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陶克陶胡起义始末
被引量:
1
1
作者
苏赫巴鲁
《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社会科学汉文版)》
1983年第2期81-89,共9页
序唐王征东的时候,筑下有名的塔虎城;伴着塔虎城的风水哟,金色的宝龙在此降生。唐王传下了首令,五座石塔压在城东;五百年后石塔已瘫塌,英雄陶克陶在此诞生。这部长达数千行的叙事民歌,产生在陶克陶起义后的郭尔罗斯前旗(1906年——1910...
序唐王征东的时候,筑下有名的塔虎城;伴着塔虎城的风水哟,金色的宝龙在此降生。唐王传下了首令,五座石塔压在城东;五百年后石塔已瘫塌,英雄陶克陶在此诞生。这部长达数千行的叙事民歌,产生在陶克陶起义后的郭尔罗斯前旗(1906年——1910年),虽然已过七十几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里木盟
起义者
达尔罕旗
清军
张作霖
蒙古族
东三省
王府
罗斯
蒙古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蒙古国的陶克陶胡后裔访问记
2
作者
苏赫巴鲁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14-115,共2页
蒙古国的陶克陶胡后裔访问记苏赫巴鲁1993年“忽兰萨拉”月(马的七月,花的七月),我背着沉甸甸的《大漠神雕——成吉思汗传》,应邀出席在蒙古国举行的首届“世界蒙古文学作家大会”。借此时机,于7月7日下午4时,由中国蒙古...
蒙古国的陶克陶胡后裔访问记苏赫巴鲁1993年“忽兰萨拉”月(马的七月,花的七月),我背着沉甸甸的《大漠神雕——成吉思汗传》,应邀出席在蒙古国举行的首届“世界蒙古文学作家大会”。借此时机,于7月7日下午4时,由中国蒙古族教育学者赴蒙古国立大学考察深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国立大学
盂根琪琪格
人物访谈
蒙古国
陶克陶胡后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查干少布脱险记
3
作者
苏赫巴鲁
《体育文化导刊》
1985年第2期39-40,共2页
在一九三八年农历七月中旬的一天,前郭尔罗斯前旗王府屯里的牧民们正在为查干少布等人劫后余生暗地庆幸的时候,王爷府的兵丁、警察却气急败坏地四处搜捕查干少布。 查干少布原是一位穷苦的牧民,因擅长摔跤,被前旗王爷旗穆德色木丕勒看中...
在一九三八年农历七月中旬的一天,前郭尔罗斯前旗王府屯里的牧民们正在为查干少布等人劫后余生暗地庆幸的时候,王爷府的兵丁、警察却气急败坏地四处搜捕查干少布。 查干少布原是一位穷苦的牧民,因擅长摔跤,被前旗王爷旗穆德色木丕勒看中,做了王爷府的摔跤手。查干少布在科尔沁草原一带名震遐迩。因他不满王公贵族们敲骨吸髓的剥削,率领几位缴不起税的乡亲,砸了日伪警察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公贵族
牧民
科尔沁草原
王府
警察
农历
色木
敖包
罗斯
科右前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陶克陶胡起义始末(续)
4
作者
苏赫巴鲁
《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社会科学汉文版)》
1984年第1期28-34,共7页
六二次南下转眼到了三月。陶克陶胡与穆荣嘎的联军队伍,决心南下。不久,陶克陶胡父子因作战负伤,转战来到扎来特旗的图喜商号,休养人马。至此,陶克陶胡与穆荣嘎开始分道扬镳,各奔前程。穆荣嘎是个善战的武将,他也很钦佩陶克陶胡;但他的...
