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57BL/6小鼠来源的胚胎干细胞建系及体外定向造血分化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兵 苑春慧 +3 位作者 江飞子 侯春梅 孙圣坤 毛宁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7-10,共4页
哺乳动物的胚胎造血表现为时间和空间的连续变化。既往研究表明 ,12 9小鼠来源的胚胎干细胞系(embryonicstemcells,ES细胞 )的体外分化能在一定程度上模拟胚胎造血。为研究C5 7BL 6小鼠来源的ES细胞系体外定向造血细胞分化的特点 ,分离C... 哺乳动物的胚胎造血表现为时间和空间的连续变化。既往研究表明 ,12 9小鼠来源的胚胎干细胞系(embryonicstemcells,ES细胞 )的体外分化能在一定程度上模拟胚胎造血。为研究C5 7BL 6小鼠来源的ES细胞系体外定向造血细胞分化的特点 ,分离C5 7BL 6小鼠 3.5天囊胚的内细胞团建立ES细胞系并采用常规方法鉴定 ,应用体外二步分化法形成拟胚体并进行集落培养 ,细胞化学染色和RT PCR鉴定造血前体细胞。结果表明 :所建ES细胞系MES 1符合建系标准 ,其体外分化后可在不同阶段的拟胚体中发现多种造血前体细胞的有序出现 ,包括原始红系前体细胞 ,永久红系前体细胞 ,混合集落形成细胞和粒单系集落形成细胞。RT PCR分析显示 ,拟胚体表达多种造血特异性的转录因子和造血标记。结论 :自C5 7BL 6小鼠建立的ES细胞系M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干细胞 胚胎造血 造血前体细胞 造血分化
下载PDF
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胚胎干细胞造血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晓燕 刘兵 +2 位作者 苑春慧 要晖宇 毛宁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29-334,共6页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为骨髓基质细胞的前体细胞 ,在体外具有一定的造血支持作用 ,与造血干细胞共移植可促进其植入。本研究旨在初步探讨应用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胚胎干细胞共培养作为一种新的分化体系的可行性。首先分离、培养并鉴定...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为骨髓基质细胞的前体细胞 ,在体外具有一定的造血支持作用 ,与造血干细胞共移植可促进其植入。本研究旨在初步探讨应用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胚胎干细胞共培养作为一种新的分化体系的可行性。首先分离、培养并鉴定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然后利用扩增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胚胎干细胞共培养 ,通过造血集落培养和RT PCR观察造血分化的特点。结果表明 ,分离、扩增培养至第四代之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形态均一 ,高表达Sca 1,CD2 9,CD4 4和CD10 5 ,而CD34和CD4 5等造血与内皮细胞特异性表面标志呈阴性 ;特异性诱导体系内传代后 (>4代 )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向脂肪细胞和成骨细胞分化。与悬浮分化体系相比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体系中初始分化的胚胎干细胞含有显著增加的拟胚体形成细胞而没有造血集落形成细胞。此外 ,RT PCR检测发现 :共培养细胞表达胚胎干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Oct 4 ,而造血标记Flk 1,GATA 1和 β H1为阴性。结论 :间充质干细胞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胚胎干细胞的初始分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干细胞 间充质干细胞 集落形成细胞 造血分化
下载PDF
RAGE、sRAGE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嵬 胡炜 +9 位作者 王丽华 陈曲 刘丹 李巍 何玉男 武丹 焦立新 李向东 王正艳 苑春慧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7年第1期91-95,共5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结肠癌组织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the 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RAGE)和血清可溶性RAGE(soluble RAGE,sRAGE)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结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纳... 