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矩形潮流能水轮机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陈展 马勇 +1 位作者 张亮 苏国卿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8-132,共5页
为了有效地利用潮流能,设计了一种适合于中低流速、容易实现大型化的新型潮流能发电转换装置——矩形潮流能水轮机.基于矩形水轮机的设计,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密实度、叶片安装摆角、流速等参数对水轮机性能的影响,并对叶片间流... 为了有效地利用潮流能,设计了一种适合于中低流速、容易实现大型化的新型潮流能发电转换装置——矩形潮流能水轮机.基于矩形水轮机的设计,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密实度、叶片安装摆角、流速等参数对水轮机性能的影响,并对叶片间流场扰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叶片数(密实度)和叶片安装方式对矩形水轮机的获能特性和推力特性产生较大影响,通过调节叶片数和安装摆角可以改善水轮机的能量利用效率;来流是影响矩形水轮机工作性能的外在因素,在叶片数和安装摆角确定的情况下,来流不仅可以改变矩形水轮机的工作速比区间,而且还直接影响着矩形水轮机的功率、推力特性;叶片在迎流面和背流面体现出不同的水动力特性,叶片在背流侧的能量捕获能力明显低于在迎流侧的,迎流侧叶片对流场的扰动是一种负面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流能 矩形水轮机 数值模拟 获能特性 推力特性
原文传递
矩形潮流能水轮机性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展 马勇 +1 位作者 张亮 苏国卿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7-100,共4页
为了研究矩形潮流能水轮机的性能,设计了矩形潮流能水轮机及其实验模型装置,构建了实验平台,选配了实验仪器和设备,进行矩形潮流能水轮机模型的往复流及变安装摆角实验、密实度影响实验和不同流速下的功率输出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矩形水... 为了研究矩形潮流能水轮机的性能,设计了矩形潮流能水轮机及其实验模型装置,构建了实验平台,选配了实验仪器和设备,进行矩形潮流能水轮机模型的往复流及变安装摆角实验、密实度影响实验和不同流速下的功率输出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矩形水轮机具有良好的双向来流单向旋转特性,在来流速度大小恒定的情况下,正向来流和反向来流具有相同的能量捕获能力;当安装摆角ψ=±15°时,水轮机的能量捕获能力优于ψ=±5°时的;不同速比区间内,随密实度增加,水轮机的获能能力也相应增加;流速增加,输出功率峰值增大,峰值点右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流能 矩形水轮机 安装摆角 密实度 获能特性 实验平台
原文传递
浅谈如何提高油田企业设备管理水平 被引量:1
3
作者 苏国卿 章冬冬 袁少华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2年第S1期228-229,共2页
设备管理在企业生产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设备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生产进度、质量、成本。针对企业的实际状况,对设备的管理进行探讨。作为技术设备密集型的企业,设备构成了石油企业生产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做好石油企业的设... 设备管理在企业生产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设备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生产进度、质量、成本。针对企业的实际状况,对设备的管理进行探讨。作为技术设备密集型的企业,设备构成了石油企业生产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做好石油企业的设备管理也就成了石油企业必需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备管理 水平 提升 途径
原文传递
游梁式抽油机减速箱漏油的原因分析及治理对策 被引量:1
4
作者 章冬冬 苏国卿 +1 位作者 孟祥宝 汪享林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2年第S1期240-240,共1页
抽油机减速箱是抽油机的核心部件,但抽油机减速箱在运行过程中漏油现象普遍存在,通过分析抽油机减速箱漏油的主要原因,结合现场经验提出多种治理减速箱漏油的治理方法。
关键词 减速箱 漏油 原因分析 治理
原文传递
基于多相流模型的燃料电池辅助加热冷启动研究
5
作者 屈同舟 杨代军 +3 位作者 苏国卿 张存满 明平文 李冰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01-1611,共11页
辅助加热能有效提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冷启动成功率,缩短冷启动时间。本文主要考虑电堆夹紧应力在MEA上分布不均引起的性能不一致,以及辅助加热对这一问题的改善作用。在实堆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引入水的传质、相变平衡模型和电堆封装性... 辅助加热能有效提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冷启动成功率,缩短冷启动时间。本文主要考虑电堆夹紧应力在MEA上分布不均引起的性能不一致,以及辅助加热对这一问题的改善作用。在实堆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引入水的传质、相变平衡模型和电堆封装性能差异理论,建立三维、瞬态、多物理场多相流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无辅助冷启动的脊槽特性差异和辅助加热方案对阴极气体扩散层中冰体积分数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近端板单池流道中间法向截面,加热方案使得脊下瞬时电流密度最大提升44.4%,而电流密度的最大标准偏差减小了27.3%。加热有助于抑制冷启动初始阶段低电流密度下流道下方的生成水结冰;在电流拉载过程中,脊下冰分布减少,低性能区对总电流密度的跟随性改善,单池性能一致性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冷启动 辅助加热 一致性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