六二次南下转眼到了三月。陶克陶胡与穆荣嘎的联军队伍,决心南下。不久,陶克陶胡父子因作战负伤,转战来到扎来特旗的图喜商号,休养人马。至此,陶克陶胡与穆荣嘎开始分道扬镳,各奔前程。穆荣嘎是个善战的武将,他也很钦佩陶克陶胡;但他的部下纪律松弛、抢劫成风,恶习已成,穆荣嘎只好任其所为。陶克陶胡对此恶习劝说不听,又难以容忍,只好背马相离,才能挽回声誉。此时,穆荣嘎部下伤亡也很惨重,一次战死达三十余人。曾于四月十三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军
喀尔喀蒙古
起义
乳牛
始末
义军
张作霖
内蒙古
锡林郭勒盟
军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漫谈蒙古民谚
5
作者
苏赫巴鲁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1年第2期77-80,共4页
珍宝中最贵的是金子,语言里最贵的是谚语。听说,古代的蒙古人,在马背上驮着两件宝,一头是歌,一头是谚语、好来宝。这确是真实历史写照,古代的游牧民族,最懂得礼物的珍贵,礼物中常常带有谚语;因为谚语象金子般闪光,象玉石般作响。蒙古人...
珍宝中最贵的是金子,语言里最贵的是谚语。听说,古代的蒙古人,在马背上驮着两件宝,一头是歌,一头是谚语、好来宝。这确是真实历史写照,古代的游牧民族,最懂得礼物的珍贵,礼物中常常带有谚语;因为谚语象金子般闪光,象玉石般作响。蒙古人相见问安时,常说“鲜花盛开的地方蜂蝶多,心地善良的人儿朋友多,门德门德。”借以表示相互推崇、尊重,表示祝福,问候平安。离别时常用“十五的月亮,自会圆起来”的谚语,表示不久还会相见的意思。谚语是人民对自然现象、社会现象长期观察的艺术总结;是用有节奏的语言,完整的形式、典范地表达劳动人民的斗争经验和思想感情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民间语言。如果把语言比作铁矿石,那么谚语就是炉里出来的铁块;如果把语言比作牛乳,那么谚语就是锅里熬出来的奶油。所以说:“井里没鱼虾,谚语没假话”;“河水世世流,谚语代代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谚语
蒙古人
谣谚
古谚
《蒙古秘史》
民间语言
头韵
四句式
民歌
生产斗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成吉思汗(第一集)
6
作者
琴子
苏赫巴鲁
+1 位作者
超克图那仁
詹相持
《当代电影》
1985年第1期76-101,共26页
序幕深重的钟声……世人皆知的成吉思汗的画像渐显。叠印出四个遒劲的大字(片名) 成吉思汗字幕:公元一二二七年喇叭声声,长号齐鸣。浑厚深沉的哀乐延续到序幕完。黄昏,残阳如血。铺天盖地的蒙古军将士,围着洁白的大帐幕,匍匐在地。哀号...
序幕深重的钟声……世人皆知的成吉思汗的画像渐显。叠印出四个遒劲的大字(片名) 成吉思汗字幕:公元一二二七年喇叭声声,长号齐鸣。浑厚深沉的哀乐延续到序幕完。黄昏,残阳如血。铺天盖地的蒙古军将士,围着洁白的大帐幕,匍匐在地。哀号恸哭声,在茫茫荒原上回荡。(镜头渐渐推近大帐)这是一辆二十七头犍牛驾引的巨型四轮木车。车上架着白色大帐。帐内安放着用整棵橡木凿成并箍着三道金圈的棺木。棺内躺着已长辞人世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木车起动了。一千名武士组成的护灵骑兵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木
成吉思汗
部落
蔑儿乞
泰亦赤兀
罕山
蒙古
兵器
中军
骑兵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蒙古族古代的马背音乐
被引量:
1
7
作者
苏赫巴鲁
郭秋良
《民族艺术》
1986年第4期125-129,138,共6页
“马背音乐”可谓蒙古古曲的俗称。马背音乐的起源,就是蒙古民族的起源,马背音乐的出现,大概和语言同时,更早于文字。如果说,“杭育,杭育”派就是中原最古老的劳动歌,那么“啊哈,嗬咿”派就是塞北最古老的“马背音乐”——牧猎歌。蒙古...
