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香菇多糖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化疗的免疫功能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苏红慧 苏会玲 +1 位作者 修荣 王敏英 《医学综述》 2010年第19期3021-3023,共3页
目的研究香菇多糖对结、直肠癌术后化疗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香菇多糖在结、直肠癌后化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结、直肠癌术后化疗患者分别在化疗前、化疗后2周检测免疫功能,比较加用香菇多糖组与不用香菇多糖组的差异。结果化疗后2... 目的研究香菇多糖对结、直肠癌术后化疗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香菇多糖在结、直肠癌后化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结、直肠癌术后化疗患者分别在化疗前、化疗后2周检测免疫功能,比较加用香菇多糖组与不用香菇多糖组的差异。结果化疗后2周治疗组细胞免疫功能优于化疗前(P<0.05)。化疗后,治疗组的细胞免疫功能和体液免疫功能均优于对照组,二者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香菇多糖与化疗联合应用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降低化疗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多糖 结直肠癌 化疗
下载PDF
头孢呋辛与异帕米星联合应用治疗白血病化疗后感染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苏红慧 苏会玲 +1 位作者 成建平 李怡良 《医学综述》 2010年第20期3185-3186,共2页
目的评价头孢呋辛与异帕米星联合应用治疗白血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感染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56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头孢呋辛组和头孢曲松组,分别观察临床疗效、各系统病原体清除情况、病原体耐药性产生情况、真菌并发率及不良反应。... 目的评价头孢呋辛与异帕米星联合应用治疗白血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感染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56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头孢呋辛组和头孢曲松组,分别观察临床疗效、各系统病原体清除情况、病原体耐药性产生情况、真菌并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头孢呋辛组的临床疗效、各系统病原体清除情况以及耐药菌产生的情况均优于头孢曲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呋辛与异帕米星联合应用能有效治疗白血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各系统的感染,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轻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呋辛 异帕米星 白血病 耐药菌
下载PDF
小剂量阿司匹林辅助治疗轻微型肝性脑病36例 被引量:2
3
作者 苏红慧 苏会玲 任小沧 《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10期1167-1169,共3页
目的观察小剂量阿司匹林对轻微型肝性脑病患者神经心理学测试、肝功能及血氨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治疗轻微型肝性脑病的可能机制。方法将70例确诊的轻微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治疗组36例,对照组给予乳果糖30~60 m L,po,bid,... 目的观察小剂量阿司匹林对轻微型肝性脑病患者神经心理学测试、肝功能及血氨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治疗轻微型肝性脑病的可能机制。方法将70例确诊的轻微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治疗组36例,对照组给予乳果糖30~60 m L,po,bid,根据软便进行调整,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3粒,ti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肠溶阿司匹林75 mg,qd,治疗2周后,采用神经心理测验评价治疗效果,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患者血肝功能、血氨,并进行比较,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较对照组的智力心理测验结果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组肝功能、血氨下降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阿司匹林可改善神经心理学测验结果,提高智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肝性脑病 轻微型 神经心理学测试
下载PDF
针刺十三鬼穴治疗轻微型肝性脑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苏红慧 崔厚松 +1 位作者 王晓强 苏会玲 《山东中医杂志》 2017年第8期672-674,共3页
目的 :观察加用针刺十三鬼穴治疗轻微型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74例确诊的轻微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乳果糖及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和治疗组38例(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十三鬼穴),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 目的 :观察加用针刺十三鬼穴治疗轻微型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74例确诊的轻微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乳果糖及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和治疗组38例(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十三鬼穴),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神经心理测验结果及肝功能、血氨水平。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较对照组的神经心理学测试结果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肝功能、血氨的下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用针刺十三鬼穴治疗轻微型肝性脑病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神经心理学测试结果,显著降低轻微型肝性脑病患者血氨、肝功能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三鬼穴 轻微型肝性脑病 神经心理学测试 针刺疗法 疗效观察
