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蒸汽再压缩隔离壁蒸馏塔的非对称温度控制
1
作者 李一林 黄克谨 +4 位作者 陈海胜 张亮 钱行 苑杨 王韶峰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共11页
蒸汽再压缩热泵(VRHP)可以提升隔离壁蒸馏塔(DWDC)的稳态性能,但也加剧了被控变量间的相互耦合,给蒸汽再压缩隔离壁蒸馏塔(VRHP-DWDC)的平稳操作带来困难。针对分离中间组分(甲苯)绝对占优的苯/甲苯/二甲苯三元物系的VRHP-DWDC,通过非... 蒸汽再压缩热泵(VRHP)可以提升隔离壁蒸馏塔(DWDC)的稳态性能,但也加剧了被控变量间的相互耦合,给蒸汽再压缩隔离壁蒸馏塔(VRHP-DWDC)的平稳操作带来困难。针对分离中间组分(甲苯)绝对占优的苯/甲苯/二甲苯三元物系的VRHP-DWDC,通过非方相对增益矩阵对操纵与被控变量进行配对,并依据闭环响应分析给出了一种新颖的单温度分散控制系统。由于采用塔顶/侧线热泵压缩机分别控制侧线段/公共提馏段的灵敏板温度,不但加快了侧线产品的响应速度,而且降低了塔底产品的峰值偏差。鉴于高度内部耦合以及失真的温度与组分对应关系导致二者存在较大的稳态偏差,采用双温差结构进一步强化系统设计,由此给出了一种非对称温度控制系统,降低了系统内在非线性因素的影响,因而能够减小侧线和塔底产品的稳态偏差。闭环仿真结果显示了该非对称温度控制系统的优越性。研究表明,VRHP的引入虽然加重了VRHP-DWDC的内部耦合,但也提供了压缩机功率这一潜在操作变量,其较好的控制通道特性与双温差结构的有效应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VRHP-DWDC的闭环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离壁蒸馏塔 过程强化 蒸汽再压缩热泵 温度控制 温差控制
下载PDF
破格救心汤在心源性休克中的应用概述
2
作者 王强 张林淮 +6 位作者 李琪琳 苑杨 孙伟 马英明 张语诺 张曦文 钟心怡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06-209,共4页
文章以破格救心汤的组成以及内涵作为全篇论述的基础,阐述了其治疗心源性休克的理论基础,认为其可回阳救逆,挽救危急之生命,大剂量附子能有效增强心肌收缩力,舒张冠脉,改善血流。并结合其治疗心源性休克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作者应用... 文章以破格救心汤的组成以及内涵作为全篇论述的基础,阐述了其治疗心源性休克的理论基础,认为其可回阳救逆,挽救危急之生命,大剂量附子能有效增强心肌收缩力,舒张冠脉,改善血流。并结合其治疗心源性休克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作者应用其成功抢救心源性休克的临床案例,论述了其治疗心源性休克的经验和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格救心汤 心源性休克 学术经验
下载PDF
基于动态模式分解的精馏吸收状态变量非设计条件下的重构与预测
3
作者 党青梅 李强 +5 位作者 丁晖殿 贾胜坤 钱行 苑杨 黄克谨 陈海胜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229-4240,共12页
精馏和吸收作为典型的非线性过程,其操作过程中存在大量描述系统特征的状态变量。为了对这些状态变量进行重构和预测,实现精馏吸收过程的实时数字孪生,通过动态模式分解算法(DMD)获取非线性系统的近似线性化模型,用于快速获取精馏吸收... 精馏和吸收作为典型的非线性过程,其操作过程中存在大量描述系统特征的状态变量。为了对这些状态变量进行重构和预测,实现精馏吸收过程的实时数字孪生,通过动态模式分解算法(DMD)获取非线性系统的近似线性化模型,用于快速获取精馏吸收过程中各级浓度、流量、温度和持料量等状态变量。在此基础上,应用Kalman滤波器对DMD生成的线性模型进行实时校正,使得在非设计和有限测量条件下,也可以有效地预测吸收或精馏的状态变量,而无须重新训练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系统 吸收 精馏 动态模式分解算法 近似线性化 重构 预测
下载PDF
一种有效的双隔壁反应蒸馏塔的综合与设计策略
4
作者 吴盛荣 黄克谨 +2 位作者 陈海胜 苑杨 钱行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34-239,共6页
提出了一种反应蒸馏过程强化原理,在反应和分离操作有效耦合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分离操作之间的耦合,得到一种有效的双隔壁反应蒸馏塔。该结构可显著提高过程中的能量利用效率。以理想四元反应和碳酸二甲酯与乙醇之间的酯交换反应为例对... 提出了一种反应蒸馏过程强化原理,在反应和分离操作有效耦合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分离操作之间的耦合,得到一种有效的双隔壁反应蒸馏塔。该结构可显著提高过程中的能量利用效率。以理想四元反应和碳酸二甲酯与乙醇之间的酯交换反应为例对所提出的结构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与常规和单隔壁结构相比,这种双隔壁反应蒸馏结构能有效降低能耗。此外,基于反应系统的性质对节能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双隔壁反应蒸馏塔适用于难反应与难分离系统,且具有优越稳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隔壁反应蒸馏塔 过程强化 稳态性能 能量耦合 参数分析
下载PDF
改良EDAS手术对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和神经功能的影响
5
作者 艾力亚尔·尼亚孜 吴勤奋 +3 位作者 哈那提·努尔兰别克 魏汝锐 阿尔曼·艾克拜尔 苑杨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3年第6期636-641,共6页