“马背音乐”可谓蒙古古曲的俗称。马背音乐的起源,就是蒙古民族的起源,马背音乐的出现,大概和语言同时,更早于文字。如果说,“杭育,杭育”派就是中原最古老的劳动歌,那么“啊哈,嗬咿”派就是塞北最古老的“马背音乐”——牧猎歌。蒙古族的马背音乐,最晚产生在七世纪之前,生活在额儿古涅·昆山中“森林百姓”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族
音乐
马背
火不思
成吉思汗
蒙古民族
蒙古语
古代
起源
劳动歌
原文传递
七彩的马群七彩的霞
8
作者
苏赫
巴魯
杜矢甲
《中国音乐》
1982年第2期90-92,共3页
关键词
广板
原文传递
《成吉思汗箴言》代前言
9
作者
苏赫巴鲁
《草原》
2011年第3期92-94,共3页
有人研究奴(阿尔泰语系)、汉(汉藏语系)两大语言均受梵语之深沉繁化;接受奴语演化的古蒙语,又受藏传佛教的影响,梵语更为落地生根。满全在《论蒙古族古代作家群》一文中说:"蒙古族是具有诗意民族,崇尚文学的民族。"我想改为:...
有人研究奴(阿尔泰语系)、汉(汉藏语系)两大语言均受梵语之深沉繁化;接受奴语演化的古蒙语,又受藏传佛教的影响,梵语更为落地生根。满全在《论蒙古族古代作家群》一文中说:"蒙古族是具有诗意民族,崇尚文学的民族。"我想改为:蒙古人是诗的民族、歌的民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吉思汗
蒙古族
谚语
阿尔泰语系
蒙古秘史
藏传佛教
语言
民族
汉藏语系
蒙古贞
原文传递
吃的是民间文学这口奶——搜集、整理民间文学五十年特记
10
作者
苏赫巴鲁
《草原》
2010年第4期68-70,共3页
蒙古自十三世纪产生文字之后,即出现了《忙豁勒·尼古察·脱布赤彦》(《蒙古秘史》),《秘史》中记述着说不尽的民间神话、传说、故事、"陶力"(英雄史诗)、"好来宝"
关键词
民间文学
蒙古族
英雄史诗
成吉思汗
蒙古秘史
长篇叙事诗
搜集整理
吉林省
内蒙古
中国民间
原文传递
洪公铁骨——读王维宪、胡瑞英《洪皓传》有感
11
作者
苏赫巴鲁
《东北史地》
2003年第12期26-26,共1页
长白山文化研究会会长、吉林省文联副主席张福有先生在王维宪、胡瑞英合著的历史长篇小说《洪皓传》序中写道:"苏赫巴鲁先生曾说:‘如果说,《松漠纪闻》是洪皓在流放地的所见所闻,那么,洪皓诗词就是他的所感所念’。"张福有说...
长白山文化研究会会长、吉林省文联副主席张福有先生在王维宪、胡瑞英合著的历史长篇小说《洪皓传》序中写道:"苏赫巴鲁先生曾说:‘如果说,《松漠纪闻》是洪皓在流放地的所见所闻,那么,洪皓诗词就是他的所感所念’。"张福有说:"此言甚是。我以为,《洪皓传》的贡献,就在于以文学的笔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皓
文化研究
长篇小说
长白山
流放地
铁骨
吉林省
王维
贡献
诗词
原文传递
辽西行
12
作者
苏赫巴鲁
《民族文学》
1992年第10期76-79,共4页
5月9日。周六。晴。朝阳。考察辽西喀喇沁文化,踏勘"红山文化圈"寻根白狼水,亲登白狼山,览胜白狼城,观赏三座塔,拜谒宫廷画师张瑨故居,瞻仰蒙古族哲学家、民俗家罗布桑却丹纪念碑,探索尹湛纳希家史的夙愿,今日成行。 "...