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结肠癌组织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the 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RAGE)和血清可溶性RAGE(soluble RAGE,sRAGE)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结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纳入49例非糖尿病结肠癌(I、II、III期)患者,以免疫组织化学评分法(immunohistochemical score,IHS)评价结肠癌RAGE表达水平,以ELISA法检测患者外周血血清sRAGE浓度。结果:结肠癌组织RAGE表达水平(IHS为1.24±0.48)显著高于癌周组织(IHS为0.50±0.25)(P<0.05),III期(IHS为1.42±0.51)显著性高于I期(IHS为1.01±0.35)(P<0.05)和II期(IHS为1.11±0.42)(P<0.05);低分化结肠癌组织(IHS为1.58±0.49)显著高于中分化(IHS为1.08±0.45)(P<0.05)和高分化结肠癌组织(IHS为1.02±0.27)(P<0.05)。结肠癌患者血清sRAGE表达水平术前、术后分别为(344.77±68.06)ng/L、(265.43±76.85)ng/L,二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且分别与健康志愿者sRAGE(149.97±30.12)ng/L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sRAGE表达水平与TNM分期、结肠癌组织分化程度没有关联。结肠癌组织RAGE高表达患者术前血清sRAGE浓度(415.02±85.08)ng/L高于中表达(334.26±44.56)ng/L和低表达(335.95±78.48)ng/L患者(P<0.05)。结论:结肠癌组织RAGE表达水平与分化程度呈负相关趋势,与TNM分期呈正相关趋势,作为术后诊断指标有一定的临床意义。血清sRAGE浓度与结肠癌组织RAGE表达水平呈正相关趋势,但与TNM分期和结肠癌组织分化程度没有关联,作为术前诊断指标仅能代表结肠癌风险,但无法考量结肠癌的恶性程度和进展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RAGE SRAGE
下载PDF
RAGE和sRAGE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嵬 胡炜 +1 位作者 苑红 苑春慧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50-53,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胃癌组织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和血清可溶性RAGE(sRAGE)表达水平,探讨其在胃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为研究胃癌组织RAGE表达水平,纳入非糖尿病胃癌患者(Ⅰ~Ⅲ期)38例的病理组织蜡块,10例癌周组织(癌... 目的通过检测胃癌组织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和血清可溶性RAGE(sRAGE)表达水平,探讨其在胃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为研究胃癌组织RAGE表达水平,纳入非糖尿病胃癌患者(Ⅰ~Ⅲ期)38例的病理组织蜡块,10例癌周组织(癌组织边缘≥5 cm)为对照,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染色评价胃癌组织RAGE表达水平。为检测外周血s RAGE表达水平,采集38例胃癌患者(Ⅰ~Ⅲ期)术前24 h、术后7 d肘静脉血2 ml,以30例健康捐献者外周血为对照,分离血清,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s RAGE浓度。结果RAGE在正常组织和胃癌组织均有表达,胃癌组织表达水平更高(P<0.05),而与TNM分期和病理组织分型无关(P>0.05)。胃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s RAGE表达水平高于健康捐献者(P<0.05),术后血清s RAGE水平降低(P<0.05),但Ⅱ、Ⅲ期患者术后s RAGE水平高于Ⅰ期患者(P<0.05)。结论胃癌组织RAGE表达水平上调,可作为病理组织学辅助诊断指标;胃癌患者血清s RAGE水平上调作为术前辅助诊断指标,有一定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 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
下载PDF
小鼠胎肝基质细胞体外扩增骨髓来源的LTC-IC
5
作者 苑春慧 刘兵 +2 位作者 吴英 张毅 毛宁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50-455,共6页
