.69)%;第2天:(39.84±15.32)%;第3天:(29.06±14.96)%;第4天:(13.30±5.79)%]膈肌增厚率变化最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前、中、后部膈肌增厚率第5天较第4天有所恢复,但仍低于第1天。结论超声评价有创机械通气患者膈肌功能是可行的,可为预防膈肌萎缩和撤离机械通气提供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膈肌功能 机械通气 超声 重症
原文传递
基于BLUE—plus方案的术后重症监护患者肺部超声影像特点分析 被引量:14
9
作者 彭倩宜 张丽娜 +6 位作者 李莉 艾美林 张彦新 胡成欢 晁彦公 何伟 宇航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76-981,共6页
目的采用BLUEplus方案对重症监护的术后患者进行肺部超声筛查,研究此类患者肺部超声影像特点。方法选取入重症医学科24h内采用BLUE—plus方案进行肺部超声筛查的术后患者222例,对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肺部不同位点各种超声征象的... 目的采用BLUEplus方案对重症监护的术后患者进行肺部超声筛查,研究此类患者肺部超声影像特点。方法选取入重症医学科24h内采用BLUE—plus方案进行肺部超声筛查的术后患者222例,对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肺部不同位点各种超声征象的发生率,并进一步比较不同种类术后患者肺部超声征象的差异。结果上蓝点最常见的异常肺部超声征象是B3线(2.48%);下蓝点最常见的异常肺部超声征象是B3线(4.28%);PLAPS点最常见的异常肺部超声征象为B3线(11.71%);膈肌点最常见的异常肺部超声征象为B7线(13.06%);后蓝点最常见的异常肺部超声征象为C表现(28.60%)。脊柱外科术后患者后蓝点c表现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术后患者(P=0.032)。氧合指数100-200组双侧PLAPS点B3线发生率显著高于氧合指数〉300组(P:0.011)。氧合指数200—300组左侧后蓝点,氧合指数i00—200组和〈I00组双侧后蓝点c表现发生率显著高于氧合指数〉300组(P=0.0I1,P〈0.001和P=0.002)。氧合指数200—300组右侧后蓝点和氧合指数100—200组双侧后蓝点胸腔积液发生率显著高于氧合指数〉300组(P=0.001.P〈0.001)。结论BLUE—plus每一个蓝点都有其独特的作用,不能遗漏。BLUEplus方案有助于发现B3线、B7线、C表现、胸腔积液等异常征象,指导术后患者的个体化治疗。肺水肿、肺实变和胸腔积液是术后患者氧合下降的三大主要因素。对于术后患者,应注意防止液体过负荷,加强气道管理、体位治疗、翻身拍背,鼓励早期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超声 BLUE-plus方案 重症监护 术后
原文传递
相对α变异性联合脑电反应性对成人缺血缺氧性脑病的预后评估 被引量:8
10
作者 黄立 张丽娜 +5 位作者 王健 艾美林 赵春光 宁杨 王译民 宇航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14-519,共6页
目的探讨相对α变异性联合脑电反应性对成人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患者临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28例成人HIE致昏迷患者,入院72 h内体温超过35 ℃行定量脑电图监测并持续至少12 h... 目的探讨相对α变异性联合脑电反应性对成人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患者临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28例成人HIE致昏迷患者,入院72 h内体温超过35 ℃行定量脑电图监测并持续至少12 h,同时行脑电反应性检查,分析脑电反应性、相对α变异性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28例患者中脑电有反应性者15例,12例预后良好;无反应性者13例,3例预后良好。相对α变异性3~4级者13例,11例预后良好;相对α变异性1~2级者15例,4例预后良好。格拉斯哥评分、脑电反应性、相对α变异性与患者预后有关联(χ2值分别为5.073、9.073、-3.626,P<0.05)。格拉斯哥评分3~5分、脑电无反应性、相对α变异性1~2级对HIE患者预后不良判断的敏感性分别为69.2%、76.9%、84.6%;特异性分别为73.3%、80.0%、73.3%;符合率分别为71.4%、78.6%、78.6%;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9.2%、76.9%、73.3%;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3.3%、80.0%、84.6%。联合相对α变异性1~2级和脑电无反应性对成人HIE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准确率更高,阳性预测值90.0%,特异性93.3%,敏感性69.2%,符合率82.1%,阴性预测值77.8%。结论相对α变异性联合脑电反应性可反映脑损伤程度,两者联合能可靠评估成人HIE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α变异性 脑电反应性 缺血缺氧性 预后
原文传递
量化脑电图与传统脑电图应用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春光 张丽娜 +5 位作者 王健 黄立 宁杨 艾美林 王译民 宇航 《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 2018年第3期238-244,共7页
