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外术后机械通气病人气管插管的护理 被引量:1
1
作者 芦昌慧 孙平 王丽琴 《医疗装备》 2002年第1期34-34,共1页
关键词 心内直视手术 心血管疾病 机械通气 气管插管 护理
下载PDF
烧伤病人使用翻身床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1
2
作者 芦昌慧 孙玉凯 《医疗装备》 2002年第10期62-62,共1页
关键词 烧伤 病人 使用 翻身床 护理
下载PDF
在肝素抗凝的连续肾脏替代治疗中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适宜时间的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马驰骋 芦昌慧 +5 位作者 刘爱军 路平 牟伟 张慧明 刘平丽 陈博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1992-1993,1996,共3页
目的研究在连续肾脏替代治疗中采用肝素抗凝过程中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适宜时间范围。方法对比分析使用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和连续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的88例危重患者的320次过滤时间段中滤器寿命和出血并... 目的研究在连续肾脏替代治疗中采用肝素抗凝过程中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适宜时间范围。方法对比分析使用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和连续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的88例危重患者的320次过滤时间段中滤器寿命和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在所有用肝素治疗的患者中滤器凝血的总发生率为30.5/1 000 h,在APTT为35~44 s时,滤器凝血发生率为90.9/1 000 h;APTT为45~54 s时,滤器凝血发生率为38.2/1 000 h;APTT为55~69 s时,滤器凝血发生率为25.1/1 000 h;APTT≥70 s时,滤器凝血发生率为18.8/1000 h,不同APTT时滤器凝血发生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血的总发生率为6.2/1 000 h。APTT为35~44 s时,出血发生率为3.0/1 000 h,APTT45~54 s和APTT延长到55~69 s时的出血发生率分别为4.9/1 000 h和5.1/1 000 h,≥70 s时出血发生率明显增加,为9.8/1 000 h,不同APTT时患者出血发生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发生率随APTT的延长而逐渐增高。采用CVVH治疗者和采用CVVHDF治疗者比较,滤器寿命及患者出血发生率间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APTT为55~69 s时,肝素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肾脏替代治疗 抗凝 肝素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下载PDF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1
4
作者 孙平 芦昌慧 王新 《中国厂矿医学》 2003年第5期418-419,共2页
关键词 食管癌 贲门癌 术后吻合口瘘 原因 护理 饮食指导
下载PDF
法乐四联症术后并发灌注肺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1
5
作者 孙平 王新 芦昌慧 《齐鲁护理杂志》 2000年第1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法乐四联症 手术后 并发症 灌注肺 治疗
下载PDF
高频电切针透壁打孔对犬缺血心肌的血管重建
6
作者 戴炳光 徐巨林 +5 位作者 蔡茗叶 曲崎 张经国 张峰 芦昌慧 杨岷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596-599,共4页
目的:在犬的急性缺血心肌上,用高频电切针做透壁性打孔,观察心肌血管重建.方法:健康杂种犬30只,体质量(12.36±2.68)kg,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结扎组:结扎前降支第二对角分支以下及回旋支近心尖部分支后关胸.针刺组:先超声测量左室... 目的:在犬的急性缺血心肌上,用高频电切针做透壁性打孔,观察心肌血管重建.方法:健康杂种犬30只,体质量(12.36±2.68)kg,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结扎组:结扎前降支第二对角分支以下及回旋支近心尖部分支后关胸.针刺组:先超声测量左室壁厚度,相同于结扎组结扎心脏后,用直径1mm的针头间隔1cm在缺血区打孔(10.10±1.35)个.电针组:针头连接120~160W高频电切能量,相同于针刺组结扎后,在缺血区打孔(9.80±1.69)个.手术后分别于1d,1,2,4和8wk将实验犬处死2只,透射电镜和光镜检查心肌.结果:结扎组的2只犬术后7~23h死亡,1只死于菌痢,1只死因不明.3只犬在打孔时出现短阵室上速.未发现心腔内血栓形成和瓣膜损害.手术后1~2wk,光镜下电针组仍可见针孔,主要是炎症反应较针刺组严重;电镜观察:电针组心肌线粒体损害轻于针刺组,2组皆轻于结扎组(P<0.05).手术后4,8wk光镜观察:血管密度电针组优于针刺组和结扎组(P<0.05);电针组与针刺组纤维化无明显差别,但皆与结扎组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4,8wk电镜观察:电针组与针刺组线粒体损害轻于结扎组(P<0.05).结论:高频电切针透壁打孔兼有电热能和机械能.120~160W是适宜的能量,热损伤较小,未发现明显炭化层.1~2wk观察到孔道是开放的,随后肉芽组织增生,毛细血管增生,2wk后电针孔道被肉芽组织填塞,产生纤维化.高频电切针透壁打孔的机制类似于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TMLR),对缺血心肌血管重建是有效的,效果优于针刺打孔.该方法安全、简单、价廉,可以取代激光打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血管重建术 激光 血管生成 纤维化 心肌缺血 电外科
