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略论《死水微澜》中罗歪嘴与顾天成形象的塑造 被引量:2
1
作者 艾芦 《社会科学研究》 1982年第6期102-106,共5页
李劼人反映近代四川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死水微澜》,至今还是那样引人入胜、耐人咀嚼,这显然是和它特有的历史认识价值分不开的;而这又应归功于作家精心地塑造了两个相对峙的人物形象——“袍哥”罗歪嘴与“教民”顾天成。对罗歪嘴和... 李劼人反映近代四川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死水微澜》,至今还是那样引人入胜、耐人咀嚼,这显然是和它特有的历史认识价值分不开的;而这又应归功于作家精心地塑造了两个相对峙的人物形象——“袍哥”罗歪嘴与“教民”顾天成。对罗歪嘴和顾天成究竟如何认识与评价呢?是从作品所反映的实际出发,还他们历史的本来面貌,还是用今天的标准去进行衡量?或者,把作品通过形象描绘已经作了揭露批判的东西加以肯定和宣扬,甚至先验地给以拔高?本文试图对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四川 教民 帝国主义侵略 地主阶级 封建社会 义和团 洋教 官府 田产 认识价值
下载PDF
写出了人物深层的内心世界——李劼人“三部曲”创造的妇女形象 被引量:1
2
作者 艾芦 《当代文坛》 1988年第1期40-43,共4页
一 文学反映的是社会生活,而社会生活的主角是人,“描写了人,也就描写了社会”(别林斯基)。一部文学作品能够成为传世之作,根本原因在于作家能创造出体现社会关系总和的人物,具有典型性的人物。
关键词 社会生活 “三部曲” 内心世界 别林斯基 典型性 社会关系总和 文学作品 李劼人 作家 根本原因
下载PDF
李劼人语言艺术初探
3
作者 艾芦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30-34,共5页
今年6月20日,是我省著名老作家李劼人先生诞辰一百周年,本刊特发表李劼人研究者艾芦的文章,以资纪念。
关键词 李劼人 语言艺术 作家 《死水微澜》 蔡大嫂 近代四川 《大波》 《暴风雨前》 作品 “三部曲”
下载PDF
论《大波》
4
作者 艾芦 《当代文坛》 1985年第10期9-14,18,共7页
一九一一年,风华正茂的李劼人积极投入了震惊中外的四川保路运动;亲身经历的实际生活,为他反映近代四川社会风貌的“三部曲”创作打下了基础。二十多年后,他连续写出了《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和《大波》。然而,由于主观和客观的原因... 一九一一年,风华正茂的李劼人积极投入了震惊中外的四川保路运动;亲身经历的实际生活,为他反映近代四川社会风貌的“三部曲”创作打下了基础。二十多年后,他连续写出了《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和《大波》。然而,由于主观和客观的原因,他的压卷之作《大波》未能达到应有的思想、艺术高度。 新中国成立后,年逾花甲的李劼人和许多老一辈作家一样,获得了新的艺术生命;党的关怀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为他“重写”《大波》提供了保证。从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初的几年间,凝聚着这位老作家全部心血的“重写”的《大波》陆续问世了。它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波》 赵尔丰 作家 作品 四川社会 《死水微澜》 李劼人 总督 《暴风雨前》 近代四川
下载PDF
军阀时期成都的社会相——略谈李劼人的几个短篇小说
5
作者 艾芦 《当代文坛》 1985年第5期7-8,共2页
李劼人在他整整五十年的创作生涯中,为反映近代四川社会风貌的“三部曲”、特别是压卷之作的《大波》吐尽了心丝;而“三部曲”也为他在中国新文学史上赢得了应有的地位。随着时间的推移,李劼人的作品不仅毫不褪色,而且风姿绰约为愈来愈... 李劼人在他整整五十年的创作生涯中,为反映近代四川社会风貌的“三部曲”、特别是压卷之作的《大波》吐尽了心丝;而“三部曲”也为他在中国新文学史上赢得了应有的地位。随着时间的推移,李劼人的作品不仅毫不褪色,而且风姿绰约为愈来愈多的国内外人士注目。 李劼人还是一位写短篇小说的能手。四川人民出版社最近问世的《李劼人选集》第四卷,除开收入中篇小说《同情》之外,主要从他一生共有的三十多篇短篇小说中选了二十二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劼人 短篇小说 军阀 成都 “三部曲” 作品 《大波》 近代四川 中国新文学史 压卷
