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乙肝表面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苍旻 谢国锦 +1 位作者 王奕 唐吟 《浙江临床医学》 2015年第11期1989-1990,共2页
目的分析65541例儿童乙肝表面抗体水平,为加强儿童保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3年至2014年儿童手术前传染病筛查及健康体检儿童进行乙肝表面抗原、抗体检测。结果65541例儿童中乙肝表面抗原阳性134例(0.2%),其中男80例,女54例... 目的分析65541例儿童乙肝表面抗体水平,为加强儿童保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3年至2014年儿童手术前传染病筛查及健康体检儿童进行乙肝表面抗原、抗体检测。结果65541例儿童中乙肝表面抗原阳性134例(0.2%),其中男80例,女54例。乙肝表面抗体阳性40004例,阳性率61%随着儿童年龄的增加抗体阳性率呈下降趋势,各年龄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复种乙肝疫苗.能更有效控制乙肝病毒的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表面抗体 乙型肝炎疫苗 儿童
下载PDF
过敏性紫癜患儿血小板参数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苍旻 《浙江临床医学》 2012年第3期262-263,共2页
目的 观察过敏性紫癜患儿血小板参数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选择6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作为观察组,60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采用sysmex 2100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计数(PLT)、大血小板比例(LPCR)、平均血小板体积(MPV)三项指标,... 目的 观察过敏性紫癜患儿血小板参数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选择6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作为观察组,60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采用sysmex 2100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计数(PLT)、大血小板比例(LPCR)、平均血小板体积(MPV)三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比较发现,观察组大血小板比例和血小板体积明显升高(P〈0.05),血小板计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血小板功能变化与过敏性紫癜的发病有关,检测PLT、LPCR、MPV能够为疾病治疗及血小板功能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儿童 过敏性紫癜
下载PDF
血清维生素D与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临床表现的关系 被引量:7
3
作者 苍旻 谢国锦 +1 位作者 李松涛 周晋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341-1344,1360,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浓度与重症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 disease,HFMD)的关系,评价25(OH)D浓度在HFMD患儿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126例HFMD患儿分为普通HFMD组(84例)、重症HFMD组(42例)。另选取同期门诊体检的5... 目的:探讨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浓度与重症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 disease,HFMD)的关系,评价25(OH)D浓度在HFMD患儿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126例HFMD患儿分为普通HFMD组(84例)、重症HFMD组(42例)。另选取同期门诊体检的58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测定各组血清25(OH)D浓度,按血清25(OH)D浓度分为正常组(≥75 nmol/L)、不足组(≥50~75 nmol/L)和缺乏组(<50 nmol/L)。对HFMD儿童检测血清钙离子(Ca2+)、D-二聚体、乳酸脱氢酶和肌酸激酶-MB水平;用RT-PCR法进行肠道病毒核酸检测和分型鉴定。结果:各组血清25(OH)D浓度普遍较低。重症HFMD组血清25(OH)D浓度(50.0±10.2)nmol/L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73.1±12.3)nmol/L和普通HFMD组(71.2±13.5)nmol/L;病原学分析显示重症HFMD组中人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感染率显著高于普通HFMD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25(OH)D浓度是影响HFMD患儿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血清25(OH)D浓度对判断危重HFMD及预测病情进展具有临床价值,但需要进一步验证25(OH)D浓度在HMFD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25-羟维生素D 儿童
下载PDF
EB病毒和支原体双重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6
4
作者 王奕 谢国锦 苍旻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7年第21期3166-3167,共2页
目的探讨EB病毒(EBV)和支原体(MP)双重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特征。方法总结22例由EBV和MP双重感染导致IM的临床表现,将其与单独EBV感染导致的IM进行比较。结果 2组间临床表现比较:双重感染组的高热持续时间明显长于EBV感... 目的探讨EB病毒(EBV)和支原体(MP)双重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特征。方法总结22例由EBV和MP双重感染导致IM的临床表现,将其与单独EBV感染导致的IM进行比较。结果 2组间临床表现比较:双重感染组的高热持续时间明显长于EBV感染组,双重感染组的肺炎发生率和咽峡炎发生率均明显高于EBV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实验室指标比较,双重感染组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EBV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BV和MP双重感染IM临床症状较重,发热持续时间较长,住院时间较长,并发症如血小板减少症、肺炎和贫血的发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原体 EB病毒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下载PDF
以琴演绎 用情传承——四川竹琴传承人罗大春的坚守
5
作者 苍旻 《现代艺术》 2021年第1期12-15,共4页
四川竹琴起源于唐代,原是道教在民间劝善传道的乐器,后又在唱词中加入了英雄传记、历史故事等内容,曾在巴蜀地区广为流传,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被称为"曲艺中的一块玉璞"。改革开放以后,这门"老腔老调"的曲艺艺术变... 四川竹琴起源于唐代,原是道教在民间劝善传道的乐器,后又在唱词中加入了英雄传记、历史故事等内容,曾在巴蜀地区广为流传,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被称为"曲艺中的一块玉璞"。改革开放以后,这门"老腔老调"的曲艺艺术变得余音渐稀。如今,很多人可能都没有见过甚至没有听过竹琴,其实在影视剧《八仙过海》中张果老背上背的那个竹筒,名字就叫竹琴,也叫竹筒琴。在仙人张果老手里,他是武器,也是乐器2008年,四川竹琴由四川省成都艺术剧院、重庆市三峡曲艺团联合申报后,经国务院批准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竹琴 艺术剧院 曲艺艺术 联合申报 老腔 巴蜀地区 影视剧 竹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