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镇化进程中的诗及其表达
1
作者 苏君礼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28-34,共7页
中国城镇化率到2013年底达到了53.7%,尽管这里真正意义上的城镇人口只有36%,但是无疑标志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节奏正在不断加快。与此同时,贫困的世袭与阶层固化、利益固化现象并存,农民由底层转化上升为"市民"的通道依然受阻... 中国城镇化率到2013年底达到了53.7%,尽管这里真正意义上的城镇人口只有36%,但是无疑标志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节奏正在不断加快。与此同时,贫困的世袭与阶层固化、利益固化现象并存,农民由底层转化上升为"市民"的通道依然受阻。在这样的语境下探讨中国新诗如何"现代",怎样新诗,无疑十分必要和及时。因为现代化步伐的加快,正为诗人的发现与表达,提供着丰富的创作素材和题材,也提供着难得的机遇与挑战,使人们对文学、对诗的理解和诠释,既有所改变,也有所修正,更有所补充。用"乡村"与"城市"间的游走来概括当下诗的总体状貌是准确恰当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乡村 城市 游走 诗的现代
下载PDF
“大道无形”——《大道岭》的生态意识和家园意识
2
作者 苏君礼 郑悦 王杰彦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38-41,共4页
马国华的长篇小说《大道岭》作为一部采用魔幻现实主义手法的本土化的长城小说,通过一系列人物形象塑造,将有趣却看似荒诞的情节融入长城旅游开发的叙事中,直面并形象表现了当下社会发展进程中,尤其是农村城镇化加速进程面临的严峻的生... 马国华的长篇小说《大道岭》作为一部采用魔幻现实主义手法的本土化的长城小说,通过一系列人物形象塑造,将有趣却看似荒诞的情节融入长城旅游开发的叙事中,直面并形象表现了当下社会发展进程中,尤其是农村城镇化加速进程面临的严峻的生态问题、家园意识,形象阐述了"大道无形"的深刻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道岭 魔幻现实主义 长城 生态意识 家园意识
下载PDF
在“创新”视野下的文章学
3
作者 苏君礼 《焦作大学学报》 2008年第4期26-27,44,共3页
原创性是"自主创新"的自我主体诉求。文章学的"自主创新"就是要不断地提高文章学原始创新能力,面对日新月异的写作实践,有所舍弃、有所保留、有所发展。因为"任何一种文体的探索,既是作家个体审美创造能力的体... 原创性是"自主创新"的自我主体诉求。文章学的"自主创新"就是要不断地提高文章学原始创新能力,面对日新月异的写作实践,有所舍弃、有所保留、有所发展。因为"任何一种文体的探索,既是作家个体审美创造能力的体现,也是一种文化深层结构的折射"。在"创新"的多元化的以共生为目的的生态学意义下的文章学应该自寻出路,自我了断,自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章学 自主创新 自我发展
下载PDF
论近年来“长城小说”题材内容的新变
4
作者 王杰彦 苏君礼 滕朝军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66-69,共4页
重点关注了《王白的长城》、《湖光山色》等几部"长城反思小说"与"长城乡土小说",通过叙事形态变化和社会价值变化两个层面,论述了近年来"长城小说"题材内容的变化。在叙事形态上近年来有关长城的反思小... 重点关注了《王白的长城》、《湖光山色》等几部"长城反思小说"与"长城乡土小说",通过叙事形态变化和社会价值变化两个层面,论述了近年来"长城小说"题材内容的变化。在叙事形态上近年来有关长城的反思小说和乡土小说引人关注;而在社会价值方面长城小说呼唤"生态意识"、"家园意识"的回归,引发了人们对环境的忧虑以及对古长城开发与保护的深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城小说 题材内容 社会价值 新变
下载PDF
语文教育审美能力略论
5
作者 杨道麟 苏君礼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30-34,40,共6页
