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株溶磷真菌的分离鉴定及溶磷特性分析 被引量:17
1
作者 张建峰 苗天瑶 +3 位作者 张嘉旭 张洁婧 姜云 陈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1-128,共8页
【目的】对从长春市农安县西盐碱地土壤样品中筛选出的溶磷能力强的菌株进行溶磷特性研究,为盐碱地改良提供菌种资源。【方法】以160份采自长春市农安县西的盐碱土为样品,利用NBRIP培养基对菌株进行筛选,对筛选出的菌种P1通过形态学特... 【目的】对从长春市农安县西盐碱地土壤样品中筛选出的溶磷能力强的菌株进行溶磷特性研究,为盐碱地改良提供菌种资源。【方法】以160份采自长春市农安县西的盐碱土为样品,利用NBRIP培养基对菌株进行筛选,对筛选出的菌种P1通过形态学特征、培养特征和ITSrDNA序列分析进行鉴定,分析该菌株溶解磷酸钙、磷酸铝和磷酸铁的能力,通过L25(54)正交试验,以溶磷量为考察指标,碳源、氮源、pH和磷酸钙为考察因素,分析该菌株培养的最优条件,最后分析了该菌株利用硝酸盐的能力。【结果】从160份供试土壤中分离出307株溶磷菌,其中菌株P1生长表现最好。经鉴定菌株P1为绳状青霉(Penicillium funiculosum),其96h能将9cm培养皿内的白色无机磷固体培养基溶解至完全透明;在NBRIP液体培养基中培养168h,溶磷量可达1 064.21μg/mL。菌株P1对磷酸铝和磷酸铁有较好的溶解能力,最高溶磷量为96.02和15.34μg/mL;在磷酸钙、磷酸铝和磷酸铁的培养液中,菌株P1的溶磷量与pH值呈显著负相关。以可溶性淀粉为碳源、蛋白胨为氮源、初始pH值为7、底物磷酸钙用量为10g/L时,培养菌株P1的溶磷效果最好,溶磷量达1 276.75μg/mL。此外,菌株P1对硝态氮也有一定的利用能力,在以硝酸钠、硝酸钾为唯一氮源的液体培养基中培养168h后,使硝态氮含量分别下降了92.90和196.79μg/mL。【结论】从盐碱土中筛选到1株对难溶性磷酸盐有较强溶解能力、对硝态氮有一定利用能力的绳状青霉P1菌株,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磷 真菌 硝态氮 绳状青霉
下载PDF
微生物复合菌剂CAMP对砂质土壤改良及白菜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张建峰 张嘉旭 +3 位作者 朱学军 苗天瑶 侯红燕 陈光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2-118,共7页
为了研究微生物复合菌剂对砂质土壤的改良效果及其对白菜生长特性的影响,以白菜和砂质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微生物菌剂CAMP处理砂质土壤,研究其对砂质土壤有效菌数量、砂质土壤的养分、白菜生物量、植株抗性和白菜生长速率的影响。结果表... 为了研究微生物复合菌剂对砂质土壤的改良效果及其对白菜生长特性的影响,以白菜和砂质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微生物菌剂CAMP处理砂质土壤,研究其对砂质土壤有效菌数量、砂质土壤的养分、白菜生物量、植株抗性和白菜生长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生物菌剂CAMP可以提高砂质土壤有效菌数量,微生物菌剂CAMP处理后的土壤有效菌数量是CK(对照,未经过处理的砂质土壤)的357.1倍。微生物菌剂CAMP对提高砂质土壤养分有较好作用,微生物菌剂CAMP处理后的砂质土壤全N、全P、速效N和速效P含量分别比CK高4.3%~10.1%、7.9%~10.0%、7.6%~24.1%和3.7%~8.4%。同时微生物菌剂CAMP对白菜生物量、植株抗性和生长速率也有较好作用,微生物菌剂CAMP处理后的白菜的株高、根长、根粗、地上鲜质量、地上干质量、地下鲜质量和地下干质量分别比CK高11%、51%、8.9%、11%、27%、18%和11%。微生物菌剂CAMP处理后的白菜的可溶性糖含量和总叶绿素含量分别比CK高180%和35%。研究表明,微生物菌剂CAMP在砂质土壤改良方面具有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菌剂 砂质土壤 土壤有效菌 白菜品质
下载PDF
焚烧秸秆对不同类型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及脲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建峰 苗天瑶 +2 位作者 吉丽 孟凡娟 张洁婧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15-217,共3页
以秸秆焚烧后覆盖的黑钙土和棕壤为对象,研究秸秆焚烧对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数量、脲酶活性的影响,并探讨脲酶活性与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焚烧秸秆后,细菌和放线菌数量有一定程度的减少,真菌数量、电导率、脲酶... 以秸秆焚烧后覆盖的黑钙土和棕壤为对象,研究秸秆焚烧对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数量、脲酶活性的影响,并探讨脲酶活性与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焚烧秸秆后,细菌和放线菌数量有一定程度的减少,真菌数量、电导率、脲酶活性有一定程度的增加;0~5 cm耕层土壤碱解氮含量几乎没有变化,5~10 cm耕层土壤碱解氮含量平均降低18.86%;黑钙土有机质含量平均下降6.37%,棕壤有机质含量平均增加5.98%。相关分析表明,细菌与脲酶活性呈负的相关性,真菌、电导率与脲酶活性呈正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焚烧秸秆对土壤肥力的改善并未起到促进作用,同时焚烧秸秆使细菌、放线菌数量降低,真菌数量增加,增加土传病害的发病率,不利于作物生长,还降低作物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焚烧秸秆 土壤理化性质 微生物 脲酶
下载PDF
