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双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被引量:6
1
作者 芦宇苗 《教育探索》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4-35,共2页
情感因素在双语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一系列措施要尽可能地克服消极情感因素,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发挥积极情感的作用,从而提高双语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 双语教学 消极情感 积极情感 培养
下载PDF
三言二拍中的监生形象探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芦宇苗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75-177,共3页
在“三言”、“二拍”中,小说作者塑造的一系列监生形象,主要有以下三个特征:一、生性风流,贪恋女色。二、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三、贪图钱财,不择手段。监生形象所具有的这些特征之所以在小说中如此艺术地逼真地体现并得到当时社会上的... 在“三言”、“二拍”中,小说作者塑造的一系列监生形象,主要有以下三个特征:一、生性风流,贪恋女色。二、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三、贪图钱财,不择手段。监生形象所具有的这些特征之所以在小说中如此艺术地逼真地体现并得到当时社会上的广泛认可,一方面因为监生这一形象本身具有一定的现实性,是明代中后期相当一部分人通过金钱财物获取功名地位的真实写照,另一方面与作者本人的经历、作者的小说创作观及其社会舆论对监生种种劣行的态度与看法有很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言 二拍 监生
下载PDF
明代书坊主的推销手段在通俗小说传播上的运用 被引量:2
3
作者 芦宇苗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31-33,共3页
明中叶,通俗小说泛传播,书坊主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为了扩大通俗小说的传播,书坊主们通过多种手段打开销路,扩大市场。书坊的这些做法在客观上起到了扩大通俗小说影响的作用。
关键词 书坊主 推销手段 通俗小说
下载PDF
论明清时期的昆山望族
4
作者 芦宇苗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第20期46-47,共2页
在浓厚文化底蕴与教育氛围的长期熏染下,明清时期的昆山望族具有文化望族的特质。望族除了财势与声望之外,往往与科举有密切的关系。在儒家思想的教育下,明清昆山的望族成员多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不仅为当地... 在浓厚文化底蕴与教育氛围的长期熏染下,明清时期的昆山望族具有文化望族的特质。望族除了财势与声望之外,往往与科举有密切的关系。在儒家思想的教育下,明清昆山的望族成员多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不仅为当地乃至全国树立了科举兴业、品行端正的典范,而且著书立说、品鉴典籍,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学术遗产。此外,其独特的个性气质、精神风貌往往备受世人推崇,成为后人垂范的楷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昆山 望族 科举
下载PDF
魏晋文人宣传意识与传播途径
5
作者 芦宇苗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 2006年第10期58-61,共4页
魏晋时期,随着文人思想的解放,文学自身的发展,文人尽情发挥自己的文学才华,并且通过多种途径扩大文学作品的影响,以多种方式和手段自觉宣传文学作品,在有限的现实条件下,尽可能地让文学作品传播久远。而在文人们各尽所能推广文... 魏晋时期,随着文人思想的解放,文学自身的发展,文人尽情发挥自己的文学才华,并且通过多种途径扩大文学作品的影响,以多种方式和手段自觉宣传文学作品,在有限的现实条件下,尽可能地让文学作品传播久远。而在文人们各尽所能推广文学作品的同时,也推动了文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 文学作品 文人 传播 意识 途径
下载PDF
困惑与超脱——从“和陶”探索苏轼心灵轨迹
6
作者 芦宇苗 《彭城职业大学学报》 2003年第1期64-68,共5页
“和陶诗”是苏东坡追和陶渊明诗韵而创作的诗歌,现存124首,是诗人在生命的最后十年内,主要于扬州、惠州、儋州三地完成的。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具体论述“和陶诗”绝非东坡单纯模拟陶渊明诗风的作品,而是宋以来诗坛主平淡之... “和陶诗”是苏东坡追和陶渊明诗韵而创作的诗歌,现存124首,是诗人在生命的最后十年内,主要于扬州、惠州、儋州三地完成的。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具体论述“和陶诗”绝非东坡单纯模拟陶渊明诗风的作品,而是宋以来诗坛主平淡之风的大背景下,苏轼平淡诗论的一种艺术实践,陶渊明的诗歌,符合苏轼的审美理想;尤其重要的是,“和陶诗”的创作是东坡晚年贬谪生涯中,借学陶、和陶来消解胸中抑郁的一种较有效的方式。它对于我们了解诗人诗歌创作的全貌和诗人晚年的生活状况和思想状态,有不可低估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和陶诗” 陶渊明 诗歌评论 审美