5月9日。周六。晴。朝阳。考察辽西喀喇沁文化,踏勘"红山文化圈"寻根白狼水,亲登白狼山,览胜白狼城,观赏三座塔,拜谒宫廷画师张瑨故居,瞻仰蒙古族哲学家、民俗家罗布桑却丹纪念碑,探索尹湛纳希家史的夙愿,今日成行。 "草原列车"一夜向南行,经奈曼、敖汉、乌兰哈达(俗称"金赤峰")已进入"红山文化"区域,前面就是"银朝阳"。在宾馆下榻后,便去游览朝阳三座塔。朝阳,古名龙城,亦称三座塔,"三燕"之京都。明永乐年间,为蒙古乌梁海三卫游牧地。清乾隆帝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布桑却丹
永乐年间
红山文化
白狼城
白狼水
纳希
喀喇沁
蒙古人
三卫
乌梁海
原文传递
尹湛纳希
13
作者
苏赫巴鲁
《民族文学》
1992年第3期43-44,共2页
~~
关键词
纳希
雄石
石头记
一代文豪
泣红亭
一层楼
蒙古文化
弓射
一代天骄
息宁
原文传递
传说般的草原
14
作者
苏赫巴鲁
乌力吉昌
《草原歌声(蒙汉文版)》
2007年第1期34-34,共1页
关键词
草原
草地
传说
原文传递
东蒙民歌浅谈
被引量:
1
15
作者
郭秋良
苏赫巴鲁
《民族艺术》
1987年第4期154-172,共19页
蒙古族草原,牧草数不尽,民歌唱不完。谚语说:“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火;哪里有劳动,哪里就有歌。”马是翅膀,歌是语言;民歌是感情的升华,生活的提炼。取生活酿酒就有了民歌。东蒙民歌的起源及流传东蒙民歌,是指今内蒙古的昭乌达盟、哲里...
蒙古族草原,牧草数不尽,民歌唱不完。谚语说:“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火;哪里有劳动,哪里就有歌。”马是翅膀,歌是语言;民歌是感情的升华,生活的提炼。取生活酿酒就有了民歌。东蒙民歌的起源及流传东蒙民歌,是指今内蒙古的昭乌达盟、哲里木盟、兴安盟及辽宁省的阜新、喀左、吉林省的前郭尔罗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族民歌
蒙古民歌
表现手法
昭乌达
蒙古语
哲里木盟
内蒙古
罗斯
喻体
特点
原文传递
《朱继文诗词选》序
16
作者
苏赫巴鲁
《长白山诗词》
2007年第1期119-120,共2页
三星高照的松原(源于《三星与三湖的传说》),三金打造的(铁契丹、金女真、银蒙古)松原,三江环绕的松原,已构成“九为吉数”:再加一个“诗人的星空”,岂不是“十满松原”吗?这个“诗人”的星空里,星星繁多,还有月亮。星星月亮,各借其光,...
三星高照的松原(源于《三星与三湖的传说》),三金打造的(铁契丹、金女真、银蒙古)松原,三江环绕的松原,已构成“九为吉数”:再加一个“诗人的星空”,岂不是“十满松原”吗?这个“诗人”的星空里,星星繁多,还有月亮。星星月亮,各借其光,月圆月亏,都是原谅。星空里若再有一颗星星,那就是朱继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品》
原文传递
全国民族音乐学第三届年会(贵阳片)部份论文提要选刊
17
作者
樊祖荫
傅蒙
+7 位作者
李强
黄意声
吴朋
袁丙昌
苏赫巴鲁
赵塔里木
李继昌
胡家勋
《中国音乐》
1985年第2期38-40,共3页
广西的壮、瑶、毛难、仫佬等族流行着多声部民歌。民间合唱的二声部是基于各自的旋律运动结合在一起的,它们并不首先着眼于和声音程的运用,但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形成了一定的多声思维,在和声音程的运用上已形成了一定的规律。一、窄音...
