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媒体对传统文化传播的作用和意义--以越剧为例 被引量:7
1
作者 廖亮 花晖 《传媒》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56-58,共3页
新媒体的兴起,对于传统文化的发展传承而言,是挑战也是机遇。我国戏曲艺术作为传统文化的精髓,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但目前受到观众老龄化问题的严重困扰,因此,
关键词 传统文化 新媒体 文化传播 越剧 意义 老龄化问题 戏曲艺术 观众
下载PDF
全景深描与情境构建:都市民族志纪录片的范式更新 被引量:1
2
作者 花晖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5-118,共4页
承继"深描"范式,由人类学视角研究民族志影像的纪录与传播,探讨民族志纪录片进入城市田野后本体论与方法论的更新:一方面,以社会事件与个体经验为切入口寻求影像样本,以微观考察与整体观纪录相互映射的方式,实现全球化背景下... 承继"深描"范式,由人类学视角研究民族志影像的纪录与传播,探讨民族志纪录片进入城市田野后本体论与方法论的更新:一方面,以社会事件与个体经验为切入口寻求影像样本,以微观考察与整体观纪录相互映射的方式,实现全球化背景下都市的全景刻画;另一方面,借助积极"在场"乃至主位表述,书写民族志的互动文本,并通过"情境媒体"传达感觉等一切细节,将观者带回田野,实现文化展演与翻译穿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志 纪录片 深描范式 全景观 情境传播
下载PDF
颠覆与重构:VR电影语言的演进 被引量:2
3
作者 花晖 《未来传播》 2020年第1期23-30,共8页
VR技术与电影艺术的融合,带来了人类观感的极致体验。但镜头消解、互动叙事等一系列问题,颠覆了传统电影的视觉语法和叙事规则,使得VR电影创作陷入了困境。文章以符号系统与叙事体系为切入口,探讨总结了电影语言在VR技术下的演变规律。... VR技术与电影艺术的融合,带来了人类观感的极致体验。但镜头消解、互动叙事等一系列问题,颠覆了传统电影的视觉语法和叙事规则,使得VR电影创作陷入了困境。文章以符号系统与叙事体系为切入口,探讨总结了电影语言在VR技术下的演变规律。视、听、触、味等多元形态均被纳入了VR电影符号系统,大大扩充了VR电影语言的容量,重构了VR电影完整的感知场景;同时,上述符号相互协调、呼应,共同实现立体空间内的注意力引导;在多体感引导的基础上,VR电影借助情节空间密度展开叙事,并形成了任务驱动、人物驱动等多种叙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R电影 符号系统 叙事体系
下载PDF
浅析实验法科普影视作品的制作模式 被引量:1
4
作者 花晖 《艺术科技》 2014年第3期101-101,共1页
近年来实验法科普影视大行其道,此类作品抛开传统科普影片中的专家讲解、数据分析,着眼于场景再现,以直观易懂的实验画面激发观众思维。结构上以流言或悬疑为由头,以实验或模拟为基石、以肯定或破解为论断,强调解谜般的叙事流程,并运用... 近年来实验法科普影视大行其道,此类作品抛开传统科普影片中的专家讲解、数据分析,着眼于场景再现,以直观易懂的实验画面激发观众思维。结构上以流言或悬疑为由头,以实验或模拟为基石、以肯定或破解为论断,强调解谜般的叙事流程,并运用大量特效拍摄技术,吸收剧情片中惯用的交叉蒙太奇等剪接手法,辅助以震撼感官的视听效果,令观众对于片中传播的科学道理过目难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普影视 实验法 制作模式
下载PDF
VR技术的现行缺陷与发展图景 被引量:2
5
作者 花晖 《传播力研究》 2018年第18期251-251,共1页
VR技术发展至今,进入了一个新的瓶颈期,诸多的现行缺陷导致了用户体验的重大缺陷。本文对于现行VR技术短板进行了梳理与理论阐述,并对于其发展做出了展望,以期对VR技术的不断完善与更新,提供具有借鉴意义的参考。
关键词 VR 现行缺陷 发展图景
下载PDF
由TED刍论科普讲坛影像化
6
作者 花晖 《新闻研究导刊》 2014年第13期57-57,67,共2页
"TED讲坛"是当前网络上备受关注的科普系列短片,其本质为科普演讲的影像纪录。虽然形式单调、亦缺乏影音效果,但其通过多元化选题、微篇幅阐述、情绪化代入、共享化传播,切合了现今科学知识的传播规律与受众的观影习惯,从而... "TED讲坛"是当前网络上备受关注的科普系列短片,其本质为科普演讲的影像纪录。虽然形式单调、亦缺乏影音效果,但其通过多元化选题、微篇幅阐述、情绪化代入、共享化传播,切合了现今科学知识的传播规律与受众的观影习惯,从而获得了广泛的认可。本文通过对TED的案例分析,尝试为科普讲坛影像化定义新的制作标准,并为本土此类制作带去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D 科普讲坛 影像化
下载PDF
虚拟现实视域下科教影视的创作突破 被引量:1
7
作者 廖亮 花晖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1-30,共10页
虚拟现实技术的兴起与成熟,为影视创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革新。基于沉浸性、互动性、想象性这三大重要属性,现有虚拟现实在视觉体验上,已经打破了传统影视的边框禁锢,将沉浸感推上新的阶段;而大量互动元素的加入,更将观影过程中的控制权... 虚拟现实技术的兴起与成熟,为影视创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革新。基于沉浸性、互动性、想象性这三大重要属性,现有虚拟现实在视觉体验上,已经打破了传统影视的边框禁锢,将沉浸感推上新的阶段;而大量互动元素的加入,更将观影过程中的控制权限交给了观者,从而形成了带有游戏性质的观影探索进程。这种全新的影像表现与信息交互途径,无疑为科教影视的创作与传播开辟了新的天地。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强调奇观效果的科教影视可以增进感官刺激,同时在形式上真正达至寓教于乐的科教效果。随着多元官感、多屏互动、群落社交以及人工智能的进一步融汇,虚拟现实技术将塑造全新形态的科教影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科教影视 影像表现 信息交互
