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北清江流域叹气沟河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水质生物学评价 被引量:31
1
作者 苏华武 江晶 +2 位作者 温芳妮 李晓宇 闫云君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20-528,共9页
2006年4月至2007年3月,对清江流域上游一二级支流——叹气沟河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利用生物指数对河流水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82种,其中水生昆虫7目、27科、45属、70种.群落表现出明显的时... 2006年4月至2007年3月,对清江流域上游一二级支流——叹气沟河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利用生物指数对河流水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82种,其中水生昆虫7目、27科、45属、70种.群落表现出明显的时空特点,具边缘效应的第2采样点物种最丰富,4月份物种最多,达61种;群落春季的多样性最高,依次为夏季、冬季、秋季;各微生境中共有种占据优势,物种相似性均大于60%;功能摄食群则以收集者占优,共计达55种.群落密度在4月份达到最大,为3293ind./m2;而生物量则在12月份达到最大,为163g/m2.采用Shannon多样性指数、生物指数和科级水平生物指数对叹气沟河水质评价的结果是该河流水质比较清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生物监测 水质 叹气沟河
下载PDF
脂肪酶产生菌的筛选、鉴定及其产酶条件优化 被引量:27
2
作者 张搏 杨江科 +1 位作者 苏华武 闫云君 《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7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寻找合适的产酶菌。方法:从富油土壤中分离到一株脂肪酶产生菌,并通过16S rRNA部分序列分析和系统发育分析将其鉴定为假单胞菌属,定名为:Pseudomonas sp.26-2。本研究进一步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对该菌株的产脂肪酶条件进行了优化。结... 目的:寻找合适的产酶菌。方法:从富油土壤中分离到一株脂肪酶产生菌,并通过16S rRNA部分序列分析和系统发育分析将其鉴定为假单胞菌属,定名为:Pseudomonas sp.26-2。本研究进一步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对该菌株的产脂肪酶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在摇瓶培养条件下,其最适产酶条件为:淀粉1.5%,酵母提取物3%,硫酸镁0.05%,K2HPO40.2%,橄榄油0.2%;反应起始pH值为7.0,发酵温度为30℃。在此条件下,发酵脂肪酶活力可达15.5U/ml。结论:所获得的假单胞菌26-2具有一定的脂肪酶生产能力,并为该菌株的菌种改良以及脂肪酶的高效基因工程菌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单孢菌 脂肪酶 产酶条件 正交试验
下载PDF
叹气沟河优势摇蚊种群动态、周年生产量及营养基础 被引量:6
3
作者 江晶 温芳妮 +3 位作者 苏华武 李晓宇 贺鹏 闫云君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503-1509,共7页
2006年4月—2007年3月对清江流域二级河流叹气沟河大型底栖动物群落中摇蚊优势种进行了为期1周年的调查。结果表明:主要优势摇蚊斑特突摇蚊(Thienemanimyia lentiginosa)、波特真开氏摇蚊(Eukiefferiella potthasti)和拟长跗摇蚊(Parata... 2006年4月—2007年3月对清江流域二级河流叹气沟河大型底栖动物群落中摇蚊优势种进行了为期1周年的调查。结果表明:主要优势摇蚊斑特突摇蚊(Thienemanimyia lentiginosa)、波特真开氏摇蚊(Eukiefferiella potthasti)和拟长跗摇蚊(Paratanytarsus parthenogeneticu)的生活史均为1年2代;拟长跗摇蚊、斑特突摇蚊的种群密度6月、9月和翌年月出现峰值,波特真开氏摇蚊则在5月和翌年1月出现峰值;采用龄期频率法(instar-frequency method)测算的周年生产量(湿质量)和生产量(P)/生物量(B)分别为斑特突摇蚊17.44g·m-2、3.4,波特真开氏摇蚊1.66g·m-2、2.3,拟长跗摇蚊3.3g·m-2、6.4;3种摇蚊的生产量在时间动态上重叠程度较大,主要发生在春季;通过对3种摇蚊的前肠内含物分析,测算了各类食物的比例及其对生产量的贡献率,结果表明,无形态碎屑为主要食物类型,占前肠内含物的73.27%~86.89%,而斑特突摇蚊生产量则主要来源于动物性食物的贡献率(51.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量 营养基础 叹气沟河 摇蚊
下载PDF
含磷化合物对尼龙66的扩链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容建华 王一中 +1 位作者 苏华武 余鼎声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7-8,共2页
采用磷化合物PTL、SHP和TPP作为尼龙66的扩链剂,在抽真空或充氮条件下进行熔融扩链反应。研究了尼龙66样品的特性粘度随扩链剂用量的变化规律,测定了扩链前后端羧基、端氨基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三种含磷化合物均是尼... 采用磷化合物PTL、SHP和TPP作为尼龙66的扩链剂,在抽真空或充氮条件下进行熔融扩链反应。研究了尼龙66样品的特性粘度随扩链剂用量的变化规律,测定了扩链前后端羧基、端氨基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三种含磷化合物均是尼龙66的有效扩链剂。其中,单独使用PTL的扩链效果最好,用06%PTL扩链,尼龙66最高特性粘度可达184dl/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磷化合物 扩链反应 聚酰胺66 塑料
下载PDF
改性聚氯乙烯中氯离子迁移规律研究及控制
5
作者 王子宁 夏都灵 +1 位作者 方松喜 苏华武 《化工中间体》 2010年第2期28-31,共4页
通过对比试验,选定0.05mol/L的NaOH溶液为聚氯乙烯膜中氯离子迁移的提取液,以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检测,线性区间2.0-30.0μg。通过模拟氯离子在水中的迁移扩散和定量测试揭示:稳定剂A对聚氯乙烯中氯离子的选择性吸附,能有效控制氯离子的... 通过对比试验,选定0.05mol/L的NaOH溶液为聚氯乙烯膜中氯离子迁移的提取液,以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检测,线性区间2.0-30.0μg。通过模拟氯离子在水中的迁移扩散和定量测试揭示:稳定剂A对聚氯乙烯中氯离子的选择性吸附,能有效控制氯离子的迁移扩散;抗氧剂对氯离子的迁移具有中性作用;增塑剂和阻燃剂对氯离子的迁移具有促进作用。7天提取液中添加稳定剂A的氯离子迁移量较未添加的减少了75.9%,14天后减少了6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氯离子 迁移 控制 稳定剂
下载PDF
电动汽车电排用浸塑聚氯乙烯老化研究及寿命预测
6
作者 吴亚玲 黎先梁 +3 位作者 杨绪锋 苏华武 方松喜 丁运生 《汽车工艺与材料》 2022年第1期32-37,共6页
通过热老化试验,研究老化温度与老化时间对电动汽车电排用浸塑聚氯乙烯(DPVC)断裂伸长率、质量变化率和绝缘电阻的影响。通过试验数据分析和拟合,建立不同温度下老化时间和断裂伸长率、质量变化率之间的函数关系;结果表明,绝缘电阻失效... 通过热老化试验,研究老化温度与老化时间对电动汽车电排用浸塑聚氯乙烯(DPVC)断裂伸长率、质量变化率和绝缘电阻的影响。通过试验数据分析和拟合,建立不同温度下老化时间和断裂伸长率、质量变化率之间的函数关系;结果表明,绝缘电阻失效时间与质量损失降至50%时的临界时间较为接近,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DPVC质量损失作为其绝缘寿命评价的方法,简化DPVC绝缘寿命的预测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电排 浸塑聚氯乙烯 老化性能 寿命预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