广西的壮、瑶、毛难、仫佬等族流行着多声部民歌。民间合唱的二声部是基于各自的旋律运动结合在一起的,它们并不首先着眼于和声音程的运用,但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形成了一定的多声思维,在和声音程的运用上已形成了一定的规律。一、窄音程的运用 合唱中的音程三度以内居多,四度次之,五度以上较少。这是由于:(1)多声结构形态以分声部支声式合唱与和声式合唱为主。(2)多为同声合唱,少数混声也多为同音域。(3)声部进行以同向,斜向为主造成的。二、不同调式中的音程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声音程
民间合唱
民族音乐学
同声合唱
多声思维
结构形态
声部进行
论文提要
多声部民歌
相对固定
原文传递
题名
陶克陶胡起义始末
被引量:
1
1
作者
苏赫巴鲁
出处
《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社会科学汉文版)》
1983年第2期81-89,共9页
文摘
序唐王征东的时候,筑下有名的塔虎城;伴着塔虎城的风水哟,金色的宝龙在此降生。唐王传下了首令,五座石塔压在城东;五百年后石塔已瘫塌,英雄陶克陶在此诞生。这部长达数千行的叙事民歌,产生在陶克陶起义后的郭尔罗斯前旗(1906年——1910年),虽然已过七十几年。
关键词
哲里木盟
起义者
达尔罕旗
清军
张作霖
蒙古族
东三省
王府
罗斯
蒙古语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蒙古国的陶克陶胡后裔访问记
2
作者
苏赫巴鲁
机构
吉林省松原市政协
出处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14-115,共2页
文摘
蒙古国的陶克陶胡后裔访问记苏赫巴鲁1993年“忽兰萨拉”月(马的七月,花的七月),我背着沉甸甸的《大漠神雕——成吉思汗传》,应邀出席在蒙古国举行的首届“世界蒙古文学作家大会”。借此时机,于7月7日下午4时,由中国蒙古族教育学者赴蒙古国立大学考察深造的...
关键词
蒙古国立大学
盂根琪琪格
人物访谈
蒙古国
陶克陶胡后裔
分类号
K833.117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查干少布脱险记
3
作者
苏赫巴鲁
出处
《体育文化导刊》
1985年第2期39-40,共2页
文摘
在一九三八年农历七月中旬的一天,前郭尔罗斯前旗王府屯里的牧民们正在为查干少布等人劫后余生暗地庆幸的时候,王爷府的兵丁、警察却气急败坏地四处搜捕查干少布。 查干少布原是一位穷苦的牧民,因擅长摔跤,被前旗王爷旗穆德色木丕勒看中,做了王爷府的摔跤手。查干少布在科尔沁草原一带名震遐迩。因他不满王公贵族们敲骨吸髓的剥削,率领几位缴不起税的乡亲,砸了日伪警察署。
关键词
王公贵族
牧民
科尔沁草原
王府
警察
农历
色木
敖包
罗斯
科右前旗
分类号
G80 [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陶克陶胡起义始末(续)
4
作者
苏赫巴鲁
出处
《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社会科学汉文版)》
1984年第1期28-34,共7页
文摘
六二次南下转眼到了三月。陶克陶胡与穆荣嘎的联军队伍,决心南下。不久,陶克陶胡父子因作战负伤,转战来到扎来特旗的图喜商号,休养人马。至此,陶克陶胡与穆荣嘎开始分道扬镳,各奔前程。穆荣嘎是个善战的武将,他也很钦佩陶克陶胡;但他的部下纪律松弛、抢劫成风,恶习已成,穆荣嘎只好任其所为。陶克陶胡对此恶习劝说不听,又难以容忍,只好背马相离,才能挽回声誉。此时,穆荣嘎部下伤亡也很惨重,一次战死达三十余人。曾于四月十三日。
关键词
清军
喀尔喀蒙古
起义
乳牛
始末
义军
张作霖
内蒙古
锡林郭勒盟