下载PDF
韩愈“以文为诗”的气势美及影响
7
作者 芦宇苗 《彭城职业大学学报》 2002年第1期69-71,共3页
“以文为诗”至韩愈形成一种有影响的创作倾向绝非偶然,这一创作倾向与其“气盛言宜”的文学主张相结合,又使其诗体现出一种宏伟磅礴的气势,使韩愈的高心劲气淋游而出。他在李白、李甫之后力图开辟新境界,树立自己的新诗风,开启了... “以文为诗”至韩愈形成一种有影响的创作倾向绝非偶然,这一创作倾向与其“气盛言宜”的文学主张相结合,又使其诗体现出一种宏伟磅礴的气势,使韩愈的高心劲气淋游而出。他在李白、李甫之后力图开辟新境界,树立自己的新诗风,开启了一代宋诗,其诗启后之功不可抹煞,影响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愈 气势美 诗风 创作倾向 宋诗
下载PDF
悲怆婉丽 清空闲远——王伯稠诗歌创作风格探析
8
作者 芦宇苗 《黑河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91-93,共3页
王伯稠是明代中后期昆山诗人,一生经历坎坷,尤喜为诗,创作颇丰。作为备受王世贞盛赞的"四十子"之一,诗人严格践行复古派重格调的诗歌创作原则。王伯稠诗作数量多且诗体丰富,尤其擅长乐府古诗与绝句,其诗或清空闲远,豪逸潇洒,... 王伯稠是明代中后期昆山诗人,一生经历坎坷,尤喜为诗,创作颇丰。作为备受王世贞盛赞的"四十子"之一,诗人严格践行复古派重格调的诗歌创作原则。王伯稠诗作数量多且诗体丰富,尤其擅长乐府古诗与绝句,其诗或清空闲远,豪逸潇洒,或悲怆委婉,富有深意。常用诗句寄托其对故乡的深厚情感,对人生际遇的深刻体会,读之令人感喟不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山 王伯稠 诗歌
下载PDF
苏东坡“和陶诗”艺术风格论略
9
作者 芦宇苗 《彭城职业大学学报》 2004年第1期24-26,共3页
苏东坡“和陶诗”艺术成就颇高,它是“绚烂之极”后而造的“平淡”,蕴含着丰富的感情和色调:诗风平淡,感情真笃;超然淡泊,意与境合;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写景传神,时见佳句。研究苏东坡“和陶诗”的艺术风格,对于了解诗人晚年... 苏东坡“和陶诗”艺术成就颇高,它是“绚烂之极”后而造的“平淡”,蕴含着丰富的感情和色调:诗风平淡,感情真笃;超然淡泊,意与境合;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写景传神,时见佳句。研究苏东坡“和陶诗”的艺术风格,对于了解诗人晚年诗歌创作的全貌有不可低估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东坡 “和陶诗” 陶渊明 诗歌评论 艺术风格
下载PDF
美育与古代文学课堂教学
10
作者 芦宇苗 《消费导刊》 2008年第19期193-193,共1页
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美育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本文将深入探讨教师在古代文学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一系列创造性的方法与手段,将课堂教学美育与古代文学教学有机结合,以增强学生的审美修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 美育 古代文学 课堂教学 创造性
下载PDF
论谢章铤对稼轩词的解读
11
作者 芦宇苗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80-83,共4页
清代词学家谢章铤在其词论中对辛稼轩极为推崇,其词论中对稼轩词的内容与创作技法、艺术风格等方面有诸多阐述与评价。具体归纳为:一、立足忠君观念,高扬爱国精神;二、深入社会生活,展现现实主题;三、注重词人学养,追求多样风格... 清代词学家谢章铤在其词论中对辛稼轩极为推崇,其词论中对稼轩词的内容与创作技法、艺术风格等方面有诸多阐述与评价。具体归纳为:一、立足忠君观念,高扬爱国精神;二、深入社会生活,展现现实主题;三、注重词人学养,追求多样风格。通过谢章铤对稼轩词的解读,一方面使我们对其创作主张有更为客观深入的了解;另一方面,也使我们对辛稼轩的创作风格有更加透彻的感悟与体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章铤 解读 稼轩词
下载PDF
论谢章铤词学的审美取向
12
作者 芦宇苗 《消费导刊》 2008年第6期207-208,共2页
清代词学家谢章铤,其词论中对词的内容与创作技法、艺术风格等方面有诸多阐述与评价。具体归纳为:一立足忠君观念,高扬爱国精神;二、深入社会生活,展现现实主题;三、注重词人学养,追求多样风格。
关键词 谢章铤 词学 审美取向
下载PDF
论朱柏庐的读书观及其现实意义
13
作者 芦宇苗 《中学教学参考》 2018年第27期88-89,共2页
朱柏庐是清代著名理学家、教育家,他隐居家乡昆山潜心治学,传授学问,因此而名扬天下.他的读书观是他成就渊博学识的根基.首先,他勤奋好学,珍惜时光,在读书治学上持之以恒;其次,他十分注重读书学习的态度、内容与方法;第三,他将读书与义... 朱柏庐是清代著名理学家、教育家,他隐居家乡昆山潜心治学,传授学问,因此而名扬天下.他的读书观是他成就渊博学识的根基.首先,他勤奋好学,珍惜时光,在读书治学上持之以恒;其次,他十分注重读书学习的态度、内容与方法;第三,他将读书与义理有机结合在一起.朱柏庐通过踏实学习,广泛涉猎,成为当地乃至天下读书人的典范.他的读书观对当今社会仍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柏庐 读书观 现实意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