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5岁患者经静脉拔除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导线的临床分析
1
作者 苑翠珍 李鼎 +6 位作者 昃峰 周旭 段江波 何金山 杨丹丹 王龙 李学斌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57-961,共5页
目的:探讨≥65岁老年患者经静脉拔除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CIED)导线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因CIED感染或导线故障而转诊至本院心血管内科行经静脉拔除导线的753例患者的数据,并根据年龄将患者分为<6... 目的:探讨≥65岁老年患者经静脉拔除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CIED)导线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因CIED感染或导线故障而转诊至本院心血管内科行经静脉拔除导线的753例患者的数据,并根据年龄将患者分为<65岁组和≥65岁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拔除结果。结果:753例患者中,429例(57.0%)≥65岁[平均年龄(75.6±6.8)岁,男性70.6%]。<65岁组和≥65岁组拔除导线的成功率(97.8%vs.98.8%)和安全性(未发生并发症比例:94.1%vs.96.2%)均较高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的主要并发症在≥65岁组稍低(1.9%vs.4.0%,P=0.0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脏压塞在主要并发症中发生率最高,为66.7%(14/21)。结论:≥65岁老年患者经静脉拔除CIED导线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线 拔除 有效性 安全性
下载PDF
心室主动电极体外临时持续起搏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被引量:2
2
作者 郑文成 昃峰 +5 位作者 李学斌 李鼎 周旭 段江波 王龙 苑翠珍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1-175,共5页
目的:评价心室主动电极体外临时持续起搏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2年1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因起搏器感染行电极拔除术且起搏器依赖患者共415例,均使用心室主动电极体外桥接临时持续起搏。收集临床资料及随访结... 目的:评价心室主动电极体外临时持续起搏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2年1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因起搏器感染行电极拔除术且起搏器依赖患者共415例,均使用心室主动电极体外桥接临时持续起搏。收集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分析其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415例患者平均年龄(63.8±11.7)岁,男性315例(75.9%)。局部囊袋感染310例(74.7%),菌血症75例(18.1%),感染性心内膜炎30例(7.2%),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85例(44.6%),高度或完全性房室阻滞30例(55.4%)。穿刺点位于同侧锁骨下或腋静脉315例(75.9%),右侧颈内静脉入路100例(24.1%)。405例(97.6%)为右心室间隔部临时起搏,10例(2.4%)由于不耐受单腔起搏模式而选择了右心房+右心室双腔体外临时起搏。临时起搏电极保留时间为(15.3±11.6)d,4例(0.9%)出现与临时起搏相关的并发症。中位随访24.5(7.8,51.3)个月期间,1例(0.3%)患者再次出现起搏器感染。结论:对于起搏器依赖患者在感染装置拔除后,心室主动电极体外临时持续起搏安全、有效,临时起搏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室主动电极 起搏器感染 临时起搏 导线拔除
下载PDF
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病人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前后中医证型变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程忠伟 熊艳霞 +2 位作者 苑翠珍 朱新峰 王智琪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5期866-869,共4页
目的:观察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病人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前后中医证型的变化特点。方法:对65例慢性心力衰竭(HFrEF型)行CRT植入术的病人在术前及术后3个月进行中医证候分型,比较手术前后中医证型、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 目的:观察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病人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前后中医证型的变化特点。方法:对65例慢性心力衰竭(HFrEF型)行CRT植入术的病人在术前及术后3个月进行中医证候分型,比较手术前后中医证型、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房内径(LA)、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心功能指标变化。结果:(1)65例病人中,术前心肺气虚型2例(3.1%),气阴两虚型14例(21.5%),气虚血瘀型22例(33.8%),痰饮阻肺型15例(23.1%),阳虚水泛型12例(18.5%);术后3个月心肺气虚型27例(41.5%),气阴两虚型21例(32.3%),气虚血瘀型12例(18.5%),痰饮阻肺型3例(4.6%),阳虚水泛型2例(3.1%)。