目的探讨改良脑-硬膜-动脉血管融通术(EDAS)手术对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的疗效及认知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4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54例颈内动脉闭塞或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根据患者及... 目的探讨改良脑-硬膜-动脉血管融通术(EDAS)手术对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的疗效及认知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4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54例颈内动脉闭塞或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根据患者及家属意愿,存在同样手术指征的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手术组及药物治疗组,药物治疗组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脑血流动力学变化,认知功能和神经功能变化。结果两组患者与基线相比较,随访1年后手术组患者脑血流量(CBF)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手术组患者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P=0.002)。与基线相比较,随访1年后手术组患者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及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均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基线相比较,随访1年后手术组患者mRS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改良EDAS手术组患者预后较好,改良EDAS术操作简单,围手术期并发症少。对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患者改良EDAS手术可认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EDAS手术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 认知功能 神经功能
下载PDF
介入支架治疗颈动脉狭窄患者术后凝血因子和炎症因子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苑杨 钟华 杜世伟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30-333,共4页
目的观察颈动脉狭窄患者行颈动脉支架术后凝血因子和血清炎症因子的变化,探讨其与术后并发症可能存在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012年收治的62例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入组的62例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介入支架植入术组(支架... 目的观察颈动脉狭窄患者行颈动脉支架术后凝血因子和血清炎症因子的变化,探讨其与术后并发症可能存在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012年收治的62例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入组的62例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介入支架植入术组(支架组,22例)和正常造影组(40例),检测2组患者术前,术后1、3、7d凝血因子和血清炎症因子变化。结果 2组患者术前的凝血因子和血清炎症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凝血因子均于术后7d接近术前水平,支架组术后1d的凝血因子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术后3d各凝血因子以及术后7d的FDP均高于造影组。造影组仅造影术后1d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IL)-6和IL-8出现明显升高,支架组hs-CRP术后1d和IL-8只有术后1、3d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其他凝血因子均出现明显变化,可持续1周。支架组术后的hs-CRP在1、7d,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1、3、7d,IL-6在3、7d,IL-8在1、3d均与造影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支架组并发症发生率(40.9%)高于造影组(2.5%)。结论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对于患者的凝血因子水平以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有明显影响,凝血因子升高可持续至术后1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支架 血管造影术 血液凝固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8 C反应蛋白质
下载PDF
原发性脑出血患者血肿清除术后颅内压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苑杨 郝璐 +1 位作者 杨岩 栾新平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脑出血患者血肿清除术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与颅内压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原发性脑出血行血肿清除+颅内压探头置入术72例患者,根据监测颅... 目的探讨原发性脑出血患者血肿清除术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与颅内压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原发性脑出血行血肿清除+颅内压探头置入术72例患者,根据监测颅内压最高值分为3组,A组25例:颅内压≤10 mmHg;B组24例:颅内压11~20 mmHg;C组23例:颅内压>20 mmHg。对患者均于术后第1、3、5、7和14天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MMP-9水平,经头部CT监测脑水肿体积,并于术后采用颅内压监护仪连续观察颅内压7 d。结果血肿清除术后1、3、5、7和14 d,A组MMP-9水平分别为(82±11)、(117±12)、(156±14)、(132±14)、(108±18)mg/L,脑水肿体积分别为(15±6)、(19±7)、(22±8)、(19±7)、(17±6)cm^3;B组MMP-9水平分别为(93±14)、(138±13)、(188±17)、(153±17)、(134±12)mg/L,脑水肿体积分别为(19±7)、(23±8)、(30±10)、(26±8)、(20±7)cm^3;C组MMP-9分别为(104±16)、(199±14)、(390±22)、(296±15)、(213±15)mg/L,脑水肿体积分别为(22±8)、(30±10)、(42±12)、(32±19)、(24±8)cm^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并且MMP-9的水平变化与颅内脑水肿体积呈中度正相关(r=0.62,P<0.01)。结论原发性脑出血患者血肿清除术后,血清MMP-9水平与其脑水肿体积呈中度正相关,MMP-9水平越高,颅内压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脑出血 颅内压 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 相关性
