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皮瓣延迟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对大鼠背部皮瓣成活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11
1
作者 苗卫华 梁杰 +1 位作者 罗少军 汤少明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30-533,共4页
目的将皮瓣延迟与采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对皮瓣成活的影响进行对比研究。方法3月龄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皮瓣延迟组及VEGF组,每组10只。应用背部超长、宽比随意皮瓣模型。皮瓣延... 目的将皮瓣延迟与采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对皮瓣成活的影响进行对比研究。方法3月龄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皮瓣延迟组及VEGF组,每组10只。应用背部超长、宽比随意皮瓣模型。皮瓣延迟组采用双蒂皮瓣延迟,延迟时间为7d,之后断头端蒂,形成蒂部位于尾端的单蒂皮瓣;VEGF组形成单蒂皮瓣,于皮瓣中、远段均匀分为4点,局部皮下注射含400ngVEGF溶液100μl;生理盐水组于局部皮下注射生理盐水100μl,余同VEGF组。单蒂皮瓣完全形成后5d,计算皮瓣成活率,切取皮瓣组织,进行微血管密度分析、微血管直径测量和微血管断面面积测量。结果VEGF组皮瓣成活率与皮瓣延迟组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皮瓣延迟组内部微血管平均直径明显大于VEGF组和生理盐水组,VEGF组皮瓣内部微血管密度明显大于生理盐水组和皮瓣延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瓣延迟组和VEGF组相比,其微血管断面面积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瓣延迟后皮瓣内部主要表现为微血管扩张,应用VEGF后,皮瓣内部主要表现为微血管增生。二者均能有效增加皮瓣内部微血管断面面积,提高皮瓣成活率,但其作用途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瓣延迟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皮瓣成活 比较研究
下载PDF
皮瓣组织修复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苗卫华 梁杰 +1 位作者 罗少军 汤少明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5期932-933,共2页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是一种特异性的促血管生成因子,能够有效地改善皮瓣移植组织的血液循环,预防和治疗皮瓣缺血坏死。介绍VEGF的种类、生物学效应及影响其生物学效应的相关因素,着重总结近年来VEGF蛋白及其基因转入在皮瓣修复...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是一种特异性的促血管生成因子,能够有效地改善皮瓣移植组织的血液循环,预防和治疗皮瓣缺血坏死。介绍VEGF的种类、生物学效应及影响其生物学效应的相关因素,着重总结近年来VEGF蛋白及其基因转入在皮瓣修复中的应用。VEGF在皮瓣修复中的应用相对较晚,但已取得巨大的进步。VEGF蛋白可以明显地提高各种类型皮瓣的成活率、促进预构皮瓣的血管化过程,而且术前应用可以达到类似皮瓣延迟的效果。VEGF的基因转入研究也已取得较大进展,质粒和腺病毒载体能够有效地将VEGF基因转入皮瓣组织,并在局部稳定持续表达VEGF蛋白,发挥其生物学效应,明显地改善局部血运,提高皮瓣成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皮瓣移植 生物学效应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月骨摘除联合掌长肌腱填塞治疗陈旧月骨脱位 被引量:3
3
作者 苗卫华 王宏 陈永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2508-2509,共2页
目的:总结采用月骨摘除联合掌长肌腱填塞治疗陈旧性月骨脱位15例疗效。方法:本组陈旧性月骨脱位患者15例,经掌侧入路,摘除坏死月骨,掌长肌腱球填塞进行治疗。对疼痛、握力、神经损伤症状等进行观察,测量术前、术后腕关节伸屈活动度,复... 目的:总结采用月骨摘除联合掌长肌腱填塞治疗陈旧性月骨脱位15例疗效。方法:本组陈旧性月骨脱位患者15例,经掌侧入路,摘除坏死月骨,掌长肌腱球填塞进行治疗。对疼痛、握力、神经损伤症状等进行观察,测量术前、术后腕关节伸屈活动度,复查术后X线测量腕高比值。结果:随访12~36个月,平均24个月。术后12例疼痛完全缓解,3例因疼痛再次手术。腕背伸、掌屈度数较术前明显改善,腕高比值无明显降低。结论:应用月骨摘除联合掌长肌腱球填塞治疗陈旧性月骨脱位,能够有效地缓解疼痛、改善握力和腕关节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骨 脱位 陈旧性 肌腱