手术前后中医证型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心功能分级和心脏超声各项指标在CRT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不同性别病人中医证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学意义(P>0.05),术后不同性别病人中医证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不同中医证型病人年龄、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不同中医证型病人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中医证型病人病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RT治疗HFrEF,术前中医证型以气虚血瘀型最多,其次是痰饮阻肺型、气阴两虚型与阳虚水泛型,心肺气虚型最少,术后则以心肺气虚型和气阴两虚型为主,其中心肺气虚型最多,痰饮阻肺型与阳虚水泛型病人较术前显著减少,气虚血瘀型病人亦较术前明显减少;术后女性病人心肺气虚型较男性病人心肺气虚型更多;病人病程越短,术后心肺气虚型越多,治疗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中医证型 慢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
下载PDF
心脏起搏装置感染拔除后未再植入新起搏装置的安全性分析
4
作者 郑文成 昃峰 +6 位作者 李学斌 李鼎 周旭 段江波 何金山 王龙 苑翠珍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40-1143,共4页
目的:评价心脏起搏装置感染拔除后未再植入新起搏装置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因起搏器感染行电极拔除术患者共825例,根据是否植入新起搏装置分为再植入组(n=640)和未再植入组(n=185)。收集患... 目的:评价心脏起搏装置感染拔除后未再植入新起搏装置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因起搏器感染行电极拔除术患者共825例,根据是否植入新起搏装置分为再植入组(n=640)和未再植入组(n=185)。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拔除后未再植入新起搏装置的患者,分析其安全性。随访的研究终点是患者死亡以及再次植入新起搏装置。结果:185例(22.4%)患者感染装置拔除后未再植入新起搏装置。未再植入组与再植入组的年龄、男性、起搏器植入时间、窦性心动过缓或停搏患者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再植入组相比,未再植入组的高度或完全性房室阻滞患者比例较低(45.6%vs.1.1%,P<0.05),而心房颤动伴长R-R间期患者比例较高(18.4%vs.62.3%,P<0.05)。未再植入组患者中,单纯囊袋感染155例(83.8%),菌血症20例(10.8%),感染性心内膜炎10例(5.4%)。未再植入新起搏装置的最常见原因是患者为非起搏依赖且电极拔除后未见长R-R间期(128例,69.2%;其中包括12例已行心房颤动射频导管消融治疗且术后未再出现长R-R间期的患者),其次为自主心率<50次/min但无心动过缓相关症状(55例,29.7%),2例(1.1%)患者伴高度房室阻滞但电极拔除后不愿意再次植入。电极拔除过程中最常用的工具是经股静脉抓捕器(50.3%),其次是锁定钢丝(28.7%)。对未再植入组患者中位随访40.6(12.5,52.8)个月,36例(19.5%)患者达到研究终点,包括24例(12.9%)因症状性心动过缓再次植入起搏装置的患者和12例(6.5%)死亡患者,所有死亡患者均无症状性心动过缓,均与慢心率无关。结论:心脏起搏装置感染拔除后,22.4%的患者不需要再植入新起搏装置,最常见的为心房颤动伴长R-R间期患者,密切随访证实未再植入新起搏装置的患者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装置 起搏器感染 电极拔除 起搏装置再植入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生活质量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5
作者 苑翠珍 韩菲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7年第11期2830-2831,共2页
综述了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生活质量状况及护理研究进展,提出了研究的空白之处及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 心力衰竭 慢性 生活质量 护理
下载PDF
非接触标测在伴有晕厥的右室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消融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苑翠珍 李鼎 +2 位作者 李学斌 许原 郭继鸿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0年第2期116-119,共4页
目的比较非接触标测与传统导管方法对伴有晕厥的右室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消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入选经心电图或24 h动态心电图证实为右室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且伴晕厥的住院患者共29例,应用非接触式球囊标测系统进行消融组10例,采用传... 目的比较非接触标测与传统导管方法对伴有晕厥的右室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消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入选经心电图或24 h动态心电图证实为右室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且伴晕厥的住院患者共29例,应用非接触式球囊标测系统进行消融组10例,采用传统标测方法进行导管射频消融的对照组19例。结果两组手术消融的即刻成功率均为100%,但非接触标测组消融的部位减少[(3.3±2.1)个比(5.6±3.1)个,P<0.05],手术时间[(73.4±34.6)min比(129.6±56.9)min,P<0.05]、X线曝光时间[(13.2±7.8)min比(24.4±19.7)min,P<0.05]缩短,且并发症发生率及6个月随访的复发率有降低趋势。结论应用非接触标测系统指导消融伴晕厥的右室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比常规消融更可靠、省时和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晕厥 心动过速 室性 导管消融术
