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捐钱要商量
1
作者 苏丕凤 《民族论坛》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8-48,共1页
关键词 手机用户 基金 收缴 捆绑 西部 政府 西北 名记者 教师 学院
下载PDF
必须重视另一种“一稿多投”
2
作者 苏丕凤 《党政论坛》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6-46,共1页
关键词 反贪局 纪委 主要领导 检察院 上访 总工会 妇联 “一稿多投” 新闻单位 稿件
下载PDF
从“灭官烛看家书”说起
3
作者 苏丕凤 《政工学刊》 1999年第6期31-31,共1页
关键词 人民公仆 “第一次” 家庭消费 蜡烛 北宋时期 检察官 办公用品 现实生活 汕尾市 小便宜
下载PDF
从“灭官烛看家书”说起
4
作者 苏丕凤 《民主与科学》 2000年第1期46-46,共1页
关键词 家书 北宋时期 蜡烛 公差 命令 为人 猜想 阅读
下载PDF
“婿竟不迁”与“泰山之力”
5
作者 苏丕凤 《民主与科学》 2000年第2期44-44,共1页
关键词 泰山 女婿 尚书 吏部 官吏 岳母
下载PDF
重视另一种“一稿多投”
6
作者 苏丕凤 《行政法制》 2001年第3期48-48,共1页
从所周知,一稿多投是指作者为了赚取稿费,把一篇稿件复制成若干份后投向多种报刊。时下,在我们的工作中已出现了另一种“一稿多投”现象。即一些群众在碰在一些矛盾,问题,困难,冤屈需要有关领导与单位与单位出面解决和帮助时,往... 从所周知,一稿多投是指作者为了赚取稿费,把一篇稿件复制成若干份后投向多种报刊。时下,在我们的工作中已出现了另一种“一稿多投”现象。即一些群众在碰在一些矛盾,问题,困难,冤屈需要有关领导与单位与单位出面解决和帮助时,往往把相同的上访材料复制成若干份,分别寄往乡(镇),县(区),市,省,中央各级的主要领导和纪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稿多投” 稿件 报刊 稿费 作者 困难 帮助 纪委 主要领导 上访
下载PDF
从“灭官烛看家书”说起
7
作者 苏丕凤 《青海金融》 1999年第5期23-23,共1页
关键词 人民公仆 小便宜 家庭消费 湖北松滋 蜡烛 北宋时期 检察官 办公用品 现实生活 新闻出版
下载PDF
为"文明劝导"叫好
8
作者 苏丕凤 《四川统一战线》 1999年第11期20-20,共1页
关键词 风景名胜区 高速公路 语言环境 告示牌 禁止超载 人的尊重 社会进步 社会风尚 旅游景点 日常生活
下载PDF
从“灭官烛看家书”说起
9
作者 苏丕凤 《经贸导刊》 1999年第4期31-31,共1页
北宋时期,博州有位州官,为人极其廉洁.一天晚上,有人从京城送来一封上司的来信.他猜想这一定是朝廷有什么重要指示,马上命令公差点上蜡烛阅读.谁知读了一半,他又命令差人把官家的蜡烛吹灭,把自己买来的蜡烛点上,继续往下看.公差们很纳闷... 北宋时期,博州有位州官,为人极其廉洁.一天晚上,有人从京城送来一封上司的来信.他猜想这一定是朝廷有什么重要指示,马上命令公差点上蜡烛阅读.谁知读了一半,他又命令差人把官家的蜡烛吹灭,把自己买来的蜡烛点上,继续往下看.公差们很纳闷,难道官家买的蜡烛不及他自己出钱买的亮吗?后来才知道,那封信里有一小半是关于他留在京城家属的情况.他认为这是私事,不能点官家的蜡烛.为了半封家书,竟然换烛再读,这在许多人眼里看来好像有几分“迂腐”,别说是用官烛看半封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烛 重要指示 官家 北宋时期 现实生活 小便宜 认真对待 “大” 一部分人 京城
下载PDF
从“灭官烛看家书”说起
10
作者 苏丕凤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50-50,共1页
北宋时期,博州有位州官,为人极其廉洁。一天晚上,有人从京城送来一封上司的来信。他猜想这一定是朝廷有什么重要指示,马上命令公差点上蜡烛阅读。谁知读了一半,他又命令差人把官家的蜡烛吹灭,把自己买来的蜡烛点上,继续往下看。... 北宋时期,博州有位州官,为人极其廉洁。一天晚上,有人从京城送来一封上司的来信。他猜想这一定是朝廷有什么重要指示,马上命令公差点上蜡烛阅读。谁知读了一半,他又命令差人把官家的蜡烛吹灭,把自己买来的蜡烛点上,继续往下看。公差们很纳闷,难道官家买的蜡烛不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公仆 小便宜 “第一次” 家庭消费 公仆观 蜡烛 北宋时期 检察官 办公用品 现实生活
原文传递
从“灭官烛看家书”说起
11
作者 苏丕凤 《探索与争鸣》 1999年第4期42-42,共1页
关键词 人民公仆 小便宜 “第一次” 家庭消费 公仆观 北宋时期 检察官 办公用品 现实生活 汕尾市
原文传递
重视另一种“一稿多投”
12
作者 苏丕凤 《楚天主人》 2001年第4期1-1,共1页