基质细胞是胎肝造血微环境的主要成分 ,参与造血干 祖细胞的自我更新、增殖分化的调控。为了研究小鼠胎肝基质细胞在造血微环境中的功能 ,采用转染SV40大T抗原基因的方法建立了小鼠胚胎期第 12 5天 (Embry onicday 12 5 ,E12 5d)胎... 基质细胞是胎肝造血微环境的主要成分 ,参与造血干 祖细胞的自我更新、增殖分化的调控。为了研究小鼠胎肝基质细胞在造血微环境中的功能 ,采用转染SV40大T抗原基因的方法建立了小鼠胚胎期第 12 5天 (Embry onicday 12 5 ,E12 5d)胎肝基质细胞系A4、B3 ,并进一步鉴定基质细胞系的一般细胞生物学特性和造血支持功能。结果 :A4、B3为细胞形态、生长行为以及表面分子表达不同细胞系 ,二者均可维持骨髓源长期培养启动细胞 (Long termculture initiatingcell,LTC IC)至少 4周并且有不同程度的扩增LTC IC能力 ,其中B3扩增LTC IC的能力是A4的8 3倍。外源性细胞因子组合SCF +IL 3 +IL 6+Epo在本实验体系中不影响LTC IC数量的维持和扩增。暗示E12 5d胎肝造血微环境中基质细胞的功能是不同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胎肝基质细胞 体外扩增 骨髓 LTC-IC 造血器官
下载PDF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恢复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大鼠海绵体神经功能的实验研究
6
作者 杨扬 刘芳 +8 位作者 李帅修 贺庆瑞 宋丹 蔡晓晓 胡海敏 南洁 李晓艳 魏岩 苑春慧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 CAS 2024年第4期395-402,410,共9页
目的探索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通过再生修复海绵体神经对糖尿病大鼠勃起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收集健康足月产新生儿脐带,提取分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并鉴定表面标志物。通过高脂饮食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诱导大鼠糖... 目的探索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通过再生修复海绵体神经对糖尿病大鼠勃起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收集健康足月产新生儿脐带,提取分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并鉴定表面标志物。通过高脂饮食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诱导大鼠糖尿病,10周后选取高血糖大鼠进行阿扑吗啡(APO)试验,筛查、建立糖尿病引起的勃起功能障碍(DIED)大鼠模型。hUCMSC移植8周后,通过APO实验及最大海绵体内压/平均动脉压(ICP/MAP)评估大鼠勃起功能;通过免疫组化法分析大鼠海绵体组织中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水平;通过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阴茎组织中BDNF、NGF、VEGF和IGF-1神经营养生长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第4代hUCMSC表面高表达CD73、CD90、CD105,低表达CD11b、CD19、CD34、CD45、HLA-DR。糖尿病引起的勃起功能障碍大鼠模型制备成功。海绵体内移植hUCMSC 8周后,APO实验表明hUCMSC可增加正常勃起的大鼠数量;中剂量和高剂量hUCMSC治疗后,相对于阴性对照组,ICP/MAP值升高,阴茎内血流灌注明显改善;免疫组化实验显示中剂量和高剂量hUCMSC治疗后,大鼠阴茎海绵体中nNOS水平明显增加,启动大鼠阴茎勃起;ELISA检测结果证实中剂量和高剂量hUCMSC治疗后,均能不同程度恢复DIED大鼠阴茎组织中BDNF、NGF、VEGF和IGF-1表达水平。结论hUCMSC是一种多功能的成体干细胞,经海绵体移植治疗高脂饮食联合STZ诱导的DIED大鼠是有效的,且有剂量依赖性。hUCMSC治疗DIED的机制与上调BDNF、NGF、VEGF和IGF-1表达水平提供的神经保护和再生修复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糖尿病 勃起功能障碍 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
下载PDF
不同多羟基化合物对小鼠胚胎干细胞低温贮存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姚丹丹 苑春慧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5年第4期375-377,共3页
目的:研究开发适用于小鼠胚胎干细胞(EmbryonicStemCell,ES细胞)的低温贮存试剂。方法:以DM SO为主要低温贮存保护剂检测不同多羟基化合物对小鼠胚胎干细胞低温贮存后存活率和多向分化能力的影响。结果:在含有DMEM(高糖)、10 %DMSO、10 ... 目的:研究开发适用于小鼠胚胎干细胞(EmbryonicStemCell,ES细胞)的低温贮存试剂。方法:以DM SO为主要低温贮存保护剂检测不同多羟基化合物对小鼠胚胎干细胞低温贮存后存活率和多向分化能力的影响。结果:在含有DMEM(高糖)、10 %DMSO、10 %FBS、10mg/mL抗坏血酸、0 .18mg/mL肌醇、0 .4 4mg/mL叶酸的低温保护剂中补充3 4 .2 3mg/mL海藻糖能够有效维持小鼠胚胎干细胞的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胚胎干细胞 低温贮存 海藻糖 甘露糖 蔗糖 多羟基化合物
下载PDF