下载PDF
自动阈值夺获型起搏器心室除极波值与QRS波振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苑翠珍 许原 +1 位作者 郭继鸿 赵京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7年第2期144-146,共3页
目的 探讨具有自动阈值夺获功能的起搏器患者起搏的心室除极波值(evoked response,ER)与自主QRS波振幅及有关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对161例置入ST.JUDE公司生产的、具有自动阈值夺获功能起搏器患者术中分别测定的自主QRS波R波振幅值、... 目的 探讨具有自动阈值夺获功能的起搏器患者起搏的心室除极波值(evoked response,ER)与自主QRS波振幅及有关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对161例置入ST.JUDE公司生产的、具有自动阈值夺获功能起搏器患者术中分别测定的自主QRS波R波振幅值、阻抗、起搏阈值及起搏ER值并对ER值的有关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R波振幅值13.08±4.82mV,ER值99%可信区间11.90-15.01mV,二者相关系数r值为0.05(P〉0.05)。结论 置入自动阈值夺获功能起搏器时,自主QRS波振幅的高度与ER值之间无相关性,术中应单独进行ER值的测试,以策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生理学 自主QRS波 起搏的心室除极波 自动阈值夺获功能
下载PDF
提高心力衰竭病人治疗依从性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苑翠珍 范中 姜琳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7年第8期2025-2026,共2页
[目的]评估对心力衰竭(CHF)病人进行强化自我护理指导的效果。[方法]将112例CHF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一般性健康教育方式;干预组进行持续6个月的个体化自我护理教育,干预前后进行生活质量和运动耐力等指标比较。[结果... [目的]评估对心力衰竭(CHF)病人进行强化自我护理指导的效果。[方法]将112例CHF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一般性健康教育方式;干预组进行持续6个月的个体化自我护理教育,干预前后进行生活质量和运动耐力等指标比较。[结果]随访6个月后,干预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为28.54分±6.33分和6min步行试验为464m±39m,对照组分别为50.72分±10.91分、315m±66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干预组的门诊随访率较高,而再住院率较低。[结论]心力衰竭病人的强化自我护理指导,可提高病人的治疗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治疗依从性 自我护理指导
下载PDF
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封堵器和常规加压止血效果比较 被引量:4
9
作者 苑翠珍 尚少梅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06年第11期2975-2976,共2页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穿刺动脉应用血管封堵器Angioseal止血和常规压迫止血的效果。方法将160例病人分为两组,A组42例应用Angioseal封堵器;B组118例应用常规压迫止血方法。记录加压包扎时间、卧床时间及并发症。结果加压包扎时间A组...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穿刺动脉应用血管封堵器Angioseal止血和常规压迫止血的效果。方法将160例病人分为两组,A组42例应用Angioseal封堵器;B组118例应用常规压迫止血方法。记录加压包扎时间、卧床时间及并发症。结果加压包扎时间A组0h,B组(6.7±1.4)h;卧床时间A组(2.1±0.6)h明显短于B组(31.4±3.9)h;并发症发生率A组显著低于B组。结论Angioseal封堵器与加压止血比较明显缩短了卧床时间,无明显的穿刺部位并发症,术后舒适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介入术 Angiocseal血管封堵器 压迫止血
下载PDF
食管电极导管消毒方法对起搏阈值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苑翠珍 李乔华 +1 位作者 储伟 许原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1期12-13,共2页
目的 探讨使用不同方法消毒食管电极导管对起搏阈值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2013年在中南大学湘雅二院与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行食管调搏检查的48例患者,比较经84消毒液浸泡与环氧乙烷消毒的食管电极导管在检查中的起搏阈值.结果 采用84... 目的 探讨使用不同方法消毒食管电极导管对起搏阈值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2013年在中南大学湘雅二院与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行食管调搏检查的48例患者,比较经84消毒液浸泡与环氧乙烷消毒的食管电极导管在检查中的起搏阈值.结果 采用84消毒液浸泡导管的起搏阈值(16.79±3.22)V明显高于环氧乙烷消毒导管的起搏阈值(10.33±2.16)V(P<0.00).结论 环氧乙烷消毒法对起搏阈值的影响优于84消毒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电极导管 消毒方法 84消毒液 环氧乙烷 起搏阈值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干预进展 被引量:8