下载PDF
皮瓣延迟的基础研究及延迟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3
4
作者 苗卫华 罗少军 汤少明 《医学综述》 2004年第4期211-213,共3页
关键词 外科皮瓣 延迟术 临床应用
下载PDF
数字虚拟手术辅助股骨骨折畸形愈合力线矫正 被引量:2
5
作者 苗卫华 李康 王宏 《实用骨科杂志》 2021年第12期1134-1137,共4页
目的探讨数字化虚拟手术技术在股骨骨折畸形愈合力线矫正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9年12月陈旧性股骨骨折畸形愈合病例5例,均为伤后牵引治疗或石膏固定,未行手术治疗,骨折畸形愈合,力线异常,继发膝关节疼痛。其中男2例,女3... 目的探讨数字化虚拟手术技术在股骨骨折畸形愈合力线矫正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9年12月陈旧性股骨骨折畸形愈合病例5例,均为伤后牵引治疗或石膏固定,未行手术治疗,骨折畸形愈合,力线异常,继发膝关节疼痛。其中男2例,女3例,年龄35~68岁,平均(51.20±14.23)岁;股骨中远段3例,中段2例。所有病例行CT扫描三维重建,测量股骨骨折畸形节段成角及旋转度数,设计截骨线及截骨块,虚拟截骨及复位和内固定。依据虚拟测量结果指导手术操作。评估患者术前术后股骨冠状面畸形角、髋膝踝角(hip-knee-ankle angle,HKA)、机械轴偏离度(mechanical axis deviation,MAD)及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nee society score,KSS)的变化。结果所有5例患者手术顺利,术中截骨与术前规划一致,手术出血少,时间短,无血管神经损伤、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术后1年复查X线,骨折均完全愈合,下肢力线良好,膝关节功能良好,股骨冠状面畸形角、HKA、MAD及KSS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数字虚拟手术快速重建股骨骨折畸形,精准确定最佳截骨角度,模拟手术复位及固定,恢复最佳肢体力线,是一种简便、可靠的术前辅助规划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畸形愈合 三维重建 虚拟手术
下载PDF
小腿外侧皮瓣在足踝部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苗卫华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3年第23期26-28,共3页
目的:对小腿外侧皮瓣的切取进行改进并总结其在足踝部创面修复中的经验和技巧。方法:2004年7月-2012年7月,应用小腿外侧皮瓣逆行转移修复足踝部创面19例,游离移植修复足踝部创面6例。其中8例将皮瓣内感觉神经与创面内感觉神经进行吻合... 目的:对小腿外侧皮瓣的切取进行改进并总结其在足踝部创面修复中的经验和技巧。方法:2004年7月-2012年7月,应用小腿外侧皮瓣逆行转移修复足踝部创面19例,游离移植修复足踝部创面6例。其中8例将皮瓣内感觉神经与创面内感觉神经进行吻合。皮瓣面积最大27cm×12cm,最小9cm×5cm。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其中1例出现动脉危象,经拆除蒂部缝线,局部注射利多卡因后危象解除。1例出现静脉回流障碍,经拆除蒂部缝线、抗凝、换药处理后成活良好。本组病例随访时间6个月~2年,皮瓣外形满意,质地耐磨,足踝部功能恢复好。吻合神经的皮瓣恢复部分保护性感觉。结论:小腿外侧皮瓣血管解剖恒定,厚薄适中,供区隐蔽,是修复足踝部创面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腿外侧皮瓣 足踝部 软组织缺损 修复
下载PDF
不同手部皮瓣修复拇指末节创面疗效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苗卫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17期7-9,共3页
目的总结研究拇指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不同皮瓣修复及感觉重建方法。方法应用不同皮瓣修复拇指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39例。其中拇指桡背侧皮瓣14例,尺背侧皮瓣8例,示指背侧动脉皮瓣6例,推进皮瓣5例,V-Y皮瓣6例,男28例,女11例,年龄15... 目的总结研究拇指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不同皮瓣修复及感觉重建方法。方法应用不同皮瓣修复拇指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39例。其中拇指桡背侧皮瓣14例,尺背侧皮瓣8例,示指背侧动脉皮瓣6例,推进皮瓣5例,V-Y皮瓣6例,男28例,女11例,年龄15~60岁,平均37.8岁,术前均行X线检查以明确骨折情况。缺损部位:拇指末节掌侧15例;拇指末节背侧6例,拇指末节桡侧5例,拇指末节尺侧6例,指端7例。皮瓣面积:1.5cm×1cm~4cm×3cm。结果其中2例皮瓣早期出现皮瓣边缘血运障碍,经换药痊愈,其它皮瓣均一期完全成活,术后39例均获随访,时间6个月~3年,平均20个月。皮瓣外形好,质地耐磨,指间关节伸屈活动70°~90°,对掌功能正常。吻合神经皮瓣两点辨别觉:5~10mm。结论 5种皮瓣修复拇指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简单易行,安全可靠,功能良好,显微镜下将皮瓣内神经与受区内神经精细吻合,能够获得良好的感觉功能。不同部位的缺损宜采用不同的皮瓣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指末节 缺损 皮瓣 感觉重建