下载PDF
干预基质金属蛋白酶-9对高血压脑出血后期脑水肿治疗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苑杨 杜鹏 栾新平 《武警医学》 CAS 2018年第2期185-187,190,共4页
目的探究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对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HCH)患者后期脑水肿形成及治疗方案的影响。方法纳入2014-06至2016-05医院神经外科住院HCH患者112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联合MMP-9抑制药(实验组)... 目的探究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对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HCH)患者后期脑水肿形成及治疗方案的影响。方法纳入2014-06至2016-05医院神经外科住院HCH患者112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联合MMP-9抑制药(实验组),常规治疗(对照组),每组56例。对比治疗2周后两组脑部水肿体积的变化、MMP-9值、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分(简称为NIHSS评分)以及治疗有效率。结果实验组脑部水肿的体积(5.8±3.1)cm3、MMP-9值(61.3±21.9)μg/L及NIHSS评分(7.1±3.7)分,对照组脑部水肿的体积(12.5±3.4)cm3、MMP-9值(98.2±25.4)μg/L及NIHSS评分(13.2±4.3)分,两者之间的差异是存在着统计学意义的(P<0.01),同时实验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5.71%vs64.29%,P<0.01)。结论对于HCH后期脑水肿给予常规化的治疗联合MMP-9抑制药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示MMP-9可能促进脑出血后期脑水肿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脑水肿 基质金属蛋白酶-9
下载PDF
CT灌注成像结合金属基质蛋白酶-9对脑出血后周围脑水肿的预测研究
9
作者 阿尔曼·艾克拜尔 张金磊 +1 位作者 艾力亚尔·尼亚孜 苑杨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12期51-54,共4页
探讨早期检测血清金属基质蛋白酶-9(MMP-9)的含量联合CT灌注成像在脑出血(ICH)后对周围脑水肿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了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诊疗中心自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ICH患者的临床资料,ICH后出现周围脑水肿... 探讨早期检测血清金属基质蛋白酶-9(MMP-9)的含量联合CT灌注成像在脑出血(ICH)后对周围脑水肿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了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诊疗中心自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ICH患者的临床资料,ICH后出现周围脑水肿的患者共56例,根据患者出血量进行分组,分为少量出血组(≤20ml)共26位、大量出血组(>20ml)共30位,入院后对患者血清MMP-9的含量进行检测并利用CT灌注成像检测周围脑水肿区的血容量(CBF)、血流量(CBV)以及平均通过时间(MTT)的数值;2周后复查上述指标与入院时相比较,并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 TCD) 监测入院2天内和2周后的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2天内,少量出血组脑水肿区的CBF、CBV高于大量出血组,而大量出血组脑水肿区的MTT较少量出血组显著延长,少量出血组MMP-9低于大量出血组;2周后大量出血组的脑水肿体积较少量出血组显著增大,上述观察指标两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入院时,对两组脑水肿体积进行了比较,差别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H发生之后,形成血肿,周围脑组织表现为低灌注的状态,血肿体积越大,初期的CBF、CBV的数值越低,MMT延长越显著,MMP-9的含量越高,患者后期脑水肿程度也越重,说明ICH后周围脑水肿的程度可能与初期CBF、CBV、MMT的数值以及MMP-9的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灌注成像 金属基质蛋白酶-9 脑出血 脑水肿
下载PDF
金属基质蛋白酶-9联合血清胆固醇在脑出血预测早期血肿扩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苑杨 郭正 栾新平 《河北医学》 CAS 2019年第1期104-108,共5页