下载PDF
HIF-1α和c-MET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和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10
5
作者 苏会玲 苏红慧 +3 位作者 张培新 蔺强 陈坤 刘风玲 《实用癌症杂志》 2015年第12期1771-1774,1778,共5页
目的分析HIF-1α和c-MET受体与胃癌各临床病理特征及胃癌组织6r65的关系,为判断胃癌的预后及靶向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4例胃癌组织和74例癌旁胃组织(距癌灶2-5 cm)中HIF-1α、c-MET受体及CD34的表达。应用Kapla... 目的分析HIF-1α和c-MET受体与胃癌各临床病理特征及胃癌组织6r65的关系,为判断胃癌的预后及靶向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4例胃癌组织和74例癌旁胃组织(距癌灶2-5 cm)中HIF-1α、c-MET受体及CD34的表达。应用Kaplan-Meier法对患者进行生存分析。结果胃癌组织中HIF-1α及c-Met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胃癌组织中HIF-1α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分期有关(P<0.05),而c-Met受体表达受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分期的影响(P<0.05);胃癌组织中,HIF-1α与c-Met的表达呈显著相关性(γ=0.365,P<0.05);HIF-1α及c-Met阳性表达的胃癌组织中MVD均显著高于阴性表达组(P<0.05);生存分析显示,HIF-1α或c-Met阳性表达患者的生存时间显著短于阴性表达患者(P<0.05)。结论 HIF-1α与c-Met表达共同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可作为胃癌浸润和转移的重要判定指标。HIF-1α可能通过上调c-Met的表达,诱导胃癌微环境中血管的生成而促进胃癌的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HIF-1Α C-MET CD34 MVD 预后
下载PDF
针刺十三鬼穴对肝性脑病患者血氨、β-内啡肽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苏会玲 苏红慧 +3 位作者 崔厚松 李培培 柴丽娟 翟春燕 《吉林中医药》 2017年第10期1049-1052,共4页
目的观察加用针刺十三鬼穴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予门冬氨酸鸟氨酸10~15 g静滴,日1次,支链氨基酸250 m L静滴,日2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十三鬼穴,每... 目的观察加用针刺十三鬼穴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予门冬氨酸鸟氨酸10~15 g静滴,日1次,支链氨基酸250 m L静滴,日2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十三鬼穴,每天2次,2组治疗方法疗程均为7 d,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肝功能、血氨、β-内啡肽的变化,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89.5%,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的6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肝功能、血氨、β-内啡肽的下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十三鬼穴能够降低患者血氨水平,抑制β-内啡肽的合成和释放,减轻患者脑水肿,改善脑功能,促进患者神智恢复,可见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刺十三鬼穴,能够增强西药对肝性脑病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三鬼穴 肝性脑病 血氨 Β-内啡肽 针灸
下载PDF
c-Met和p-Akt与胃癌血管生成拟态的关系 被引量:2
7
作者 苏会玲 苏红慧 +3 位作者 陈雪霁 蔺强 陈坤 刘风玲 《实用癌症杂志》 2016年第1期43-46,共4页
目的探讨p-Akt蛋白与HGF/c-Met通路是否参与胃癌VM的形成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按照入组标准与排除标准,收集胃癌患者共74例,正常对照患者16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及正常对照组中c-Met受体、p-Akt蛋白的表达情况,应用C... 目的探讨p-Akt蛋白与HGF/c-Met通路是否参与胃癌VM的形成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按照入组标准与排除标准,收集胃癌患者共74例,正常对照患者16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及正常对照组中c-Met受体、p-Akt蛋白的表达情况,应用CD-34和PAS双染法测定VM。结果 c-Met受体与VM表达呈显著正相关(γ=0.277,P<0.05),p-Akt蛋白和VM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γ=0.409,P<0.05),表明c-Met受体、p-Akt蛋白与胃癌VM的生成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胃癌组织中存在血管生成拟态。c-Met受体、p-Akt蛋白在胃癌VM发生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C-MET P-AKT VM 血管生成 通路
下载PDF
HGF/SF-MET通路的基本原理 被引量:1
8
作者 苏会玲 汤桂梅 +2 位作者 范洪君 苏红慧 陈坤 《河北医药》 CAS 2013年第21期3297-3299,共3页
20世纪80年代中期,MET和它的配体肝细胞生长和离散因子( HGF/SF)相继被3个独立的研究机构发现。 MET基因最早在人的骨肉瘤细胞中克隆[1],随后发现原癌基因MET编码受体酪氨酸激酶(RTK)蛋白[2],该基因常由基因重排即在其5′... 20世纪80年代中期,MET和它的配体肝细胞生长和离散因子( HGF/SF)相继被3个独立的研究机构发现。 MET基因最早在人的骨肉瘤细胞中克隆[1],随后发现原癌基因MET编码受体酪氨酸激酶(RTK)蛋白[2],该基因常由基因重排即在其5′端加上易位启动区tpr( tpr)而被激活,并在远处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其他的研究中,肝细胞生长因子与成纤维细胞分泌的另一种细胞离散因子被分别命名,但很快证实二者是同一个蛋白,称为HGF/SF[3]。 Bottaro等[4]提出HGF/SF作为MET的配体,发现通过靶向敲除小鼠Hgf和MET基因得到证实,对这些变异小鼠的研究提示了Hgf和MET基因所编码的蛋白在不同细胞与组织的生存、生长及迁移中的重要生理作用。 HGF/SF-MET信号系统标志特征是MET蛋白所激活的细胞反应的多样性,它由该信号系统MET下游停泊蛋白--生长因子受体结合蛋白2(GRB2)及接头蛋白1(GAB1)[5]的激活和该信号系统与其他信号系统间的关联介导。 HGF/SF-MET的异常表达在许多不同病理类型的肿瘤中发现,本文介绍HGF/SF-MET通路在癌症中的基本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GF SF MET 肿瘤
