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动·能动·爱动·想动——让学生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动起来 |
苏耕水
|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2
|
交往·参与·互动——谈新课程背景下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改革 |
苏耕水
|
《教育艺术》
|
2004 |
3
|
|
3
|
遵循教材 不囿于教材——课堂教学巧用课外素材的体会 |
苏耕水
|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
2007 |
0 |
|
4
|
中学生心理健康的表现 |
苏耕水
|
《政治教育》
|
2000 |
0 |
|
5
|
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意义、现状及对策 |
苏耕水
|
《教育探索》
北大核心
|
2003 |
12
|
|
6
|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情、趣、韵 |
苏耕水
|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
|
|
7
|
开发校本课程,教师应为主角 |
苏耕水
|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
2003 |
2
|
|
8
|
微笑·宽容·赞美 |
苏耕水
|
《教育艺术》
|
2009 |
2
|
|
9
|
实施新课程教学必须正确处理四个关系 |
苏耕水
|
《教育艺术》
|
2007 |
1
|
|
10
|
课堂教学应具有诗的韵味 |
苏耕水
|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
2003 |
0 |
|
11
|
探究教学与新课程的实施 |
苏耕水
|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
2004 |
0 |
|
12
|
讲授法并非全是“灌注式” |
苏耕水
|
《教育研究与实验(新课程研究)》
|
2006 |
0 |
|
13
|
“理解”与“尊重”,教师管理的永恒话题 |
苏耕水
|
《中小学校长》
|
2005 |
0 |
|
14
|
研究接受理论 提高德育成效(二) |
苏耕水
|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
2008 |
0 |
|
15
|
眼神反馈与教学调节 |
苏耕水
|
《素质教育大参考》
|
2007 |
0 |
|
16
|
研究接受理论 提高德育成效 |
苏耕水
|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
2007 |
0 |
|
17
|
以荣辱观教育为契机 培养青少年的羞耻心 |
苏耕水
|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
2007 |
0 |
|
18
|
思想政治课“情、趣、韵”的教学法 |
苏耕水
|
《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
2003 |
0 |
|
19
|
国外现代教育家教育思想对我国教改的启示 |
苏耕水
|
《教育情报参考》
|
2003 |
0 |
|
20
|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略论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美 |
苏耕水
|
《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B)》
|
2010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