目的:本研究探讨应用血清胆固醇与金属基质蛋白酶-9(MMP-9)联合预测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早期血肿扩大的可行性。方法:对我院2015年11月至2017年12月神经外科所有ICH的病例进行了整理与分类,选取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162... 目的:本研究探讨应用血清胆固醇与金属基质蛋白酶-9(MMP-9)联合预测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早期血肿扩大的可行性。方法:对我院2015年11月至2017年12月神经外科所有ICH的病例进行了整理与分类,选取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162例患者,按入院时与24h后头颅CT的检查结果比较有无再出血进行分组,其中未出血组A组114位,再出血组B组48位,对两个组所有患者血清中TC、HDL-C、LDL-C以及MMP-9的含量进行了对比与分析。结果:A组患者血清中TC含量(6.02±0.53) mmo L/L与LDL-C含量(3.43±0.88) mmo L/L均显著的高于B组TC含量(4.11±0.38)mmoL/L与LDL-C含量(2.12±0.49) mmo L/L(P <0.05);而A组患者血清中HDL-C含量(1.01±0.25)mmo L/L以及MMP-9的含量(97.6±36.1) mmo L/L则显著的少于B组HDL-C含量(1.98±0.41) mmoL/L以及MMP-9的含量(127.6±31.5) mmoL/L(P <0.01),两组观察指标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将血清中胆固醇(TC、HDL-C、LDL-C)的含量与MMP-9的含量两者联合对ICH早期血肿体积的变化具有一定预测作用,可为早期ICH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对本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固醇 金属基质蛋白酶-9 脑出血 预测 再出血
下载PDF
形成性评价结合PBL教学法在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苑杨 冶玉萍 +2 位作者 徐超 陈晶 李元明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A01期448-449,共2页
目的探讨形成性评价应用于PBL 教学法在外科学教学中的教学效果研究.方法 以我校60 名本科医学生为教学对象,按随机双盲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终结性评价来评价PBL 教学效果.实验组运用形成性评价来对PBL 教学效果... 目的探讨形成性评价应用于PBL 教学法在外科学教学中的教学效果研究.方法 以我校60 名本科医学生为教学对象,按随机双盲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终结性评价来评价PBL 教学效果.实验组运用形成性评价来对PBL 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结果实验组医学生学业总成绩、期末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医学生对形成性评价持支持和认可态度.结论将形成性评价用来评价PBL 教学效果,有利于提高外科学教学质量,提高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有利于提高医学生学习效果与综合能力;有利于教师改进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成性评价外科学教学PBL教学法
下载PDF
形成性评价在外科学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苑杨 冶玉萍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5年第12期89-91,共3页
目的:探讨形成性评价在外科学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校2013级110名临床医学本科实习生为教学对象,分为改革组(n=55)和对照组(n=55).改革组运用形成性评价教学和评价方式,对照组采用终结性评价方法.结果:改革组学生总评成... 目的:探讨形成性评价在外科学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校2013级110名临床医学本科实习生为教学对象,分为改革组(n=55)和对照组(n=55).改革组运用形成性评价教学和评价方式,对照组采用终结性评价方法.结果:改革组学生总评成绩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革组学生认可和支持形成性评价体.结论:形成性评价得到了学生认可,有利于提高外科学临床实习的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成性评价 外科学 临床实习教学
下载PDF
基底节区脑出血小骨窗血肿清除与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的对照研究(附57例报告) 被引量:2
13
作者 苑杨 杨彦 +5 位作者 木以提 贾宏宇 徐敬轩 张晶晶 杜鹏 栾新平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第12期111-113,共3页
目的比较小骨窗血肿清除与内镜下血肿清除2种手术方式在基底节区脑出血治疗中的效果。方法符合标准的基底节区脑内血肿病人57例,按手术方式分为两组:①小骨窗血肿清除组30例;②内镜下血肿清除组27例。术后均给与生命体征监护并止血、止... 目的比较小骨窗血肿清除与内镜下血肿清除2种手术方式在基底节区脑出血治疗中的效果。方法符合标准的基底节区脑内血肿病人57例,按手术方式分为两组:①小骨窗血肿清除组30例;②内镜下血肿清除组27例。术后均给与生命体征监护并止血、止酸、控制血压等对症处理。观察在术后并发症及远期疗效的差异。结果在术后感染发生率、再出血率、脑脊液漏发生率比较上P>0.05无统计学差异;在血肿残余量、血肿清除率统计学比较上P<0.05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有优势;在基底节区脑出血治疗中的最终效果比对上两者无明确差异。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在术后3个月疗效上比对无明确差异,但随着器械改进、手术熟练程度提高、局麻下开展等改进内镜下手术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血肿清除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节区脑出血 小骨窗血肿清除 内镜下血肿清除
下载PDF
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被引量:1
14
作者 苑杨 杨彦 +5 位作者 栾新平 木以提 贾宏宇 徐敬轩 张晶晶 杜鹏 《新疆医学》 2012年第6期150-152,共3页