下载PDF
带血管蒂尺神经前置术治疗中重度肘管综合征 被引量:1
8
作者 苗卫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20期471-472,共2页
目的探讨带血管蒂尺神经前置术在中重度肘管综合征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2004年7月至2010年7月,对53例中重度肘管综合征患者应用2种不同术式进行了治疗。传统尺神经前置术患者22例,带血管蒂尺神经前置术患者31例。结果随访时间12~48个月,... 目的探讨带血管蒂尺神经前置术在中重度肘管综合征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2004年7月至2010年7月,对53例中重度肘管综合征患者应用2种不同术式进行了治疗。传统尺神经前置术患者22例,带血管蒂尺神经前置术患者31例。结果随访时间12~48个月,平均24个月。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传统尺神经前置组:优2例,良10例,可7例,差3例。带血管蒂尺神经前置组:优6例,良19例,可5例,差1例。两组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带血管蒂尺神经前置术治疗中重度肘管综合征,优于传统的尺神经前置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蒂 尺神经 前置术 肘管综合征
下载PDF
单一小切口带锁钉固定治疗“浮膝”损伤 被引量:3
9
作者 李连亭 冯涛 +2 位作者 张善地 郝鹏 苗卫华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9-150,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单一小切口治疗“浮膝”损伤的手术方法及手术适应证。[方法]对12例“浮膝”损伤病人采取C型臂X线机透视下闭合复位,膝关节屈曲30°-40°于髌韧带内侧缘做3~5cm的切口,经股骨髁间窝逆行穿入股骨带锁钉;膝关... [目的]探讨应用单一小切口治疗“浮膝”损伤的手术方法及手术适应证。[方法]对12例“浮膝”损伤病人采取C型臂X线机透视下闭合复位,膝关节屈曲30°-40°于髌韧带内侧缘做3~5cm的切口,经股骨髁间窝逆行穿入股骨带锁钉;膝关节屈曲90°经同一切口向胫骨打入带锁钉。[结果]经过1~3年的随访,本组病人均骨性愈合,1例膝关节功能仅屈曲到90°,其它膝关节功能恢复到伤前水平。[结论]该术式创伤小,操作简单,固定牢固,能早期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早期对膝关节功能无影响,有无远期影响有待长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 “浮膝”损伤 内固定 带锁钉
下载PDF
条码技术与RFID技术在军工物流中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4
10
作者 苗卫华 吴隽 《物流科技》 2011年第11期43-46,共4页
RFID技术与条码技术近年来已经日趋成熟,在军工物流中应用这两种技术已经成为我国军工物流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介绍了这两种技术的基本原理,并对两者的特点进行分析、比较,提出了两种技术结合应用于军工物流的可行性,并指出... RFID技术与条码技术近年来已经日趋成熟,在军工物流中应用这两种技术已经成为我国军工物流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介绍了这两种技术的基本原理,并对两者的特点进行分析、比较,提出了两种技术结合应用于军工物流的可行性,并指出两者联合应用的条件和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FID 条码 军工物流
下载PDF
经皮球囊二尖瓣扩张术的疗效研究
11
作者 于文信 方唯一 +7 位作者 旅朝霞 李新明 部德秀 刘利 王永忠 陈玉芝 吕家兰 苗卫华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1995年第2期59-61,共3页
