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溶性腐植酸的制备及其吸附能力
被引量:
3
1
作者
郭雅妮
苏海雯
+2 位作者
徐斗均
骆晓琳
付三泽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01-306,共6页
采用陕西黄陵风化煤中提取的腐植酸为原料,选取保温温度和保温时间为变量,利用高温脱水钙化法制备出不同条件下的不溶性腐植酸.实验结果表明当改性的腐植酸保温时间为2 h,保温温度为330℃时,吸附效果最佳,最佳条件下制备的不溶性腐植酸...
采用陕西黄陵风化煤中提取的腐植酸为原料,选取保温温度和保温时间为变量,利用高温脱水钙化法制备出不同条件下的不溶性腐植酸.实验结果表明当改性的腐植酸保温时间为2 h,保温温度为330℃时,吸附效果最佳,最佳条件下制备的不溶性腐植酸对水体中Cu^(2+)的吸附量为8.87 mg/g,对亚甲基蓝吸附效率达98.8%.腐植酸的碘吸附值158.4 mg/g,而最佳制备条件下的不溶性的腐植酸比表面积增加,微孔吸附能力增强,碘吸附值可达262.9 mg/g.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可以看出不溶性腐植酸表面更加粗糙,并负载了许多球状小颗粒,有助于提高吸附能力;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表明不溶性腐植酸结构中羟基和有机卤化物的含量明显增高,有利于对重金属离子和有机污染物的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化煤
不溶性
腐植酸
吸附能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元阻垢剂IA/AA/HEMA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
5
2
作者
郭雅妮
李璐明
苏海雯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177-6185,共9页
以衣康酸(IA)、丙烯酸(AA)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为单体,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三元共聚阻垢剂IA-AA-HEMA,以阻垢率为指标,利用称垢法评价其阻垢效果;利用P-B试验和CCD实验优化阻垢剂制备条件。结果表明IPA投加量15%、KPS投加量8%、...
以衣康酸(IA)、丙烯酸(AA)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为单体,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三元共聚阻垢剂IA-AA-HEMA,以阻垢率为指标,利用称垢法评价其阻垢效果;利用P-B试验和CCD实验优化阻垢剂制备条件。结果表明IPA投加量15%、KPS投加量8%、单体配比nIA∶nAA∶nHEMA=1∶0.5∶0.3、聚合温度86℃、聚合时间85 min的最优条件下,阻垢率最大可达96.69%,其中聚合温度和单体配比nIA∶nAA对阻垢率的影响极为显著,聚合时间和KPS显著影响次之。红外光谱表征表明IA-AA-HEMA阻垢剂聚合成功,CaCO3垢样的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加入IA-AA-HEMA后CaCO3垢样结构明显疏松,阻垢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衣康酸
三元阻垢剂
P-B试验
CCD实验设计
响应面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微氧条件下玉米秸秆的发酵产氢
3
作者
郭雅妮
苏海雯
+1 位作者
焦晨曦
李东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9-144,共6页
以玉米秸秆为原料,通过小试实验研究了不同的预处理方式和通氧量对微氧条件下发酵产氢的影响,放大实验对比了微氧发酵和厌氧发酵过程中产气、产氢、pH、碱度、挥发性脂肪酸(VFA)以及微生物种群的变化。小试实验表明,经过稀酸预处理的玉...
以玉米秸秆为原料,通过小试实验研究了不同的预处理方式和通氧量对微氧条件下发酵产氢的影响,放大实验对比了微氧发酵和厌氧发酵过程中产气、产氢、pH、碱度、挥发性脂肪酸(VFA)以及微生物种群的变化。小试实验表明,经过稀酸预处理的玉米秸秆产氢效果最好,最佳通氧量确定为280mL/(kg·d)。放大实验表明,微氧发酵的最大产气量、最大产氢量、累计产气量和累计产氢量均高于厌氧发酵,并且产气和产氢时间延长了6h。引起pH和碱度变化的原因主要是VFA的积累,特别是乙酸和丁酸。能够鉴定到科及以下的微氧发酵产氢优势种有肠球菌属(Enterococcus sp.)、拟杆菌属(Bacteroides oleiciplenus)、柠檬酸杆菌属(Citrobacter sp.)、消化链球菌科(Peptoclostridium difficile)、肠杆菌属(Escherichia sp.)、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 mucosae)、梭状芽孢杆菌科(Clostridia)、梭菌属(Clostridium baratii)、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微氧发酵
生物制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磺化腐植酸的制备及其性能测试
被引量:
3
4
作者
李晨璐
郭雅妮
+2 位作者
李金成
李璐明
苏海雯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2期60-66,共7页
为实现风化煤资源的二次利用,提高腐植酸(HA)的阻垢性能,以陕西黄陵风化煤中提取的腐植酸为原料,采用Na 2SO 3对HA进行磺化改性,确定最佳改性条件;采用称垢法、旋转挂片法、分解氧化铁法评定磺化HA的阻垢性能、缓蚀性能及分散性能。结...