军队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漫谈蒙古民谚
5
作者
苏赫巴鲁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1年第2期77-80,共4页
文摘
珍宝中最贵的是金子,语言里最贵的是谚语。听说,古代的蒙古人,在马背上驮着两件宝,一头是歌,一头是谚语、好来宝。这确是真实历史写照,古代的游牧民族,最懂得礼物的珍贵,礼物中常常带有谚语;因为谚语象金子般闪光,象玉石般作响。蒙古人相见问安时,常说“鲜花盛开的地方蜂蝶多,心地善良的人儿朋友多,门德门德。”借以表示相互推崇、尊重,表示祝福,问候平安。离别时常用“十五的月亮,自会圆起来”的谚语,表示不久还会相见的意思。谚语是人民对自然现象、社会现象长期观察的艺术总结;是用有节奏的语言,完整的形式、典范地表达劳动人民的斗争经验和思想感情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民间语言。如果把语言比作铁矿石,那么谚语就是炉里出来的铁块;如果把语言比作牛乳,那么谚语就是锅里熬出来的奶油。所以说:“井里没鱼虾,谚语没假话”;“河水世世流,谚语代代传。”
关键词
谚语
蒙古人
谣谚
古谚
《蒙古秘史》
民间语言
头韵
四句式
民歌
生产斗争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成吉思汗(第一集)
6
作者
琴子
苏赫巴鲁
超克图那仁
詹相持
出处
《当代电影》
1985年第1期76-101,共26页
文摘
序幕深重的钟声……世人皆知的成吉思汗的画像渐显。叠印出四个遒劲的大字(片名) 成吉思汗字幕:公元一二二七年喇叭声声,长号齐鸣。浑厚深沉的哀乐延续到序幕完。黄昏,残阳如血。铺天盖地的蒙古军将士,围着洁白的大帐幕,匍匐在地。哀号恸哭声,在茫茫荒原上回荡。(镜头渐渐推近大帐)这是一辆二十七头犍牛驾引的巨型四轮木车。车上架着白色大帐。帐内安放着用整棵橡木凿成并箍着三道金圈的棺木。棺内躺着已长辞人世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木车起动了。一千名武士组成的护灵骑兵队。
关键词
铁木
成吉思汗
部落
蔑儿乞
泰亦赤兀
罕山
蒙古
兵器
中军
骑兵
分类号
J90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蒙古族古代的马背音乐
被引量:
1
7
作者
苏赫巴鲁
郭秋良
出处
《民族艺术》
1986年第4期125-129,138,共6页
文摘
“马背音乐”可谓蒙古古曲的俗称。马背音乐的起源,就是蒙古民族的起源,马背音乐的出现,大概和语言同时,更早于文字。如果说,“杭育,杭育”派就是中原最古老的劳动歌,那么“啊哈,嗬咿”派就是塞北最古老的“马背音乐”——牧猎歌。蒙古族的马背音乐,最晚产生在七世纪之前,生活在额儿古涅·昆山中“森林百姓”时期。
关键词
蒙古族
音乐
马背
火不思
成吉思汗
蒙古民族
蒙古语
古代
起源
劳动歌
分类号
G03 [文化科学]
J021 [艺术—艺术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七彩的马群七彩的霞
8
作者
苏赫
巴魯
杜矢甲
出处
《中国音乐》
1982年第2期90-92,共3页
关键词
广板
分类号
J6 [艺术—音乐]
原文传递
题名
《成吉思汗箴言》代前言
9
作者
苏赫巴鲁
出处
《草原》
2011年第3期92-94,共3页
文摘
有人研究奴(阿尔泰语系)、汉(汉藏语系)两大语言均受梵语之深沉繁化;接受奴语演化的古蒙语,又受藏传佛教的影响,梵语更为落地生根。满全在《论蒙古族古代作家群》一文中说:"蒙古族是具有诗意民族,崇尚文学的民族。"我想改为:蒙古人是诗的民族、歌的民族。
关键词
成吉思汗
蒙古族
谚语
阿尔泰语系
蒙古秘史
藏传佛教
语言
民族
汉藏语系
蒙古贞
分类号