下载PDF
李劼人谈人物创造
6
作者 艾芦 《当代文坛》 1983年第4期35-36,42,共3页
文学的主要描写对象是人。 古今中外,许多作家都曾为自己作品里的人物创造而呕心沥血,惨淡经营;福楼拜为爱玛的自杀仿佛自己的嘴里也有了砒霜,姚雪垠常为某个人物的坎坷命运而老泪纵横。衡量一位作家艺术成就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 文学的主要描写对象是人。 古今中外,许多作家都曾为自己作品里的人物创造而呕心沥血,惨淡经营;福楼拜为爱玛的自杀仿佛自己的嘴里也有了砒霜,姚雪垠常为某个人物的坎坷命运而老泪纵横。衡量一位作家艺术成就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是否创造出具有时代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物创造 李劼人 作家 蔡大嫂 《大波》 赵尔丰 人物形象 死水 创造人 坎坷命运
下载PDF
那情景似在眼前……
7
作者 艾芦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32-32,共1页
那情景似在眼前……艾芦五十年代中期,重庆市对川剧界组成演出四轮流莅蓉交流演出,使我这个“戏迷”大饱眼福,印象深刻,至今难以忘怀。那段时间,三益公剧场每晚门庭若市,人流涌动,好不热闹。那情景似在眼前。当年的交流演出堪称... 那情景似在眼前……艾芦五十年代中期,重庆市对川剧界组成演出四轮流莅蓉交流演出,使我这个“戏迷”大饱眼福,印象深刻,至今难以忘怀。那段时间,三益公剧场每晚门庭若市,人流涌动,好不热闹。那情景似在眼前。当年的交流演出堪称名角荟萃、异彩纷呈。剧目既有厚实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十年代 川剧艺术 益公 《琵琶记》 王伯当 焚香记 王清廉 四十年代 周慕莲 心向往之
下载PDF
成都茶辅历尽沧桑
8
作者 艾芦 《四川统一战线》 1995年第2期38-39,共2页
“天府之国”四川以茶铺众多闻名,而成都则是这种人文景观的集中体现。 成都的茶铺历史悠久。仅以清末到民国几十年间而言,城内外五百多条街巷,平均一条街巷就有一家茶铺;是这座古城出名的“三多”(茶铺多、人力车多、叫化子多)之一。
关键词 历尽沧桑 成都人 中山公园 街巷 游廊 洋纱 四仙桌 雷神 清洗肠胃 花园
下载PDF
《迎贤店》里的心理战
9
作者 艾芦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川剧 舞台形象 艺术生命力 表演艺术家 塑造 逝世
全文增补中
《死水微澜》的艺术生命力 被引量:3
10
作者 艾芦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49-53,118,共6页
古今中外丰富多样的文学现象表明,每个时代都可能产生大作家,他们必定会给文学领域带来新的题材和新的形象。《死水微澜》的作者李劼人选择了一个前人未能写过的题材,这个题材来自他“几十年来所生活过,所切感过,所体验过”,而且“意义... 古今中外丰富多样的文学现象表明,每个时代都可能产生大作家,他们必定会给文学领域带来新的题材和新的形象。《死水微澜》的作者李劼人选择了一个前人未能写过的题材,这个题材来自他“几十年来所生活过,所切感过,所体验过”,而且“意义非常重大,当得起历史转捩点”的社会现实。他从当年一系列光怪陆离的现象,发掘出近代四川社会衍生出的两个对立的“土”、“特”产物:“袍哥”与“教民”。两种势力相激相荡,它们之间的起伏消长受制于北京的政治气候,而根子却在于帝国主义的操纵,这就抓住了中国近代历史的某些本质方面。在30年代的新文学创作中,这个题材可谓重大,并且新颖别致,填补了历史的空白,其开拓意义值得充分肯定。然而题材重大,并不等于作品就能成功。“写什么”与“怎么写”之间还存在着一段非常艰苦的创造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水微澜》 蔡大嫂 艺术生命力 李劼人 作家 近代四川 作品 袍哥 教民 社会人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