1988年8月~1993年5月完成经皮球囊二尖瓣扩张术(PBMV)115例,其中94.5%(111例)操作成功。观察证明,PBMV 可使二尖瓣口面积增加一倍左右。明显的改善血液动力学,心功能改善1~2级。对获得双侧交界裂开的病人,其疗效与直视二尖瓣交界分离... 1988年8月~1993年5月完成经皮球囊二尖瓣扩张术(PBMV)115例,其中94.5%(111例)操作成功。观察证明,PBMV 可使二尖瓣口面积增加一倍左右。明显的改善血液动力学,心功能改善1~2级。对获得双侧交界裂开的病人,其疗效与直视二尖瓣交界分离术相似,如包括不同程度交界裂开的病人在内,则其总体效果与闭式二尖瓣交界分离术相同。从而证明了 PBMV 是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MV 二尖瓣狭窄 球囊扩张术
下载PDF
关于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的疗效研究
12
作者 于文信 方唯一 +7 位作者 旅朝霞 李新明 部德秀 刘利 王永忠 陈玉兰 吕家兰 苗卫华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5年第2期116-119,共4页
1988.8~1993.5完成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BMV)115例,其中111例成功(成功率94.5%)。根据我们的经验,PBMV是治疗风湿性MS的有效方法。它能明显地改善病人的血流动力学,可使二尖瓣口面积增加1倍左... 1988.8~1993.5完成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BMV)115例,其中111例成功(成功率94.5%)。根据我们的经验,PBMV是治疗风湿性MS的有效方法。它能明显地改善病人的血流动力学,可使二尖瓣口面积增加1倍左右,心功能改善1~2级。对获得双侧交界裂开的病人,其疗效与OMV相似,如包括不同程度交界裂开的病人在内,则其总体效果与CMV相同。PBMV治疗风湿性MS的主要机制是使粘连的交界裂开,而风湿性MS76%的病例系由于交界粘连所致,所以PBMV对绝大多数风湿性MS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狭窄 外科手术 PBMV 成形术
下载PDF
逆行跗外侧动脉皮瓣修复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14
13
作者 苗卫华 刘振 许超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探讨逆行跗外侧动脉皮瓣修复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8月-2009年4月,收治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11例。男7例,女4例;年龄16~60岁,平均36岁。左足8例,右足3例。其中碾挫伤5例,压砸伤3例,受伤至入院时间4~1... 目的探讨逆行跗外侧动脉皮瓣修复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8月-2009年4月,收治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11例。男7例,女4例;年龄16~60岁,平均36岁。左足8例,右足3例。其中碾挫伤5例,压砸伤3例,受伤至入院时间4~12h;恶性黑色素瘤扩大切除术后3例,病程3~12个月。创面部位:第1跖趾关节背侧5例,趾背侧2例,跖骨远端背侧4例;创面范围4cm×2cm~6cm×5cm;单纯肌腱外露6例,肌腱缺损合并骨外露4例,肌腱缺损合并跖趾关节开放脱位1例。一期皮瓣修复7例,二期修复4例。于足背外侧设计以足背动脉为蒂的跗外侧动脉皮瓣,以足背动脉足底穿支为旋转点,逆行移位修复前足创面;皮瓣切取范围4.5cm×2.5cm~6.5cm×4.5cm。其中7例将足背外侧皮神经与受区神经残端吻合。供区采用全厚皮片植皮修复。结果术后7d2例皮瓣出现部分皮缘坏死,经换药后皮瓣成活;余9例皮瓣均顺利成活,创面Ⅰ期愈合。供区植皮均顺利成活,切口Ⅰ期愈合。术后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2年,平均13个月。皮瓣质地柔软,色泽与周围正常皮肤相似,外观无臃肿、磨损及破溃,患者步态正常。其中7例吻合神经者,术后6个月两点辨别觉为5~12mm;未吻合神经者皮瓣仅恢复部分保护性感觉。结论逆行跗外侧动脉皮瓣厚度适中且耐磨,血管解剖恒定,血管蒂长,管径粗大,血供充分,是修复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良好选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行跗外侧动脉皮瓣 前足 皮肤软组织缺损 修复
原文传递
测量截骨联合间隙平衡全膝关节置换治疗膝骨关节炎 被引量:13
14
作者 苗卫华 王宏 李康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1254-1258,共5页
