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效果及对血小板生成素和免疫细胞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芮明忠 王子妍 芦茜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22期55-58,共4页
目的探讨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效果及对血小板生成素和免疫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20年10月江西省上饶市立医院收治的40例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20例)... 目的探讨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效果及对血小板生成素和免疫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20年10月江西省上饶市立医院收治的40例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0例)。对照组采用长春新碱、地塞米松联合表柔比星治疗,观察组采用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免疫抑制因子[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17(IL-17)]、免疫细胞(CD3^(+)CD4^(+)、CD3^(+)CD8^(+)和CD3^(+)CD4^(+)/CD3^(+)CD8^(+))、血小板生成素(TPO)、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L-6、IL-17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D3^(+)CD4^(+)、CD3^(+)CD4^(+)/CD3^(+)CD8^(+)高于对照组,CD3^(+)CD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TPO、TGF-β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效果显著,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免疫抑制因子水平,还能够改善患者的免疫细胞水平,适合在临床进行实施和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多发性骨髓瘤 临床疗效 血小板生成素 白介素-6 影响
下载PDF
HIF-1a、IGF1、VEGF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芮明忠 芦茜 王子妍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第11期86-87,共2页
目的:检测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缺氧诱导因子-1a(HIF-1a)、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MM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8月间在上饶市立医院血液科就诊的初诊M... 目的:检测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缺氧诱导因子-1a(HIF-1a)、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MM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8月间在上饶市立医院血液科就诊的初诊MM患者2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于同科室选取1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的骨髓单个核细胞,检测细胞中的HIF-1a,IGF1,VEGF表达水平以及预后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健康志愿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骨髓单个核细胞HIF-1a、IGF1、VEGF表达水平均显著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红蛋白(Hb)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F-1a、IGF1、VEGF在MM患者中高表达,较健康志愿者明显升高,因此,患者的HIF-1a、IGF1,VEGF检查结果可作为MM诊断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缺氧诱导因子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血清bFGF、IL-32水平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3
作者 芮明忠 芦茜 《当代医学》 2021年第35期95-97,共3页
