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MGB 1在浸润性喉鳞状细胞癌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1
作者 苏才丽 滕孝静 +3 位作者 王苗 岳冰 陈光勇 刘红刚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38-44,共7页
目的:浸润性喉鳞状细胞癌(invasive 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I-LSCC)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治疗是降低其发病率和病死率的关键。本研究旨在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HMGB1)在I-LSCC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 目的:浸润性喉鳞状细胞癌(invasive 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I-LSCC)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治疗是降低其发病率和病死率的关键。本研究旨在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HMGB1)在I-LSCC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9年11月至2011年6月北京同仁医院病理科的石蜡包埋标本281例,包括I-LSCC 123例、喉黏膜异型增生(laryngeal precursor lesions,LPLs)103例(其中低级别异型增生31例、高级别异型增生49例、原位癌23例)及声带息肉(vocal polyp,VP)55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标本中HMGB1及Ki-67的表达,其中HMGB1阳性强度和阳性率得分相加总分为0~7(0~4分为低表达,5~7分为高表达);Ki-67阳性率≥50%为高表达,<50%为低表达。结果:HMGB1在I-LSCC中的表达(4.35±1.33)高于在LPLs(3.12±0.95)及VP(2.11±0.71)中(均P<0.001)。HMGB1表达在喉黏膜低级别异型增生、高级别异型增生及原位癌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36.59%的I-LSCC同时具有HMGB1高表达及Ki-67高表达,且HMGB1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的Ki-67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3.33%的I-LSCC同时具有HMGB1高表达及淋巴结转移,且HMGB1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的淋巴结转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47.15%的I-LSCC同时具有HMGB1高表达及高临床分期(III期及IV期),且HMGB1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的临床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HMGB1表达与年龄、性别、吸烟指数、饮酒情况及癌细胞分化程度无明显差异(均P>0.05)。HMGB1高表达的I-LSCC患者预后较HMGB1低表达的患者更差(P<0.05)。结论:HMGB1在I-LSCC中高表达,可能在I-LSCC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黏膜异型增生 浸润性喉鳞状细胞癌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下载PDF
46例移植后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琳 陈光勇 +2 位作者 岳冰 苏才丽 张燕林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3年第3期234-237,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46例移植后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PTLD)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提高医生对本病的诊治水平。方法收集我院诊治的PTLD患者资料,复习其临床和病理特点。结果入组男女比例1∶1。实体器官移植(SOT)40例,异基因干细胞移植(HSCT)6例。中位... 目的通过分析46例移植后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PTLD)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提高医生对本病的诊治水平。方法收集我院诊治的PTLD患者资料,复习其临床和病理特点。结果入组男女比例1∶1。实体器官移植(SOT)40例,异基因干细胞移植(HSCT)6例。中位年龄3岁,移植后至确诊中位时间12.5个月,HSCT患者发病明显早于SOT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714,P=0.005)。最常见的首发症状为淋巴结肿大。23例为非结构破坏性,10例为多形性,12例为单形性,1例为经典霍奇金淋巴瘤型。EBER检测阳性41例,阴性5例。结论PTLD是SOT或HSCT严重的并发症,多于移植后早期发生,HSCT患者术后发病明显早于SOT患者。对PTLD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 移植 临床病理特点
下载PDF
PLA2R1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苏才丽 杨志惠 《现代临床医学》 2014年第2期96-99,共4页
磷脂酶A2(phospholipase A2,PLA2)是一类能够催化脂蛋白和细胞膜上的甘油磷脂二位酰基酯键,水解形成包括花生四烯酸在内的游离脂肪酸和溶血磷脂的酶族[1]。到目前为止,至少已报道了19种不同的PLA2[2]。根据其催化活性对钙离子的需要... 磷脂酶A2(phospholipase A2,PLA2)是一类能够催化脂蛋白和细胞膜上的甘油磷脂二位酰基酯键,水解形成包括花生四烯酸在内的游离脂肪酸和溶血磷脂的酶族[1]。到目前为止,至少已报道了19种不同的PLA2[2]。根据其催化活性对钙离子的需要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活性 游离脂肪酸 花生四烯酸 钙离子 甘油磷脂 溶血磷脂 PLA2 动物组织
下载PDF
左肾上腺巨大海绵状血管瘤1例CT评价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2
4
作者 罗容智 姜萍 苏才丽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0年第4期252-253,共2页
