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固N树种在混交林中的作用研究Ⅰ.沙棘混交林内根瘤固N与林木生长 被引量:21
1
作者 何兴元 张成刚 +3 位作者 杨思河 张粤 苏道岩 刘惠昌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4期354-358,共5页
研究了沙棘作为下木在混交林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沙棘有明显的供N效应.林冠下生长7a的沙棘,年平均固N量达54kg·hm-2、土壤含N量比杨树或柳树纯林提高20~22%.主林木高生长比纯林提高18~19.4%
关键词 混交林 固N树种 沙棘 根瘤菌
下载PDF
固氮树种在混交林中的作用研究Ⅱ.固氮树木叶部N、P养分动态特征 被引量:9
2
作者 何兴元 张成刚 +4 位作者 杨思河 陈玮 张粤 刘惠昌 苏道岩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3期235-239,共5页
研究了 2 3种固氮与非固氮树种叶部N、P含量的季节变化、输出率以及叶片衰老过程中N、P的输出过程 .结果表明 ,供试树种叶部N、P含量均存在着明显的季节变化 ,平均变化率为 2 1~ 2 3% ,最大变化率出现在叶片衰老期 .在衰老期内不同树... 研究了 2 3种固氮与非固氮树种叶部N、P含量的季节变化、输出率以及叶片衰老过程中N、P的输出过程 .结果表明 ,供试树种叶部N、P含量均存在着明显的季节变化 ,平均变化率为 2 1~ 2 3% ,最大变化率出现在叶片衰老期 .在衰老期内不同树种表现出不同的N、P动态特征 .固氮树种表现出低输出率 ,落叶中N含量是非固氮树种的 1 .6~ 3.7倍 .固氮树种生长季叶部N含量在 2 .5%左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学 固氮树种 养分动态 混交林
下载PDF
建设城市森林的原则与途径 被引量:19
3
作者 陈玮 胡志斌 +1 位作者 苏道岩 孙雨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69-172,共4页
通过对城市森林发展的回顾 ,提出了建设城市森林的 7条原则 ,并且根据森林生态网络理论提出了建设城市森林的途径———点、线、面三者有机结合形成城市森林生态网络体系 ,以及按照城市森林原则和城市森林生态网络体系理论建设城市森林... 通过对城市森林发展的回顾 ,提出了建设城市森林的 7条原则 ,并且根据森林生态网络理论提出了建设城市森林的途径———点、线、面三者有机结合形成城市森林生态网络体系 ,以及按照城市森林原则和城市森林生态网络体系理论建设城市森林采取的“森林成”和“园林城市”两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森林 建设原则 建设途径
下载PDF
中国东北城市森林树种选择与气候的关系 被引量:9
4
作者 张粤 陈玮 +2 位作者 何兴元 苏道岩 孙雨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73-176,共4页
利用Kira的温暖指标和徐文铎的湿度指标 ,对东北地区 2 33个气象站 ,5 4个树种的分布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 ,东北地区主要树种热量指标分布范围在 33 5~ 93 6℃·月之间 ,当WI在 70℃·月时 ,将 5 4个树种区分为 2个分布范... 利用Kira的温暖指标和徐文铎的湿度指标 ,对东北地区 2 33个气象站 ,5 4个树种的分布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 ,东北地区主要树种热量指标分布范围在 33 5~ 93 6℃·月之间 ,当WI在 70℃·月时 ,将 5 4个树种区分为 2个分布范围。湿度分布范围为HI5 9~ 10 6mm·℃ -1·月 -1,以HI7 5℃ -1·月 -1为界线区分两个分布范围。结合上述水热指标分布值 ,可将东北地区 2 33个气象站和森林树种划分 5个类型 :(1)寒温性湿润树种分布类型 ;(2 )温性湿润树种分布类型 ;(3)暖温性湿润树种分布类型 ;(4 )温性半湿润树种分布类型 ;(5 )暖温性半湿润树种分布类型。并建立了树种地理分布与气候关系的回归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暖指标 湿度指标 中国东北 主要树种
下载PDF
中国东北城市地带性植被预测模型及其城市森林生态建设模式 被引量:7
5
作者 徐文铎 李海梅 +3 位作者 刘常富 金莹杉 孙雨 苏道岩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50-156,共7页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 (PCA)和多组判别分析法 (MGDA)研究了东北地区城市地带性植被类型判别模型 :①以东北地区 2 10个城市 (镇 ) 7个气象因子为变量 ,组成 2 10× 7矩阵 ,用PCA方法进行分类和排序 ,其结果明显划分 7个城市 (镇 )地带...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 (PCA)和多组判别分析法 (MGDA)研究了东北地区城市地带性植被类型判别模型 :①以东北地区 2 10个城市 (镇 ) 7个气象因子为变量 ,组成 2 10× 7矩阵 ,用PCA方法进行分类和排序 ,其结果明显划分 7个城市 (镇 )地带性植被类型 ;②影响城市 (镇 )地带性植被类型分布的气候因子 ,主要是热量和水分条件以及二者的综合状况 ;③采用MGDA法建立了东北地区城市地带性植被类型判别函数模型 ,预测城市地带性植被类型 ;④确定城市(镇 )地带性植被类型 ,并提出了 3种城市森林生态建设模式 ,为城市森林生态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镇)地带性植被类型 主成分分析 多组判别分析 城市森林生态建设
下载PDF
结瘤固氮树种叶部主要养分迁移特征 被引量:6
6
作者 何兴元 张成刚 +3 位作者 杨思河 苏道岩 张粤 刘惠昌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63-66,共4页
结瘤固氮树种叶部主要养分迁移特征何兴元张成刚杨思河苏道岩张粤刘惠昌(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110015)TransportCharacteristicsofMainNutrientsintheLeavesof... 结瘤固氮树种叶部主要养分迁移特征何兴元张成刚杨思河苏道岩张粤刘惠昌(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110015)TransportCharacteristicsofMainNutrientsintheLeavesofNodulatedandNitr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固氮 结瘤固氮树种 养分迁移
下载PDF
低浓度镉对忍冬生长及光合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刘周莉 陈玮 +5 位作者 何兴元 于帅 黄彦青 丁玮杭 张粤 苏道岩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23-228,共6页