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 emangioma,CH)属先天性血管畸形,约占颅内脑血管畸形5%~16%,随着神经放射学发展,临床发病率明显增加,位于脑干的CH约占颅内所有CH的9%~35%。脑干海绵状血管瘤(brainsremv cave133—ous hemangioma,BCH)... 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 emangioma,CH)属先天性血管畸形,约占颅内脑血管畸形5%~16%,随着神经放射学发展,临床发病率明显增加,位于脑干的CH约占颅内所有CH的9%~35%。脑干海绵状血管瘤(brainsremv cave133—ous hemangioma,BCH)的自然史尚不清楚,有人认为它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具有家族性,好发生于青壮年,无明显性别差异。好发部位,主要发生于脑桥,中脑次之,延髓最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干海绵状血管瘤 显微外科治疗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 HEMANGIOMA 先天性血管畸形 神经放射学 性别差异 好发部位
下载PDF
开颅血肿清除联合去骨瓣减压术在高血压脑出血中的疗效 被引量:5
15
作者 苑杨 《西藏医药》 2018年第4期53-54,15,共3页
目的探讨开颅血肿清除联合去骨瓣减压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将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已确诊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0例,按手术方式不同来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选取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在对照组的... 目的探讨开颅血肿清除联合去骨瓣减压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将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已确诊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0例,按手术方式不同来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选取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去骨瓣减压术,观察两组疗效与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观察组治疗,优9例、良14例,优良率为76.67%,对照组相对应的为8例与10例,则优良率为60.00%,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观察组的是6例(20.00%),而对照组则是10例(33.33%),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颅血肿清除联合去骨瓣减压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是能够使其疗效上升的,且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颅血肿清除 去骨瓣减压术 高血压脑出血
下载PDF
上矢状窦旁脑膜瘤22例手术分析
16
作者 苑杨 木依提 +2 位作者 栾新平 贾宏宇 木塔里甫 《地方病通报》 2008年第1期90-91,共2页
目的探讨显微技术及新的手术理念在矢状窦旁脑膜瘤治疗中如何预防复发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总结归纳22例矢状窦旁脑膜瘤病人显微手术切除治疗过程及效果。结果本组Ⅰ级切除9例,Ⅱ级切除13例。行上矢状窦前1/3结扎切除肿瘤2例,无手... 目的探讨显微技术及新的手术理念在矢状窦旁脑膜瘤治疗中如何预防复发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总结归纳22例矢状窦旁脑膜瘤病人显微手术切除治疗过程及效果。结果本组Ⅰ级切除9例,Ⅱ级切除13例。行上矢状窦前1/3结扎切除肿瘤2例,无手术死亡。结论新技术新理念的应用和术前充分估计是防止术后并发症和脑膜瘤复发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窦旁脑膜瘤 手术治疗 病例分析
下载PDF
颅内压监测指导下程序化镇静在重症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杜鹏 木依提 +5 位作者 栾新平 苑杨 徐敬轩 李涛 杨岩 王瑞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25-728,共4页
目的:探讨有创颅内压监测指导下程序化镇静在重症颅脑损伤治疗作用。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7月至2014年7月期间300例患者,根据实施方案不同分为3组(常规组、镇静组、联合组)。收集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ore,GCS)差值... 目的:探讨有创颅内压监测指导下程序化镇静在重症颅脑损伤治疗作用。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7月至2014年7月期间300例患者,根据实施方案不同分为3组(常规组、镇静组、联合组)。收集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ore,GCS)差值、住院天数、简易智力状况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us examination,MMSE)评分、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评分差异和再出血发生率、病死率、肺部感染率资料,建立Excel数据库。3组再出血率、病死率和肺部感染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GCS差值、住院天数、MMSE评分和BI评分采用方差分析。结果:3组比较时各观察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GCS差值在常规组、镇静组、联合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常规组和联合组中住院天数、MMSE评分、BI评分和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镇静组和联合组中MMSE评分、BI评分和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常规组和镇静组中,再出血率、肺部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压监护下程序化镇静更有利于改善重症颅脑损伤预后,缩短治疗时间,降低患者肺部感染以及再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压监测 程序化镇静 重症颅脑疾病 预后
