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C-MS法分析曼陀罗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8
1
作者 金振国 苏智魁 +1 位作者 任有良 李宝林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905-1908,共4页
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曼陀罗中提取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用气相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从曼陀罗挥发油中鉴定出58种化合物,占总挥发油量的92.37%.其中主要成分为5... 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曼陀罗中提取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用气相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从曼陀罗挥发油中鉴定出58种化合物,占总挥发油量的92.37%.其中主要成分为5,6-二氢-6-戊基-2H-吡喃-2-酮(44.29%)、二苯胺(12.50%)、四十四烷(10.41%)、二十烷(4.19%)、(E)-3-己烯-1-醇(2.38%)、3,7,11,15-四甲基-2-十六碳烯-1-醇(2.28%)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曼陀罗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法
下载PDF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扑热息痛 被引量:5
2
作者 樊雪梅 王书民 +3 位作者 苏智魁 陈凤英 刘萍 王宪生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149-1151,共3页
基于在0.5mol.L-1氢氧化钠介质中,扑热息痛对鲁米诺-过氧化氢体系的化学发光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提出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扑热息痛含量的方法。在优化的试验条件下,扑热息痛的化学发光强度与其质量浓度在4.5×10-5~1.5×... 基于在0.5mol.L-1氢氧化钠介质中,扑热息痛对鲁米诺-过氧化氢体系的化学发光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提出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扑热息痛含量的方法。在优化的试验条件下,扑热息痛的化学发光强度与其质量浓度在4.5×10-5~1.5×10-2g.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σ)为9.0×10-7 g.L-1。此法用于扑热息痛片的分析,测得加标回收率在93.3%~106.7%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在2.6%~3.0%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注射 化学发光法 扑热息痛 鲁米诺 过氧化氢
下载PDF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水杨酸 被引量:3
3
作者 樊雪梅 王书民 苏智魁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839-1839,共1页
1引言水杨酸具有消毒、防菌、抑制真菌生长、溶解皮肤角质等功能。在医药及化工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测定水杨酸的方法主要有分光光度法、荧光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
关键词 水杨酸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 高效液相色谱法 测定 鲁米诺 分光光度法 化学发光分析法 化学发光强度 化学发光反应 荧光法
下载PDF
水性含氟丙烯酸酯核壳乳液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建涛 苏智魁 李倩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0-53,共4页
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合成了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丁酯(BA)为成核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和丙烯酸六氟丁酯(HF)为成壳单体的核壳型微乳液。通过TEM、SEM、FT-IR对乳液及乳液固化膜性能进行了表征;对乳液的... 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合成了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丁酯(BA)为成核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和丙烯酸六氟丁酯(HF)为成壳单体的核壳型微乳液。通过TEM、SEM、FT-IR对乳液及乳液固化膜性能进行了表征;对乳液的稳定性做了测试,用接触角法对乳液固化膜表面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含氟单体质量分数为19.34%时,核壳型结构粒子呈球形分布,乳液稳定性良好,成膜性较好,乳液固化膜的表面能为24.26 mJ/m2,与之相对应的无氟乳液固化膜的表面能为52.73 mJ/m2。根据本研究得出的原料、配方及工艺方法制备的乳液及其膜有较优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连续乳液聚合法 含氟丙烯酸酯 核壳乳液 接触角法 表面能
下载PDF
Fe^(3+)-H_2O_2-二氯荧光素化学发光体系测定药物中的扑热息痛 被引量:2
5
作者 樊雪梅 王书民 +4 位作者 尹治民 苏智魁 陈凤英 王宪生 崔凤灵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73-876,共4页
