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带一路”背景下内蒙古电影的共同体美学
1
作者 苏也菲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20,共4页
电影作为传播全人类共同价值、守护世界文明多样性、引领人文交流合作的世界性语言,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像实践。“一带一路”倡议不仅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构,也体现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新时代下内蒙古电影通过创作... 电影作为传播全人类共同价值、守护世界文明多样性、引领人文交流合作的世界性语言,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像实践。“一带一路”倡议不仅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构,也体现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新时代下内蒙古电影通过创作与接受协同、文本与媒介互构的共同体叙事,对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具有现实主义传统艺术生产与审美消费的文艺共同体,对外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电影 共同体 美学转向 互文性
下载PDF
新时代下扶贫剧的叙事突围与价值建构
2
作者 苏也菲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5-19,共5页
扶贫剧依托“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应运而生,具有丰富农村题材创作和构建主流话语的双重意义。近年来《山海情》《大山的女儿》《山河锦绣》等剧叫好又叫座,但还有更大范围的扶贫剧在获得高收视率的同时收到低网络评价。扶贫题材... 扶贫剧依托“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应运而生,具有丰富农村题材创作和构建主流话语的双重意义。近年来《山海情》《大山的女儿》《山河锦绣》等剧叫好又叫座,但还有更大范围的扶贫剧在获得高收视率的同时收到低网络评价。扶贫题材电视剧的同质化,较弱的审美体验,略显陈旧的价值格局,未能在感觉结构发生变化的当下使观众完成情感认同。新时代下的扶贫剧作为主题性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具有更扎实的情节、更立体的形象、更广阔的格局,从而实现主流话语的价值引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贫剧 主旋律 感觉结构 叙事路径 价值引领
下载PDF
爱情至死:论当前国产青春剧的“悬浮风” 被引量:5
3
作者 李胜利 苏也菲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6-91,共6页
近年来,国产青春剧尤其是以大学生活为主的影视剧,总体上呈现出一种"爱情至死"的悬浮之风:事业线整体萎缩,生态失衡;价值观局部偏颇,三观失正。回顾历史,新中国的叙事艺术作品中确实存在着从事业压倒爱情到爱情辗压事业的宏... 近年来,国产青春剧尤其是以大学生活为主的影视剧,总体上呈现出一种"爱情至死"的悬浮之风:事业线整体萎缩,生态失衡;价值观局部偏颇,三观失正。回顾历史,新中国的叙事艺术作品中确实存在着从事业压倒爱情到爱情辗压事业的宏观变化;但环顾周边,国内外的优秀作品都证明了无论是偏重爱情还是偏重事业都能获得广泛的接受。对于当前的国产青春剧来说,亟待克服悬浮之风,扎根新时代,为国家写史、为民族塑像、为人民立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春剧 爱情至死 悬浮风 现实主义
下载PDF
“好戏”或“爽剧”:话题剧《三十而已》的叙事与文化逻辑 被引量:4
4
作者 苏也菲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7-91,共5页
电视剧《三十而已》凭借其紧凑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以及强烈的现实性成为近年来的“现象级”作品。根据骨朵数据统计,“《三十而已》腾讯视频播放量突破40亿,抖音相关话题总播放量超过200亿,官方抖音号获赞5000多万次”[1]。《... 电视剧《三十而已》凭借其紧凑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以及强烈的现实性成为近年来的“现象级”作品。根据骨朵数据统计,“《三十而已》腾讯视频播放量突破40亿,抖音相关话题总播放量超过200亿,官方抖音号获赞5000多万次”[1]。《三十而已》开播之后频繁登上微博热搜,并在微信公众号等其他社交媒体上也一直保持着热度,形成全社会的广泛讨论。以女性视角介入婚姻情感、都市职场、个人成长等社会话题的同时,有不少观众提出“全员人设崩塌”“烂尾”等质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公众号 社交媒体 数据统计 个人成长 人物形象 女性视角 腾讯视频
