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戏墨犹堪绝后尘——关于苏轼《潇湘竹石图》卷的考识 被引量:4
1
作者 苏晓晗 王艺雯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72-80,共9页
《潇湘竹石图》卷构图奇特,意境深远,艺术语言丰富而又和谐统一,为苏轼绘画艺术的集大成者。苏轼赋予了此图深厚的人文精神,为苏轼的生活感受和情谊结晶,其震撼力和感染力超越时代。此图本身有纪年的元人题和拖尾有元、明二十五家的题跋... 《潇湘竹石图》卷构图奇特,意境深远,艺术语言丰富而又和谐统一,为苏轼绘画艺术的集大成者。苏轼赋予了此图深厚的人文精神,为苏轼的生活感受和情谊结晶,其震撼力和感染力超越时代。此图本身有纪年的元人题和拖尾有元、明二十五家的题跋,为阐释苏轼绘画作品提供了例证。从而为《潇湘竹石图》卷这一珍贵的文化艺术遗产提供有力的鉴藏依据,给今天美术史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识 《潇湘竹石图》卷 艺术价值
下载PDF
王夫之人性论思想刍议 被引量:2
2
作者 苏晓晗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市行政学院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113-114,共2页
关键词 王夫之 “人性本善”思想 “性者生之理” 人性 主体意识
下载PDF
儒学新生面的开启——王船山易学视野下的天人之学
3
作者 苏晓晗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1-25,共5页
明清之际,反思与重建、正学以开新成为儒者面临的时代主题。王船山近取张载,远绍易经,选择了一条不同于程朱陆王的崭新学术道路:在大易"幽明隐显"的视野下,以易道生生无穷言天人一体无隔、相继无已、人性日生日成之历程,并塑... 明清之际,反思与重建、正学以开新成为儒者面临的时代主题。王船山近取张载,远绍易经,选择了一条不同于程朱陆王的崭新学术道路:在大易"幽明隐显"的视野下,以易道生生无穷言天人一体无隔、相继无已、人性日生日成之历程,并塑造了"延天佑人"的理想人格,从而开出了儒学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船山 《周易》 易道 天人之学
下载PDF
《周易》象理无隔视野下的船山经学观
4
作者 苏晓晗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4-80,共7页
王船山学宗张载,以易学为入路构建起形上学体系。他从易学最基本的象理问题出发,提出了“《易》之全体在象, 象理一体无隔”的易学基本理念,并据此导出“即象以见理”的易学方法论。他以此象理无隔的易学视野和方法来统摄《六经》,进一... 王船山学宗张载,以易学为入路构建起形上学体系。他从易学最基本的象理问题出发,提出了“《易》之全体在象, 象理一体无隔”的易学基本理念,并据此导出“即象以见理”的易学方法论。他以此象理无隔的易学视野和方法来统摄《六经》,进一步得出了“《五经》皆象,《易》统其理”的经学观,并主张治经要以训诂为根基,以义理为标的,从而使他的经学呈现出汉宋兼采并治的学术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船山 周易 象理无隔 经学观
下载PDF
试论《周易·彖传》象数释《易》及义理意旨
5
作者 曾凡朝 苏晓晗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92-95,共4页
《周易·彖传》作者的基本解《易》思路是由象数出发,以象数为根基,以义理为标的,以象数义理合一的方式来解读《周易》古经。《彖传》作者对《周易》古经的创造性解读,正是在由象数角度切入解读《周易》古经并在具体的解读过程中发... 《周易·彖传》作者的基本解《易》思路是由象数出发,以象数为根基,以义理为标的,以象数义理合一的方式来解读《周易》古经。《彖传》作者对《周易》古经的创造性解读,正是在由象数角度切入解读《周易》古经并在具体的解读过程中发明和使用了一系列象数义例规则。同时,《彖传》作者认为,解经的根本目的,在于揭示出象数背后的义理,在解读每一卦时,《彖传》作者都遵循着由象数到义理的路子,将视野由天地宇宙最终落实到社会人生,在“本天道立人道,法天道开人文”的学术理念下,借助象数体系阐发出一系列人文价值理念和人文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彖传 象数 义理
