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导管损伤制备钙化性主动脉瓣疾病小鼠模型的最优时间选择
1
作者 曾婧欣 苏舒文 +2 位作者 冼高鹏 曾庆春 许顶立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532-1538,共7页
目的 探讨利用导管损伤制备钙化性主动脉瓣疾病小鼠模型的最优时间。方法 通过向8周龄小鼠右颈总动脉插入导管,在超声引导下将导管送至主动脉瓣口处损伤主动脉瓣膜,对导管损伤主动脉瓣膜后不同时间段的C57BL6小鼠主动脉瓣膜进行比较,将... 目的 探讨利用导管损伤制备钙化性主动脉瓣疾病小鼠模型的最优时间。方法 通过向8周龄小鼠右颈总动脉插入导管,在超声引导下将导管送至主动脉瓣口处损伤主动脉瓣膜,对导管损伤主动脉瓣膜后不同时间段的C57BL6小鼠主动脉瓣膜进行比较,将小鼠分为对照组、造模后4周、造模后8周与造模后16周组,从适应性喂养至造模结束取材均给予普通饲料饮食。使用超声检测小鼠心脏短轴缩短率、主动脉瓣膜峰值流速及主动脉瓣口面积,使用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小鼠主动脉瓣膜厚度变化及瓣膜组织结构变化,利用茜素红染色检测小鼠主动脉瓣膜钙盐沉积情况,使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瓣膜成骨相关蛋白碱性磷酸酶表达。结果 小鼠从造模8周后开始出现心脏短轴缩短率明显下降。导管损伤4周、8周、16周后小鼠主动脉瓣膜明显增厚(P=0.002),4周、8周和16周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导管损伤4周、8周、16周后钙盐沉积明显增多(P<0.0001),4周、8周和16周比较无统计学差异;4周、8周、16周后成骨相关蛋白ALP指标表达量明显升高(P=0.0016)。导管损伤4周、8周和16周ALP表达量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在保证小鼠生存率的情况下,导管损伤主动脉瓣膜4周后的小鼠模型即可模拟钙化性主动脉瓣膜疾病病理生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化性主动脉瓣膜疾病 动物模型 导管损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