下载PDF
新媒体下电视生活服务类节目的回归与创新——以社交服务节目《四大名助》为例 被引量:10
5
作者 苏也菲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第2期90-90,121,共2页
从我国电视产生之初到今天,伴随着中国电视事业的栏目化、专业化、产业化发展,生活服务类节目作为重要的电视节目形态之一,一直活跃在电视荧屏。本文在梳理传统电视生活服务类节目的基础上,聚焦社交服务节目《四大名助》,探讨新媒体视... 从我国电视产生之初到今天,伴随着中国电视事业的栏目化、专业化、产业化发展,生活服务类节目作为重要的电视节目形态之一,一直活跃在电视荧屏。本文在梳理传统电视生活服务类节目的基础上,聚焦社交服务节目《四大名助》,探讨新媒体视野下生活服务类节目内容与形式的回归与创新,试图分析网络社群化在电视节目中的呈现机制、表现形式与深层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服务类节目 四大名助 网络社群化 叙事表达
下载PDF
当代都市题材电视剧女性形象的审美症结 被引量:2
6
作者 苏也菲 《今传媒》 2019年第3期54-55,共2页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当代电视剧的审美体现出越来越多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改革开放以来的都市题材电视剧在这样一种历史话语与审美实践相交融的契机下显得格外引人注目。通过都市情感剧中类型化、个性化的女性形...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当代电视剧的审美体现出越来越多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改革开放以来的都市题材电视剧在这样一种历史话语与审美实践相交融的契机下显得格外引人注目。通过都市情感剧中类型化、个性化的女性形象审美表象,提出审美趣味陈旧、男权视野下审美观念、人物塑造与影像风格的"塑料"审美品质这三类审美症结,并对以上审美症结做出消费社会语境下的文化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电视剧 都市题材 女性形象 审美症结
下载PDF
扶贫剧创作中情感叙事的得与失 被引量:1
7
作者 苏也菲 窦兴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68-71,共4页
扶贫题材电视剧在“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时代精神下应运而生。作为农村题材的扶贫剧,在整体上形成了高收视率与较低网络评价间的落差。究其原因,情感认同是观念认同的基础,情感叙事是扶贫剧的双刃剑。在情感结构不断变化发展... 扶贫题材电视剧在“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时代精神下应运而生。作为农村题材的扶贫剧,在整体上形成了高收视率与较低网络评价间的落差。究其原因,情感认同是观念认同的基础,情感叙事是扶贫剧的双刃剑。在情感结构不断变化发展的今天,有些扶贫剧中戏剧性与真实性失调使现实观照不够;创作者陈旧的审美观念直接导致艺术性与思想性的失衡。扶贫剧应该通过崇高感的日常化言说牢固人们的情感共同体意识,以真挚的情感叙事完成国家主流话语的建构与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贫剧 情感结构 现实观照 言说方式
下载PDF
基于劝服理论谈社交电商的传播行为 被引量:1
8
作者 苏也菲 《今传媒》 2018年第2期45-46,共2页
小红书作为一款移动应用发挥了社会化媒体与移动电商的优势,基于劝服理论,分析其传播来源、传播对象以及传播媒介在社交网络中如何形成综合、动态的行为过程。结合社会化进程中的高级恋物、消费升级等概念,激活"人"的力量,重... 小红书作为一款移动应用发挥了社会化媒体与移动电商的优势,基于劝服理论,分析其传播来源、传播对象以及传播媒介在社交网络中如何形成综合、动态的行为过程。结合社会化进程中的高级恋物、消费升级等概念,激活"人"的力量,重视用户体验和传播技巧,利用大数据提供精准传播,才能实现社区与电商的共同成长,获得态度劝服内在化的传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劝服理论 小红书 媒介融合 社交传播 用户体验