下载PDF
2007~2008年某院降糖药和抗糖尿病药应用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成建平 苏红慧 +1 位作者 苏会玲 何鹏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9年第10期752-754,共3页
目的:评价某院2007~2008年降糖药和抗糖尿病药应用状况。方法:对2007~2008年降糖药的用药金额和用药频度(DDDs)进行统计。结果:降糖药的用药金额逐年增长。其中,口服降糖药用药金额的增长快于胰岛素。口服降糖药以磺酰脲类和非磺酰脲... 目的:评价某院2007~2008年降糖药和抗糖尿病药应用状况。方法:对2007~2008年降糖药的用药金额和用药频度(DDDs)进行统计。结果:降糖药的用药金额逐年增长。其中,口服降糖药用药金额的增长快于胰岛素。口服降糖药以磺酰脲类和非磺酰脲类,抗糖尿病药以双胍类和α-糖苷酶抑制剂为主。按照DDDs排序,二甲双胍是临床最常用的抗糖尿病药。结论:某院连续2年降糖药和抗糖尿病药应用基本稳定、应用较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糖药 抗糖尿病药 限定日剂量 用药分析
下载PDF
针刺十三鬼穴对肝性脑病患者脑电图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崔厚松 苏会玲 苏红慧 《上海针灸杂志》 2017年第4期388-391,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十三鬼穴对肝性脑病患者脑电图的影响。方法 80例肝性脑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辅以针刺十三鬼穴,14 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脑电图的变化,... 目的观察针刺十三鬼穴对肝性脑病患者脑电图的影响。方法 80例肝性脑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辅以针刺十三鬼穴,14 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脑电图的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星期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0%,治疗组为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脑电图异常程度的改变(向正常脑电图发展)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十三鬼穴作为辅助疗法能明显改善肝性脑病患者的脑电图,能够增强基础治疗对肝性脑病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三鬼穴 肝性脑病 针刺 脑电图
下载PDF
针刺十三鬼穴治疗肝性脑病86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崔厚松 苏红慧 苏会玲 《山东中医杂志》 2017年第10期872-875,共4页
目的 :观察针刺十三鬼穴结合西医治疗对肝性脑病患者血氨、β-内啡肽水平的影响。方法 :86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予门冬氨酸鸟氨酸、支链氨基酸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十三鬼穴... 目的 :观察针刺十三鬼穴结合西医治疗对肝性脑病患者血氨、β-内啡肽水平的影响。方法 :86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予门冬氨酸鸟氨酸、支链氨基酸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十三鬼穴,治疗1周后,评价疗效,复查肝功能、血氨、β-内啡肽的变化,与治疗前进行对比。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69.0%,治疗组90.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肝功能、血氨、β-内啡肽的下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针刺十三鬼穴,可增强西药对肝性脑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肝功能,显著降低肝性脑病患者血氨、β-内啡肽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三鬼穴 肝性脑病 血氨 Β-内啡肽 针刺
下载PDF
尼卡地平分子聚合物的制备及识别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苏红慧 冯丽霞 +1 位作者 苏会玲 修荣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1-74,共4页
采用分子印迹技术合成了以尼卡地平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的分子印迹聚合物(MIP)。运用平衡结合实验研究了聚合物的吸附特性和选择识别能力。通过Scatchard方程分析,结合位点的离解常数Kd=1.03mmol.L-1,最大表观结合常数Qmax=... 采用分子印迹技术合成了以尼卡地平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的分子印迹聚合物(MIP)。运用平衡结合实验研究了聚合物的吸附特性和选择识别能力。通过Scatchard方程分析,结合位点的离解常数Kd=1.03mmol.L-1,最大表观结合常数Qmax=18.76μmol.g-1。结果表明,分子印迹聚合物对尼卡地平呈现出较高的吸附性和选择识别性,对尼卡地平药物的分离富集和检测具有实际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卡地平 分子印迹聚合物 分子识别
下载PDF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认知度调查 被引量:4
13
作者 苏红慧 苏会玲 +2 位作者 秦越亮 黄月华 张培新 《医学综述》 2010年第10期1596-1597,共2页
目的了解两所医院的医务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的认知度,剖析存在的问题。方法通过向461名医务人员发放统一的封闭式调查问卷,获得了这些人员对ADR的报告意识、范围及程序等相关调查情况。结果医药人员都能认识到上报ADR的必要性,但总体上... 目的了解两所医院的医务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的认知度,剖析存在的问题。方法通过向461名医务人员发放统一的封闭式调查问卷,获得了这些人员对ADR的报告意识、范围及程序等相关调查情况。结果医药人员都能认识到上报ADR的必要性,但总体上对是否上报、如何上报的法律意识,以及上报范围和程序等认识上准确知晓的医务人员比例普遍不高。结论加强对医务人员的ADR知识的培训显得尤为重要,在监测报告制度的基础上,健全奖惩机制,确保ADR监测的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不良反应 医务人员 监测 认知度
下载PDF
艾迪注射液联合G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性肺癌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4