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在不同改性处理聚苯乙烯表面的生长效应
8
作者 姚丹丹 苑红 苑春慧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5期4861-4864,共4页
背景: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Placentamesenchymalstemcells,PMSCs)是细胞治疗、再生医学以及免疫调节治疗的重要种子细胞,其培养表面的研究是关系优化PMSCs培养体系的重要课题。目的:观察磺化法、次大气压等离子技术和多聚赖氨酸包被技术... 背景: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Placentamesenchymalstemcells,PMSCs)是细胞治疗、再生医学以及免疫调节治疗的重要种子细胞,其培养表面的研究是关系优化PMSCs培养体系的重要课题。目的:观察磺化法、次大气压等离子技术和多聚赖氨酸包被技术改性的聚苯乙烯培养表面对人PMSCs体外培养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体外对比观察实验,于2007-03/2008-10在北京纵横洋洲医药生物技术公司生物塑料实验室完成。材料:聚苯乙烯3.5cm2培养皿和24孔培养板由北京纵横洋洲医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多聚赖氨酸购自美国Sigma公司。人正常分娩期胎盘由北京人民医院提供,并经产妇知情同意。方法:以磺化法、次大气压等离子技术、多聚赖氨酸包被技术改性聚苯乙烯培养表面,将体外分离的人胎盘小叶中有核细胞分别接种到不同改性处理的培养表面,贴壁法获得PMSCs克隆,传代培养。主要观察指标:观察不同改性处理的聚苯乙烯培养表面的表面张力;PMSCs在不同培养表面培养的原代培养克隆率、接种培养贴壁率;测定细胞生长曲线。结果:聚苯乙烯培养表面采用不同方法改性后,其表面张力:等离子组>多聚赖氨酸组>磺化组>对照组;培养表面表面张力越大,人PMSCs原代培养克隆率和继代培养贴壁率越大,而多聚赖氨酸包被的培养表面更有利于原代分离人PMSCs;培养表面表面张力的增加能有效缩短人PMSCs接种后恢复期。结论:鉴于多聚赖氨酸改性大幅增加了培养成本并有污染细胞的可能,建议采用多聚赖氨酸改性表面实施PMSCs原代培养,等离子改性表面实施PMSCs继代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改性 表面张力 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 克隆率 贴壁率
下载PDF
不同多羟基化合物对小鼠胚胎干细胞低温贮存的影响(英文)
9
作者 姚丹丹 苑春慧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76-578,共3页
背景:胚胎干细胞的长期低温贮存成为胚胎干细胞研究和应用的重要环节。传统的低温贮存保护剂主要包含二亚基亚砜、甘油、动物血清等,对于许多细胞类型并不能有效保证细胞的存活率,甚至于损失了细胞的某些功能。目的:开发适用于小鼠胚胎... 背景:胚胎干细胞的长期低温贮存成为胚胎干细胞研究和应用的重要环节。传统的低温贮存保护剂主要包含二亚基亚砜、甘油、动物血清等,对于许多细胞类型并不能有效保证细胞的存活率,甚至于损失了细胞的某些功能。目的:开发适用于小鼠胚胎干细胞的低温贮存试剂。设计:观察实验。单位:广州医学院从化学院生理教研室与科宇联合干细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材料:实验于2004-10/2005-09在科宇公司实验室完成。小鼠细胞系mES-1为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细胞生物学研究室惠赠。方法:将mES-1维持培养收集的细胞低温贮存。实验以二亚基亚砜为主要的低温贮存保护剂。按低温保护液成分不同分4组:对照组低温保护液包含DMEM(高糖)、10%二亚基亚砜、10%胎牛血清、10mg/mL抗坏血酸、0.18mg/mL肌醇、0.44mg/mL叶酸,甘露糖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补充7.56mg/mL甘露糖,海藻糖组补充34.23mg/mL海藻糖,蔗糖组补充41.94mg/mL蔗糖。观察不同多羟基化合物对小鼠胚胎干细胞低温贮存后存活率和多向分化能力的影响。主要观察指标:胚胎干细胞集落形成率和拟胚体形成率。结果:①冻存后各低温保存剂组的胚胎干细胞集落形成率均比冻存前有显著性降低[对照组:(24.0±8.8)%,甘露糖组:(42.0±10.1)%,海藻糖组:(84.0±8.2)%,蔗糖组:(70.0±14.2)%,冻存前:(95.0±4.7)%,P均<0.05],其中海藻糖组的胚胎干细胞集落形成率明显高于其他低温保护剂组(P<0.05)。②海藻糖组的拟胚体形成率高于对照组和甘露糖组[(90.0±5.2)%,(80.0±6.9)%,(82.0±9.6)%,P均<0.05]。与蔗糖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以海藻糖为核心低温保护剂成分可有效维持小鼠胚胎干细胞的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 细胞学 干细胞 细胞学 低温保存 甘露糖 血液 海藻糖 蔗糖
下载PDF
堆顶棒控电缆和堆顶棒位电缆的研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蒲守林 金珊 +5 位作者 付明星 张立刚 张志焕 朱洁 夏同方 苑春慧 《电线电缆》 2022年第6期24-27,共4页