11
作者 苑翠珍 范中 《现代护理(上旬版)》 2007年第8期2154-2155,共2页
本文综述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我护理状况及国内外干预研究进展,提出了研究的空白及未来发展方向的建议。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自我护理 干预
下载PDF
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2
12
作者 苑翠珍 马秀芬 +1 位作者 姜琳 范中 《现代护理》 2007年第06Z期1598-1599,共2页
目的探讨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方法总结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患者22例的护理经验。结果22例患者手术成功,心功能得到改善。结论术前完善的准备、心理护理以及术后严密的观察、细致的护理保障... 目的探讨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方法总结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患者22例的护理经验。结果22例患者手术成功,心功能得到改善。结论术前完善的准备、心理护理以及术后严密的观察、细致的护理保障了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患者的良好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单核细胞 骨髓移植 护理
下载PDF
强化出院指导提高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及服药依从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苑翠珍 尚少梅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中旬版)》 2007年第10期8-9,共2页
目的探讨对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强化出院指导对提高其生活质量及依从性的效果。方法将87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46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指导;干预组进行强化出院指导,即由经过培训的护理人员在患者出院后对... 目的探讨对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强化出院指导对提高其生活质量及依从性的效果。方法将87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46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指导;干预组进行强化出院指导,即由经过培训的护理人员在患者出院后对患者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健康教育和指导。采用明尼苏达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量表(MLHF)和6min步行试验对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进行评价,并比较其服药依从性、生活方式改变情况。结果随访6个月后,干预组与对照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及6min步行距离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力衰竭患者强化出院指导,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健康指导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对称性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1例
14
作者 苑翠珍 张婧 王毅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4期235-235,共1页
患者女性,12岁,因体检发现心脏杂音2年,超声心动提示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9 d入院。患者2年前体检发现心脏杂音。9 d前来京旅游时为明确病因,就诊于北京儿童医院,查超声心动提示阳性所见符合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后患者就诊于安贞医... 患者女性,12岁,因体检发现心脏杂音2年,超声心动提示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9 d入院。患者2年前体检发现心脏杂音。9 d前来京旅游时为明确病因,就诊于北京儿童医院,查超声心动提示阳性所见符合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后患者就诊于安贞医院,复查超声心动提示对称性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左室流出道梗阻(重度),左室流出道压差143 mmHg,少量心包腔积液。行24 h动态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偶发房早。患者为进一步诊治,收入我院心内科。入院查体:除胸骨左缘可闻及收缩期喷射样杂音外余均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 对称性 左室流出道梗阻 心脏杂音 超声心动 北京儿童医院 入院查体 心包腔积液
下载PDF
V_4R和aVR导联ST段改变对急性下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罪犯血管的判断价值 被引量:6