红曲多糖对小鼠几项重要生理指标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建峰 孟凡娟 +2 位作者 苗天瑶 吉丽 张洁婧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03-205,共3页
为了研究红曲多糖对动物是否有毒副作用,试验将30只体重为18~22 g的昆明种雄性小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灌胃生理盐水0.4 m L,低剂量组灌胃红曲多糖溶液100 mg/(kg·d),高剂量组灌胃红曲多糖溶液300 mg/(kg·d),小鼠正常灌胃21 d... 为了研究红曲多糖对动物是否有毒副作用,试验将30只体重为18~22 g的昆明种雄性小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灌胃生理盐水0.4 m L,低剂量组灌胃红曲多糖溶液100 mg/(kg·d),高剂量组灌胃红曲多糖溶液300 mg/(kg·d),小鼠正常灌胃21 d后称量体重,并分别对肝脏、脾脏、肾脏、心脏、肺脏称重,计算脏器指数及血清血糖含量和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活性。结果表明:高、低剂量红曲多糖组与对照组相比,小鼠体重、肾脏、心脏、肺脏重及脏器指数均无明显差异,而肝脏和脾脏重增加,血糖含量及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活性无明显变化。说明红曲多糖对小鼠无明显毒副作用,有提高小鼠机体免疫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曲多糖 生理指标 毒副作用 机体免疫 脏器指数 小鼠
下载PDF
盐碱地中溶磷真菌的筛选及培养条件优化 被引量:7
5
作者 张建峰 苗天瑶 +3 位作者 张洁婧 周奇 杨玲 陈光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9-174,共6页
为缓解板结土壤中由于不溶性磷酸盐的积累过多对土壤造成的板结问题,从东北长期板结土壤中筛选出多株具有溶磷能力的溶磷真菌。通过解磷圈测量及钼蓝比色法对分别以磷酸钙、磷酸铝及磷酸铁为主的培养物中可溶性磷含量进行测定,获得了1... 为缓解板结土壤中由于不溶性磷酸盐的积累过多对土壤造成的板结问题,从东北长期板结土壤中筛选出多株具有溶磷能力的溶磷真菌。通过解磷圈测量及钼蓝比色法对分别以磷酸钙、磷酸铝及磷酸铁为主的培养物中可溶性磷含量进行测定,获得了1株溶磷能力较大的菌株P10,其对磷酸钙、磷酸铝及磷酸铁的分解能力分别为250,13,31μg/m L,经分子生物学鉴定,该菌株为具疣蓝状菌(Vorte plave gljivice)。该菌的最佳碳源、氮源、p H及底物磷酸钙用量分别为蔗糖、大豆粉、p H 6.0及10 g/kg,优化后,可溶性磷含量达378μg/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结土壤 溶磷真菌 钼蓝比色法 溶磷能力
原文传递
纤维素降解菌T-6的分离鉴定及产酶条件 被引量:6
6
作者 张建峰 苗天瑶 +3 位作者 侯红燕 周奇 孙海冰 曲同宝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2-37,44,共7页
从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中初步筛选得到多株纤维素酶高产菌,经过滤纸糖化能力(FPA)、羧甲基纤维素钠酶活力(CMCase)和滤纸崩解能力及失重率测定,获得1株菌T-6,CMCase为65 U、FPA为82.4 U,在培养的第7天滤纸崩解成糊状、失重率为50%。形态... 从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中初步筛选得到多株纤维素酶高产菌,经过滤纸糖化能力(FPA)、羧甲基纤维素钠酶活力(CMCase)和滤纸崩解能力及失重率测定,获得1株菌T-6,CMCase为65 U、FPA为82.4 U,在培养的第7天滤纸崩解成糊状、失重率为50%。形态、生理生化鉴定和16Sr DNA基因序列鉴定该菌株为缺陷短波单孢菌(Brevundimonas diminuta)。该菌最佳产酶条件:玉米粉0.2%,大豆粉0.5%,K_2HPO_40.6%,Tween-80 0.03%,pH 7.0,培养温度30℃,接种量1%,优化后CMCase达76 U、FPA达92 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陷短波单胞菌 菌株筛选 菌株鉴定 纤维素酶
原文传递
生物秸秆法改良温室土壤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建峰 苗天瑶 +1 位作者 朱学军 陈光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95-599,共5页
以吉林省德惠市米沙子镇15年棚龄的温室大棚黑土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处理对植株外观形态及温室土壤的pH、电导率、硝态氮等养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温室土壤相比,6种不同施肥处理均能促进植株生长,其中处理3的植株... 以吉林省德惠市米沙子镇15年棚龄的温室大棚黑土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处理对植株外观形态及温室土壤的pH、电导率、硝态氮等养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温室土壤相比,6种不同施肥处理均能促进植株生长,其中处理3的植株鲜重、叶片数、株高、茎粗分别比对照增加252.85%,28.20%,67.22%,29.54%,效果最好。6种不同施肥处理均能改善温室土壤理化性质,其中pH、有机质含量、速效磷含量比对照组明显增加,处理2、处理3下的土壤电导率、硝态氮含量比对照组明显减少,且处理3下的硝态氮含量比对照减少27.38%。总体来看,6种施肥处理对温室土壤改良的效果依次为处理3>处理2>处理7>处理6>处理5>处理4>处理1(ck)。研究结果表明,自制有机肥与微生物菌剂共同作用可以显著改善温室土壤理化性质及植株形态,提高土壤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土壤 理化性质 土壤改良 施肥处理 秸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