目的探讨并比较量化脑电图(QEEG)与传统脑电图(REEG)探知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痫样放电的能力。方法 2015年12月至2016年8月,纳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综合ICU内重症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疑似出现痫样放电的患者18例,使用动态量化脑电监测进行6 h... 目的探讨并比较量化脑电图(QEEG)与传统脑电图(REEG)探知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痫样放电的能力。方法 2015年12月至2016年8月,纳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综合ICU内重症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疑似出现痫样放电的患者18例,使用动态量化脑电监测进行6 h床旁监测,国际通用10~20系统安放8导联,同时留取传统脑电监测信号由2组医师分别独立解读,判断是否出现痫样放电并记录次数。整体量化脑电以及传统脑电信号交由2位专业脑电监测医师判读并作为金标准,统计两组数据的解读时间、痫样放电的捕捉次数从而计算并比较两种监测方式发现痫样放电的敏感性以及错误率。结果 QEEG与REEG探知痫样放电的敏感度存在显著差异[82.75%(50.00%~91.67%)vs 59.83%(0~83.33%),P=0.002],解读时间存在显著差异[3.28(5~9)min vs13.56(11~19)min,P<0.001],两种监测方式探知痫样放电的错误率无显著差异[0.09(0~0.67)次/h]vs 0.06(0~0.34)次/h,P=0.131]。结论综合ICU内使用QEEG较REEG监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后痫样放电的敏感性更强,监测解读时间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 量化脑电图 传统脑电图 敏感性 错误率
原文传递
急性脑损伤患者中的播散性去极化
12
作者 赵春光 任星殊 +5 位作者 艾美林 黄立 刘琪 彭倩宜 宇航 张丽娜 《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 2020年第3期286-291,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损伤患者中播散性去极化的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收住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重症医学科的急性脑损伤患者的量化脑电监测信号,评估并分析患者播散性去极化的发生情况。结果37例急性脑损伤患者中,14例发生了播散性去极化,平... 目的探讨急性脑损伤患者中播散性去极化的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收住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重症医学科的急性脑损伤患者的量化脑电监测信号,评估并分析患者播散性去极化的发生情况。结果37例急性脑损伤患者中,14例发生了播散性去极化,平均持续时间(8.91±3.03)min,患者发生播散性去极化时,振幅整合脑电图较基线平均下降66.78%±9.31%。结论急性脑损伤患者的播散性去极化可通过量化脑电予以监测,发生率较高,可能是未来多模态脑功能监测的一个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脑电描记术 播散性去极化
原文传递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中枢神经特异蛋白与白细胞介素-6在脓毒症相关性脑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1
13
作者 冯清 吴龙 +5 位作者 宇航 邓松筠 艾美林 黄立 刘志勇 张丽娜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747-751,共5页
目的探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IL-6在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2015年1月—2016年6月入住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重症医学科最终确诊为脓毒症且资料齐全的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临... 目的探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IL-6在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2015年1月—2016年6月入住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重症医学科最终确诊为脓毒症且资料齐全的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住ICU时间及28 d病死率。检测脓毒症患者入ICU第1天及第3天血NSE、S100β、IL-6水平。分析NSE、S100β、IL-6诊断SAE的界值、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59例脓毒症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SAE者36例,脓毒症未合并脑病者23例,SAE者APACHEⅡ、SOFA、住ICU时间显著高于脓毒症未合并脑病者(P〈0.01)。两者的第1天血清NSE、S100β、IL-6水平均增高,第3天均明显下降。SAE者第1天IL-6水平、第3天NSE和IL-6水平均明显高于脓毒症未合并脑病者。但S100β无论在第1天还是第3天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天NSE水平为14.36 μg/L时,诊断SAE的敏感度为61.1%,特异度为73.9%;第3天S100β水平为0.14 μg/L时,诊断SAE的敏感度为61.1%,特异度为69.6%;第3天IL-6水平为91.305 mg/L时,诊断SAE的敏感度为72.2%,特异度为69.6%;第3天NSE+IL-6联合诊断SAE的AUCROC为0.774(95%CI 0.651~0.896)。结论脓毒症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脑损伤,第3天NSE+IL-6联合检测更有利于SAE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中枢神经特异蛋白 白细胞介素6
原文传递
感染性休克患者舌下微循环障碍分型及与预后的研究初探 被引量:13
14