众所周知,一稿多投是指作者为了赚取稿费,把一篇稿件复制成若干份后投向多种报刊。时下,在我们的工作中已出现了另一种“一稿多投”现象。即一些群众在碰到一些矛盾、问题、困难、冤屈需要有关领导与单位出面解决和帮助时,往往把相同的... 众所周知,一稿多投是指作者为了赚取稿费,把一篇稿件复制成若干份后投向多种报刊。时下,在我们的工作中已出现了另一种“一稿多投”现象。即一些群众在碰到一些矛盾、问题、困难、冤屈需要有关领导与单位出面解决和帮助时,往往把相同的上访材料复制成若干份,分别寄往乡(镇)、县(区)、市、省、中央各级的主要领导和纪委、检察院、反贪局、政法委、信访办、总工会、妇联等部门以及一些新闻单位。此“一稿多投”和我们通常讲的一稿多投一样也有很大的危害性。一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投 危害性 复制 检察院 政法委 总工会 新闻单位 领导 稿件 报刊
原文传递
从“灭官烛看家书”说起
13
作者 苏丕凤 《今日浙江》 1999年第21期48-48,共1页
北宋时期,博州有位州官,为人极其廉洁。一天晚上,有人从京城送来一封上司的来信。他猜想这一定是朝廷有什么重要指示,马上命令公差点上蜡烛阅读。谁知读了一半,他又命令差人把官家的蜡烛吹灭,
关键词 北宋时期 蜡烛 公差 命令 猜想 京城 博州 阅读 廉洁 吹灭
原文传递
“文明劝导”好
14
作者 苏丕凤 《中华魂》 1999年第5期23-23,共1页
"严禁"、"禁止"、"违者罚款",是我们在风景名胜区、旅游景点和马路边等的告示牌上最常见的词语。这些冷冰冰的词句让人看后不那么舒服。近日,标有这些词句的告示牌已从首都故宫的参观路线上悄悄消失。取... "严禁"、"禁止"、"违者罚款",是我们在风景名胜区、旅游景点和马路边等的告示牌上最常见的词语。这些冷冰冰的词句让人看后不那么舒服。近日,标有这些词句的告示牌已从首都故宫的参观路线上悄悄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令人耳目一新的文明劝导牌。例如在草地边可以看到:"请诸君脚下留情,大自然报您绿色";在铜缸旁边可以看到:"本已旧伤累累,怎忍再添新痕";在栏杆前可以看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文明 风景名胜区 劝导 旅游景点 栏杆 草地 词句 词语 禁止 绿色
原文传递
“放牛娃赔不起牯牛”的启示
15
作者 苏丕凤 《村镇建设》 1999年第5期37-37,共1页
“放牛娃赔不起牯牛”是笔者家乡流传很广的一句俗话。它讲的是一个家境十分贫穷的放牛娃在给东家放一头大牯牛时“玩忽职守”,让牛无意中吃到了有毒的草死了,而放牛娃又无钱赔牛引起纠纷的故事。牯牛死了,对放牛娃和东家来说是一个十... “放牛娃赔不起牯牛”是笔者家乡流传很广的一句俗话。它讲的是一个家境十分贫穷的放牛娃在给东家放一头大牯牛时“玩忽职守”,让牛无意中吃到了有毒的草死了,而放牛娃又无钱赔牛引起纠纷的故事。牯牛死了,对放牛娃和东家来说是一个十分深刻的教训。东家死了家里最能干活的牛,无疑是一笔大损失;而放牛娃虽然无钱赔牛,但也少不了东家斥责,甚至要受到“下岗”的惩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纠纷 浙江金华有限公司 企业经营 监督管理 企业管理
原文传递
莫为“一时”丢“一生”
16
作者 苏丕凤 《今日浙江》 2002年第13期46-46,共1页
某地一位官员东窗事发后,在狱中忏悔不该为一时的虚荣而丢掉终身的幸福,并写信给自己的亲戚朋友:"要吃一生的饭,莫吃一时饭" .
关键词 亲戚朋友
原文传递
莫为“一时”丢“一生”
17
作者 苏丕凤 《共产党人》 2001年第4期30-31,共2页
某地一位官员东窗事发后,在狱中忏悔不该为一时的虚荣而丢掉终身的幸福,并写信给自己的亲戚朋友:'要吃一生的饭,莫吃一时饭。'这位'大人'莫吃'一时饭'的忏言对他来说虽然为时已晚,但对我们却很有警示意义。从... 某地一位官员东窗事发后,在狱中忏悔不该为一时的虚荣而丢掉终身的幸福,并写信给自己的亲戚朋友:'要吃一生的饭,莫吃一时饭。'这位'大人'莫吃'一时饭'的忏言对他来说虽然为时已晚,但对我们却很有警示意义。从古至今,为一时的'虚荣'而一失足成千古恨丢掉'终生饭'的例子有很多。清朝乾隆年间,南昌某书生随父在京就读。一日,他走过延寿寺街,见一少年正在买书,掉落一文钱在地上,他不去告诉少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公
原文传递
放牛娃赔不起牯牛
18
作者 苏丕凤 《中华魂》 2000年第10期27-27,共1页
"放牛娃赔不起牯牛",是笔者家乡流传的一句俗话。讲的是一个家境贫穷的放牛娃在给东家放牛时,牛吃毒草死了,放牛娃无钱赔牛而引起纠纷的故事。东家死了最能干活的牛,无疑是一笔大损失,而放牛娃无钱赔牛,少不了东家的斥责,甚... "放牛娃赔不起牯牛",是笔者家乡流传的一句俗话。讲的是一个家境贫穷的放牛娃在给东家放牛时,牛吃毒草死了,放牛娃无钱赔牛而引起纠纷的故事。东家死了最能干活的牛,无疑是一笔大损失,而放牛娃无钱赔牛,少不了东家的斥责,甚至要受到"下岗"的惩罚。其实"放牛娃放死牯牛"一类的事情,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拉尔铁路分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