下载PDF
浅析《窦娥冤》的人物塑造和悲剧特色
6
作者 苏晓晗 《环球市场》 2016年第10期75-75,77,共2页
《窦娥冤》作为元杂剧的代表作,被称为中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作为元杂剧中最富有现实主义特色的剧本之一,即使放置于世界大悲剧之林也毫不逊色,其精巧的艺术构思以及悲剧意义独具匠心,不仅包含审美意味且反映了当时社会黑暗腐朽的... 《窦娥冤》作为元杂剧的代表作,被称为中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作为元杂剧中最富有现实主义特色的剧本之一,即使放置于世界大悲剧之林也毫不逊色,其精巧的艺术构思以及悲剧意义独具匠心,不仅包含审美意味且反映了当时社会黑暗腐朽的现实状况,成为中国古典戏剧史上不可忽略的著作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物塑造 社会现实 悲剧意义
下载PDF
蒙顶望境
7
作者 苏晓晗 《现代艺术》 2018年第11期96-97,共2页
山水不必深,意远境自别。具此寥廓心,匡庐在几席。——题记:吴昌硕《耦园杂诗·山水间》望山历代文人骚客都喜欢在山水间流连,或高山流水,或暗香盈袖,用手中的笔、心中的爱谱一曲咏叹调。巍巍青山,涓涓细流,亭榭竹影,茶海庙宇……... 山水不必深,意远境自别。具此寥廓心,匡庐在几席。——题记:吴昌硕《耦园杂诗·山水间》望山历代文人骚客都喜欢在山水间流连,或高山流水,或暗香盈袖,用手中的笔、心中的爱谱一曲咏叹调。巍巍青山,涓涓细流,亭榭竹影,茶海庙宇……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蒙顶天下雅。蒙顶山色朦胧,如同几许宿墨点染,坚挺的枝干却愈发古崛质朴,这份对比似乎是一种特有的创想,给人很不一样的味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盈袖 亭榭 耦园 爱谱 茶海 山水 庙宇 竹影
原文传递
绘事融通 象境人合——李国洲的水墨精神
8
作者 苏晓晗 《现代艺术》 2019年第6期70-71,共2页
李国洲Li Guozhou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中国画学会会员、成都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东方书画艺术研究会副会长、四川启明星书画院特聘画师、北京巴蜀书画艺术院特聘艺术家。蜀人李国洲,自幼习书,青年时以当代水墨艺术闻名蓉城... 李国洲Li Guozhou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中国画学会会员、成都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东方书画艺术研究会副会长、四川启明星书画院特聘画师、北京巴蜀书画艺术院特聘艺术家。蜀人李国洲,自幼习书,青年时以当代水墨艺术闻名蓉城,九十年代初师从于著名山水画家朱常棣先生,而后又入室于当今四川乃至全国山水画坛领军人物刘朴先生研习传统中国画,用力甚勤。笔耕数十年,业已成为川蜀书画界实力悍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墨精神 传统中国画 水墨艺术 李国洲 山水画
原文传递
搭起艺术的桥梁——我与《现代艺术》的过往
9
作者 苏晓晗 《现代艺术》 2020年第10期74-75,共2页
每个月总能收到一封来自四川的信。在这个通讯方式多样、各种信息爆炸的时代中,能收到信是一件幸福的事儿,更何况牛皮纸信封里装着一本沉甸甸的《现代艺术》杂志。每次收到《现代艺术》,就如同收到家书般的亲切,从那散发着油墨香气的纸... 每个月总能收到一封来自四川的信。在这个通讯方式多样、各种信息爆炸的时代中,能收到信是一件幸福的事儿,更何况牛皮纸信封里装着一本沉甸甸的《现代艺术》杂志。每次收到《现代艺术》,就如同收到家书般的亲切,从那散发着油墨香气的纸页里,传递出一张张熟悉的艺术大咖们的面孔和一场场活动的场景,仿佛也看到了蒲总、黎叔、小悦、香伊等杂志社团队人员正在活动现场忙碌或伏案辛勤编辑的身影。今天人们的阅读媒介大都被电子产品所代替,阅读是快速浮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产品 信息爆炸 牛皮纸 团队人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