作者 赵红林 赵彦南 +1 位作者 苏红慧 王春雨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4期5873-5874,共2页
关键词 肺肿瘤/药物疗法 非小细胞肺/药物疗法 抗肿瘤药(中药)/治疗应用 脱氧胞苷/类似物和衍生物 脱氧胞苷/治疗应用 顺铂/治疗应用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应用
下载PDF
Uncut Roux-en-Y吻合技术在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研究
15
作者 吴伯裕 吴昆 苏红慧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2年第15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非断离(Uncut)Roux-en-Y吻合技术在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上饶市立医院在2019年10月-2021年7月收治的64例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资料,根据消化道重建方式,将32例使用Uncut Roux-en-Y吻合技术的患... 目的:探讨非断离(Uncut)Roux-en-Y吻合技术在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上饶市立医院在2019年10月-2021年7月收治的64例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资料,根据消化道重建方式,将32例使用Uncut Roux-en-Y吻合技术的患者设为非断离组,将32例使用常规Roux-en-Y吻合技术的患者设为常规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消化道重建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胃管留置时间、首次排气时间、进食流食时间及住院时间。术前及术后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b)、CD4^(+)、CD8^(+)及CD4^(+)/CD8^(+)水平。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断离组手术时间、消化道重建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常规组(P<0.05);两组胃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断离组首次排气时间及进食流食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术前,两组ALB、PA及H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非断离组ALB、PA及Hb水平均高于常规组(P<0.05)。术前及术后,两组CD4^(+)、CD8^(+)及CD4^(+)/CD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断离组Roux滞留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中选择Uncut Roux-en-Y吻合技术进行消化道重建,可缩短重建与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并且有助于早期进食,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同时,还减少了Roux滞留综合征的发生率,从而促进患者营养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腹腔镜 远端胃癌根治术 非断离式Roux-en-Y 营养指标
下载PDF
针刺十三鬼穴对肝性脑病患者肝功能、血氨及β-内啡肽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苏红慧 崔厚松 苏会玲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42-345,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十三鬼穴对肝性脑病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38例和西药组36例。西药组予门冬氨酸鸟氨酸、支链氨基酸静脉滴注治疗,针刺组在西药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十三鬼穴,均治疗1周。评价两组患者... 目的:观察针刺十三鬼穴对肝性脑病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38例和西药组36例。西药组予门冬氨酸鸟氨酸、支链氨基酸静脉滴注治疗,针刺组在西药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十三鬼穴,均治疗1周。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患者血肝功能、血氨,采用酶联免疫夹心吸附法测定患者血β-内啡肽的变化。结果:治疗1周后,西药组总有效率为69.4%(25/36),针刺组为89.5%(34/38),针刺组优于西药组(P<0.05)。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血浆血氨及β-内啡肽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针刺组降低幅度大于西药组(P<0.05,P<0.01)。结论: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针刺十三鬼穴,可增强对肝性脑病的治疗效果,改善肝性脑病患者肝功能,降低血氨、β-内啡肽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十三鬼穴 肝性脑病 血氨 β-内啡肽
原文传递
3D与2D腹腔镜保留迷走神经胃癌根治术疗效对比研究
17
作者 吴伯裕 吴昆 苏红慧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2期186-189,共4页
通过对3D和2D腹腔镜保留迷走神经胃癌根治术的术后疗效的对比分析。探讨3D腹腔镜在胃癌保留迷走神经根治术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江西省肿瘤医院40例作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符合远端胃癌根治术手术指证,按照抛硬币随机法分为2组,分为观... 通过对3D和2D腹腔镜保留迷走神经胃癌根治术的术后疗效的对比分析。探讨3D腹腔镜在胃癌保留迷走神经根治术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江西省肿瘤医院40例作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符合远端胃癌根治术手术指证,按照抛硬币随机法分为2组,分为观察组即3D腹腔镜组(17例)与对照组即2D腹腔镜(23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胃泌素、白蛋白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胃泌素、白蛋白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2D腹腔镜保留迷走神经胃癌根治术相比较,3D腹腔镜能缩短手术操作时间、出血量减少、住院时间短、营养状态改善等方面有优势.在技术难度更大的保留迷走神经胃癌根治手术中优势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 腹腔镜 2D 腹腔镜 淋巴结清扫 保留迷走神经胃癌根治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