目的研究肾上腺海绵状血管瘤CT表现的动态变化。方法 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左侧肾上腺巨大海绵状血管瘤患者术前接受了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对其CT表现结合文献复习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CT平扫显示左肾上腺区有一大小约12cm×11cm&... 目的研究肾上腺海绵状血管瘤CT表现的动态变化。方法 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左侧肾上腺巨大海绵状血管瘤患者术前接受了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对其CT表现结合文献复习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CT平扫显示左肾上腺区有一大小约12cm×11cm×9cm的等低混杂密度肿块,边界清楚,肿块内有斑片状及条带状钙化影。增强扫描后,肿块呈明显不均匀强化,于动脉期肿块边缘有斑片状明显强化灶,于静脉期及延迟期强化灶逐渐向中心扩大。结论肾上腺海绵状血管瘤在三期动态增强扫描中具有特征性表现,有助于其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 海绵状血管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动态增强扫描
下载PDF
乳腺腺肌上皮病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苏才丽 王勇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第6期805-807,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腺肌上皮病(Adenomyoepithelial adenosis,AMEA)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治疗预后。方法:应用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对乳腺腺肌上皮病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乳腺腺肌上皮病的临床及影像学无特征性改变,组织学形... 目的:探讨乳腺腺肌上皮病(Adenomyoepithelial adenosis,AMEA)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治疗预后。方法:应用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对乳腺腺肌上皮病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乳腺腺肌上皮病的临床及影像学无特征性改变,组织学形态为增生的腺上皮及肌上皮构成管腔,增生的肌上皮可弥漫假浸润于间质中,腺上皮免疫组化表达P-CK、EMA、ER、PR,肌上皮则表达P63、SMA、desmin、Calponin、S-100、maspin。结论:AMEA是一种罕见病变,为良性病变,也有局部复发和恶变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腺肌上皮病 病理
下载PDF
HMGB1激活肿瘤相关巨噬细胞表面RAGE促进淋巴管生成 被引量:9
6
作者 苏才丽 柳玮华 +1 位作者 郑晓丹 刘红刚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9年第12期2635-2645,共11页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HMGB1)与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TAMs)促进人淋巴管内皮细胞(human lymphatic endothelial cell,HDLEC)增殖、迁移及淋巴管生成的关系以及作用机制。方法:...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HMGB1)与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TAMs)促进人淋巴管内皮细胞(human lymphatic endothelial cell,HDLEC)增殖、迁移及淋巴管生成的关系以及作用机制。方法:沉默人单核细胞株(THP-1)的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RAGE)基因,诱导RAGE^+/−THP-1细胞分化为RAGE^+/−M0巨噬细胞和RAGE^+/−TAMs;用RT-PCR检测IL-10,IL-12,IL-1β,CCL-13表达、ELISA检测TGF-β,IL-23,IL-10,TNF-α分泌量;蛋白质印迹检测RAGE,CD163,CD206蛋白水平。6种条件培养基及对照组培养HDLEC,CCK-8实验、细胞迁移实验、体外侵袭实验观察HDLEC增殖能力、迁移能力及成管能力的变化。结果:与M0巨噬细胞相比,TAMs高表达IL-10及CCL-13 mRNA及低表达IL-12及IL-1βmRNA;上清液中TGF-β及IL-10 mRNA也增加(P<0.05)。与对照组相比,由HMGB1刺激的RAGE+TAMs上清液孵育的HDLEC增殖及迁移能力最强,形成淋巴管数目最多(P<0.05);HMGB1刺激的RAGE−TAMs上清液促进HDLEC增殖及迁移能力明显比HMGB1刺激的RAGE+TAMs上清液促进HDLEC增殖及迁移能力更弱(P<0.05);RAGE−TAMs上清液能明显减少HMGB1介导的促HDLEC形成的淋巴管数目(P<0.05)。与对照组相比,HMGB1刺激的RAGE+TAMs上清液中VEGF-C的含量最高(P<0.05)。结论:HMGB1刺激TAMs表面的RAGE促进HDLEC增殖、迁移及淋巴管形成,该过程中细胞因子VEGF-C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淋巴管形成HMGB1
下载PDF
CD163+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和CyclinD1在新分类的喉异型增生中的表达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苏才丽 柳玮华 +2 位作者 郑晓丹 魏雪静 刘红刚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9年第9期956-960,共5页