I207.9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吃的是民间文学这口奶——搜集、整理民间文学五十年特记
10
作者
苏赫巴鲁
出处
《草原》
2010年第4期68-70,共3页
文摘
蒙古自十三世纪产生文字之后,即出现了《忙豁勒·尼古察·脱布赤彦》(《蒙古秘史》),《秘史》中记述着说不尽的民间神话、传说、故事、"陶力"(英雄史诗)、"好来宝"
关键词
民间文学
蒙古族
英雄史诗
成吉思汗
蒙古秘史
长篇叙事诗
搜集整理
吉林省
内蒙古
中国民间
分类号
I207.7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洪公铁骨——读王维宪、胡瑞英《洪皓传》有感
11
作者
苏赫巴鲁
出处
《东北史地》
2003年第12期26-26,共1页
文摘
长白山文化研究会会长、吉林省文联副主席张福有先生在王维宪、胡瑞英合著的历史长篇小说《洪皓传》序中写道:"苏赫巴鲁先生曾说:‘如果说,《松漠纪闻》是洪皓在流放地的所见所闻,那么,洪皓诗词就是他的所感所念’。"张福有说:"此言甚是。我以为,《洪皓传》的贡献,就在于以文学的笔法。
关键词
洪皓
文化研究
长篇小说
长白山
流放地
铁骨
吉林省
王维
贡献
诗词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辽西行
12
作者
苏赫巴鲁
出处
《民族文学》
1992年第10期76-79,共4页
文摘
5月9日。周六。晴。朝阳。考察辽西喀喇沁文化,踏勘"红山文化圈"寻根白狼水,亲登白狼山,览胜白狼城,观赏三座塔,拜谒宫廷画师张瑨故居,瞻仰蒙古族哲学家、民俗家罗布桑却丹纪念碑,探索尹湛纳希家史的夙愿,今日成行。 "草原列车"一夜向南行,经奈曼、敖汉、乌兰哈达(俗称"金赤峰")已进入"红山文化"区域,前面就是"银朝阳"。在宾馆下榻后,便去游览朝阳三座塔。朝阳,古名龙城,亦称三座塔,"三燕"之京都。明永乐年间,为蒙古乌梁海三卫游牧地。清乾隆帝有"
关键词
罗布桑却丹
永乐年间
红山文化
白狼城
白狼水
纳希
喀喇沁
蒙古人
三卫
乌梁海
分类号
I29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尹湛纳希
13
作者
苏赫巴鲁
出处
《民族文学》
1992年第3期43-44,共2页
文摘
~~
关键词
纳希
雄石
石头记
一代文豪
泣红亭
一层楼
蒙古文化
弓射
一代天骄
息宁
分类号
I29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传说般的草原
14
作者
苏赫巴鲁
乌力吉昌
出处
《草原歌声(蒙汉文版)》
2007年第1期34-34,共1页
关键词
草原
草地
传说
分类号
J642 [艺术—音乐]
原文传递
题名
东蒙民歌浅谈
被引量:
1
15
作者
郭秋良
苏赫巴鲁
出处
《民族艺术》
1987年第4期154-172,共19页
文摘
蒙古族草原,牧草数不尽,民歌唱不完。谚语说:“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火;哪里有劳动,哪里就有歌。”马是翅膀,歌是语言;民歌是感情的升华,生活的提炼。取生活酿酒就有了民歌。东蒙民歌的起源及流传东蒙民歌,是指今内蒙古的昭乌达盟、哲里木盟、兴安盟及辽宁省的阜新、喀左、吉林省的前郭尔罗斯。
关键词
蒙古族民歌
蒙古民歌
表现手法
昭乌达
蒙古语
哲里木盟
内蒙古
罗斯
喻体
特点
分类号
G03 [文化科学]
J021 [艺术—艺术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朱继文诗词选》序
16
作者
苏赫巴鲁
出处
《长白山诗词》
2007年第1期119-120,共2页
文摘
