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略论《死水微澜》中罗歪嘴与顾天成形象的塑造
被引量:
2
1
作者
艾芦
《社会科学研究》
1982年第6期102-106,共5页
李劼人反映近代四川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死水微澜》,至今还是那样引人入胜、耐人咀嚼,这显然是和它特有的历史认识价值分不开的;而这又应归功于作家精心地塑造了两个相对峙的人物形象——“袍哥”罗歪嘴与“教民”顾天成。对罗歪嘴和...
李劼人反映近代四川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死水微澜》,至今还是那样引人入胜、耐人咀嚼,这显然是和它特有的历史认识价值分不开的;而这又应归功于作家精心地塑造了两个相对峙的人物形象——“袍哥”罗歪嘴与“教民”顾天成。对罗歪嘴和顾天成究竟如何认识与评价呢?是从作品所反映的实际出发,还他们历史的本来面貌,还是用今天的标准去进行衡量?或者,把作品通过形象描绘已经作了揭露批判的东西加以肯定和宣扬,甚至先验地给以拔高?本文试图对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四川
教民
帝国主义侵略
地主阶级
封建社会
义和团
洋教
官府
田产
认识价值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写出了人物深层的内心世界——李劼人“三部曲”创造的妇女形象
被引量:
1
2
作者
艾芦
《当代文坛》
1988年第1期40-43,共4页
一 文学反映的是社会生活,而社会生活的主角是人,“描写了人,也就描写了社会”(别林斯基)。一部文学作品能够成为传世之作,根本原因在于作家能创造出体现社会关系总和的人物,具有典型性的人物。
关键词
社会生活
“三部曲”
内心世界
别林斯基
典型性
社会关系总和
文学作品
李劼人
作家
根本原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李劼人语言艺术初探
3
作者
艾芦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30-34,共5页
今年6月20日,是我省著名老作家李劼人先生诞辰一百周年,本刊特发表李劼人研究者艾芦的文章,以资纪念。
关键词
李劼人
语言艺术
作家
《死水微澜》
蔡大嫂
近代四川
《大波》
《暴风雨前》
作品
“三部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大波》
4
作者
艾芦
《当代文坛》
1985年第10期9-14,18,共7页
一九一一年,风华正茂的李劼人积极投入了震惊中外的四川保路运动;亲身经历的实际生活,为他反映近代四川社会风貌的“三部曲”创作打下了基础。二十多年后,他连续写出了《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和《大波》。然而,由于主观和客观的原因...
一九一一年,风华正茂的李劼人积极投入了震惊中外的四川保路运动;亲身经历的实际生活,为他反映近代四川社会风貌的“三部曲”创作打下了基础。二十多年后,他连续写出了《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和《大波》。然而,由于主观和客观的原因,他的压卷之作《大波》未能达到应有的思想、艺术高度。 新中国成立后,年逾花甲的李劼人和许多老一辈作家一样,获得了新的艺术生命;党的关怀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为他“重写”《大波》提供了保证。从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初的几年间,凝聚着这位老作家全部心血的“重写”的《大波》陆续问世了。它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波》
赵尔丰
作家
作品
四川社会
《死水微澜》
李劼人
总督
《暴风雨前》
近代四川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军阀时期成都的社会相——略谈李劼人的几个短篇小说
5
作者
艾芦
《当代文坛》
1985年第5期7-8,共2页
李劼人在他整整五十年的创作生涯中,为反映近代四川社会风貌的“三部曲”、特别是压卷之作的《大波》吐尽了心丝;而“三部曲”也为他在中国新文学史上赢得了应有的地位。随着时间的推移,李劼人的作品不仅毫不褪色,而且风姿绰约为愈来愈...