目的探讨CD163+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和Cyclin D1在2017版WHO头颈部肿瘤分类的喉异型增生中的表达及其在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09年11月至2011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病理科的石蜡包埋标本共133例,其中包括喉原位癌... 目的探讨CD163+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和Cyclin D1在2017版WHO头颈部肿瘤分类的喉异型增生中的表达及其在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09年11月至2011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病理科的石蜡包埋标本共133例,其中包括喉原位癌(n=23)、喉高级别异型增生(n=49)、喉低级别异型增生(n=31)、选择同期的声带息肉(n=30)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上述标本中浸润上皮内的CD163+TAMs百分比及Cyclin D1在上皮基底层、副基底层、中1/3层及上1/3层阳性细胞数量。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分析CD163+TAMs和Cyclin D1鉴别诊断高级别和低级别异型增生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喉高级别异型增生中,浸润上皮的CD163+TAMs百分比(17. 2%)明显高于其在喉低级别异型增生中的百分比(1. 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0)。喉上皮基底层中Cyclin D1的表达在喉高级别异型增生(61. 18±15. 16 cells/field)比喉低级别异型增生(15. 26±7. 39cells/field)明显增加(P <0. 01)。CD163+TAMs作为诊断标志物鉴别喉低级别异型增生与高级别异型增生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 958,Cyclin D1的AUC为0. 909(P <0. 01)。结论浸润上皮内的CD163+TAMs和基底层Cyclin D1的表达模式可作为鉴别喉高级别异型增生与低级别异型增生的标志物;在喉癌前病变进展过程中Cyclin D1成对称的表达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异型增生 CD163+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CYCLIND1 肿瘤标志物
下载PDF
铁死亡与肿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8
作者 马志红 廉猛 +4 位作者 苏才丽 王茹 张红 房居高 刘红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247-1251,共5页
肿瘤发展至中晚期,预后较差,常采用以手术切除为主,术后辅以放、化疗的综合治疗。化疗药物抑癌机制主要是干预癌细胞的生长,诱导癌细胞的死亡,目前研究发现部分患者对针对细胞凋亡所研制的抗肿瘤药物出现凋亡逃逸及化疗耐受,于是设想,... 肿瘤发展至中晚期,预后较差,常采用以手术切除为主,术后辅以放、化疗的综合治疗。化疗药物抑癌机制主要是干预癌细胞的生长,诱导癌细胞的死亡,目前研究发现部分患者对针对细胞凋亡所研制的抗肿瘤药物出现凋亡逃逸及化疗耐受,于是设想,是否存在其它形式的细胞死亡,来克服肿瘤细胞耐药? 2012年在研究erastin杀死RAS突变的肿瘤细胞作用机制时发现一种铁依赖性的细胞死亡形式——铁死亡,其主要是细胞内"铁"依赖脂质氧自由基异常增高、氧化还原稳态失衡而致。该文就细胞铁死亡的定义和特点,所参与的通路及铁死亡在肿瘤演变中发挥的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铁死亡 Fe2+ 线粒体外膜的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 谷氨酸/胱氨酸转运体 谷胱甘肽氧化还原酶 文献综述
下载PDF
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肿瘤44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魏雪静 张彦宁 +4 位作者 程鸣 苏才丽 张鹏鹏 谷宛蓉 陈光勇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00-504,共5页
目的探讨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肿瘤(adrenocortical oncocytic tumors,ACOT)的临床病理特征,对比分析Lin-Weiss-Bisceglia(LWB)评分及赫尔辛基评分两种评分标准的病理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2008年3月... 目的探讨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肿瘤(adrenocortical oncocytic tumors,ACOT)的临床病理特征,对比分析Lin-Weiss-Bisceglia(LWB)评分及赫尔辛基评分两种评分标准的病理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2008年3月至2019年7月诊断的44例ACOT,进行形态学观察,依照两种评分标准重新评估良恶性。免疫组织化学采用EnVision染色。结果患者男性23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46岁。镜下见肿瘤可呈小梁状、菊形团、腺样及微囊结构排列,透明细胞稀少或无,细胞多数有中度异型性,核内包涵体易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表达Melan A、α抑制素、突触素、calretinin,Ki-67平均阳性指数:良性3%、恶性潜能约5%、恶性多数>20%。依据LWB评分,左侧多发,占61.4%(27/44);良性59.1%(26/44),恶性潜能6.8%(3/44),恶性34.1%(15/44),15例恶性病变中13例可见核分裂象>5个/50 HPF,11例伴有坏死,10例伴有包膜侵犯。依据赫尔辛基评分,良性65.9%(29/44),恶性34.1%(15/44),两种评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9~144个月,无病存活31例,复发或转移13例。结论ACOT良性多见,左侧多发,恶性者易复发及转移。LWB评分标准中形态学参数(核分裂计数增多、坏死和包膜侵犯)联合赫尔辛基评分免疫组织化学参数(Ki-67)有助于恶性ACOT的诊断,并且是重要的预后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病理学 临床
原文传递
巨噬细胞与肿瘤淋巴管生成研究进展
10
作者 苏才丽 刘红刚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53-655,共3页
巨噬细胞参与体内多种疾病发展的过程,诸如神经退行性疾病、糖尿病以及癌症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巨噬细胞参与淋巴管生成及重塑过程。本文主要对巨噬细胞在肿瘤淋巴管生成中的作用及其作为潜在治疗靶点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淋巴管生成 巨噬细胞 肿瘤 神经退行性疾病 疾病发展 治疗靶点 糖尿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