三星高照的松原(源于《三星与三湖的传说》),三金打造的(铁契丹、金女真、银蒙古)松原,三江环绕的松原,已构成“九为吉数”:再加一个“诗人的星空”,岂不是“十满松原”吗?这个“诗人”的星空里,星星繁多,还有月亮。星星月亮,各借其光,月圆月亏,都是原谅。星空里若再有一颗星星,那就是朱继文。
关键词
《诗品》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全国民族音乐学第三届年会(贵阳片)部份论文提要选刊
17
作者
樊祖荫
傅蒙
李强
黄意声
吴朋
袁丙昌
苏赫巴鲁
赵塔里木
李继昌
胡家勋
出处
《中国音乐》
1985年第2期38-40,共3页
文摘
广西的壮、瑶、毛难、仫佬等族流行着多声部民歌。民间合唱的二声部是基于各自的旋律运动结合在一起的,它们并不首先着眼于和声音程的运用,但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形成了一定的多声思维,在和声音程的运用上已形成了一定的规律。一、窄音程的运用 合唱中的音程三度以内居多,四度次之,五度以上较少。这是由于:(1)多声结构形态以分声部支声式合唱与和声式合唱为主。(2)多为同声合唱,少数混声也多为同音域。(3)声部进行以同向,斜向为主造成的。二、不同调式中的音程运用
关键词
和声音程
民间合唱
民族音乐学
同声合唱
多声思维
结构形态
声部进行
论文提要
多声部民歌
相对固定
分类号
J6 [艺术—音乐]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陶克陶胡起义始末
苏赫巴鲁
《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社会科学汉文版)》
198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蒙古国的陶克陶胡后裔访问记
苏赫巴鲁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查干少布脱险记
苏赫巴鲁
《体育文化导刊》
198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陶克陶胡起义始末(续)
苏赫巴鲁
《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社会科学汉文版)》
198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漫谈蒙古民谚
苏赫巴鲁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成吉思汗(第一集)
琴子
苏赫巴鲁
超克图那仁
詹相持
《当代电影》
198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蒙古族古代的马背音乐
苏赫巴鲁
郭秋良
《民族艺术》
1986
1
原文传递
8
七彩的马群七彩的霞
苏赫
巴魯
杜矢甲
《中国音乐》
1982
0
原文传递
9
《成吉思汗箴言》代前言
苏赫巴鲁
《草原》
2011
0
原文传递
10
吃的是民间文学这口奶——搜集、整理民间文学五十年特记
苏赫巴鲁
《草原》
2010
0
原文传递
11
洪公铁骨——读王维宪、胡瑞英《洪皓传》有感
苏赫巴鲁
《东北史地》
2003
0
原文传递
12
辽西行
苏赫巴鲁
《民族文学》
1992
0
原文传递
13
尹湛纳希
苏赫巴鲁
《民族文学》
1992
0
原文传递
14
传说般的草原
苏赫巴鲁
乌力吉昌
《草原歌声(蒙汉文版)》
2007
0
原文传递
15
东蒙民歌浅谈
郭秋良
苏赫巴鲁
《民族艺术》
1987
1
原文传递
16
《朱继文诗词选》序
苏赫巴鲁
《长白山诗词》
2007
0
原文传递
17
全国民族音乐学第三届年会(贵阳片)部份论文提要选刊
樊祖荫
傅蒙
李强
黄意声
吴朋
袁丙昌
苏赫巴鲁
赵塔里木
李继昌
胡家勋
《中国音乐》
1985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