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夷民族天文学初探 被引量:8
1
作者 杜升云 苏兆庆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88年第3期86-90,共5页
《逸周书》和《左传》记载,东夷民族已有了以鸟名为官名的天文历法官员,《尚书·尧典》记载了当时的天文历法,能确定二分二至.大汶口文化出土的陶文为上述文献记载提供了证据,说明当时已用日出方向确定春分,用测量日影确定二至.对... 《逸周书》和《左传》记载,东夷民族已有了以鸟名为官名的天文历法官员,《尚书·尧典》记载了当时的天文历法,能确定二分二至.大汶口文化出土的陶文为上述文献记载提供了证据,说明当时已用日出方向确定春分,用测量日影确定二至.对遗址的实际测量,发现了陶文的天文意义.我国天文历法产生的年代,可追溯到5000a前,东夷民族天文学,是当时诸民族中较先进的天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汶口文化 鸟崇拜 陶文
下载PDF
从出土文物试析莒人对鸟图腾的崇拜 被引量:2
2
作者 刘云涛 苏兆庆 《管子学刊》 CSSCI 2006年第3期126-128,共3页
山东莒县陵阳河遗址出土鸟形双鋬鬶,为莒人是最早崇拜鸟的氏族提供了物证。本文试从古代传说、文献记载和出土实物相互印证,来加以探讨。
关键词 出土文物 莒人 鸟图腾
下载PDF
山东沭河上游出土人骨的食性分析研究 被引量:23
3
作者 齐乌云 王金霞 +4 位作者 梁中合 贾笑冰 王吉怀 苏兆庆 刘云涛 《华夏考古》 CSSCI 2004年第2期41-47,共7页
本研究通过对山东沭河上游大汶口文化晚期及春秋战国时期 2块人骨的碳、氮同位素分析和无机成分的锶、钡、钙等微量元素分析 ,恢复了当时人的食物结构。结论有以下两点 :1 由同位素分析可知 ,本地区贫民老百姓的食物在大汶口晚期时以C... 本研究通过对山东沭河上游大汶口文化晚期及春秋战国时期 2块人骨的碳、氮同位素分析和无机成分的锶、钡、钙等微量元素分析 ,恢复了当时人的食物结构。结论有以下两点 :1 由同位素分析可知 ,本地区贫民老百姓的食物在大汶口晚期时以C4植物为主 ,大约占 6 5 1 %的比例。此时期的食物结构存在贫富差异 ,富有者的食谱主要以C3植物为主 ,大约占 6 6 4 %的比例。 2 通过对小朱家村遗址出土的 1块人骨样品的微量元素分析 ,反映出同位素分析所表明的C3植物 ,除了少量种植的稻米外 ,可能还包括胡桃属、榛属、栗属、豆科等采集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沭河上游 古代人骨 同位素分析 食物结构 生活习惯
原文传递
山东莒县沈刘庄汉画像石墓 被引量:15
4
作者 苏兆庆 张安礼 《考古》 1988年第9期788-799,共12页
1985年12月,我馆在龙王庙乡沈刘庄西1.5公里处的西岭上,清理了一座汉画像石基。该墓早年已遭破坏,部分画像石被群众移出做桥板石用,1980年全省文物大普查时,为我馆文物普查工作组发现,立即将桥面上的四块画像石运回县博物馆。为搞清画... 1985年12月,我馆在龙王庙乡沈刘庄西1.5公里处的西岭上,清理了一座汉画像石基。该墓早年已遭破坏,部分画像石被群众移出做桥板石用,1980年全省文物大普查时,为我馆文物普查工作组发现,立即将桥面上的四块画像石运回县博物馆。为搞清画像石出土位置,我们与该庄群众举行座谈,得知墓在庄西的西岭上,残墓依然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画像石 方立柱 画面 前室 过梁 山东 绿釉 红陶 文物 博物馆
原文传递
山东莒县出土刀币陶范 被引量:3
5
作者 苏兆庆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468-470,477,共4页
1979年春,莒县城阳镇孔家街群众在莒国故城内平整土地时,掘出一些刀币、残陶范和铜渣。1987年4月,又在莒国故城二城残垣北侧下发现一座刀币陶范窖,出土一批完整的陶范。这个陶范窖在莒国故城二城残垣的中段北侧,范窖东部已被破坏。残长... 1979年春,莒县城阳镇孔家街群众在莒国故城内平整土地时,掘出一些刀币、残陶范和铜渣。1987年4月,又在莒国故城二城残垣北侧下发现一座刀币陶范窖,出土一批完整的陶范。这个陶范窖在莒国故城二城残垣的中段北侧,范窖东部已被破坏。残长1.5、宽0.95、深0.60米。陶范多平放,排列整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范 刀币 出土 平整土地 铭文 文字 中国古代货币 刀身 莒国 铜渣