李劼人在他整整五十年的创作生涯中,为反映近代四川社会风貌的“三部曲”、特别是压卷之作的《大波》吐尽了心丝;而“三部曲”也为他在中国新文学史上赢得了应有的地位。随着时间的推移,李劼人的作品不仅毫不褪色,而且风姿绰约为愈来愈多的国内外人士注目。 李劼人还是一位写短篇小说的能手。四川人民出版社最近问世的《李劼人选集》第四卷,除开收入中篇小说《同情》之外,主要从他一生共有的三十多篇短篇小说中选了二十二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劼人
短篇小说
军阀
成都
“三部曲”
作品
《大波》
近代四川
中国新文学史
压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李劼人谈人物创造
6
作者
艾芦
《当代文坛》
1983年第4期35-36,42,共3页
文学的主要描写对象是人。 古今中外,许多作家都曾为自己作品里的人物创造而呕心沥血,惨淡经营;福楼拜为爱玛的自杀仿佛自己的嘴里也有了砒霜,姚雪垠常为某个人物的坎坷命运而老泪纵横。衡量一位作家艺术成就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
文学的主要描写对象是人。 古今中外,许多作家都曾为自己作品里的人物创造而呕心沥血,惨淡经营;福楼拜为爱玛的自杀仿佛自己的嘴里也有了砒霜,姚雪垠常为某个人物的坎坷命运而老泪纵横。衡量一位作家艺术成就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是否创造出具有时代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物创造
李劼人
作家
蔡大嫂
《大波》
赵尔丰
人物形象
死水
创造人
坎坷命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那情景似在眼前……
7
作者
艾芦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32-32,共1页
那情景似在眼前……艾芦五十年代中期,重庆市对川剧界组成演出四轮流莅蓉交流演出,使我这个“戏迷”大饱眼福,印象深刻,至今难以忘怀。那段时间,三益公剧场每晚门庭若市,人流涌动,好不热闹。那情景似在眼前。当年的交流演出堪称...
那情景似在眼前……艾芦五十年代中期,重庆市对川剧界组成演出四轮流莅蓉交流演出,使我这个“戏迷”大饱眼福,印象深刻,至今难以忘怀。那段时间,三益公剧场每晚门庭若市,人流涌动,好不热闹。那情景似在眼前。当年的交流演出堪称名角荟萃、异彩纷呈。剧目既有厚实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十年代
川剧艺术
益公
《琵琶记》
王伯当
焚香记
王清廉
四十年代
周慕莲
心向往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成都茶辅历尽沧桑
8
作者
艾芦
《四川统一战线》
1995年第2期38-39,共2页
“天府之国”四川以茶铺众多闻名,而成都则是这种人文景观的集中体现。 成都的茶铺历史悠久。仅以清末到民国几十年间而言,城内外五百多条街巷,平均一条街巷就有一家茶铺;是这座古城出名的“三多”(茶铺多、人力车多、叫化子多)之一。
关键词
历尽沧桑
成都人
中山公园
街巷
游廊
洋纱
四仙桌
雷神
清洗肠胃
花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迎贤店》里的心理战
9
作者
艾芦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川剧
舞台形象
艺术生命力
表演艺术家
塑造
逝世
全文增补中
《死水微澜》的艺术生命力
被引量:
3
10
作者
艾芦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49-53,118,共6页
古今中外丰富多样的文学现象表明,每个时代都可能产生大作家,他们必定会给文学领域带来新的题材和新的形象。《死水微澜》的作者李劼人选择了一个前人未能写过的题材,这个题材来自他“几十年来所生活过,所切感过,所体验过”,而且“意义...