语文教育审美能力,是指从事语文教育活动的审美主体即师生(施教主体和受教主体),按照审美意识即审美观念(审美观点、审美情趣、审美标准、审美理想等)和审美心理(审美感知、审美理解、审美情感、审美想象等),对审美客体即文本(文章、文... 语文教育审美能力,是指从事语文教育活动的审美主体即师生(施教主体和受教主体),按照审美意识即审美观念(审美观点、审美情趣、审美标准、审美理想等)和审美心理(审美感知、审美理解、审美情感、审美想象等),对审美客体即文本(文章、文学等)所蕴涵的审美因素即审美形态(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等)和审美范畴(优柔美、崇高美、悲剧美、喜剧美等),在审美时所必需的审美能力即审美感受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感受能力 审美鉴赏能力 审美创造能力
下载PDF
昌黎地秧歌源流初探 被引量:3
6
作者 苏君礼 董宝瑞 《大舞台》 2009年第2期23-25,共3页
昌黎地秧歌.也被称为冀东地秧歌或河北地秧歌,它诞生于昌黎,而盛行于河北省东部的昌黎、卢龙、抚宁、滦县、乐亭、迁西等地,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直至当下影响广大、极受推崇的几种汉民族民俗舞蹈中的一朵奇葩。昌黎地秧歌是劳动人民思... 昌黎地秧歌.也被称为冀东地秧歌或河北地秧歌,它诞生于昌黎,而盛行于河北省东部的昌黎、卢龙、抚宁、滦县、乐亭、迁西等地,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直至当下影响广大、极受推崇的几种汉民族民俗舞蹈中的一朵奇葩。昌黎地秧歌是劳动人民思想感情、生存意愿、审美意识的直接而集中体现。在不同时期的国际、国内的不同种类、不同级别的艺术活动展演中屡获殊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秧歌 昌黎 源流 新中国成立 民俗舞蹈 思想感情 劳动人民 审美意识
下载PDF
肖克凡的“超记忆回忆”与新津味小说
7
作者 苏君礼 郝雨 《小说评论》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9-84,共6页
关键词 小说 莫非 回忆 个人化 故事 出处 创作 非功利性 未来 写作
下载PDF
以极平淡语写极沉重事——评《吹玻璃的栓哥》
8
作者 苏君礼 郝雨 《写作》 2005年第3期44-44,共1页
苏北说自己的创作纯粹是“兴之所至”,因为不是职业作家,没有任务和压力,所以就有点率性而为。其实往往只有这样的状态才能写出最真实和诚实的文字。苏北认为“生活本来就是散散漫漫的,文章也该是散散漫漫的”。生活中不要过分“苛... 苏北说自己的创作纯粹是“兴之所至”,因为不是职业作家,没有任务和压力,所以就有点率性而为。其实往往只有这样的状态才能写出最真实和诚实的文字。苏北认为“生活本来就是散散漫漫的,文章也该是散散漫漫的”。生活中不要过分“苛求”,写作中更不要故意“做作”。所以他特别崇尚苏轼所说的“大略如行云流水”、“文理自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作家 平淡 苏轼 纯粹 真实 创作 文章 写作 文字 苏北
下载PDF
摇摆的欲望——读王晓云的长篇小说《梅兰梅兰》   
9
作者 苏君礼 《小说评论》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6-68,共3页
关键词 王晓云 长篇小说 《梅兰梅兰》 欲望 纯文学手法 通俗故事 女性主义 意象 艺术感觉
下载PDF
文学,回归平民情怀的期待
10
作者 苏君礼 郝雨 《小说评论》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81-82,共2页
关键词 平民情怀 文学写作 人文关怀精神 娱乐功能 审美规律 学术规则
下载PDF
肉体沉溺与精神救赎——简论郑道远叙事抒情长诗《沉溺》
11
作者 苏君礼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 2006年第10期155-158,共4页
关键词 精神救赎 抒情长诗 沉溺 叙事 肉体 简论 民族出版社 精神品格
下载PDF
文化的同化、泛化及其他
12
作者 苏君礼 《大舞台》 2004年第6期54-55,共2页
"文化"一词在当今社会和生活中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了.人们在感受并强化着它的价值的同时,也感觉到存在着越来越"泛",越来越"滥"的现象.在各种功利的、欲望的、手段的逼迫、诱惑和利用中,"文化"... "文化"一词在当今社会和生活中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了.人们在感受并强化着它的价值的同时,也感觉到存在着越来越"泛",越来越"滥"的现象.在各种功利的、欲望的、手段的逼迫、诱惑和利用中,"文化"的内涵及外延的边界被任意挪移之后,要准确标注和描述具体的文化天空实在困难.全球化巨大的整合力无处不在地显示着它的威重无比.在文化的激情碰撞与对话中,文化正在日趋同化中被"误读"和"岐解"着,产生了有目共睹的"同化"中的"泛化"倾向.一时间,文化仿佛成了超级能指,一切都可以修饰和包装,其实这是缺少冷静和远见的无奈行为,是选择的盲目和不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批评 文学文本 批评家 作家 视野 全球化