原文传递
刘勰晚年北归和浮来山定林寺的创建 被引量:1
6
作者 苏兆庆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98-102,共5页
刘勰晚年北归和浮来山定林寺的创建苏兆庆已出土的文物表明,莒是东夷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莒城是周代莒国的国都,也是两汉时期城阳国的首府。因此人们对地处鲁东南的莒县并不陌生,不过,人们通常想起它,恐怕还是因为莒县城西浮来山定... 刘勰晚年北归和浮来山定林寺的创建苏兆庆已出土的文物表明,莒是东夷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莒城是周代莒国的国都,也是两汉时期城阳国的首府。因此人们对地处鲁东南的莒县并不陌生,不过,人们通常想起它,恐怕还是因为莒县城西浮来山定林寺是著名文学评论家刘勰晚年的故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林寺 刘勰 《梁书》 《南史》 李延寿 《文心雕龙》 姚思廉 《陈书》 州刺史 《文史哲》
原文传递
山东莒国故城出土莒刀陶范窖藏 被引量:1
7
作者 苏兆庆 《中国钱币》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72-72,共1页
山东莒国故城出土莒刀陶范窖藏苏兆庆1979年春,莒县莒国故城内曾出土一些刀币、残陶范和铜渣,1987年4月,又在故城二城残垣北侧下发现一处刀币陶范窖藏。此地应为一处铸钱遗址。窖穴残长1.5、宽0.95、深0.6米。穴... 山东莒国故城出土莒刀陶范窖藏苏兆庆1979年春,莒县莒国故城内曾出土一些刀币、残陶范和铜渣,1987年4月,又在故城二城残垣北侧下发现一处刀币陶范窖藏。此地应为一处铸钱遗址。窖穴残长1.5、宽0.95、深0.6米。穴内陶范多平放,排列整齐,同出尚有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莒国故城 陶范 铸钱 背文 钱模 铜渣 大汶口 东夷 岳石文化 阴刻
原文传递
山东莒县杭头遗址 被引量:34
8
作者 常兴照 苏兆庆 《考古》 1988年第12期1057-1071,1153-1154,共17页
1983年3月下旬,莒县杭头村群众在村东地里挖土时发现古代墓葬(图一),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派员和莒县博物馆的同志一起进行了调查和清理。为了了解遗址文化内涵及堆积状况,又作了调查性试掘,扩开4×5米探方4个,发现大汶口文化墓葬3... 1983年3月下旬,莒县杭头村群众在村东地里挖土时发现古代墓葬(图一),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派员和莒县博物馆的同志一起进行了调查和清理。为了了解遗址文化内涵及堆积状况,又作了调查性试掘,扩开4×5米探方4个,发现大汶口文化墓葬3座,周代墓葬2座,战国墓葬1座及部分龙山文化灰坑、汉代灰坑、灰沟、陶井等遗迹(图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山文化 壁厚 汉代 遗址 腹径 大坟口文化 战国墓葬 口径 随葬器物 底径
原文传递
十年洱阳令戈考 被引量:7
9
作者 孙敬明 苏兆庆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7期39-42,共4页
今山东省莒县县城,在春秋时期是莒国都城,战国时期为齐国莒邑。故城遗址尚存,断垣残壁犹可辨识。城郭内外,地垅田间,时有文物发现。莒县博物馆在这一带征集的文物以青铜器居多,有的带铭文,十年洱阳令戈即其中之一。下面对此戈的铭文、... 今山东省莒县县城,在春秋时期是莒国都城,战国时期为齐国莒邑。故城遗址尚存,断垣残壁犹可辨识。城郭内外,地垅田间,时有文物发现。莒县博物馆在这一带征集的文物以青铜器居多,有的带铭文,十年洱阳令戈即其中之一。下面对此戈的铭文、国别及年代等略作考证。一这件铜戈是1981年城阳镇桃园村农民在莒故城东北隅外100米处挖土时发现的(图一)。戈援平伸,中起脊,锐锋弧刃;胡瘦俊,阑侧三穿;内前部宽肥,中一长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时期 兵器 铭文 博物馆 山东省 司寇 春秋时期 齐国 青铜器 铭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