采用营养液水培方式,以中高浓度镉(25 mg·L^(-1)Cd)为参照,研究不同胁迫水平低浓度Cd对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生长及光合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Cd(2.5 mg·L^(-1))对忍冬的生长具有一定促进作用,而25 mg·L^... 采用营养液水培方式,以中高浓度镉(25 mg·L^(-1)Cd)为参照,研究不同胁迫水平低浓度Cd对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生长及光合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Cd(2.5 mg·L^(-1))对忍冬的生长具有一定促进作用,而25 mg·L^(-1)Cd对其生长并未产生较大影响.当Cd处理浓度为2.5—10 mg·L^(-1)时,其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P_n)均比对照显著增加,说明低浓度Cd对忍冬生长和光合作用具有一定的毒物兴奋效应.而25 mg·L^(-1)Cd处理对忍冬生长及光合作用产生的影响,可能与膜脂过氧化损伤指标丙二醛(MDA)含量增加相关.当Cd处理浓度为10 mg·L^(-1)时,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达到峰值875.51 U·g^(-1),而随着Cd处理浓度的增加,根系中SOD活性持续升高,表明忍冬对Cd具有很强的抗性,这对于Cd污染土壤的实地修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浓度 忍冬 光合作用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下载PDF
OTC-Ⅰ型开顶式气室优化设计与性能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阮亚男 陈振举 +3 位作者 陈玮 何兴元 苏道岩 张粤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6期220-222,共3页
为了模拟CO2、O3质量浓度升高的环境条件,OTC-Ⅰ型优化开顶式气室设计实现计算机自动控制气室内的气体质量浓度,其它环境条件接近自然状态,气室内空间适合木本植物生长。对气室性能试验分析结果表明,高质量浓度CO2处理(700μmol/mol)的... 为了模拟CO2、O3质量浓度升高的环境条件,OTC-Ⅰ型优化开顶式气室设计实现计算机自动控制气室内的气体质量浓度,其它环境条件接近自然状态,气室内空间适合木本植物生长。对气室性能试验分析结果表明,高质量浓度CO2处理(700μmol/mol)的变异量≤4%,高质量浓度O3处理(80mmol/mol)的变异量≤9%,说明处理气室内CO2与O3质量浓度比较稳定,各重复气室之间控制气体质量浓度无显著差异。本套系统可用于植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所得数据相对可靠,是模拟气体环境的较好装置,适用于长期的监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顶式气室 结构设计 性能分析 高质量浓度CO2 高质量浓度O3
下载PDF
中国东北地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区系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岩 曹伟 +3 位作者 何欢 张粤 苏道岩 陈玮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21-328,共8页
中国东北地区是我国北方石松类和蕨类植物最丰富地区,对其区系的系统研究是区域石松类和蕨类植物资源管理的基础和前提。本研究在文献分析和标本查阅的基础上,探讨了东北地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区系及其特征。结果表明:(1)东北地区有石松... 中国东北地区是我国北方石松类和蕨类植物最丰富地区,对其区系的系统研究是区域石松类和蕨类植物资源管理的基础和前提。本研究在文献分析和标本查阅的基础上,探讨了东北地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区系及其特征。结果表明:(1)东北地区有石松类和蕨类植物19科48属141种(含种下分类群)。(2)东北地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区系属温带性质,且包含一定的热带和寒带性质的成分,体现其地理成分的复杂性。(3)优势科属明显,7个优势科的种数占全部种数的63.83%,6个优势属的种数占全部种数的46.10%;单种和寡种属较多,占总属数的83.33%,所包含的种却只占总种数的47.52%。(4)东北地区是木贼科(Equisetaceae)在中国的重要分布区。(5)东北地区分布有石松类和蕨类植物的中国特有种30种,东北地区特有种4种(长白石杉Huperzia asiatica、宽鳞蹄盖蕨Athyrium yokoscense var.kirismaense、长齿对囊蕨Deparia pycnosora var.longidens和长白山金星蕨Parathelypteris changbaishanensis)。本研究是东北地区植物区系研究的必要补充,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松类和蕨类植物 优势科属 地理成分 温带性质 特有种
下载PDF
土壤中多环芳烃污染对植物生理生态的影响 被引量:22
10
作者 徐胜 王慧 +4 位作者 陈玮 何兴元 苏道岩 李波 李梅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84-1290,共7页
多环芳烃(PAHs)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天然环境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土壤的污染尤为突出,给生态环境、植物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的潜在威胁.当前,修复受PAHs污染的土壤是国际土壤和环境领域研究的热点,而植物修复是最具潜力的环境修复技术之... 多环芳烃(PAHs)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天然环境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土壤的污染尤为突出,给生态环境、植物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的潜在威胁.当前,修复受PAHs污染的土壤是国际土壤和环境领域研究的热点,而植物修复是最具潜力的环境修复技术之一.本文对近年来土壤PAHs及其与其他污染物复合胁迫对植物生长及其形态结构、光合作用和抗氧化系统等影响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并对今后的重要领域和研究热点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污染 多环芳烃 植物 生理生态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