介绍了三代核电站用堆顶棒控电缆和堆顶棒位电缆的基本情况,并根据相应技术要求进行结构设计、材料选型和工艺控制。采用复合绝缘线芯的结构设计和新材料,保证堆顶棒控电缆和堆顶棒位电缆在150℃的运行条件下,60 a的设计寿命;采用聚醚醚... 介绍了三代核电站用堆顶棒控电缆和堆顶棒位电缆的基本情况,并根据相应技术要求进行结构设计、材料选型和工艺控制。采用复合绝缘线芯的结构设计和新材料,保证堆顶棒控电缆和堆顶棒位电缆在150℃的运行条件下,60 a的设计寿命;采用聚醚醚酮(PEEK)为绝缘材料,保证电缆的电气性能和辐照性能,并增强电缆的耐高温性能;采用高温挤出机并严格控制生产的工艺参数,使PEEK达到良好的结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站 堆顶棒控电缆 堆顶棒位电缆 聚醚醚酮 结晶度
下载PDF
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重症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随访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窦艳华 赵锦 +3 位作者 张力 王雪鹰 苑红 苑春慧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93-898,共6页
目的评价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bone marrow mononuclear cells,BM-MNC)移植治疗糖尿病重症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的安全性和长期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61例糖尿病重症下肢ASO患者,... 目的评价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bone marrow mononuclear cells,BM-MNC)移植治疗糖尿病重症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的安全性和长期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61例糖尿病重症下肢ASO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9例采用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32例在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行自体BM-MNC移植。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Fontatine分期以及动脉硬化风险指标血糖、甘油三脂(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CHO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两组患者死亡及截肢情况,以死亡或截肢作为随访终点,检查并比较治疗前及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动脉硬化风险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36个月,随访期间均未发生恶性肿瘤,对照组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率为82.76%(24/29)、OS时间为(32.31±9.08)个月、总保肢生存(amputation-free survival,AFS)率为37.50%(9/24)、AFS时间为(21.28±13.35)个月,治疗组分别为78.13%(25/32)、(32.47±6.96)个月、68.00%(17/25)、(28.38±9.48)个月,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逐年分析显示,除治疗后1年对照组AFS时间明显短于治疗组(t=2.806,P=0.007)外,两组治疗后1、2、3年的OS率、OS时间、AFS率、AFS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49例存活患者(对照组24例、治疗组25例)获得有效随访,血糖、TG、CHOL、LDL-C、HbA1c、SBP、DBP两组内治疗前后比较以及治疗前后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BM-MNC移植结合内科药物治疗糖尿病重症下肢ASO可显著提高患者3年AFS率,延长3年AFS时间且未增加其他恶性风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 糖尿病 动脉硬化闭塞症 总生存率 总保肢生存率
原文传递
He-Ne激光对玉米幼苗POD和CAT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蔡素雯 苑春慧 +1 位作者 崔晓慧 王永喻 《应用激光》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181-183,共3页
功率7mW及9.5mW的He-Ne激光辐射玉米干种子和湿种子,发现玉米幼苗中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增高。对POD的效应,辐射湿种子优于辐射干种子,而辐射干种子则比辐射湿种子更有利于CAT活性的增高。不同辐射时间之间无规律性差异。
关键词 激光 过氧化物酶 玉米幼苗 影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