目的分析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白细胞介素-32(IL-32)水平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50例MDS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患者血清bFGF、IL-32水平,根据预后状... 目的分析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白细胞介素-32(IL-32)水平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50例MDS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患者血清bFGF、IL-32水平,根据预后状况分为预后不良组(n=13)与预后良好组(n=37),分析血清bFGF、IL-32水平与MDS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50例MDS患者中预后不良13例,发生率为26.00%;预后不良组血清b FGF、IL-32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血清bFGF、IL-32水平单独及联合预测MDS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均>0.7,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且联合检测效果最佳。结论血清bFGF、IL-32水平与MDS患者预后存在相关性,即血清bFGF、IL-32水平升高可能会增加MDS患者预后不良风险,临床可通过检测血清bFGF、IL-32水平预测MDS患者预后情况,对未来干预及改善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白细胞介素 预后
下载PDF
细胞间隙连接在多发性骨髓瘤SP细胞生物学行为中的作用
4
作者 王子妍 张晓慧 +2 位作者 芮明忠 周敏 傅晋翔 《药学实践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326-334,共9页
目的观察不同来源间充质干细胞(MSCs)中由连接蛋白43(Cx43)组成的细胞间隙连接(GJIC)及其介导的信号对多发性骨髓瘤(MM)侧群细胞(SP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分离培养不同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应用流式细胞术... 目的观察不同来源间充质干细胞(MSCs)中由连接蛋白43(Cx43)组成的细胞间隙连接(GJIC)及其介导的信号对多发性骨髓瘤(MM)侧群细胞(SP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分离培养不同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应用流式细胞术分选MM细胞株RPMI 8266的SP细胞;采用RT-PCR技术及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来源MSCs、RPMI 8266、SP细胞中Cx43基因及蛋白水平表达;直接共培养观察不同来源MSCs对SP细胞周期、Cx43蛋白表达、体外集落形成能力、干细胞相关基因表达、细胞因子分泌和耐药的变化以及加入连接通道抑制剂18α甘草次酸(α-GA)后的影响。结果MM-MSCs与ND-MSCs形态及表型无明显区别,与RPMI 8266细胞均表达较高水平的Cx43;与MM-MSCs共培养可使更多SP细胞进入G0期(P<0.001),SP细胞的c-myc、KIF4和SOX2基因表达显著上调,而Oct-4基因表达下调,加入α-GA后,c-myc、KIF4和SOX2均有不同程度下调,但无显著性差别;使Cx43表达上调,分别为(31.00±2)%和(39.00±2)%;使体外集落形成能力上调,加入α-GA可部分抑制该作用;RPMI 8266存在少量c-myc、KIF4、SOX2和Oct-4基因表达,SP细胞亚群中该类基因明显上调,MM-MSCs分泌高水平的白介素(IL)-6,与SP细胞共培养后,其上清液中IL-6、IL-10及TGF-β表达上调(P=0.0072,P=0.037);bFGF和IL-17则无明显变化。加入α-GA后,上清液中IL-6、IL-10和TGF-β水平降低;MM细胞对硼替佐米诱导的凋亡敏感,但SP细胞敏感性较差,与MM-MSCs共培养显著减少硼替佐米介导的细胞凋亡,加入α-GA可部分恢复MM细胞对硼替佐米的敏感性。结论MM-MSCs与多发性骨髓瘤SP细胞上调Cx43蛋白表达,形成更多GJIC,并通过改变MSCs细胞因子分泌谱,促进SP细胞增殖和耐药,可能是最终导致MM复发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细胞间隙连接 肿瘤微环境
下载PDF
亚低温对心肺复苏大鼠海马神经细胞活性氧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和自噬相关蛋白轻链3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陆件 钱会银 +7 位作者 刘励军 周保纯 肖盐 毛锦宁 安国印 芮明忠 王涛 朱昌来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35-641,共7页
目的:观察亚低温(MH)对心肺复苏(CPR)后海马神经细胞活性氧(ROS)产生量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 mRNA和自噬相关蛋白轻链3(LC3)表达的影响。方法65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2组:空白对照组(BC... 目的:观察亚低温(MH)对心肺复苏(CPR)后海马神经细胞活性氧(ROS)产生量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 mRNA和自噬相关蛋白轻链3(LC3)表达的影响。方法65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2组:空白对照组(BC,n=5);CPR组(n=60)。CPR组制作窒息法心肺复苏模型,在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再随机分为2组:常温CPR组(NT)和低温CPR组(HT)。NT组在ROSC后保持37℃恒温,HT组在ROSC后立即行低温32℃干预4 h。根据观察时点的不同,再将两组CPR组随机分2个亚组:即 ROSC后12 h和24 h组(NT-12,NT24,HT-12,HT-24)。到达观察时点先对存活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然后立即取双侧海马组织,应用流式法检测大鼠海马单细胞悬液ROS水平。利用透射电镜观察海马神经细胞细胞核和线粒体的超微结构形态学变化。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测定海马神经细胞caspase-3mRNA的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B)测定海马神经细胞LC3蛋白水平。