古今中外丰富多样的文学现象表明,每个时代都可能产生大作家,他们必定会给文学领域带来新的题材和新的形象。《死水微澜》的作者李劼人选择了一个前人未能写过的题材,这个题材来自他“几十年来所生活过,所切感过,所体验过”,而且“意义非常重大,当得起历史转捩点”的社会现实。他从当年一系列光怪陆离的现象,发掘出近代四川社会衍生出的两个对立的“土”、“特”产物:“袍哥”与“教民”。两种势力相激相荡,它们之间的起伏消长受制于北京的政治气候,而根子却在于帝国主义的操纵,这就抓住了中国近代历史的某些本质方面。在30年代的新文学创作中,这个题材可谓重大,并且新颖别致,填补了历史的空白,其开拓意义值得充分肯定。然而题材重大,并不等于作品就能成功。“写什么”与“怎么写”之间还存在着一段非常艰苦的创造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水微澜》
蔡大嫂
艺术生命力
李劼人
作家
近代四川
作品
袍哥
教民
社会人生
原文传递
题名
略论《死水微澜》中罗歪嘴与顾天成形象的塑造
被引量:
2
1
作者
艾芦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1982年第6期102-106,共5页
文摘
李劼人反映近代四川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死水微澜》,至今还是那样引人入胜、耐人咀嚼,这显然是和它特有的历史认识价值分不开的;而这又应归功于作家精心地塑造了两个相对峙的人物形象——“袍哥”罗歪嘴与“教民”顾天成。对罗歪嘴和顾天成究竟如何认识与评价呢?是从作品所反映的实际出发,还他们历史的本来面貌,还是用今天的标准去进行衡量?或者,把作品通过形象描绘已经作了揭露批判的东西加以肯定和宣扬,甚至先验地给以拔高?本文试图对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关键词
近代四川
教民
帝国主义侵略
地主阶级
封建社会
义和团
洋教
官府
田产
认识价值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写出了人物深层的内心世界——李劼人“三部曲”创造的妇女形象
被引量:
1
2
作者
艾芦
出处
《当代文坛》
1988年第1期40-43,共4页
文摘
一 文学反映的是社会生活,而社会生活的主角是人,“描写了人,也就描写了社会”(别林斯基)。一部文学作品能够成为传世之作,根本原因在于作家能创造出体现社会关系总和的人物,具有典型性的人物。
关键词
社会生活
“三部曲”
内心世界
别林斯基
典型性
社会关系总和
文学作品
李劼人
作家
根本原因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李劼人语言艺术初探
3
作者
艾芦
出处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30-34,共5页
文摘
今年6月20日,是我省著名老作家李劼人先生诞辰一百周年,本刊特发表李劼人研究者艾芦的文章,以资纪念。
关键词
李劼人
语言艺术
作家
《死水微澜》
蔡大嫂
近代四川
《大波》
《暴风雨前》
作品
“三部曲”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大波》
4
作者
艾芦
出处
《当代文坛》
1985年第10期9-14,18,共7页
文摘
一九一一年,风华正茂的李劼人积极投入了震惊中外的四川保路运动;亲身经历的实际生活,为他反映近代四川社会风貌的“三部曲”创作打下了基础。二十多年后,他连续写出了《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和《大波》。然而,由于主观和客观的原因,他的压卷之作《大波》未能达到应有的思想、艺术高度。 新中国成立后,年逾花甲的李劼人和许多老一辈作家一样,获得了新的艺术生命;党的关怀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为他“重写”《大波》提供了保证。从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初的几年间,凝聚着这位老作家全部心血的“重写”的《大波》陆续问世了。它的出现。
关键词
《大波》
赵尔丰
作家
作品
四川社会
《死水微澜》
李劼人
总督
《暴风雨前》
近代四川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军阀时期成都的社会相——略谈李劼人的几个短篇小说
5
作者
艾芦
出处
《当代文坛》
1985年第5期7-8,共2页
文摘
李劼人在他整整五十年的创作生涯中,为反映近代四川社会风貌的“三部曲”、特别是压卷之作的《大波》吐尽了心丝;而“三部曲”也为他在中国新文学史上赢得了应有的地位。随着时间的推移,李劼人的作品不仅毫不褪色,而且风姿绰约为愈来愈多的国内外人士注目。 李劼人还是一位写短篇小说的能手。四川人民出版社最近问世的《李劼人选集》第四卷,除开收入中篇小说《同情》之外,主要从他一生共有的三十多篇短篇小说中选了二十二篇。
关键词
李劼人
短篇小说
军阀
成都
“三部曲”
作品
《大波》
近代四川
中国新文学史
压卷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李劼人谈人物创造
6
作者
艾芦
出处
《当代文坛》
1983年第4期35-36,42,共3页
文摘
文学的主要描写对象是人。 古今中外,许多作家都曾为自己作品里的人物创造而呕心沥血,惨淡经营;福楼拜为爱玛的自杀仿佛自己的嘴里也有了砒霜,姚雪垠常为某个人物的坎坷命运而老泪纵横。衡量一位作家艺术成就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是否创造出具有时代感。
关键词
人物创造
李劼人
作家
蔡大嫂
《大波》
赵尔丰
人物形象
死水
创造人
坎坷命运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那情景似在眼前……
7
作者
艾芦
出处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32-32,共1页
文摘
那情景似在眼前……艾芦五十年代中期,重庆市对川剧界组成演出四轮流莅蓉交流演出,使我这个“戏迷”大饱眼福,印象深刻,至今难以忘怀。那段时间,三益公剧场每晚门庭若市,人流涌动,好不热闹。那情景似在眼前。当年的交流演出堪称名角荟萃、异彩纷呈。剧目既有厚实凝...