15
作者 何金山 岳兵 +4 位作者 李克峰 王立群 苑翠珍 郭继鸿 李春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6期4291-4293,共3页
目的探讨心电图V4R导联和a VR导联ST段改变对急性下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罪犯血管的判断价值。方法选取2001年1月—2013年6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就诊的急性下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57例,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罪犯血管,右冠状... 目的探讨心电图V4R导联和a VR导联ST段改变对急性下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罪犯血管的判断价值。方法选取2001年1月—2013年6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就诊的急性下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57例,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罪犯血管,右冠状动脉(RCA)近端组87例,RCA远端组35例,左回旋支(LCX)组33例,余2例患者为左前降支闭塞,总结心电图V4R和a VR导联ST段特点。结果 3组收缩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919,P<0.05),其中RCA远端组和LCX组收缩压高于RCA近端组(P<0.05)。3组间V4R导联和a VR导联ST段变化的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9.842、21.025,P<0.05)。V4R导联ST段抬高预测RCA近端闭塞的灵敏度为41%(36/81),特异度为87%(59/68);a VR导联ST段压低预测LCX闭塞的灵敏度为39%(13/33),特异度为93%(113/122)。结论急性下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时,V4R导联ST段抬高更多见于RCA近端闭塞,a VR导联的ST段压低更多见于LCX闭塞,二者对判断罪犯血管特异度较高,但灵敏度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电描记术 V4R a VR ST段 诊断试验
下载PDF
副神经节瘤29例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春 李克峰 +3 位作者 黄红丽 苑翠珍 孙宁玲 郭继鸿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2876-2877,共2页
目的分析副神经节瘤患者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方法选取1990—2013年我院诊断为副神经节瘤的患者29例,记录并分析其性别、病程长短、家族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肿瘤定位和影像检查。结果29例副神经节瘤患者中女18例(62.1%)... 目的分析副神经节瘤患者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方法选取1990—2013年我院诊断为副神经节瘤的患者29例,记录并分析其性别、病程长短、家族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肿瘤定位和影像检查。结果29例副神经节瘤患者中女18例(62.1%),男11例(37.9%);平均发病年龄(39.0±3.8)岁,平均病程(4.5±2.5)年。临床表现为头痛14例(48.3%),头晕11例(37.9%),心悸10例(34.5%),胸闷、出汗各6例(20.7%)、乏力、腹痛、腹部包块各5例(17.2%),呕吐3例(10.3%),面色苍白、抽搐、怕热各2例(6.9%),面色潮红、视物模糊、无痛血尿、腹泻各1例(3.4%)。血压增高者23例(79.3%),血压正常者6例(20.7%)。共16例患者检测了血儿茶酚胺水平,儿茶酚胺升高13例(81.2%),其中去甲肾上腺素升高11例(68.8%)、多巴胺升高8例(50.0%)、肾上腺素升高3例(18.8%),儿茶酚胺正常3例(18.8%)。18例(62.1%)肿瘤位于肾上腺,9例(31.1%)位于腹主动脉旁,1例(3.4%)位于纵隔,1例(3.4%)位于膀胱。肿瘤直径(4.0±1.4)cm。结论副神经节瘤的临床表现差异大,血压增高、去甲肾上腺素升高较多见,肾上腺以外的肿瘤所占比例较大。CT能发现副神经节瘤,但不能确定肿瘤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神经节瘤 高血压 肾上腺素 临床特征
下载PDF
右室间隔部起搏的部位选择与X线影像特点——简单方法确定起搏后QRS波尽可能窄的部位 被引量:24
17
作者 李鼎 李学斌 +4 位作者 苑翠珍 张海澄 张萍 王龙 郭继鸿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2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右室间隔部不同部位起搏后QRS波时限与形态,并分析起搏后QRS波较窄处电极的X线影像特点与定位方法;方法将本院近期行右室间隔面起搏50例患者心室电极植入部位在X线后前位结合脊柱影分为高、中(距心影下缘1.5~2个椎体影)、低三... 目的探讨右室间隔部不同部位起搏后QRS波时限与形态,并分析起搏后QRS波较窄处电极的X线影像特点与定位方法;方法将本院近期行右室间隔面起搏50例患者心室电极植入部位在X线后前位结合脊柱影分为高、中(距心影下缘1.5~2个椎体影)、低三部分,右前斜位(RAO)时将心影纵向均分为4区,并分析左前斜位(LAO)下电极的指向,不同部位起搏术中测试参数,起搏后QRS波形态,电轴,时限,术中、术后并发症以及随访中起搏器工作情况;结果所有电极LAO投照时均指向脊柱侧,RAO投照时电极头端位于心影3区(46支)或4区(4支),后前位下中位间隔组起搏后QRS波时限明显窄于高位和低位组(138±21 ms vs 162±20 ms,159±35 ms),电轴也较其他两组更接近于正常(40±35度)(P<0.05),3组术中测试参数与随访结果无差异。结论在间隔面距心影下缘1.5~2个椎体影高度处且RAO时头端位于3区者起搏后QRS波时限较窄,电轴较正常,植入简便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起搏 右室 间隔部 影像 QRS波时限