下载PDF
“瓜”熟“蒂”不落——《杨明远戏剧小品集》读后
13
作者 苏君礼 王福山 《大舞台》 2005年第3期51-,共1页
捧读杨明远的收录有四十篇(场)戏剧小品的<杨明远戏剧小品集>(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版),真如在观望一个大万花筒--这是个色彩缤纷、形态各异,让人目眩,也令人遐想,更让人自觉、自省的一片艺术天地.剧作家在社会生活的沃土和灿烂... 捧读杨明远的收录有四十篇(场)戏剧小品的<杨明远戏剧小品集>(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版),真如在观望一个大万花筒--这是个色彩缤纷、形态各异,让人目眩,也令人遐想,更让人自觉、自省的一片艺术天地.剧作家在社会生活的沃土和灿烂的现实空间里,警觉而敏感地撒播下了"爱"与"善"的种子,在"真"与"美"的阳光雨露下,发芽了、长大了,最终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可以说如果把杨明远的这些戏剧小品放置在社会生活的背景下进行仔细观望考察的话,就会发现那其实不过是他探索人生的价值及意义的一种特殊的形式选择,流注其间的汁液依旧是"爱"和"美","真"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 剧作家 杨明远 小品集
下载PDF
展布,同时携带
14
作者 苏君礼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14-17,共4页
文学的多元时代,是一道迷人而富有活力的创新景观,它为文学理论提供了丰富无比的解剖个案与立论依据,同时也动摇甚至瓦解了传统意义上对文学写作规范的表述,使我们对文学的解说与诠释越来越困难。文学既不能成为纯粹的个人感情的宣泄、... 文学的多元时代,是一道迷人而富有活力的创新景观,它为文学理论提供了丰富无比的解剖个案与立论依据,同时也动摇甚至瓦解了传统意义上对文学写作规范的表述,使我们对文学的解说与诠释越来越困难。文学既不能成为纯粹的个人感情的宣泄、个体感觉的复制;也不能成为语言技巧者的工具和玩偶,更不能成为政府文告。文学要展布,同时要携带;它为人们提供情真意切的灵魂慰藉,提供人与入之间交流对话的快乐和契机,文学是一种特殊的精神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 展布 携带
下载PDF
“我简直是悲哀的叹美者”——简论庐隐小说的感伤情调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福山 苏君礼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10-12,共3页
庐隐在《海滨故人》、《象牙戒指》等小说中流露出强烈的感伤情调和求索意趣。她常常借助于对爱情、对人生意义、对人的价值等的执著追求和追求不得的痛苦展示,鲜明昭示对感伤情调的偏爱和文本上的自觉追求。那感伤的情调,有着哀切的美... 庐隐在《海滨故人》、《象牙戒指》等小说中流露出强烈的感伤情调和求索意趣。她常常借助于对爱情、对人生意义、对人的价值等的执著追求和追求不得的痛苦展示,鲜明昭示对感伤情调的偏爱和文本上的自觉追求。那感伤的情调,有着哀切的美感,而日记、书信体的形式选择、以及对古典诗词景物、意境的化用,也使其小说的感伤情调更浓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庐隐 感伤情调 文学认识
下载PDF
近年来长城小说的精神内涵分析——以《大道岭》《佛耳山歌》为例
16
作者 苏君礼 郑悦 王杰彦 《唐山文学》 2016年第1期78-80,共3页
近期,生活在长城沿线的作家马国华、梅里分别出版了长篇小说《大道岭》[1]和《佛耳山歌》[2],这两部小说以长城周边的农村生活为主要描写对象。两部小说将变革时期的农民与农村描写得真切、严峻,尤其是长城在作品中的存在,使小说更具象... 近期,生活在长城沿线的作家马国华、梅里分别出版了长篇小说《大道岭》[1]和《佛耳山歌》[2],这两部小说以长城周边的农村生活为主要描写对象。两部小说将变革时期的农民与农村描写得真切、严峻,尤其是长城在作品中的存在,使小说更具象征意味,足以引发人们多向度的思考和追问。《大道岭》作者马国华在后记中说,这是一部"以本地长城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以呼吁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净化心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耳山 描写对象 家园意识 象征意味 拯救者 清宇 魔幻现实主义 泥土气息 伤痕累累 刘大