为实现风化煤资源的二次利用,提高腐植酸(HA)的阻垢性能,以陕西黄陵风化煤中提取的腐植酸为原料,采用Na 2SO 3对HA进行磺化改性,确定最佳改性条件;采用称垢法、旋转挂片法、分解氧化铁法评定磺化HA的阻垢性能、缓蚀性能及分散性能。结果表明:磺化HA的最佳制备条件为磺化时间120 min,Na 2SO 3固液质量比0.5∶20,磺化温度60℃,其阻垢率可达79.2%。当HA、磺化HA溶液质量浓度分别在10~15 mg/L、<25 mg/L、30 mg/L时,磺化HA的阻垢、缓蚀及分散效果明显好于HA,HA、磺化HA的透光率均在55%以上,说明HA、磺化HA具有一定的分散Fe 2O 3的能力。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表明风化煤HA磺化改性成功,1039.7 cm-1为磺化后形成的硫羰基S=O的伸缩振动峰;CaCO 3垢物的扫描电镜(SEM)分析则表明HA和磺化HA对CaCO 3均具有阻垢效果,而加入磺化HA的垢样晶体结构明显变得更加松散、不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化改性
腐植酸
风化煤
阻垢
缓蚀
分散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溶性腐植酸的制备及其吸附能力
被引量:
3
1
作者
郭雅妮
苏海雯
徐斗均
骆晓琳
付三泽
机构
西安工程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出处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01-306,共6页
基金
陕西省科技厅工业科技攻关项目(2015GY16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573171)
西安市科技局科技创新引导项目(201805030YD8CG14(13))
文摘
采用陕西黄陵风化煤中提取的腐植酸为原料,选取保温温度和保温时间为变量,利用高温脱水钙化法制备出不同条件下的不溶性腐植酸.实验结果表明当改性的腐植酸保温时间为2 h,保温温度为330℃时,吸附效果最佳,最佳条件下制备的不溶性腐植酸对水体中Cu^(2+)的吸附量为8.87 mg/g,对亚甲基蓝吸附效率达98.8%.腐植酸的碘吸附值158.4 mg/g,而最佳制备条件下的不溶性的腐植酸比表面积增加,微孔吸附能力增强,碘吸附值可达262.9 mg/g.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可以看出不溶性腐植酸表面更加粗糙,并负载了许多球状小颗粒,有助于提高吸附能力;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表明不溶性腐植酸结构中羟基和有机卤化物的含量明显增高,有利于对重金属离子和有机污染物的吸附.
