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丹麦低碳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被引量:4
1
作者 苏俐雅 《世界环境》 2015年第5期32-33,共2页
2014年,英国潮流杂志《Monocle》再次将丹麦首都哥本哈根评为全球最宜居城市,哥本哈根已经连续三年位列榜首。报告称,哥本哈根将"高效率的公共交通、独树一帜的自行车文化、绿色空间、令人印象深刻的建筑和便捷的全球旅游通行"完美的... 2014年,英国潮流杂志《Monocle》再次将丹麦首都哥本哈根评为全球最宜居城市,哥本哈根已经连续三年位列榜首。报告称,哥本哈根将"高效率的公共交通、独树一帜的自行车文化、绿色空间、令人印象深刻的建筑和便捷的全球旅游通行"完美的融合,并第一次称哥本哈根在自由与管理之间取得了良好的平衡,人们可以在公共场所尽情享用啤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丹麦 哥本哈根 社区 低碳 宜居城市 公共交通 绿色空间
下载PDF
流域尺度下多城市环境风险网络传递机制及管理政策效果仿真 被引量:1
2
作者 刘耕源 徐琳瑜 苏俐雅 《环境保护》 CSSCI 2020年第19期17-24,共8页
流域管理机构对流域内城市采取的环境管理政策及实施效果将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流域整体的环境状况,并将间接影响流域的社会经济和发展水平。本文从定量模拟以及长时间序列政策模型模拟角度探讨相关流域环境管理政策的动态效果。基于Netl... 流域管理机构对流域内城市采取的环境管理政策及实施效果将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流域整体的环境状况,并将间接影响流域的社会经济和发展水平。本文从定量模拟以及长时间序列政策模型模拟角度探讨相关流域环境管理政策的动态效果。基于Netlogo建模平台对淮河流域的环境风险传递过程进行了仿真,考虑在不同情况(基本情况、流域管理机构污染治理能力不同、响应态度不同以及采取强制性政策强度不同)下流域整体的环境状况以及流域管理机构对于环境风险传递过程的影响。本研究对当前所施行的“河长制”等相关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评估,研究结果可以检验相关管理措施的环境风险,为现有政策的施行强度及未来政策的进一步改善和推动提供了定量化的效果预测及方向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管理 淮河流域 河长制 环境风险 网络传递机制 政策效果模拟 NETLOGO
下载PDF
干旱地区水资源服务功能及转化结构——以鄂尔多斯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夏建新 苏俐雅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1期5-9,共5页
近年来,我国干旱地区湖泊先后干涸,出现了严重的生态危机,其主要原因是对水资源的服务功能不明确而导致的不合理利用.本文将干旱地区水资源按其服务功能划分为生态水、资源水和景观水3种,按照不同服务功能的需求探讨了3种水资源的计算方... 近年来,我国干旱地区湖泊先后干涸,出现了严重的生态危机,其主要原因是对水资源的服务功能不明确而导致的不合理利用.本文将干旱地区水资源按其服务功能划分为生态水、资源水和景观水3种,按照不同服务功能的需求探讨了3种水资源的计算方法,并研究了在人类影响和自然变化下3种水资源相互之间可能产生的转化及其途径,为干旱地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地区 水资源 服务功能 转化结构
下载PDF
民族地区战略环境评价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4
作者 刘裕明 曾鸣 +2 位作者 吴燕红 苏俐雅 高芳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1期10-13,21,共5页
我国民族地区通常是以少数民族为主的聚居区域,也是航天和国防基地,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开发重点向西北部地区的转移,民族地区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有色金属、钢铁、石油化工基地和商品粮基地.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一切重大建设项目都必须根... 我国民族地区通常是以少数民族为主的聚居区域,也是航天和国防基地,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开发重点向西北部地区的转移,民族地区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有色金属、钢铁、石油化工基地和商品粮基地.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一切重大建设项目都必须根据民族地区的特点进行科学的论证.同时,民族地区地理环境复杂,大多数地区生态系统脆弱,尽早开展民族地区战略环境评价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已迫在眉睫.本文对战略环境评价的工作基础做了简要回顾,并以鄂尔多斯鄂托克旗为例详细介绍了民族地区现状以及在民族地区开展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必要性.强调通过科学的论证和研究,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有效地保护和弘扬民族地区文化,实现自然生态、人文生态与经济发展的和谐共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战略环境评价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长江流域稻田-沟-塘系统中砷锑动态变化特征 被引量:2
5
作者 苏俐雅 郭泽玮 +5 位作者 刘连华 高翔 王子晗 刘宏斌 吴茂前 范先鹏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449-2456,共8页
农业重金属污染问题已成为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砷(As)和锑(Sb)是动植物的非必需元素,但极具生理毒性和致癌性,且易被水稻(Oryza sativa L.)吸收富集。因此,深入了解稻作区内As和Sb的动态迁移特征对于重金属污... 农业重金属污染问题已成为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砷(As)和锑(Sb)是动植物的非必需元素,但极具生理毒性和致癌性,且易被水稻(Oryza sativa L.)吸收富集。因此,深入了解稻作区内As和Sb的动态迁移特征对于重金属污染防控具有重要意义。为探究As和Sb在水稻植株中的迁移特征及通过农田排水造成的潜在风险,选取中国长江流域典型稻作区,采取原位试验比较了一次性施肥(SBA)和分次施肥(STA)处理下水稻植株及田面水中As和Sb浓度的动态变化差异,并分析了整个水稻季沟渠和水塘水中As和Sb浓度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SBA处理增加了As在水稻根系中的积累,而STA处理使更多根部附着的As被输送至茎叶。相比As,Sb较易被根系吸收,但不易在根、茎、叶及谷中转移。长江流域稻作区田面水中As和Sb浓度在施肥或喷施农药后,均有一定程度的升高,随后逐渐降低并在1—2周后降至较低水平。相比单一的稻田系统,稻田-沟-塘系统对As和Sb具有一定的净化能力。在整个水稻生长季,随水流从田面、沟渠到水塘的运输,As和Sb平均浓度分别降低了33.7%和28.1%。由此可见,该研究区稻田As和Sb流失的管控关键时期为施肥或喷施农药后1—2周,沟渠和水塘的存在能够显著降低稻田直接排水造成的重金属流失风险。在有条件的地区可以通过修缮和新建生态沟渠和水塘减少稻田直接排水造成的重金属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 稻田 沟塘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