原文传递
寻觅幻像的悲情之旅——评肖欣楠和她的散文
17
作者 苏君礼 《时代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4-105,共2页
  在当下众多的散文作家中,肖欣楠是近几年创作状况活跃,创作成果比较多的一位.她勤奋、努力、执着而不事张扬,在<散文>、<中华散文>、<散文选刊>等一些报刊和网络上常常能读到她的散文作品,并依靠实力人选了<2...   在当下众多的散文作家中,肖欣楠是近几年创作状况活跃,创作成果比较多的一位.她勤奋、努力、执着而不事张扬,在<散文>、<中华散文>、<散文选刊>等一些报刊和网络上常常能读到她的散文作品,并依靠实力人选了<2004年度散文选>和<2004年网络最佳作品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文 悲情
原文传递
试论孟姜女传说的“三变”及其文学意蕴
18
作者 孙颖 苏君礼 石建炜 《作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115-116,共2页
在中国,关于孟姜女的故事传说纷异。先秦记载杞梁战死,妻以妇人无外事为由,辞郊吊。稍后儒家以杞梁妻"善哭其夫,而变国俗"称颂,均意在讲礼俗。到了汉代,逐渐加工创造出哭夫、崩城的动人故事,重在表彰贞烈。唐代以来,孟姜女传... 在中国,关于孟姜女的故事传说纷异。先秦记载杞梁战死,妻以妇人无外事为由,辞郊吊。稍后儒家以杞梁妻"善哭其夫,而变国俗"称颂,均意在讲礼俗。到了汉代,逐渐加工创造出哭夫、崩城的动人故事,重在表彰贞烈。唐代以来,孟姜女传说更趋于完整,人物形象更鲜明动人,情节更加丰富,突出了暴政造成的社会悲剧。孟姜女故事的流变与古代社会和历史诸多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传递着百姓朴实、善良的生命意识,表达了广大人民向往和平、憧憬幸福的美好信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姜女 杞梁 哭夫 崩城 秦始皇
原文传递
秦皇岛长城古村落墀头赏析——以庄河古民居墀头雕刻为例
19
作者 赵士庆 苏君礼 《大舞台》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4-115,共2页
中国砖雕艺术源远流长,在明代中期,砖雕艺术开始逐渐应用于民居建筑中。在古代,对建筑规格与规模都有严格的等级限制,但是对建筑装饰却没有太严格规定,因此,中国砖雕艺术才能在民居建筑装饰中得到较为充分的展现。建筑砖雕一般分... 中国砖雕艺术源远流长,在明代中期,砖雕艺术开始逐渐应用于民居建筑中。在古代,对建筑规格与规模都有严格的等级限制,但是对建筑装饰却没有太严格规定,因此,中国砖雕艺术才能在民居建筑装饰中得到较为充分的展现。建筑砖雕一般分为砖门楼、影壁、墀头、墙饰等部位,不同部位都有相应要求和特征。秦皇岛长城古村落的砖雕较集中于墀头部位。以下,仅就秦皇岛庄河古民居墀头部位的砖雕艺术进行说明和剖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民居 秦皇岛 古村落 长城 砖雕艺术 雕刻 赏析 民居建筑
原文传递
传统戏剧“昭君出塞”的流变探析
20
作者 段国华 苏君礼 《大舞台》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4,60,共3页
"昭君出塞"在其流变过程中,由于家喻户晓、口口相传等原因,戏剧中逐渐增加了许多民间的或下层文人的理解和期盼成分,使其祈愿和平、国泰民安的理想化色彩渐趋浓重,也使剧作的人物性格更加鲜明突出,体现出了不同时代的审美趣... "昭君出塞"在其流变过程中,由于家喻户晓、口口相传等原因,戏剧中逐渐增加了许多民间的或下层文人的理解和期盼成分,使其祈愿和平、国泰民安的理想化色彩渐趋浓重,也使剧作的人物性格更加鲜明突出,体现出了不同时代的审美趣味。探寻该戏剧发展的流变过程,从中可以发现一些可资借鉴的文化的生成与意旨凝聚方面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 昭君出塞 流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