[目的]比较单纯测量截骨与测量截骨联合间隙平衡技术全膝关节置换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2018年8月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骨关节炎1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7例采用单纯测量截骨技术,59例采用测量截... [目的]比较单纯测量截骨与测量截骨联合间隙平衡技术全膝关节置换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2018年8月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骨关节炎1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7例采用单纯测量截骨技术,59例采用测量截骨联合间隙平衡技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资料。[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截骨组股骨内后髁截骨量显著大于测量截骨组[(9.84±1.12) mm vs (8.79±0.72) mm,P<0.05],而联合截骨组术中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率显著低于测量截骨组(3.39%vs 15.79%, P<0.05)。术后1个月联合截骨组膝关节KSS评分[(72.22±7.85) vs (68.23±8.10),P<0.05]和膝伸屈活动度(ROM)[(103.78±7.93)°vs (99.84±7.56)°,P<0.05]均显著优于测量截骨组,但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两组间KSS评分和ROM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相应时间点,两组间FTA、TPA、PTS测量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性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测量截骨联合间隙平衡技术能够获得更适当的膝关节屈曲间隙,减少软组织松解,并改善术后早期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性关节炎 全膝关节置换术 测量截骨技术 间隙平衡技术
原文传递
吻合神经的拇指桡背侧皮瓣修复拇指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1
15
作者 苗卫华 许超 刘振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6-136,共1页
自2004年7月至2008年11月应用拇指桡背侧皮瓣修复拇指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14例,临床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关键词 拇指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 皮瓣修复 吻合神经 背侧 临床效果
原文传递
数字化模拟手术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灶清除打压植骨术中的应用
16
作者 苗卫华 王宏 +1 位作者 李康 孙伟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2年第4期383-385,共3页
目的探讨数字化模拟手术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经股骨头颈部开窗病灶清除打压植骨术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纳入自2014-09—2016-09经股骨头颈部高位开窗病灶清除打压植骨术治疗的25例(30髋)ARCOⅢa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3例(15髋)术前进... 目的探讨数字化模拟手术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经股骨头颈部开窗病灶清除打压植骨术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纳入自2014-09—2016-09经股骨头颈部高位开窗病灶清除打压植骨术治疗的25例(30髋)ARCOⅢa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3例(15髋)术前进行数字化模拟手术(观察组),12例(15髋)进行常规术前计划(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25例均获得至少4年随访,随访期间无切口感染、深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均保髋成功,股骨头无进展性塌陷,未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经头颈部开窗病灶清除打压植骨术前进行数字化模拟手术可以提高术中坏死病灶和减压通道定位精度及效率,进而提高手术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COⅢa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股骨头颈部开窗 病灶清除 打压植骨 数字骨科技术
原文传递
早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Lisffanc损伤
17
