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市2006-2015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死因构成的变化趋势 被引量:7
1
作者 蒋秋静 肖年 +3 位作者 曹奕 何丹 苏祥英 周晓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2548-2551,共4页
目的分析重庆市2006-2015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主要死因别死亡率及死因构成变化趋势。方法采用重庆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网收集的2006-2015年以人群为基础监测资料,计算并分析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其主要死因构成的变化。结果 2006-201... 目的分析重庆市2006-2015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主要死因别死亡率及死因构成变化趋势。方法采用重庆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网收集的2006-2015年以人群为基础监测资料,计算并分析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其主要死因构成的变化。结果 2006-2015年重庆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新生儿死亡率分别由2006年的13.5‰、10.7‰和7.3‰下降至2015年的10.1‰、6.9‰和4.2‰。2015年重庆市5岁以下儿童前5位死因为先天性心脏病、早产或低出生体质量、肺炎、溺水和出生窒息。2006-2015年重庆市5岁以下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死亡构成比逐年上升,各主要死因别死亡率均逐年下降。结论重庆市2006-2015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主要死因别死亡率呈明显下降趋势;先天性心脏病死亡构成呈上升趋势,肺炎、出生窒息死亡构成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死亡率 死因构成
下载PDF
2006-2015年重庆市5岁以下儿童先天异常死亡情况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蒋秋静 肖年 +1 位作者 苏祥英 周晓军 《中国妇幼卫生杂志》 2016年第5期20-23,共4页
目的了解2006-2015年重庆市5岁以下儿童先天异常死亡的变化趋势。方法采用重庆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网收集的2006-2015年以人群为基础的监测资料,计算5岁以下儿童先天异常死亡专率、构成比和年龄分布情况。结果重庆市5岁以下儿童先天... 目的了解2006-2015年重庆市5岁以下儿童先天异常死亡的变化趋势。方法采用重庆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网收集的2006-2015年以人群为基础的监测资料,计算5岁以下儿童先天异常死亡专率、构成比和年龄分布情况。结果重庆市5岁以下儿童先天异常死亡率由2006年的185.1/10万下降至2015年的145.1/10万。5岁以下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神经管畸形和先天愚型死亡率均明显下降。先天异常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比例由2006年的14.3%上升至2010年的20.1%。5岁以下儿童先天异常死亡主要发生在婴儿期,尤其是新儿期。结论先天异常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比例逐年上升,应继续加强出生缺陷三级预防,进一步减少5岁以下儿童先天异常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死亡 先天异常
下载PDF
浅谈新建工程外墙渗漏原因及预防措施
3
作者 苏祥英 《福建建材》 2017年第2期49-50,共2页
新建工程外墙渗漏在建筑业中是普遍存在的质量通病,也是"顽疾",不仅仅影响到外墙的美观,还影响到住户的使用。对新建工程外墙渗漏的原因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些预防的措施,希望对同行们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新建工程 外墙渗漏 预防
下载PDF
重庆市分级分类高危儿管理模式的运行状况分析
4
作者 肖贵元 王念蓉 +1 位作者 陈君萍 苏祥英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2年第5期332-335,共4页
目的 了解重庆市分级分类高危儿管理模式的运行情况,以及对儿童、家长、机构的提升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2年1月8个分级分类高危儿管理模式试点区县的31名工作人员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通过现场笔录和录音的方式记录访谈资料,采用... 目的 了解重庆市分级分类高危儿管理模式的运行情况,以及对儿童、家长、机构的提升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2年1月8个分级分类高危儿管理模式试点区县的31名工作人员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通过现场笔录和录音的方式记录访谈资料,采用定量分析法对资料文本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研究对象均认为高危儿分级分类管理模式运行畅通,其中18人(58.06%)和27人(87.50%)分别认为由区县级转至市级妇幼保健院和由社区/乡镇转至区县级妇幼保健院的成功率达到预期。所有研究对象均认为高危儿分级分类管理模式对儿童健康水平有较大的提升,27人(87.10%)认为家长对高危儿管理的意识提升,25人(80.65%)认为家长对于高危儿干预的依从性增加。研究对象认为对机构的学科发展、技术提升、人才队伍建设以及家长满意度和科研等方面有所提升。结论 重庆市高危儿分级分类管理模式整体运行通畅,对儿童、家长、机构的提升效果明显。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提高模式的运行效率与质量,从而深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市 高危儿 分级分类管理模式
下载PDF
重庆市项目区县6~24个月龄婴幼儿营养干预效果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蒋秋静 张华 +1 位作者 苏祥英 周晓军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6年第13期2641-2643,共3页
目的 评价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对重庆市项目区县6~24个月龄婴幼儿营养改善的效果。方法 在重庆市首批实施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的 3个项目区县,为全县所有6~24个月龄婴幼儿每天补充一包国家统一标准的营养包。在项目实施前... 目的 评价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对重庆市项目区县6~24个月龄婴幼儿营养改善的效果。方法 在重庆市首批实施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的 3个项目区县,为全县所有6~24个月龄婴幼儿每天补充一包国家统一标准的营养包。在项目实施前和项目实施1年后分别抽取代表性的1 306人6~24个月龄婴幼儿进行调查,对比项目实施前后儿童身长、体重和血红蛋白的差异。结果 项目实施1年后婴幼儿平均体重增加0.33 kg,WAZ增加0.18,平均身长增加0.67 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平均浓度由项目实施前的108.2 g/L提高到110.4 g/L,贫血检出率由51.7%下降至3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实施显著改善了重庆市项目区县6~24个月龄婴幼儿营养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营养改善 干预效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