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痴呆性血管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与同型半胱氨酸及对氧磷酶1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苏榴芳 张丽香 +6 位作者 肖继东 唐士婷 陈渊 范秉林 易祖芳 陈志 蔺心敬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7年第11期1133-1136,共4页
目的研究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血清对氧磷酶1活性变化与非痴呆性血管认知障碍(VCIND)患者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符合VCIND诊断标准的急性脑卒中患者201例,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分为VCIND... 目的研究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血清对氧磷酶1活性变化与非痴呆性血管认知障碍(VCIND)患者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符合VCIND诊断标准的急性脑卒中患者201例,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分为VCIND组96例和对照组105例,比较2组患者Hcy、对氧磷酶1活性,分析VCIND患者认知障碍与Hcy、对氧磷酶1活性的相关性。结果 VCIND组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氧磷酶1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VCIND组MoCA总分、视空间/执行能力、计算力、语言流畅性、抽象能力、延迟记忆力、定向力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CIND患者Hcy与MoCA总分及子项目中的视空间/执行能力、命名和注意力评分呈负相关(r=-0.560,P<0.01;r=-0.564,P<0.01;r=-0.399,P<0.01;r=-0.420,P<0.05)。对氧磷酶1与MoCA总分及子项目中的视空间/执行能力评分呈正相关(r=0.432,r=0.463,P<0.01)。结论 Hcy水平增高以及对氧磷酶1活性下降的程度能较好地反映不同程度的认知损害,可作为筛查VCIND患者的客观指标,协助对VCIND患者做出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半胱氨酸 痴呆 血管性 认知障碍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脑蛋白水解物对鼠缺血半暗带神经元Na^+-K^+-ATP酶活性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苏榴芳 肖继东 +2 位作者 唐士婷 陈渊 蔺心敬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7年第3期215-219,共5页
目的探讨脑蛋白水解物对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缺血半暗带神经元Na^+-K^+-ATP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7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干预组,三组大鼠根据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又随机分为缺血2 h再灌注6 h、24 h、48 ... 目的探讨脑蛋白水解物对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缺血半暗带神经元Na^+-K^+-ATP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7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干预组,三组大鼠根据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又随机分为缺血2 h再灌注6 h、24 h、48 h、72 h、7 d五个亚组,每个亚组18只大鼠。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缺血2 h再灌注模型,仅干预组采用药物进行干预。分别于再灌注6 h、24 h、48 h、72 h、7 d后观察大鼠神经症状评分,相应时间断头取脑,测定缺血半暗带脑组织Na^+-K^+-ATP酶活性、脑组织含水量、脑梗死范围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缺血半暗带神经元Na^+-K^+-ATP酶活性于6 h开始下降,48 h达最小值,72 h稍有回升,7 d趋于稳定;干预组大鼠缺血2 h后再灌注24 h、48 h、72 h各时间点Na^+-K^+-ATP酶活性与模型组大鼠相应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蛋白水解物可保护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缺血半暗带神经元,该作用可能与提高缺血半暗带神经元Na^+-K^+-ATP酶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缺血半暗带 NA+-K+-ATP酶 脑蛋白水解物
下载PDF
2012年南宁市青秀区幼儿园儿童蛲虫感染情况调查 被引量:1
3
作者 冉峰华 陈阳 +4 位作者 陆冠洁 苏榴芳 吴春香 杜海娟 田春林 《应用预防医学》 2013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为了解2012年南宁市城区儿童蛲虫感染情况,笔者对南宁市青秀区部分民办和公办幼儿园蛲虫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感染情况调查 幼儿园儿童 南宁市 蛲虫 城区儿童
下载PDF
11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临床资料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苏榴芳 肖继东 +2 位作者 唐士婷 陈渊 蔺心敬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I0001-I0003,共3页
对11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11例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均否认有鸽及鸽粪接触史,但从事种植及养殖业且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占54.5%(8/11);1次墨汁染色涂片检查新型隐球菌阳性率为63.6%(7/11),2次检查阳性... 对11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11例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均否认有鸽及鸽粪接触史,但从事种植及养殖业且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占54.5%(8/11);1次墨汁染色涂片检查新型隐球菌阳性率为63.6%(7/11),2次检查阳性率合计为90.9%(10/11),3次检查阳性率合计为100%(11/11)。随着免疫功能正常的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逐渐增多,详细询问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职业、病史及接触史对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帮助作用,对疑似患者应多次进行脑脊液墨汁染色检查以提高新型隐球菌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 传染源 易感性 误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