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海岛棉品系枯萎病抗性鉴定及其根系分泌物对棉花枯萎病菌生长的影响
1
作者 苏飞鸿 柳自清 +2 位作者 何丹 宋东博 顾爱星 《中国棉花》 2024年第8期32-38,共7页
本研究旨在鉴定不同海岛棉品系对棉花枯萎病的抗性,并探究其根系分泌物对枯萎病菌生长的影响。以抗枯萎病海岛棉材料06-146和感枯萎病材料新海14号的13个杂交后代品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抗病性鉴定和2019年、2020年病田抗病性鉴定,筛... 本研究旨在鉴定不同海岛棉品系对棉花枯萎病的抗性,并探究其根系分泌物对枯萎病菌生长的影响。以抗枯萎病海岛棉材料06-146和感枯萎病材料新海14号的13个杂交后代品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抗病性鉴定和2019年、2020年病田抗病性鉴定,筛选出具有相对稳定抗性的海岛棉品系;以筛选的不同抗性品系为材料,提取根系分泌物,通过接菌试验调查其对枯萎病菌st89菌丝生长和孢子繁殖的抑制作用;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法对3年病情指数及病情指数与菌丝生长抑制率和孢子繁殖抑制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室内抗病性鉴定结果显示,13个品系中仅10702为高抗品系,高抗和抗病品系占38.46%,感病品系占23.08%,耐病品系占38.46%。相关分析显示,室内与田间病情指数呈显著正相关,说明室内抗病性筛选结果具有田间实际应用价值。抗病品系的根系分泌物对st89菌丝生长和孢子繁殖具有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在5.31%~32.42%和16.42%~35.96%;耐病品系的根系分泌物在接菌培养初期的2~3 d抑制st89菌丝生长和孢子繁殖,随后转变为促进作用,抑制率分别为-10.56%~16.11%和-12.88%~17.72%;感病品系的根系分泌物则在培养的6 d中均促进st89菌丝生长和孢子繁殖,促进率分别为4.56%~17.14%和5.00%~19.51%。相关分析显示,st89菌丝生长和孢子繁殖抑制率与相对病情指数相关非常紧密。本研究结果可为培育抗枯萎病海岛棉新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岛棉 棉花枯萎病 抗病性鉴定 根系分泌物 菌丝生长 孢子繁殖 生长抑制
下载PDF
T-DNA插入筛选棉花枯萎病菌致病力减弱突变体及其侧翼序列分析
2
作者 何丹 苏飞鸿 +3 位作者 张李娅 宋东博 夏红飞 顾爱星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32-1740,共9页
【背景】新疆是棉花生产的主要地区,枯萎病的发生严重影响着棉花的产量。目前,关于棉花枯萎病原菌的发病机制尚无详细报道。【目的】在尖孢镰刀菌突变体库中筛选出致病力降低的突变体并分析其致病基因,以阐明棉花枯萎病菌的致病分子机... 【背景】新疆是棉花生产的主要地区,枯萎病的发生严重影响着棉花的产量。目前,关于棉花枯萎病原菌的发病机制尚无详细报道。【目的】在尖孢镰刀菌突变体库中筛选出致病力降低的突变体并分析其致病基因,以阐明棉花枯萎病菌的致病分子机制。【方法】在前期已建立的枯萎病菌突变体库的基础上,对随机挑选的136份突变体致病力进行鉴定,并对其表型和侧翼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获得5个致病能力明显降低的突变株,突变体B-18的形态与野生型有差异且菌落颜色变为紫色;5个突变体生长速率均降低,其中B-18下降最明显;5个突变体产孢数量均降低。扩增5个突变体,测序后经BLAST比对分析,确定了T-DNA在枯萎病菌基因组的分布情况。【结论】对筛选出的5个致病力缺陷的突变体进行分析并找到致病基因,为研究棉花致病基因的功能和克隆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尖孢镰刀菌 T-DNA插入突变体 高效热不对称交错PCR 致病力
原文传递
棉花黄萎病拮抗菌KF-43-1的鉴定与3种处理田间防治效果对比
3