下载PDF
生活类Vlog:一种景观社会中的自我呈现 被引量:1
9
作者 苏也菲 窦兴 《新媒体研究》 2020年第10期4-6,9,共4页
视觉文化已经成为构建当今社会生活的重要方式。Vlog的内容正是对"好"的价值判断——好的东西、好的形象、好的景观成为Vlog的表达对象。Vlog在其内容与形式共同作用下形成审美化的视觉风格,同时在文化层面也存在令人忧虑的... 视觉文化已经成为构建当今社会生活的重要方式。Vlog的内容正是对"好"的价值判断——好的东西、好的形象、好的景观成为Vlog的表达对象。Vlog在其内容与形式共同作用下形成审美化的视觉风格,同时在文化层面也存在令人忧虑的景观问题。作为媒体融合下新的视频样式,Vlog不仅可以记录生活与自我展示,更凸显出符号价值下消费文化的内在逻辑。面对泛滥的视觉图像和过度的自我呈现,要突破Vlog的审美泛化、扩展其创作领域,尝试跨文化、跨圈层传播,以推动Vlog的长远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log 景观 消费主义 跨文化 跨圈层
下载PDF
媒体融合语境下“短视频创作”课程初探 被引量:1
10
作者 苏也菲 窦兴 《西部广播电视》 2018年第17期25-27,共3页
媒体融合语境下,依托互联网创作、传播的短视频成为移动的社交化影像表达,针对现存短视频创作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具有专业主义精神的传媒教育刻不容缓。专业主义视角下的泛内容传播已成为短视频创作的主要内容,基于短视频自身逻辑,... 媒体融合语境下,依托互联网创作、传播的短视频成为移动的社交化影像表达,针对现存短视频创作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具有专业主义精神的传媒教育刻不容缓。专业主义视角下的泛内容传播已成为短视频创作的主要内容,基于短视频自身逻辑,课程具体分为短视频相关知识、文案策划以及意义生成的视觉修辞、媒介素养四个模块。以工作坊下的团队制为教学模式,实现实践带动理论发展的目标,以创作者为切入点规避问题,进而促进短视频创作的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视频 媒体融合 课程建设 媒介素养
下载PDF
表征与拟像:都市剧中女性的媒介镜像 被引量:1
11
作者 苏也菲 《视听》 2019年第9期5-6,共2页
随着现代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反映时代变化、把握时代精神的都市题材电视剧应运而生,并与社会相互建构。电视剧常以性别叙事来呈现特定的社会生活,其中以城市空间为主的都市题材电视剧体现出强烈的女性风格。本文通过梳理女性媒介镜... 随着现代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反映时代变化、把握时代精神的都市题材电视剧应运而生,并与社会相互建构。电视剧常以性别叙事来呈现特定的社会生活,其中以城市空间为主的都市题材电视剧体现出强烈的女性风格。本文通过梳理女性媒介镜像建构的表征,得出都市剧中女性类型从单一到多元、女性意识从隐现到泛化、女性话语从结构到消解、女性精神的现代性观照与双重背离的特征,揭示了女性媒介镜像发生变化的原因以及都市剧女性话语的运作机制,进而实现女性自我赋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剧 都市题材 媒介形象 女性主义 拟象
下载PDF
蒙古族音乐与文化的关系辨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苏也菲 李永凤 《黄河之声》 2018年第11期20-21,共2页
以文化人类学和民族音乐学切入,历时性分析音乐与文化的同构与共生关系,是深刻洞悉蒙古族音乐的独特文化价值与意义的有效途径。蒙古族音乐的实用功能和社会功能传承着草原文化,草原文化中蕴含着音乐创作的灵感。随着全球化、新媒介的出... 以文化人类学和民族音乐学切入,历时性分析音乐与文化的同构与共生关系,是深刻洞悉蒙古族音乐的独特文化价值与意义的有效途径。蒙古族音乐的实用功能和社会功能传承着草原文化,草原文化中蕴含着音乐创作的灵感。随着全球化、新媒介的出现,蒙古族音乐受到大众文化、后现代文化的冲击,发展中的蒙古族音乐为草原文化注入新活力,同时指出蒙古族音乐创作和草原文化传播遭遇的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族音乐 草原文化 音乐的功能性 民族认同
下载PDF
现实之痛与人之境:新东北电影的现实美学实践
13
作者 苏也菲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6-90,共5页