酸性介质中,Fe3+催化H2O2分解生成羟基自由基,进而氧化扑热息痛产生微弱的化学发光,二氯荧光素对该发光强度有较强的增敏作用。研究了影响化学发光强度的各种因素,并探讨了其可能的发光机理。在最佳化学发光条件下,其化学发光强度与扑... 酸性介质中,Fe3+催化H2O2分解生成羟基自由基,进而氧化扑热息痛产生微弱的化学发光,二氯荧光素对该发光强度有较强的增敏作用。研究了影响化学发光强度的各种因素,并探讨了其可能的发光机理。在最佳化学发光条件下,其化学发光强度与扑热息痛的浓度在8.0×10-8~5.0×10-5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5.0×10-9mol/L,对3.5×10-6mol/L的扑热息痛平行测定9次,其相对标准偏差为2.2%。该法用于片剂中扑热息痛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注射 化学发光 二氯荧光素 扑热息痛
下载PDF
硅气凝胶隧道防火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李建涛 刘向荣 苏智魁 《新型建筑材料》 2014年第10期14-17,共4页
硅气凝胶具有纳米网络结构,是迄今为止导热系数最低的固体材料。从传热学机理出发,以硅气凝胶为功能填料制备隧道防火涂料,讨论了硅气凝胶加入量对涂料性能的影响,确定了硅气凝胶浆料的添加量为4%时为宜。对硅气凝胶隧道防火涂料的防火... 硅气凝胶具有纳米网络结构,是迄今为止导热系数最低的固体材料。从传热学机理出发,以硅气凝胶为功能填料制备隧道防火涂料,讨论了硅气凝胶加入量对涂料性能的影响,确定了硅气凝胶浆料的添加量为4%时为宜。对硅气凝胶隧道防火涂料的防火机理进行了分析,阐明了该隧道防火涂料的配方设计原则,并对涂料的性能进行了检测,涂料性能达到或优于国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气凝胶 玻化微珠 耐火极限 隧道 防火涂料
下载PDF
花状形貌层状氧化锰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建芳 苏智魁 +1 位作者 庄肃凯 刘宗怀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5-27,共3页
在微酸性环境中高锰酸钾自身分解,利用低温水热法制备了花状形貌的Birnessite型层状氧化锰。探讨了温度及表面活性剂对其形貌的影响。采用XRD、SEM、N2吸附-脱附实验等手段对所合成的多孔材料进行了表征。花状形貌的层状氧化锰在1 mol/... 在微酸性环境中高锰酸钾自身分解,利用低温水热法制备了花状形貌的Birnessite型层状氧化锰。探讨了温度及表面活性剂对其形貌的影响。采用XRD、SEM、N2吸附-脱附实验等手段对所合成的多孔材料进行了表征。花状形貌的层状氧化锰在1 mol/L的硫酸钠溶液中,扫描速度为5 mV/s时显示出较高的比电容,其比电容达到190 F/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氧化锰 花状 KMNO4 比电容
下载PDF
铬(Ⅵ)-鲁米诺-过氧化氢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对苯二酚 被引量:1
8
作者 王书民 樊雪梅 +3 位作者 苏智魁 陈凤英 刘萍 王宪生 《分析仪器》 CAS 2011年第3期33-35,共3页
基于对苯二酚与铬(Ⅵ)的还原反应产生的铬(Ⅲ)催化鲁米诺-过氧化氢的化学发光,建立了一种快速测定对苯二酚的新方法。该方法线性范围为6.0×10-9~8.0×10-6 mol/L,检出限为1.0×10-10 mol/L。对1.5×10-6 mol/L扑热息... 基于对苯二酚与铬(Ⅵ)的还原反应产生的铬(Ⅲ)催化鲁米诺-过氧化氢的化学发光,建立了一种快速测定对苯二酚的新方法。该方法线性范围为6.0×10-9~8.0×10-6 mol/L,检出限为1.0×10-10 mol/L。对1.5×10-6 mol/L扑热息痛平行测定8次,其标准偏差为3.1%。该法用于废水中对苯二酚含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 鲁米诺 过氧化氢 对苯二酚
下载PDF
校企合作指导应用化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的新模式的探讨 被引量:2
9
作者 常亮亮 苏智魁 +2 位作者 于艳 李倩 李燕怡 《广东化工》 CAS 2016年第16期242-243,共2页
针对目前应用化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进行应用化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新模式的探索。从校企合作的成效和应注意的问题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为采用校企合作办学提高应用化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提供... 针对目前应用化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进行应用化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新模式的探索。从校企合作的成效和应注意的问题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为采用校企合作办学提高应用化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企合作 毕业论文 应用化学专业 探索
下载PDF
商洛钒尾矿对Cr(Ⅵ)吸附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常亮亮 苏智魁 +2 位作者 陈凤英 于艳 李燕怡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2016年第6期59-63,97,共6页
以钒尾矿作为吸附剂,研究了钒尾矿对Cr(Ⅵ)的吸附性能。考察了钒尾矿的目数和用量、吸附时间、Cr(Ⅵ)的初始浓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探索了钒尾矿吸附Cr(Ⅵ)的热力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吸附的最佳条件是:当钒尾矿目数为120,吸附时间为3... 以钒尾矿作为吸附剂,研究了钒尾矿对Cr(Ⅵ)的吸附性能。考察了钒尾矿的目数和用量、吸附时间、Cr(Ⅵ)的初始浓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探索了钒尾矿吸附Cr(Ⅵ)的热力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吸附的最佳条件是:当钒尾矿目数为120,吸附时间为36h,钒尾矿用量9g,Cr(Ⅵ)溶液浓度60mg·L-1;钒尾矿对Cr(Ⅵ)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Ⅵ) 钒尾矿 吸附剂
下载PDF
ClO_4^-/TiO_2固体超强酸催化合成乙酸异戊酯 被引量:1
11
作者 金振国 苏智魁 +1 位作者 周春生 王书民 《商洛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38-40,共3页