下载PDF
哪吒重生:少年英雄银幕演化与自我超越——基于动画电影的研究
8
作者 JESSICA LIN 花晖 《西部广播电视》 2022年第20期149-151,共3页
在不同时期,对哪吒的影视化改编会受到社会文化、时代背景和思想观念的影响,从而使作品呈现出不一样的人物特征。从早期的经典哪吒形象,到外来文化冲击下的二次元哪吒形象,再到社会自我意识觉醒后,表面叛逆但传递着正能量的哪吒形象,不... 在不同时期,对哪吒的影视化改编会受到社会文化、时代背景和思想观念的影响,从而使作品呈现出不一样的人物特征。从早期的经典哪吒形象,到外来文化冲击下的二次元哪吒形象,再到社会自我意识觉醒后,表面叛逆但传递着正能量的哪吒形象,不同形象的塑造融入了不同的时代特色。但从观众的审美角度来看,所有这些形象的成功塑造都建立在对传统文化根基的准确把握上,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可以融入时代内涵的创新。本文通过分析5部不同时期的哪吒动画电影,来探讨哪吒这一传统文化形象的银幕演化和自我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哪吒 动画电影 银幕演化 自我超越
下载PDF
新时期少数民族电影的情感建构与传播 被引量:1
9
作者 花晖 顾广欣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91-194,共4页
少数民族电影长期以来肩负凝聚与引导族群情感与行为、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职责。在大众情感需求出现大幅变化的当下,少数民族电影由于情感表达滞后,为观众所疏离,陷入市场边缘化困境,亟需电影创作者在题材内容、表现方式、技术手段上全... 少数民族电影长期以来肩负凝聚与引导族群情感与行为、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职责。在大众情感需求出现大幅变化的当下,少数民族电影由于情感表达滞后,为观众所疏离,陷入市场边缘化困境,亟需电影创作者在题材内容、表现方式、技术手段上全新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 少数民族电影 情感建构 传播
原文传递
文本、技术与传播:新时代中国民族志电影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3
10
作者 花晖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61-163,共3页
随着人类学理论范式与影像技术的不断革新,影视人类学在功能与形态上亦发生着变革。作为其成果载体的民族志电影已然突破了记录与拯救的传统功能与历史维度,进入了展示、跨越、辐射与融合的广阔空间。可以看到,目前一批优秀的中国民族... 随着人类学理论范式与影像技术的不断革新,影视人类学在功能与形态上亦发生着变革。作为其成果载体的民族志电影已然突破了记录与拯救的传统功能与历史维度,进入了展示、跨越、辐射与融合的广阔空间。可以看到,目前一批优秀的中国民族志电影在题材、叙事、技术等多方面实现了突破,赢得了口碑与市场,开启了中国影视人类学实践的新局面。如何进一步推动创新,丰富中国民族志电影的内涵与功能,并使之搭上"一带一路"倡议的大船,向世界传送耳目一新的中国名片,是亟待解决的时代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族志电影 文本 技术 传播
原文传递
论农业科教片的互动性创作——以CCTV-7部分节目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花晖 《电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5-27,共3页
电视作为一种借助于影音技术的电子媒体,能够充分运用视觉与听觉元素,使信息的传递直观明了、形象生动,较之报纸、书刊等纸质媒体,更易为观众所理解与接受。因此,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电视已成为全民科学教育的重要工具。而基于我国庞大... 电视作为一种借助于影音技术的电子媒体,能够充分运用视觉与听觉元素,使信息的传递直观明了、形象生动,较之报纸、书刊等纸质媒体,更易为观众所理解与接受。因此,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电视已成为全民科学教育的重要工具。而基于我国庞大的农民数量,农业科教片始终是科教影视创作的重中之重。过往一大批以农业为题材、主要面向广大农民以及农业科技工作者的荧屏佳作,为发展我国现代农业、促进农村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TV-7 农业科技工作者 电子媒体 论农业 农村文明 农民数量 故事化 农业生产 每日农经 叙事结构
原文传递
以“互联网+”驱动科普电影产业链升级
12
作者 花晖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58-161,共4页
"互联网+"驱动着现代产业变革,为科普电影产业注入了转型发展的动力。本文针对我国科普电影生存现状,以"互联网+"思维着重对后电影产业链升级展开策略探讨,以期为建立上下游协调贯通、盈利模式合理、可持续发展的&q... "互联网+"驱动着现代产业变革,为科普电影产业注入了转型发展的动力。本文针对我国科普电影生存现状,以"互联网+"思维着重对后电影产业链升级展开策略探讨,以期为建立上下游协调贯通、盈利模式合理、可持续发展的"互联网+"科普电影产业,给出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科普电影 产业链升级
原文传递
香港电影新浪潮:国际化促港片改良
13
作者 花晖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91-193,共3页
1978—1985年期间,一帮年轻影人在香港影坛掀起一波新浪潮。他们锐意进取,不断创新,在借鉴西方电影创作经验的同时,对传统港产片题材内容和影像技巧上完成了一次改良,促进港产片以更高品质、更多元化地涌现国际市场。
关键词 香港电影新浪潮 港产片 改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