东北电影不仅是中国电影产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与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随着时代的发展,进入21世纪后的东北电影自觉呈现出一种现实主义的美学追求。东北以及东北电影时常被提及,二者却是日用而不明的概念。本文... 东北电影不仅是中国电影产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与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随着时代的发展,进入21世纪后的东北电影自觉呈现出一种现实主义的美学追求。东北以及东北电影时常被提及,二者却是日用而不明的概念。本文的研究对象并非特指以长春电影制片厂为首的东北电影机构所摄制的影片,而是“立足于东北地理境域,根系于中国地域文化的‘东北文化’,着眼于描摹具有地域特色的风土、人情、历史与现状,通过电影手段呈现出较为统一审美风格的文化品牌。”[1]学者张芳瑜把东北电影依照时代分为主要在东北地区拍摄的“前”东北电影、表达革命理想的“经典”东北电影以及开创电影产业新局面的“新”东北电影三个阶段。文本把目光聚焦在21世纪后的“新”东北电影,因为在类型化与作者性的双重推动下,新东北电影的叙事范式与美学特征逐渐清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春电影制片厂 东北电影 革命理想 美学追求 电影产业 叙事范式 美学特征 东北地理
下载PDF
“爽感”形式与“丧味”风格:现实题材剧的话题性实践
14
作者 苏也菲 窦兴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0-23,共4页
依托互联网平台,现实题材剧以多元视角关注现实生活。小体量的内向叙事呈现出微观话语与存在主义的文化表征。《我是余欢水》等现实题材剧聚焦普通人构成的“存在者”,通过丰富的“存在”细节呈现出现代生活的众生相。众多现实题材剧套... 依托互联网平台,现实题材剧以多元视角关注现实生活。小体量的内向叙事呈现出微观话语与存在主义的文化表征。《我是余欢水》等现实题材剧聚焦普通人构成的“存在者”,通过丰富的“存在”细节呈现出现代生活的众生相。众多现实题材剧套用犯罪、悬疑、荒诞等类型电影的创作手法,以极致戏剧化的“爽感”叙事与“丧味”风格击中社会痛点进行话题性实践,引起观众对生命的思考、对存在的追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剧 现实题材 话题性 存在主义
下载PDF
新媒介环境下内蒙古电视的融合发展策略
15
作者 苏也菲 《语文学刊》 2017年第2期132-136,共5页
新媒介技术时代下传统电视陷入困境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媒体融合、升级转型之路也已成为业界共识。面对内蒙古地区的电视发展现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提出发展策略,重构生产主体、传播主体、营销主体。在互联网的传播特点下,利用... 新媒介技术时代下传统电视陷入困境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媒体融合、升级转型之路也已成为业界共识。面对内蒙古地区的电视发展现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提出发展策略,重构生产主体、传播主体、营销主体。在互联网的传播特点下,利用新媒介技术,建立社群经济思维。继续深化体制改革、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提供资金保障、人才支持,共同完成传统电视媒体的升级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介技术 内蒙古广播电视台 媒体融合 发展策略
下载PDF
视觉修辞与情感动员:内蒙古主流媒体抗疫报道的传播策略
16
作者 苏也菲 《新闻论坛》 2022年第6期41-43,共3页
新冠疫情出现以来,内蒙古主流媒体借力短视频推进疫情防控常态化报道。新冠疫情在各地此起彼伏之时,抗疫短视频除了对疫情动态、抗疫部署、防疫知识等信息进行报道,还在视觉修辞框架下完成情感共同体、文化共同体与价值共同体的构建。... 新冠疫情出现以来,内蒙古主流媒体借力短视频推进疫情防控常态化报道。新冠疫情在各地此起彼伏之时,抗疫短视频除了对疫情动态、抗疫部署、防疫知识等信息进行报道,还在视觉修辞框架下完成情感共同体、文化共同体与价值共同体的构建。内蒙古主流媒体抗疫短视频运用情感化、符号化、社交化的叙事话语,通过媒体仪式隐喻、视觉符号转喻、文化意象认同的修辞策略,完成了抗疫话语的视觉化生产与媒体动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疫短视频 内蒙古主流媒体 视觉修辞 融媒体
下载PDF
传播的“仪式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大赛》的主流话语表达 被引量:1
17