对ClO-4/TiO2型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制备进行了研究,并应用于乙酸异戊酯的合成.考察了HClO4浓度和焙烧温度等条件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通过改变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物物质的量等对产品收率影响的考察,结果表明,ClO-4/TiO2型固体超... 对ClO-4/TiO2型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制备进行了研究,并应用于乙酸异戊酯的合成.考察了HClO4浓度和焙烧温度等条件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通过改变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物物质的量等对产品收率影响的考察,结果表明,ClO-4/TiO2型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对合成乙酸异戊酯具有较好的催化性,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超强酸 催化荆 乙酸异酯 合成
下载PDF
多孔锰氧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建芳 刘宗怀 苏智魁 《商洛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27-32,共6页
多孔锰氧化合物是一种新型的功能材料,因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能而被用作分子筛、离子筛、催化剂及二次电池的正极材料等领域。综述了多孔锰氧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制备方法及应用,展望了多孔锰氧化合物的开发应用前景,新结构和新特性的多孔... 多孔锰氧化合物是一种新型的功能材料,因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能而被用作分子筛、离子筛、催化剂及二次电池的正极材料等领域。综述了多孔锰氧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制备方法及应用,展望了多孔锰氧化合物的开发应用前景,新结构和新特性的多孔锰氧化合物的开发将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材料 锰氧化合物 制备
下载PDF
微波辅助法制备花球形貌层状氧化锰及其电容性能研究
13
作者 王建芳 杨和平 +2 位作者 刘倩 陈修志 苏智魁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69-171,174,共4页
采用微波辅助合成法,以高锰酸钾为锰源,十二烷基磺酸钠为形貌控制剂,制备了花球形貌的层状氧化锰。研究了微波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表面活性剂种类对材料形貌的影响。利用XRD、FESEM、SEM、TEM、N2吸附-脱附分析等对花球形貌层状氧化锰... 采用微波辅助合成法,以高锰酸钾为锰源,十二烷基磺酸钠为形貌控制剂,制备了花球形貌的层状氧化锰。研究了微波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表面活性剂种类对材料形貌的影响。利用XRD、FESEM、SEM、TEM、N2吸附-脱附分析等对花球形貌层状氧化锰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当微波反应时间为30min时得到颗粒度较为均匀的花球形貌层状氧化锰,尺度约为400nm。采用三电极体系对所得层状氧化锰进行了分析测试,该材料表现出较大的比电容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在1mol/L的Na_2SO_4溶液中,扫描速度为5mV/s时,所得材料的比电容为256F/g。该方法为快速简便制备具有较高电容特性的层状氧化锰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氧化锰 微波辅助法 花球形貌 比电容
下载PDF
纳米花球状α-Ni(OH)_2的溶剂热合成与表征
14
作者 王建芳 杨和平 +1 位作者 苏智魁 庄肃凯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73-175,共3页
通过溶剂热合成法,以乙酰丙酮镍和正十二胺为起始原料,制备了纳米花球状(-Ni(OH)2。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氮气吸脱附分析等方法对材料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所得材料为均匀的纳米花... 通过溶剂热合成法,以乙酰丙酮镍和正十二胺为起始原料,制备了纳米花球状(-Ni(OH)2。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氮气吸脱附分析等方法对材料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所得材料为均匀的纳米花球状颗粒,由片层褶皱组成。所合成的(-Ni(OH)2具有中孔结构,孔径分布在4.7nm左右,BET比表面积高达302m2·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OH)2 乙酰丙酮镍 溶剂热
下载PDF
氰酸酯树脂的改性研究
15
作者 李倩 苏智魁 +1 位作者 石启英 王香婷 《商洛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15-17,30,共4页
氰酸酯树脂是一种新型的高性能热固性树脂,介电性能优异,在宽的频率范围内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因子的变化很小,优异的耐湿热性能和力学性能,是一种有广泛应用前景和强劲市场竞争力的材料。综述了氰酸酯树脂增韧改性的几种主要研究方法,... 氰酸酯树脂是一种新型的高性能热固性树脂,介电性能优异,在宽的频率范围内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因子的变化很小,优异的耐湿热性能和力学性能,是一种有广泛应用前景和强劲市场竞争力的材料。综述了氰酸酯树脂增韧改性的几种主要研究方法,其中包括橡胶增韧法、热固性树脂增韧法、热塑性树脂增韧法、不饱和物增韧法、刚性粒子增韧法和有机硅增韧法等,对其研究方法和增韧机理进行评述,并对目前氰酸酯树脂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酸酯树脂 增韧 改性
下载PDF
对甲烷制备实验中掺入物的探讨与改进
16
作者 金振国 任有良 苏智魁 《商洛学院学报》 1999年第4期67-69,共3页
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对甲烷制备实验中的掺入物及其作用做了比较全面的论述,并得出了铁粉、铜粉是该实验中较好掺入物的结论.
