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牛出血性败血症及其防治措施
被引量:1
- 1
-
-
作者
苏冰海
-
机构
青海省海南州畜牧兽医工作站
-
出处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5年第3期135-135,共1页
-
文摘
牛巴氏杆菌病又称出血性败血症,简称牛出败。本病是黄牛和水牛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败血性疾病。近年来,随着我国养牛业的不断发展,牛巴氏杆菌病已成为养牛业的一种主要疾病,其发生与流行已严重影响着养牛业的发展。
-
关键词
牛巴氏杆菌病
出血性败血症
防治
养牛业
牛出败
败血性
致死性
疾病
-
分类号
S858.235.1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畜牧业发展中畜种改良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 2
-
-
作者
苏冰海
-
机构
海南州畜牧兽医工作站
-
出处
《南方农机》
2017年第17期54-54,59,共2页
-
文摘
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畜牧业的发展也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所以畜种的改良对实现畜牧业的健康、持续和快速的发展就显得尤其重要。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开展以"畜种改良"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对畜牧业的发展的影响进行深刻的、细微的探讨和分析是必要的,希望通过次探讨和分析能更好地做好畜种改良,让其能够在畜牧业的发展中充分的发挥积极作用,并提供有效的依据和参考。
-
关键词
畜牧业
畜种改良
影响
-
分类号
F326.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青海省海南州走草地生态畜牧之路的思考
被引量:1
- 3
-
-
作者
苏冰海
-
机构
青海省海南州畜牧兽医工作站
-
出处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年第7期9-9,共1页
-
文摘
自2008年以来,海南州探索开展生态畜牧业试点工作,各村因地制宜,紧紧围绕"人、草、畜"之间的三大矛盾,积极探索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路子。结合这些年的工作经验,分析推广草地生态畜牧之路的困境——家庭畜牧格局依然存在、牲畜超载明显、草地生态畜牧经营规模较小、畜种改良工作跟不上,针对性提出了调整规划畜牧业结构、科学合理利用草地资源、大力推广种草养畜工作、组建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等发展战略,要点性知识以供参考和借鉴。
-
关键词
生态畜牧业
发展前景
草地
-
分类号
S8-1
[农业科学—畜牧兽医]
-
-
题名中国HACCP与动物性食品应用现状
- 4
-
-
作者
苏冰海
谭俊
李莉
-
机构
青海省海南州畜牧兽医工作站
宁夏平罗畜牧技术推广中心
青海大学农牧学院
-
出处
《畜禽业》
2007年第11期24-26,共3页
-
文摘
动物性食品安全是当前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问题,保证动物性食品的安全对人类健康十分必要。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是一种预防性的质量控制体系,对建立现代食品安全系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简要介绍了HACCP在我国的发展,动物性食品的安全与现状以及HACCP在我国动物性食品的应用前景。
-
关键词
HACCP
动物性食品
-
分类号
F203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
-
题名牛结核病的综合防控措施
- 5
-
-
作者
苏冰海
-
机构
青海省海南州兽医站
-
出处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年第4期156-156,共1页
-
文摘
为了解青海省牛结核病流行情况,确保供应城镇奶源的安全。有学者对青海地区部分县城的牦牛结核病流行情况做调查汇总,采用PPD皮内变态反应法监测的牦牛中,检出阳性牛阳性率达2%。而且,汇总各方数据调查,近些年随防控意识到增强,青海地区牦牛结核病感染率逐渐降低。尤其,在2009-2015年这段时间,呈持续下降的趋势。但是,考虑到此病的危害性,科学防治此病仍然不能忘。
-
关键词
牛结核病
结核病感染率
皮内变态反应
调查汇总
青海地区
数据调查
牛群
对氨基水杨酸
生殖道分泌物
前胃弛缓
-
分类号
S858.23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共和县牛羊衣原体病血清学调查
- 6
-
-
作者
苏冰海
-
机构
青海省海南州畜牧兽医工作站
-
出处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16年第3期29-30,共2页
-
文摘
2012-2015年间,为掌握共和县牛羊衣原体病的感染情况,应用间接血凝(IHA)试验对牛血清1200份、羊血清1650份进行了衣原体病血清学检测,检出牛阳性血清99份,阳性率为8.25%,羊阳性血清216份,阳性率为13.09%。结果表明共和地区牛羊群中有衣原体病感染,并呈逐年上升趋势。
-
关键词
关键题:牛
羊
衣原体病
间接血凝试验(IHA)
-
分类号
S852.5
[农业科学—基础兽医学]
-
-
题名青海省海南州动物防疫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3
- 7
-
-
作者
陈有文
苏冰海
索南才让
-
机构
青海省海南州畜牧兽医站
青海省同德县兽医工作站
-
出处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04年第6期97-98,共2页
-
-
关键词
动物防疫工作
动物卫生
免疫
动物疫病
青海
疫区
海南州
市场化运作
防疫部门
海南藏族自治州
-
分类号
S851
[农业科学—预防兽医学]
S858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虫克特片剂对藏系绵羊体内外寄生虫驱治效果观察
被引量:1
- 8
-
-
作者
陈有文
苏冰海
魏有梅
-
机构
青海省海南州畜牧兽医工作站
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畜牧兽医工作站
-
出处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04年第5期61-62,共2页
-
-
关键词
藏系绵羊
驱治
寄生虫
效果试验
环青海湖地区
伊维菌素
推广使用
体内
效果观察
片剂
-
分类号
S858.27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S826
[农业科学—畜牧学]
-
-
题名共和地区绵羊寄生虫感染和防治情况调查
- 9
-
-
作者
苏冰海
-
机构
海南州畜牧兽医站
-
出处
《青海畜牧业》
2004年第3期16-16,共1页
-
文摘
2004年4月,海南州畜牧兽医站组织技术人员对共和地区防治和未防治绵羊的线虫、绦虫、外寄生虫的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不同药物和不同时间防治状态下的效果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关键词
共和地区
绵羊
寄生虫感染
防治
-
分类号
S858.26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共和地区2003年绵羊寄生虫病监测结果
- 10
-
-
作者
石磊
苏冰海
-
机构
海南州兽医站
-
出处
《青海畜牧业》
2003年第3期37-37,38,共2页
-
文摘
2003年,对共和地区3个乡镇的414只羊进行内、外寄生虫病监测,感染严重的内寄生虫有细颈线虫、马歇尔线虫、毛园线虫、奥斯特他线虫。防治后的羊群感染率分别为39.7%、32.3%、16.7%、7.8%;未防治的羊群感染率分别为85.3%、61.8%、48.0%、48.8%。外寄生虫主要有绵羊虱蝇、草原革蜱、血虱,防治后的羊群感染率分别为62.5%、33.3%、27.7%,未防治的羊群感染率分别为83.0%、77.8%、61.0%。
-
关键词
海南州
共和地区
2003年
绵羊
寄生虫病
疾病监测
羊群感染率
-
分类号
S858.26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