关键词
五十年代
川剧艺术
益公
《琵琶记》
王伯当
焚香记
王清廉
四十年代
周慕莲
心向往之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成都茶辅历尽沧桑
8
作者
艾芦
出处
《四川统一战线》
1995年第2期38-39,共2页
文摘
“天府之国”四川以茶铺众多闻名,而成都则是这种人文景观的集中体现。 成都的茶铺历史悠久。仅以清末到民国几十年间而言,城内外五百多条街巷,平均一条街巷就有一家茶铺;是这座古城出名的“三多”(茶铺多、人力车多、叫化子多)之一。
关键词
历尽沧桑
成都人
中山公园
街巷
游廊
洋纱
四仙桌
雷神
清洗肠胃
花园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迎贤店》里的心理战
9
作者
艾芦
出处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川剧
舞台形象
艺术生命力
表演艺术家
塑造
逝世
分类号
J82 [艺术—戏剧戏曲]
全文增补中
题名
《死水微澜》的艺术生命力
被引量:
3
10
作者
艾芦
出处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49-53,118,共6页
文摘
古今中外丰富多样的文学现象表明,每个时代都可能产生大作家,他们必定会给文学领域带来新的题材和新的形象。《死水微澜》的作者李劼人选择了一个前人未能写过的题材,这个题材来自他“几十年来所生活过,所切感过,所体验过”,而且“意义非常重大,当得起历史转捩点”的社会现实。他从当年一系列光怪陆离的现象,发掘出近代四川社会衍生出的两个对立的“土”、“特”产物:“袍哥”与“教民”。两种势力相激相荡,它们之间的起伏消长受制于北京的政治气候,而根子却在于帝国主义的操纵,这就抓住了中国近代历史的某些本质方面。在30年代的新文学创作中,这个题材可谓重大,并且新颖别致,填补了历史的空白,其开拓意义值得充分肯定。然而题材重大,并不等于作品就能成功。“写什么”与“怎么写”之间还存在着一段非常艰苦的创造过程。
关键词
《死水微澜》
蔡大嫂
艺术生命力
李劼人
作家
近代四川
作品
袍哥
教民
社会人生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C95-4 [社会学—民族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略论《死水微澜》中罗歪嘴与顾天成形象的塑造
艾芦
《社会科学研究》
1982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写出了人物深层的内心世界——李劼人“三部曲”创造的妇女形象
艾芦
《当代文坛》
198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李劼人语言艺术初探
艾芦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论《大波》
艾芦
《当代文坛》
198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军阀时期成都的社会相——略谈李劼人的几个短篇小说
艾芦
《当代文坛》
198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李劼人谈人物创造
艾芦
《当代文坛》
198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那情景似在眼前……
艾芦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199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成都茶辅历尽沧桑
艾芦
《四川统一战线》
199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迎贤店》里的心理战
艾芦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00
0
全文增补中
10
《死水微澜》的艺术生命力
艾芦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89
3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