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掺杂SiO_2介孔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5
1
作者 苏赵辉 陈启元 +1 位作者 李洁 刘士军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760-1764,共5页
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三嵌段共聚物P123为模板剂、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钨酸钠(Na_2WO_4·2H_2O)为钨源,通过水热法一步合成了W掺杂的二氧化硅介孔材料W-SiO_2,并通过XRD、HRTEM、EDX、FT-IR、N_2吸附-脱附等表征手段,考察了随着... 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三嵌段共聚物P123为模板剂、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钨酸钠(Na_2WO_4·2H_2O)为钨源,通过水热法一步合成了W掺杂的二氧化硅介孔材料W-SiO_2,并通过XRD、HRTEM、EDX、FT-IR、N_2吸附-脱附等表征手段,考察了随着W含量增加,W-SiO_2介孔材料结构的变化规律以及钨物种在材料中的存在状态.结果表明,当WO_3含量w(WO_3)约为10%时,W-SiO_2中的钨物种是高度分散进入介孔骨架,形成W-O-Si键:当w(WO_3)=20%时,样品中开始有未掺人到SiO_2骨架中WO_3的结晶出现;当w(WO_3)<60%时,W-SiO_2样品能保持很好的介孔孔道结构,更高含量WO_3掺入将破坏二氧化硅介孔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材料 三氧化钨 二氧化硅 模板自组装
下载PDF
掺杂少量W对SiO_2介孔分子筛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苏赵辉 李洁 《有色金属》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0-42,共3页
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以钨酸钠(Na2WO4.2H2O)为钨源、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三嵌段共聚物P123为模板剂,采用水热法一步合成少量W掺杂的二氧化硅介孔分子筛,并通过XRD,HRTEM,FT-IR等表征手段详细考察了所合成的介孔分子筛的结构以及... 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以钨酸钠(Na2WO4.2H2O)为钨源、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三嵌段共聚物P123为模板剂,采用水热法一步合成少量W掺杂的二氧化硅介孔分子筛,并通过XRD,HRTEM,FT-IR等表征手段详细考察了所合成的介孔分子筛的结构以及钨物种在分子筛材料中的存在状态。结果表明,当WO3的含量小于10%时,介孔分子筛仍保持优良的孔道结构,且材料中的钨物种是高度分散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非金属材料 介孔分子筛 三氧化钨 二氧化硅 掺杂 模板剂 表面活性剂
下载PDF
种分附聚过程中氢氧化铝粒度分布的振荡曲线 被引量:1
3
作者 尹建国 李旺兴 +3 位作者 尹中林 陈启元 尹周澜 苏赵辉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38-743,共6页
运用数学软件对粒度分布振荡曲线进行定量解析,发现各振荡曲线可表示为同样的函数形式。综合考虑曲线拟合效果及曲线方程的复杂性,采用函数对典型粒度分布振荡曲线进行拟合,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该函数适用于粒径范围内大部分氢氧化铝... 运用数学软件对粒度分布振荡曲线进行定量解析,发现各振荡曲线可表示为同样的函数形式。综合考虑曲线拟合效果及曲线方程的复杂性,采用函数对典型粒度分布振荡曲线进行拟合,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该函数适用于粒径范围内大部分氢氧化铝粒子粒度分布曲线的拟合。本研究成果可为种分过程中氢氧化铝粒度分布的模拟提供数学模型,可为生产中氢氧化铝粒度分布的预报及控制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度分布 振荡曲线 氢氧化铝 种分附聚过程 模拟
下载PDF
氧电极催化剂La_(0.6)Ca_(0.4)CoO_3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1
4
作者 郭瑞敏 杨占红 苏赵辉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14-216,共3页
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氧电极催化剂La0.6Ca0.4CoO3,通过热重(TG)分析确定了干凝胶的焙烧温度。利用X射线衍射、电化学测试等研究了pH值、柠檬酸用量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制备La0.6Ca0.4CoO3的最佳工艺条件是:pH=3.0,n(柠檬酸)∶n(M)=2∶... 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氧电极催化剂La0.6Ca0.4CoO3,通过热重(TG)分析确定了干凝胶的焙烧温度。利用X射线衍射、电化学测试等研究了pH值、柠檬酸用量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制备La0.6Ca0.4CoO3的最佳工艺条件是:pH=3.0,n(柠檬酸)∶n(M)=2∶1(M为总金属离子)。焙烧条件为:700℃,2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电极 钙钛矿型 La0.6Ca0.4CoO3 溶胶-凝胶法
下载PDF
Leaching Kinetics of Calcium Vanadate by Na_2CO_3 Solution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旺兴 赵卓 +2 位作者 苏赵辉 李小斌 赵清杰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48-553,共6页
Leaching kinetics of calcium vanadate by Na2CO3 solution was studied. Kinetic equation was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the variation of VO3-concentration with time during the leaching process. The influences of initial p... Leaching kinetics of calcium vanadate by Na2CO3 solution was studied. Kinetic equation was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the variation of VO3-concentration with time during the leaching process. The influences of initial pH value and stirring speed on reaction rate constant were examin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apparent activation energy was calculat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leaching process is a 0.68 order reaction, and the reaction rate constant 8.64×10-6 mol/(L-s). It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pH value and stirring speed. And the dissolution rate of calcium vanadate also increases. The apparent activation energy is 38.98 kJ/mol, and temperature has great influence on the leaching rate of calcium vanad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2CO3 结构化学 化学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