应用SPSS 19.0软件包,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 ±s)表示,两组间均数比较用成组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60只大鼠中有44只(73%)成功ROSC,存活到观察时点的有33只大鼠(55%)。NT和HT组各时点的NDS明显低于BC组(F=8.107,P<0.05),HT-12和HT-24组的NDS与相同时点的NT组比较有显著提高(t=9.692,P<0.01;t=14.374,P<0.01)。NT和HT组各时点的ROS产生量明显高于BC组(F=16.824,P<0.05),而HT-12和HT-24组的升高程度则明显低于相同时点的NT组大鼠(t=9.836,P<0.01;t=7.499,P<0.01)。NT和HT组各时点的caspase-3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BC组(F=24.527,P<0.05),而HT-12和 HT-24组的升高程度则明显低于相同时点的 NT 组大鼠(t =6.935,P<0.01;t=4.317,P<0.01)。NT 和 HT 组各时点的 LC3B-Ⅱ/Ⅰ的表达量明显高于 BC 组(F=6.584,P<0.05),而 HT-12和 HT-24组的升高程度则明显低于相同时点的 NT 组大鼠(t=10.836,P<0.001;t=2.653,P=0.02)。NT组海马神经细胞核和线粒体的形态学变化较BC组有明显改变,HT组海马神经细胞核和线粒体与相同时点NT组比较损伤有所减轻。结论 MH能减轻ROSC后大鼠脑神经细胞损伤并提高其神经功能,其机制之一是减少了CPR后大鼠神经细胞ROS的产生,并通过抑制caspase-3和LC3的表达使神经细胞凋亡和自噬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低温 心肺复苏 活性氧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轻链3 自噬 Caspase-3 LC3
原文传递
罗格列酮对骨髓瘤细胞HIF1α和IGF1mRNA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
6
作者 芮明忠 付天文 +2 位作者 刘英 黄海雯 傅晋翔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41-644,共4页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作用后骨髓瘤细胞HIF1α和IGF1 mRNA表达水平,探讨罗格列酮抑制骨髓瘤血管形成的可能机制.方法 以骨髓瘤细胞系RPMI 8226细胞及5例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浆细胞(CD138免疫磁珠筛选,作为骨髓瘤原代细胞)为研究对象...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作用后骨髓瘤细胞HIF1α和IGF1 mRNA表达水平,探讨罗格列酮抑制骨髓瘤血管形成的可能机制.方法 以骨髓瘤细胞系RPMI 8226细胞及5例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浆细胞(CD138免疫磁珠筛选,作为骨髓瘤原代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RT-PCR法检测用不同浓度(10、20、40 μmol/L)罗格列酮处理前后骨髓瘤细胞HIF1α、IGF1 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AKT和ERK蛋白磷酸化和非磷酸化表达的情况.同时以5例缺铁性贫血患者的骨髓单个核细胞为对照组.结果 RPMI8226细胞和骨髓瘤原代细胞HIF1α和IGF1 mRN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罗格列酮浓度为20 μmol/L处理48 h后,与对照组相比,RPMI 8226细胞中HIF1α、IGF1 mRNA相对表达水平分别由1.21±0.08和0.62±0.06降至0.75±0.06和0.32±0.04,骨髓瘤原代细胞中HIF1α、IGF1mRNA表达水平分别由2.02±0.16和1.92±0.13降至0.53±0.04和0.58±0.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且呈剂量依赖性;10、20、40 μmol/L罗格列酮均可抑制RPMI8226细胞pAKT、pERK蛋白的表达,然而对骨髓瘤原代细胞T-AKT和T-ERK蛋白表达没有明显影响.结论 罗格列酮可抑制HIF1α、IGF1 mRNA的表达,降低pAKT和pERK蛋白的表达可能是其抑制肿瘤血管形成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格列酮 多发性骨髓瘤 基因 HIF1α 基因 IGF1
原文传递
肠病相关性T细胞淋巴瘤一例
7
作者 刘英 芮明忠 +3 位作者 付天文 张永胜 刘睿 黄海雯 《江苏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60-861,共2页
肠病相关T细胞淋巴瘤(EATL)来源于小肠上皮细胞,人群发病率低,恶性程度大,疾病进展快,预后极差,中位生存期大约7.5个月。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误诊率高,且通常一般状态差,对治疗耐受性差,暂时缺乏标准的治疗方案。本文报道一... 肠病相关T细胞淋巴瘤(EATL)来源于小肠上皮细胞,人群发病率低,恶性程度大,疾病进展快,预后极差,中位生存期大约7.5个月。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误诊率高,且通常一般状态差,对治疗耐受性差,暂时缺乏标准的治疗方案。本文报道一例EAT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病相关T细胞淋巴瘤 相关性 小肠上皮细胞 中位生存期 症状不典型 治疗耐受性 恶性程度 疾病进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