作者 宋东博 苏飞鸿 +2 位作者 郭旺珍 何丹 顾爱星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463-2474,共12页
【背景】棉花黄萎病具有棉花“癌症”之称,对棉花的产量和纤维质量造成较重危害,生物防治以绿色安全等优点成为防治棉花黄萎病应用领域的重点研究内容,因此开发新的生物菌剂防治棉花黄萎病对棉花生产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目的】通过对... 【背景】棉花黄萎病具有棉花“癌症”之称,对棉花的产量和纤维质量造成较重危害,生物防治以绿色安全等优点成为防治棉花黄萎病应用领域的重点研究内容,因此开发新的生物菌剂防治棉花黄萎病对棉花生产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目的】通过对具有拮抗棉花黄萎病菌作用的放线菌KF-43-1进行初步鉴定及生理生化测定,明确最佳使用方式,为开发新的防治棉花黄萎病生物菌剂提供支持。【方法】对菌株KF-43-1进行分子鉴定,观察其形态特征及生长特性,测定菌株KF-43-1对病原真菌的抑菌效果,明确菌株KF-43-1的生理生化特性,验证放线菌KF-43-1不同使用方式对棉花黄萎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培养特征和显微特征及分子鉴定结果将菌株KF-43-1鉴定为白浅灰链霉菌(Streptomyces albogriseolus);菌株KF-43-1对病原菌V991抑制效果达到82.05%,防效高于放线菌5406,对尖孢镰刀菌萎蔫专化型ST89抑制效果达到25.81%,低于放线菌5406的防效;菌株KF-43-1无荧光反应,能够使明胶液化、淀粉水解、甲基红试验阳性、可以产生黑色素,不具备分解纤维素的能力,菌株KF-43-1在pH 7.0-8.0时生长情况良好,在盐浓度为2%的高氏一号培养基上生长受到抑制并表现出一定的耐盐性,使用拮抗菌KF-43-1菌液制作种衣剂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效高于离心液包衣和离心液叶面喷施,说明拮抗菌KF-43-1在土壤中定殖后对棉花黄萎病暴发具有更好的抑制效果。【结论】棉花黄萎病拮抗放线菌KF-43-1作为一种新型生防菌,可为开发防治棉花黄萎病的生物菌剂提供生防菌资源,具有良好的开发价值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黄萎病 拮抗菌 生理生化特征
原文传递
短小芽孢杆菌KX-33做种衣剂对棉花枯萎病的田间防效 被引量:2
4
作者 李赛 高翔宇 +1 位作者 苏飞鸿 顾爱星 《新疆农业科技》 2022年第3期39-43,共5页
本实验室内分离得到棉花枯萎病菌有良好抑制作用的拮抗微生物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KX-33,探究其制作种衣剂对棉花枯萎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将含有1×10^(8)CFU/ml浓度的菌液与三种种对照杀菌剂对三种不同抗病性的棉花种子... 本实验室内分离得到棉花枯萎病菌有良好抑制作用的拮抗微生物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KX-33,探究其制作种衣剂对棉花枯萎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将含有1×10^(8)CFU/ml浓度的菌液与三种种对照杀菌剂对三种不同抗病性的棉花种子进行包衣处理做田间防效试验,进行病情指数和农艺性状的测定。研究表明:KX-33棉株的促生效果的增益显著,对株高、始节高、皮棉和籽棉产量等方面均有影响。与对照组相比株高增幅为7.81%,最高为66.73cm。KX-33处理的皮棉与籽棉产量相较于其他处理增产效果显著,相较于对照组增产幅度为19.14%和13.38%。KX-33种衣剂处理的防效表现良好,总体防效为46.10%~60.83%,其中对棉花枯萎病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枯萎病 微生物 种衣剂 防治效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