关键词 甲烷 制备 掺入物
下载PDF
环丙基甲基正离子结构的探讨
17
作者 石启英 苏智魁 《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3期87-89,共3页
作者全面地写出了环丙基甲基正离子的稳定共振结构式Ⅰ—Ⅻ,并用它系统地解释了环丙基甲基正离子的Hnmr谱、^(13)Cnmr谱、稳定性以及化学反应方面的事实。这种解释要比离域的分子轨道理论的解释更完满。
关键词 环丙基甲基正离子 稳定共振结构式 Hnmr谱 ^13Cnmr谱 化学反应 分子轨道理论 中间体 有机化学
下载PDF
甲烷制备实验中有关副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苏智魁 金振国 任有良 《商洛学院学报》 1995年第4期41-43,47,共4页
实验室制甲烷,通常是用无水醋酸钠和氢氧化钠并掺入一定量的其它物质,如:碱石灰、二氧化锰、二氧化三铁等,在加热条件下完成的.CII<sub>3</sub>COONa+NaOII掺入物/△ CII<sub>4</sub>↑+Na<sub>2</sub... 实验室制甲烷,通常是用无水醋酸钠和氢氧化钠并掺入一定量的其它物质,如:碱石灰、二氧化锰、二氧化三铁等,在加热条件下完成的.CII<sub>3</sub>COONa+NaOII掺入物/△ CII<sub>4</sub>↑+Na<sub>2</sub>CO3在这个实验中,还伴有许多副反应发生.就已知的事实,依据反应产物,有许多文章已列出了相应的、尽可能的反应方程式.但这些副反应都不能完满说明笔者所做的实验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制备 副反应 三氧化二铁 游离碳 二氧化锰 掺入物 反应过程 醋酸钠 碱石灰 含碳化合物
下载PDF
CH_3X偶极矩次序反常的原因
19
作者 苏智魁 《商洛学院学报》 1997年第4期20-21,共2页
本文揭示了甲基斥电子诱导效应的本质,碳的SP^3轨道中电子云分布不是以核为对称的,使得碳的电子云被夺取的比它夺得的要多。 甲基的斥电子作用,使因第一电离能小而导致密立根电负性小的卤素原子得到了相应地电负性补偿,使CH^3X偶极矩... 本文揭示了甲基斥电子诱导效应的本质,碳的SP^3轨道中电子云分布不是以核为对称的,使得碳的电子云被夺取的比它夺得的要多。 甲基的斥电子作用,使因第一电离能小而导致密立根电负性小的卤素原子得到了相应地电负性补偿,使CH^3X偶极矩完全依赖于卤素原子的电子亲和能,它们保持良好的线性关系。 偶极矩(H_3F<CH_3Cl的原因是:氟原子的内层电子对碳的SP^3轨道中的电子云排斥力大于氯原子,键极性C-F<C-C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9轨道 电子亲和能 偶极矩 键极性
下载PDF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硫脲 被引量:6
20
作者 樊雪梅 王书民 +3 位作者 苏智魁 金振国 陈凤英 刘萍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2-84,共3页
在酸性介质中,KMnO4能够氧化硫脲产生化学发光,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对该发光体系有增敏作用,据此,建立了测定硫脲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新方法。方法线性范围为4.0×10-7~4.0×10-4mol/L,检出限为2.0×10-8 mol/L,... 在酸性介质中,KMnO4能够氧化硫脲产生化学发光,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对该发光体系有增敏作用,据此,建立了测定硫脲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新方法。方法线性范围为4.0×10-7~4.0×10-4mol/L,检出限为2.0×10-8 mol/L,对1.0×10-5mol/L的硫脲平行测定11次,相对标准偏差为1.9%。方法已用于果汁中硫脲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注射 化学发光 高锰酸钾 硫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