下载PDF
不同部位诱发癫痫动物模型对比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杜鹏 木依提 +4 位作者 栾新平 贾宏宇 苑杨 徐敬轩 张晶晶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42-544,共3页
目的探讨铁离子不同部位诱发外伤性癫痫动物模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方法健康成年雄性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SDA、SDB、SDC、SDD、SDE,各10只,其中SDA、SDB为对照组;SDC、SDD、SDE为癫痫模型组,采用不同方法制备癫痫模型,点燃成功后,收... 目的探讨铁离子不同部位诱发外伤性癫痫动物模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方法健康成年雄性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SDA、SDB、SDC、SDD、SDE,各10只,其中SDA、SDB为对照组;SDC、SDD、SDE为癫痫模型组,采用不同方法制备癫痫模型,点燃成功后,收集行为表现、脑电图、组织病理等3方面资料,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结果显示SDC、SDD、SDE均能点燃癫痫动物模型,其中SDD点燃动物模型出现早,持续时间短,不适合作为人类癫痫基础研究;组织病理方面,SDA和SDB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排除实验干扰导致海马CA1神经元细胞丢失;SDC、SDD、SDE均能使CA1区锥体细胞数减少,与对照组相比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侧相比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组同侧之间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额叶皮层运动区注射铁离子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可靠性好,相比于其他两种,更为适合外伤性癫痫基础研究和药物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离子 外伤性癫痫 动物模型
下载PDF
拉氧头孢钠治疗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感染安全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杜鹏 木依提 +1 位作者 苑杨 张晶晶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403-405,共3页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颅内感染、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发病率高,是颅脑损伤术后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近2年研究现发现革兰阴性细菌感染率逐步升高,革兰阳性感染率逐步下降[1]。拉氧头孢属氧头孢烯类新型的β-内酰胺类广谱抗生素,对多种革...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颅内感染、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发病率高,是颅脑损伤术后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近2年研究现发现革兰阴性细菌感染率逐步升高,革兰阳性感染率逐步下降[1]。拉氧头孢属氧头孢烯类新型的β-内酰胺类广谱抗生素,对多种革兰阴性菌有良好的抗菌作用,易通过血脑屏障,对厌氧菌有良好的抗菌作用,耐β-内酰胺酶的性能强,微生物对本品很少发生耐药性,是颅脑术后感染首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氧头孢 术后感染 氧头孢烯类 术后颅内感染 颅脑损伤术 重症颅脑损伤 革兰阴性菌 抗菌作用 肺部感染 重型颅脑损伤
下载PDF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剥脱术后高灌注综合征发生机制及防治 被引量:4
20
作者 徐敬轩 栾新平 +2 位作者 木依提.阿不力米提 贾宏宇 苑杨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302-304,共3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剥脱术后高灌注综合征发生机制及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43例颈动脉狭窄并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剥脱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出现高灌注综合征患者5例,发生率为1...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剥脱术后高灌注综合征发生机制及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43例颈动脉狭窄并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剥脱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出现高灌注综合征患者5例,发生率为11.6%,发生时间为1-15 d。其中头痛4例(9.3%),精神症状2例(4.7%),癫痫大发作2例(4.7%),脑出血1例(2.3%)。结论手术时机的选择、术后血压控制和自由基清除剂的应用,对有效防治高灌注综合征、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剥脱术 高灌注综合征 发生机制 防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