下载PDF
心脏超声对感染性心内膜炎诊断价值的再评价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龙 朱天刚 +7 位作者 田轶伦 李原 李学斌 李鼎 段江波 郭飞 昃峰 苑翠珍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99-903,共5页
目的:探讨心脏超声在感染性心内膜炎(IE)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入选2013-01至2015-06就诊于本中心初步诊断为心血管植入式电子装置(CIED)感染的患者共478例。其中,根据症状、常规血培养、心脏超声检查疑似IE者9例,进一步接受正电子发... 目的:探讨心脏超声在感染性心内膜炎(IE)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入选2013-01至2015-06就诊于本中心初步诊断为心血管植入式电子装置(CIED)感染的患者共478例。其中,根据症状、常规血培养、心脏超声检查疑似IE者9例,进一步接受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术(PET-CT)检查,以明确诊断及分型。然后,根据诊断分别进行针对性治疗,随访一年,检验心脏超声检查对CIED患者IE诊断的准确性。结果:3例患者因心脏超声未发现赘生物而初步诊断为菌血症,但经PET-CT检查后最终诊断为IE。2例患者心脏超声提示瓣膜赘生物而初步诊断为IE,但经PET-CT检查后发现心腔内电极导线及瓣膜均未见赘生物,其中1例伴随血培养阳性,最终诊断为菌血症,另1例无感染征象者最终诊断为非感染患者。4例患者在电极导线拔除术后因心脏超声可见赘生物而初步诊断为IE,但PET-CT检查发现心腔内无感染征象,最终确定为"非感染性纤维残留组织"。根据最终诊断分别采取针对性治疗,随访至少1年,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新增感染及感染复发。结论:心脏超声对心腔内赘生物的判定存在误差,尤其对于接受电极导线拔除术后的疑似IE患者,应结合其他检查方法进行确定诊断,制定正确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计术 心内膜炎 细菌性
下载PDF
与房室结传导特性有关的RR间期明显不齐的室上性心动过速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鼎 李学斌 +3 位作者 苑翠珍 张海澄 张萍 郭继鸿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13-416,共4页
目的报道RR间期明显不齐的、与房室结传导特性有关的室上性心动过速。方法分析本院3年期间行射频消融术治疗的4例RR间期明显不齐的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体表和心内心电图及其电生理特点。结果4例患者(男女各2例),年龄31~46岁,经心内电... 目的报道RR间期明显不齐的、与房室结传导特性有关的室上性心动过速。方法分析本院3年期间行射频消融术治疗的4例RR间期明显不齐的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体表和心内心电图及其电生理特点。结果4例患者(男女各2例),年龄31~46岁,经心内电生理检查诊断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和/或房室结1:2下传,并经射频消融治疗成功。结论部分AVNRT和/或房室1:2下传引起的心动过速可表现为RR间期明显不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生理学 房室结 室上性心动过速 导管消融 射频电流
下载PDF
应用准分子激光鞘技术拔除电极导线的单中心经验 被引量:2
20
作者 昃峰 王硕 +7 位作者 李鼎 王龙 段江波 苑翠珍 何金山 周旭 杨丹丹 李学斌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6-81,共6页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鞘拔除电极导线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20年11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应用准分子激光鞘拔除电极导线的15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纳入应用准分子激光鞘拔除电极导线的患者157例,平均年龄(6...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鞘拔除电极导线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20年11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应用准分子激光鞘拔除电极导线的15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纳入应用准分子激光鞘拔除电极导线的患者157例,平均年龄(65.28±15.38)岁,其中男性94例(59.87%);共拔除导线288根,其中右心房电极导线102根(35.42%),右心室电极导线112根(38.89%),除颤电极导线59根(20.49%),冠状窦电极导线15根(5.21%);电极导线平均植入时间为(108.79±85.72)个月。157例患者中,电极导线最主要的拔除原因为囊袋感染(81.53%),其次是电极故障(12.74%)、菌血症(2.55%)、感染性心内膜炎(2.55%)、患者自觉不适要求拔除电极(0.64%)。应用准分子激光鞘拔除电极导线的手术成功率为97.45%。7例(4.46%)患者出现心包填塞,其中5例(3.18%)属于严重并发症(急性心包填塞及导线拔除术后需开胸修复瓣膜),包括4例(2.55%)紧急开胸进行心脏修补,1例(0.64%)经心包穿刺置管引流后发现三尖瓣脱垂、三尖瓣重度反流而行外科手术;2例(1.27%)患者术中出现低血压;1例(0.64%)患者于导线拔除术后第14天死亡。结论:准分子激光鞘拔除电极导线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极导线 拔除 感染 激光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