作者 窦兴 苏也菲 《西部广播电视》 2021年第7期100-102,共3页
利用不同形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我国当前新闻传播、文艺创作的时代要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19主持人大赛》不仅是一种信息的传递,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播。套层叙事结构和跨媒介互动加强了仪式体验与参与感,竞技过程作为话... 利用不同形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我国当前新闻传播、文艺创作的时代要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19主持人大赛》不仅是一种信息的传递,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播。套层叙事结构和跨媒介互动加强了仪式体验与参与感,竞技过程作为话语而存在。专业化的内容展示、故事化的言语风格将个人与社会生活的想象性关系真实化,利用情感共振的多模态话语模式建构起具有精神信仰的文化共同体。其话语实质是在媒体融合语境中通过综艺节目形式实现主流话语的有力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仪式观” 话语结构 主流话语
下载PDF
论“新文科”下传媒艺术的美育路向
18
作者 苏也菲 《新闻传播》 2021年第20期21-23,共3页
"新文科"建设是面临新时代发展需求而进行的教育革命,是在传统文科基础上回归人文精神、传承传统文化、推动学科融合、促进机制创新的革新。在这一思维变革下,审美教育具有新的时代表征。传媒艺术以其媒介性与艺术性的融合来... "新文科"建设是面临新时代发展需求而进行的教育革命,是在传统文科基础上回归人文精神、传承传统文化、推动学科融合、促进机制创新的革新。在这一思维变革下,审美教育具有新的时代表征。传媒艺术以其媒介性与艺术性的融合来平衡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以其道德之善与情感之美来塑造完整人格与自由精神。在"新文科"背景下重新定位美育,明确美育的内涵与外延,进一步厘清美育与艺术教育之间的关系、美育与德育的关系势在必行。因此,突出传媒艺术教育的审美本质,坚持以德树人的价值方向,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文科"下新美育实践的新路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传媒艺术 审美教育 美育机制
下载PDF
“快消费”中的“慢文化”——《我家那闺女》的快乐与意义生产
19
作者 苏也菲 《现代视听》 2019年第6期27-29,共3页
当下大众文化显示出消费主义与视觉审美的倾向,'慢综艺'以其独特的文本特征和文化意义引发社会现实与大众媒介相互建构。观察类综艺节目《我家那闺女》以代际差异为切入点,引发社会热议和共鸣。该节目以观看(窥视机制)、凝视(... 当下大众文化显示出消费主义与视觉审美的倾向,'慢综艺'以其独特的文本特征和文化意义引发社会现实与大众媒介相互建构。观察类综艺节目《我家那闺女》以代际差异为切入点,引发社会热议和共鸣。该节目以观看(窥视机制)、凝视(性别话语)、审视(自我建构与消费)为方式,呈现真实纪录的慢节奏、对公共话语空间的慢叙事,从内外部建构心理节奏和戏剧张力,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倡导慢文化,关注自然和谐的生活,回归澄怀味象的美学精神以及践行诗意的栖居的社会理想,进而实现观众的情感体验与自我认同,完成快乐与意义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综艺”节目 成功要素 节目制作 《我家那闺女》
下载PDF
情感形式与生命形式的交融——评现实题材电视剧《烟火人家》
20
作者 苏也菲 《当代电视》 2024年第7期66-70,共5页
电视剧作为承载人类情感的艺术形式,以不同题材类型言说复杂多样的生命体验。电视剧《烟火人家》在现实题材与家庭剧类型的双重视域下展开现实主义叙事,通过三代女性的多元镜像、具有典型性的母女关系、真实的女性群像呈现出鲜明的女性... 电视剧作为承载人类情感的艺术形式,以不同题材类型言说复杂多样的生命体验。电视剧《烟火人家》在现实题材与家庭剧类型的双重视域下展开现实主义叙事,通过三代女性的多元镜像、具有典型性的母女关系、真实的女性群像呈现出鲜明的女性主义立场,用兼具生活质感与媒介现实的情感形式完成叙事伦理与时代精神的接合,回应现代社会家庭结构与亲密关系所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题材 家庭剧 现实主义 女性观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