关键词
风化煤
不溶性
腐植酸
吸附能力
Keywords
Weathering coal
Insoluble
Humic acid
Adsorption capacity
分类号
X70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元阻垢剂IA/AA/HEMA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
5
2
作者
郭雅妮
李璐明
苏海雯
机构
西安工程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出处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177-6185,共9页
基金
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9SF-242)
西安市科技局科技创新引导资助项目(201805030YD8CG14(13))。
文摘
以衣康酸(IA)、丙烯酸(AA)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为单体,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三元共聚阻垢剂IA-AA-HEMA,以阻垢率为指标,利用称垢法评价其阻垢效果;利用P-B试验和CCD实验优化阻垢剂制备条件。结果表明IPA投加量15%、KPS投加量8%、单体配比nIA∶nAA∶nHEMA=1∶0.5∶0.3、聚合温度86℃、聚合时间85 min的最优条件下,阻垢率最大可达96.69%,其中聚合温度和单体配比nIA∶nAA对阻垢率的影响极为显著,聚合时间和KPS显著影响次之。红外光谱表征表明IA-AA-HEMA阻垢剂聚合成功,CaCO3垢样的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加入IA-AA-HEMA后CaCO3垢样结构明显疏松,阻垢效果良好。
关键词
衣康酸
三元阻垢剂
P-B试验
CCD实验设计
响应面法
Keywords
itaconic acid
ternary scale inhibitor
P-B test
CCD experimental design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分类号
X70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氧条件下玉米秸秆的发酵产氢
3
作者
郭雅妮
苏海雯
焦晨曦
李东
机构
西安工程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西安市环境监测站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出处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9-144,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21106145)
文摘
以玉米秸秆为原料,通过小试实验研究了不同的预处理方式和通氧量对微氧条件下发酵产氢的影响,放大实验对比了微氧发酵和厌氧发酵过程中产气、产氢、pH、碱度、挥发性脂肪酸(VFA)以及微生物种群的变化。小试实验表明,经过稀酸预处理的玉米秸秆产氢效果最好,最佳通氧量确定为280mL/(kg·d)。放大实验表明,微氧发酵的最大产气量、最大产氢量、累计产气量和累计产氢量均高于厌氧发酵,并且产气和产氢时间延长了6h。引起pH和碱度变化的原因主要是VFA的积累,特别是乙酸和丁酸。能够鉴定到科及以下的微氧发酵产氢优势种有肠球菌属(Enterococcus sp.)、拟杆菌属(Bacteroides oleiciplenus)、柠檬酸杆菌属(Citrobacter sp.)、消化链球菌科(Peptoclostridium difficile)、肠杆菌属(Escherichia sp.)、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 mucosae)、梭状芽孢杆菌科(Clostridia)、梭菌属(Clostridium baratii)、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关键词
玉米秸秆
微氧发酵
生物制氢
Keywords
corn straw
micro-aerobic fermentation
biological hydrogen production
分类号
TK6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生物能]
X71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磺化腐植酸的制备及其性能测试
被引量:
3
4
作者
李晨璐
郭雅妮
李金成
李璐明
苏海雯
机构
西安工程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出处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2期60-66,共7页
基金
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SF-242)
西安市科技局科技创新引导项目(201805030YD8CG14(13))
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GY-121)。
文摘
为实现风化煤资源的二次利用,提高腐植酸(HA)的阻垢性能,以陕西黄陵风化煤中提取的腐植酸为原料,采用Na 2SO 3对HA进行磺化改性,确定最佳改性条件;采用称垢法、旋转挂片法、分解氧化铁法评定磺化HA的阻垢性能、缓蚀性能及分散性能。结果表明:磺化HA的最佳制备条件为磺化时间120 min,Na 2SO 3固液质量比0.5∶20,磺化温度60℃,其阻垢率可达79.2%。当HA、磺化HA溶液质量浓度分别在10~15 mg/L、<25 mg/L、30 mg/L时,磺化HA的阻垢、缓蚀及分散效果明显好于HA,HA、磺化HA的透光率均在55%以上,说明HA、磺化HA具有一定的分散Fe 2O 3的能力。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表明风化煤HA磺化改性成功,1039.7 cm-1为磺化后形成的硫羰基S=O的伸缩振动峰;CaCO 3垢物的扫描电镜(SEM)分析则表明HA和磺化HA对CaCO 3均具有阻垢效果,而加入磺化HA的垢样晶体结构明显变得更加松散、不规则。
关键词
磺化改性
腐植酸
风化煤
阻垢
缓蚀
分散
Keywords
sulfonated modification
humic acid
weathered coal
scale inhibition
corrosion inhibition
dispersion
分类号
TQ536.9 [化学工程—煤化学工程]
X70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溶性腐植酸的制备及其吸附能力
郭雅妮
苏海雯
徐斗均
骆晓琳
付三泽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三元阻垢剂IA/AA/HEMA的制备与性能
郭雅妮
李璐明
苏海雯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微氧条件下玉米秸秆的发酵产氢
郭雅妮
苏海雯
焦晨曦
李东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磺化腐植酸的制备及其性能测试
李晨璐
郭雅妮
李金成
李璐明
苏海雯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0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