作者 张晓蕾 李莉 +4 位作者 彭倩宜 艾美林 张海松 宇航 张丽娜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98-903,共6页
目的探讨感染性休克患者微循环障碍分型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2019年3-12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资料完整的感染性休克患者,收集患者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中心静脉-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血细... 目的探讨感染性休克患者微循环障碍分型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2019年3-12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资料完整的感染性休克患者,收集患者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中心静脉-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血细胞比容及动脉血乳酸水平。采用旁流暗场成像设备监测患者舌下微循环,测总血管密度、灌注血管密度、灌注血管比例、微血管流动指数、异质性指数。记录患者30 d生存情况。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感染性休克患者30 d病死率的危险因素。结果64例感染性休克患者舌下微循环障碍中淤滞型18例,稀释型11例,异质型18例,高动力型17例,各型间的平均动脉压[淤滞型为(77±9)mmHg(1 mmHg=0.133 kPa),稀释型为(80±11)mmHg,异质型为(78±12)mmHg,高动力型为(88±12)mmHg]、总血管密度[淤滞型为(10.84±3.01)mm/mm^(2),稀释型为(9.64±1.72)mm/mm^(2),异质型为(11.39±2.18)mm/mm^(2),高动力型为(11.87±2.67)mm/mm^(2)]、灌注血管密度[淤滞型为(5.93±1.94)mm/mm^(2),稀释型为(6.86±1.48)mm/mm^(2),异质型为(8.31±1.78)mm/mm^(2),高动力型为(9.68±2.46)mm/mm^(2)]、灌注血管比例[淤滞型为52.45(46.25,63.33)%,稀释型为73.70(61.50,75.20)%,异质型为71.25(67.95,77.00)%,高动力型为80.70(77.25,86.45)%]、微血管流动指数(淤滞型为1.34±0.45,稀释型为1.70±0.38,异质型为1.82±0.28,高动力型为2.25±0.33)、异质性指数[淤滞型为0.68(0.51,1.87),稀释型为0.57(0.49,0.64),异质型为0.70(0.59,0.91),高动力型为0.40(0.37,0.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30 d累计生存率淤滞型为7/18,稀释型为4/11,异质型为10/18,高动力型为14/17。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患者舌下微循环障碍类型(淤滞型:RR=4.551,95%CI 1.228~16.864,P=0.023;稀释型:RR=4.086,95%CI 1.011~16.503,P=0.048)、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RR=1.077,95%CI 1.006~1.153,P=0.032)是感染性休克患者30 d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微循环障碍普遍存在,且无法通过大循环参数预知微循环障碍类型。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与其微循环障碍类型相关,提示常规监测微循环可能有助于指导血流动力学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感染性休克 微循环 预后
原文传递
湘雅医院2个ICU重症患者液体治疗现状调查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洪 龚芳 +5 位作者 宇航 艾美林 冯清 邓松筠 刘志勇 张丽娜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46-449,共4页
解患者在ICU治疗期间液体治疗现状,及液体治疗与预后的相关性.记录所有纳入本研究患者的液体治疗情况,包括入ICU后连续7d的液体治疗量[24h总入量、24h总出量、24h液体净平衡量(24h总入量-24h总出量)],液体种类(晶体液、胶体液、血液... 解患者在ICU治疗期间液体治疗现状,及液体治疗与预后的相关性.记录所有纳入本研究患者的液体治疗情况,包括入ICU后连续7d的液体治疗量[24h总入量、24h总出量、24h液体净平衡量(24h总入量-24h总出量)],液体种类(晶体液、胶体液、血液制品);液体治疗目的包括容量治疗(液体复苏)、维持输液(维持液体管路通畅)、治疗用药(抗感染、保肝等治疗配液)、营养治疗用液(含肠内与肠外营养).同时记录患者肝肾功能、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死亡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液体入量在入ICU第5天[2806(1997,3582)ml]达高峰.液体净平衡在第4天开始实现负平衡-84(-1127,612)ml,且随住ICU时间呈逐步增多趋势.治疗用药和营养液量在整个治疗液体中占比较大.液体总入量、晶体总入量、胶体总入量与患者住院时间、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均存在正相关(r值分别为0.211、0.686、0.282、0.155、0.506、0.174、0.209、0.072、0.292,P<0.05),胶体总入量与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尿素氮、肌酐存在正相关(r值分别为0.196、0.242、0.190、0.335、0.284、0.223,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液疗法 液体复苏 晶体液 平衡盐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