作者 苗卫华 刘振 许超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0年第5期38-39,共2页
目的总结Lisfranc损伤早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经验。方法早期切开复位治疗Lisfranc损伤15例患者,应用螺钉、克氏针固定。术前损伤应用Quenu-Kuss分型,A型5例,B型9例,C型1例。结果所有患者随访8个月至3年,平均(20.60±7.4... 目的总结Lisfranc损伤早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经验。方法早期切开复位治疗Lisfranc损伤15例患者,应用螺钉、克氏针固定。术前损伤应用Quenu-Kuss分型,A型5例,B型9例,C型1例。结果所有患者随访8个月至3年,平均(20.60±7.42)个月。术后4个月随访时评估疗效,应用改良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的中足评分标准对患足术后的功能进行评定,优4例,良7例,可3例,差1例。结论对于Lisfranc损伤,早期切开复位,进行螺钉、克氏针固定,积极预防并发症,患者能够获得较好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固定器 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LISFRANC损伤
原文传递
老年人颜面部皮肤癌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刚 罗少军 +3 位作者 汤少明 梁杰 左强 苗卫华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616-617,共2页
目的 探讨老年人颜面部皮肤癌的手术修复方法。方法 分析 2 16例老年人颜面部皮肤癌 ,对手术修复方式进行探讨。结果 老年人特有的生理、病理特点及颜面部的解剖特点决定了手术修复的复杂性。切除缝合是最安全 ,效果最好的手术方法 ... 目的 探讨老年人颜面部皮肤癌的手术修复方法。方法 分析 2 16例老年人颜面部皮肤癌 ,对手术修复方式进行探讨。结果 老年人特有的生理、病理特点及颜面部的解剖特点决定了手术修复的复杂性。切除缝合是最安全 ,效果最好的手术方法 ;对于切除后不能直接缝合的创面 ,皮瓣转移是最能满足颜面部形态功能需要的修复方法 ;游离植皮适用于肿瘤未累及深部组织 ,而患者一般情况欠佳者。结论 老年人颜面部皮肤癌修复顺序的选择依次为切除缝合、皮瓣转移、游离植皮。对皮瓣选择而言 ,应首选局部皮瓣 ,当局部无适合的组织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颜面部皮肤癌 外科治疗 肿瘤 植皮术 皮瓣
原文传递
右侧房室旁道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体会 被引量:4
19
作者 高连君 张树龙 +11 位作者 林治湖 杨延宗 丛培欣 王莹琦 黄立萍 朱皓 郑晓群 李贵海 苗卫华 吕家兰 刘少稳 宋道岭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54-156,共3页
采用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阻断右侧房室旁道治疗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50例,其中单旁道45例,双旁道4例,三旁道1例,共56条旁道。首次消融成功率94%,二次消融成功率100%。平均随访9个月,3例复发(6%),均经... 采用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阻断右侧房室旁道治疗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50例,其中单旁道45例,双旁道4例,三旁道1例,共56条旁道。首次消融成功率94%,二次消融成功率100%。平均随访9个月,3例复发(6%),均经再次消融成功,其余病例未服用任何抗心律失常药物无心动过速复发,术后除1例右后间隔旁道消融后出现一过性Ⅲ°房室传导阻滞外无其它并发症发生。就右侧旁道消融的体会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射频消融 右侧房室 心律失常
原文传递
VPN虚拟专网技术与应用
20
作者 苗卫华 《才智》 2010年第16期40-40,共1页
为保证信息网络传输时的安全性,减少重复网络投资&负担,提出了VPN虚拟专用网技术。他在公用网络上建立专用网络的技术,数据像通过隧道一样从发送端抵达接受端,保证数据的安全性。本文主要讲述VPN技术产生的背景和实现过程,详细分析... 为保证信息网络传输时的安全性,减少重复网络投资&负担,提出了VPN虚拟专用网技术。他在公用网络上建立专用网络的技术,数据像通过隧道一样从发送端抵达接受端,保证数据的安全性。本文主要讲述VPN技术产生的背景和实现过程,详细分析起所采用的安全技术,最后对其应用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专网 公用网络 虚拟专用网 信息网络 接受端 网络投资 访问权限控制 用户身份 通过隧道 身份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