下载PDF
两种方法治疗瘢痕疙瘩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孙玉凯 李中华 +3 位作者 王海琴 芦昌慧 杨波 王一民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5-89,共5页
目的比较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32P敷贴和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0例瘢痕疙瘩患者,采用随机、开放的前瞻性研究方法,将其分为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32P敷贴组(A组,36例)和二氧化碳点... 目的比较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32P敷贴和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0例瘢痕疙瘩患者,采用随机、开放的前瞻性研究方法,将其分为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32P敷贴组(A组,36例)和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组(B组,34例)。2组均先采用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后采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进行换药。创面愈合24 h内,A组给予^32P敷贴0.4-0.8 MBQ/cm^2治疗,B组行局部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治疗,每月1次,连用3次。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患者满意度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A组的治愈率和满意度高于B组的治愈率和满意度(χ^2=5.884,t=2.193,P〈0.05);A、B两组患者治疗后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疼痛评分、瘙痒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t=30.070、14.797、11.889,t=18.049、10.016、8.290,P〈0.01),治疗后A组上述评分均低于B组(t=5.861、5.480、3.069,P〈0.01)。结论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32P敷贴治疗,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症状,但技术有待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疙瘩 点阵激光 3^2P敷贴 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瘢痕疙瘩放射治疗的疗效与皮肤张力的关系 被引量:8
8
作者 李中华 王海琴 +3 位作者 孙玉凯 芦昌慧 杨波 王一民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8-81,共4页
目的比较低张力、高张力部位瘢痕疙瘩、放射剂量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探讨放射治疗的最优方式。方法选取48例瘢痕疙瘩患者,其中25例有2处瘢痕位于高张力区:胸部、肩部、耻骨部;23例有2处瘢痕位于低张力区:耳部、颌颈部,采用随机、开放、自... 目的比较低张力、高张力部位瘢痕疙瘩、放射剂量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探讨放射治疗的最优方式。方法选取48例瘢痕疙瘩患者,其中25例有2处瘢痕位于高张力区:胸部、肩部、耻骨部;23例有2处瘢痕位于低张力区:耳部、颌颈部,采用随机、开放、自身对照的前瞻性研究方法,分为高剂量组(A组)、低剂量组(B组)。患者均首先采用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创面愈合24 h内,给予采用32P敷贴器治疗,A组和B组分别给予7 Gy、5 Gy,共3次,放射总剂量分别为21 Gy、15 Gy。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1低张力区:A组患者治愈率(95.2%)和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5.21±0.78),与B组患者治愈率(80.9%)和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5.43±0.5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43,t=1.069,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1.4%)高于B组(38.1%),χ2=4.709,P<0.05;2高张力区:A组患者治愈率(75.0%)和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5.56±0.51)优于B组患者治愈率(41.7%)和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6.96±0.71),χ2=5.486,t=7.846,P<0.05。结论瘢痕疙瘩应根据不同位置采取不同放射剂量。对于低张力区瘢痕疙瘩分3次给予15 Gy,高张力区瘢痕疙瘩分3次给予21 Gy,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疙瘩 点阵激光 32P敷贴 张力 放射剂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